第36讲 酸和碱
1.下列关于H2SO4性质描述中,不属于酸的通性的是(C)
A.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B.与NaOH发生酸碱反应
C.浓硫酸滴到白纸上使纸变黑
D.与Mg反应放出氢气
2.(2020,遵义)醋酸(CH3COOH)是食醋的成分之一,其水溶液中存在H+和CH3CO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醋酸属于氧化物
B.醋酸不能用于除铁锈
C.醋酸能与镁反应产生氢气
D.醋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3.(2019,百色)某同学用pH计测得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其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物质
肥皂水
牙膏
西瓜汁
苹果汁
pH
10.2
8.5
5.8
2.9
A.牙膏显酸性
B.西瓜汁的酸性比苹果汁的酸性强
C.肥皂水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D.被蚊虫叮咬可涂抹牙膏或肥皂水
4.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
A.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B.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
C.能去除油污,可作炉具清洁剂
D.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
5.下列关于酸、碱的说法错误的是(C)
A.苛性钠、烧碱、火碱都是氢氧化钠
B.氢氧化钙可以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C.稀盐酸能够使酚酞溶液变红
D.生活中许多常见的物质(如柠檬、柑橘)中含有酸
6.(2020,潍坊)某同学总结的Ca(OH)2的化学性质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甲一定是碳酸盐
B.反应②为放热反应
C.反应③可用于检验某种温室气体
D.向澄清石灰水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由紫色变为蓝色
7.(2019,仙桃)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实验结果与预测的现象不一致的是(B)
选项
①中的物质
②中的物质
预测①中的现象
A
紫色石蕊试液
浓氨水
溶液由紫色变为蓝色
B
氢氧化钡溶液
浓硫酸
有白色沉淀
C
硫酸铜溶液
浓氨水
有蓝色沉淀
D
硝酸银溶液
浓盐酸
有白色沉淀
8.以下是某些同学在“测定土壤酸碱性”实验中的操作,其中错误的是(B)
9.(2020,滨州)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钾两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图中c点所示溶液呈碱性
B.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K2SO4和H2SO4
C.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钾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硫酸溶液的烧杯中
D.由c点到d点的变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10.(2020,广东)下列各组物质不能实现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的是(D)
选项
甲
乙
A
Fe2O3
稀硫酸
B
SO3
NaOH溶液
C
稀盐酸
Ca(OH)2溶液
D
稀盐酸
AgNO3溶液
11.(2020,阳泉)2020年,新冠肺炎肆虐,许多场所均采用消毒液进行消杀,阻断了病毒传播,常用的消毒液如图所示。含氯消毒液是一种高效消毒剂,呈__碱__性。医用酒精在室内大面积喷洒消毒时,要通风良好的原因是__防止发生爆炸或火灾__。与其他两种相比,使用医用双氧水消毒的优点是__安全、无污染__。
12.(2020,岳阳)某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酸的通性,做了以下5组实验,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演示实验】
【提出质疑】实验③没有明显现象,甲同学对该实验是否发生化学反应提出质疑,并设计了以下实验进行验证。
【实验探究】
实验
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一
测定氢氧化钠溶液的pH=a,滴加稀盐酸后测得溶液pH=b(忽略体积的变化)
a>b
(填“>”、
“<”或“=”)
发生了反应
二
向实验③所得混合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
有白色沉
淀产生
发生了反应
【评价交流】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验证实验中方案二不可行,理由是__盐酸含有氯离子,加入硝酸银也可以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__。
【拓展延伸】演示实验中有一组没有验证酸的通性,该组是__④__(填序号)。请你补充一个演示实验(不改变反应物的类别)完整验证酸的通性,该实验的化学方程式为__2HCl+Na2CO3===2NaCl+H2O+CO2↑__。
13.(2020,连云港)中和反应是化学核心概念之一。某化学兴趣小组对中和反应展开了探究。
【实验目的】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
【实验步骤】
步骤一:取一定量稀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滴加2滴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
步骤二:用仪器A吸取稀盐酸向烧杯中逐滴加入,边滴加边用玻璃棒搅拌,红色变浅直至消失。
步骤三:向溶液中继续滴加稀盐酸至溶液呈酸性,用玻璃棒蘸取其中溶液,在酒精灯上加热至蒸干,有白色固体产生。
【思考拓展】
(1)从下列仪器中选择步骤二中的“仪器A”,名称是__胶头滴管__。
(2)兴趣小组认为仅从上述步骤二的现象,难以证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查阅资料:a酚酞试液在不同的pH时变化情况如下:
pH
0~8.2
8.2~10.0
10.0~14.0
颜色
无色
粉红色
红色
b.氢氧化钠溶液的pH随浓度的降低而减小。
兴趣小组据此形成了对比实验方案以排除干扰,该对比实验方案是__用相同量的蒸馏水代替稀盐酸进行步骤二实验,如红色不消失,则可排除水的影响__。
(2)为确认步骤三中的白色固体是氯化钠而不是氢氧化钠,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
现象
结论
将白色固体溶于水形成溶液,均分成两等份
向其中一份滴加CuSO4溶液,振荡、静置
①无蓝色沉淀生成
白色固体不是NaOH
向另一份滴加AgNO3溶液,振荡、静置
出现白色沉淀
②白色固体是Na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AgNO3===AgCl↓+NaNO3。
【继续探究】
(4)图1是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微观角度分析,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反应的实质是__H+和OH-结合生成H2O__。
(5)兴趣小组认为上述实验对反应实质缺少直观的验证。
査阅资料:c.变色硅胶为蓝色,吸水后呈红色。d.变色硅胶与NaOH固体充分混合,无明显现象;变色硅胶与无水醋酸(CH3COOH)充分混合,无明显现象。
兴趣小组据此设计了图2实验,验证中和反应有水生成:将无水醋酸迅速倒入装有NaOH固体和变色硅胶的试管中,并用玻璃棒在试管中不断搅拌,观察到变色硅胶由蓝色逐渐变为红色,U形管内液面左低右高。
①U形管内液面左低右高说明该反应__放出__热量(填写“放出”或“吸收”)。
②无水醋酸由CH3COO-和H+构成。变色硅胶由蓝色变成红色的原因是__CH3COOH+NaOH===CH3COONa+H2O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4.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小王和小张两位同学根据已有知识经验,对敞口放置在实验室的NaOH溶液产生了兴趣,分别进行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
这瓶NaOH溶液肯定变质了,其变质程度怎样呢?
【猜想与假设】
小王:NaOH溶液部分变质;
小张:NaOH溶液全部变质;
小王、小张认为NaOH溶液一定变质的理由(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2NaOH+CO2===Na2CO3+H2O__。
【进行实验】
(1)小王设计好方案后,进行了如下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请你协助小王完成实验现象的填写: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①取一定量NaOH溶液样品于试管中,滴加足量BaCl2溶液
有__白色沉淀__产生
NaOH
溶液
样品部
分变质
②取经过①反应后的滤液,向其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溶液变成
__蓝__色
(2)小张取用小王第①步反应后的滤液,滴加CuCl2溶液,有__蓝__色沉淀产生,证明自己的猜想错误。
【反思与评价】
(1)如果NaOH溶液中混有少量的Na2CO3杂质,可加入适量__Ca(OH)2__(填物质的化学式),再过滤除去该杂质。
(2)小王、小张通过以上探究分析推出:实验室里保存Ba(OH)2溶液的方法应该是__密封保存__。第36讲 酸和碱
1.下列关于H2SO4性质描述中,不属于酸的通性的是(
)
A.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B.与NaOH发生酸碱反应
C.浓硫酸滴到白纸上使纸变黑
D.与Mg反应放出氢气
2.(2020,遵义)醋酸(CH3COOH)是食醋的成分之一,其水溶液中存在H+和CH3CO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醋酸属于氧化物
B.醋酸不能用于除铁锈
C.醋酸能与镁反应产生氢气
D.醋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3.(2019,百色)某同学用pH计测得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其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肥皂水
牙膏
西瓜汁
苹果汁
pH
10.2
8.5
5.8
2.9
A.牙膏显酸性
B.西瓜汁的酸性比苹果汁的酸性强
C.肥皂水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D.被蚊虫叮咬可涂抹牙膏或肥皂水
4.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B.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
C.能去除油污,可作炉具清洁剂
D.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
5.下列关于酸、碱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苛性钠、烧碱、火碱都是氢氧化钠
B.氢氧化钙可以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C.稀盐酸能够使酚酞溶液变红
D.生活中许多常见的物质(如柠檬、柑橘)中含有酸
6.(2020,潍坊)某同学总结的Ca(OH)2的化学性质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一定是碳酸盐
B.反应②为放热反应
C.反应③可用于检验某种温室气体
D.向澄清石灰水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由紫色变为蓝色
7.(2019,仙桃)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实验结果与预测的现象不一致的是(
)
选项
①中的物质
②中的物质
预测①中的现象
A
紫色石蕊试液
浓氨水
溶液由紫色变为蓝色
B
氢氧化钡溶液
浓硫酸
有白色沉淀
C
硫酸铜溶液
浓氨水
有蓝色沉淀
D
硝酸银溶液
浓盐酸
有白色沉淀
8.以下是某些同学在“测定土壤酸碱性”实验中的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
9.(2020,滨州)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钾两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c点所示溶液呈碱性
B.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K2SO4和H2SO4
C.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钾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硫酸溶液的烧杯中
D.由c点到d点的变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10.(2020,广东)下列各组物质不能实现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的是(
)
选项
甲
乙
A
Fe2O3
稀硫酸
B
SO3
NaOH溶液
C
稀盐酸
Ca(OH)2溶液
D
稀盐酸
AgNO3溶液
11.(2020,阳泉)2020年,新冠肺炎肆虐,许多场所均采用消毒液进行消杀,阻断了病毒传播,常用的消毒液如图所示。含氯消毒液是一种高效消毒剂,呈____性。医用酒精在室内大面积喷洒消毒时,要通风良好的原因是____。与其他两种相比,使用医用双氧水消毒的优点是__。
12.(2020,岳阳)某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酸的通性,做了以下5组实验,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演示实验】
【提出质疑】实验③没有明显现象,甲同学对该实验是否发生化学反应提出质疑,并设计了以下实验进行验证。
【实验探究】
实验
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一
测定氢氧化钠溶液的pH=a,滴加稀盐酸后测得溶液pH=b(忽略体积的变化)
ab
(填“>”、
“<”或“=”)
发生了反应
二
向实验③所得混合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
有白色沉
淀产生
发生了反应
【评价交流】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验证实验中方案二不可行,理由是____。
【拓展延伸】演示实验中有一组没有验证酸的通性,该组是____(填序号)。请你补充一个演示实验(不改变反应物的类别)完整验证酸的通性,该实验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13.(2020,连云港)中和反应是化学核心概念之一。某化学兴趣小组对中和反应展开了探究。
【实验目的】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
【实验步骤】
步骤一:取一定量稀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滴加2滴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
步骤二:用仪器A吸取稀盐酸向烧杯中逐滴加入,边滴加边用玻璃棒搅拌,红色变浅直至消失。
步骤三:向溶液中继续滴加稀盐酸至溶液呈酸性,用玻璃棒蘸取其中溶液,在酒精灯上加热至蒸干,有白色固体产生。
【思考拓展】
(1)从下列仪器中选择步骤二中的“仪器A”,名称是___。
(2)兴趣小组认为仅从上述步骤二的现象,难以证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查阅资料:a酚酞试液在不同的pH时变化情况如下:
pH
0~8.2
8.2~10.0
10.0~14.0
颜色
无色
粉红色
红色
b.氢氧化钠溶液的pH随浓度的降低而减小。
兴趣小组据此形成了对比实验方案以排除干扰,该对比实验方案是____。
(2)为确认步骤三中的白色固体是氯化钠而不是氢氧化钠,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
现象
结论
将白色固体溶于水形成溶液,均分成两等份
向其中一份滴加CuSO4溶液,振荡、静置
①无色沉淀生成
白色固体不是NaOH
向另一份滴加AgNO3溶液,振荡、静置
出现白色沉淀
②白色固体是Na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继续探究】
(4)图1是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微观角度分析,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反应的实质是____。
(5)兴趣小组认为上述实验对反应实质缺少直观的验证。
査阅资料:c.变色硅胶为蓝色,吸水后呈红色。d.变色硅胶与NaOH固体充分混合,无明显现象;变色硅胶与无水醋酸(CH3COOH)充分混合,无明显现象。
兴趣小组据此设计了图2实验,验证中和反应有水生成:将无水醋酸迅速倒入装有NaOH固体和变色硅胶的试管中,并用玻璃棒在试管中不断搅拌,观察到变色硅胶由蓝色逐渐变为红色,U形管内液面左低右高。
①U形管内液面左低右高说明该反应____热量(填写“放出”或“吸收”)。
②无水醋酸由CH3COO-和H+构成。变色硅胶由蓝色变成红色的原因是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4.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小王和小张两位同学根据已有知识经验,对敞口放置在实验室的NaOH溶液产生了兴趣,分别进行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
这瓶NaOH溶液肯定变质了,其变质程度怎样呢?
【猜想与假设】
小王:NaOH溶液部分变质;
小张:NaOH溶液全部变质;
小王、小张认为NaOH溶液一定变质的理由(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
【进行实验】
(1)小王设计好方案后,进行了如下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请你协助小王完成实验现象的填写: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①取一定量NaOH溶液样品于试管中,滴加足量BaCl2溶液
有____产生
NaOH
溶液
样品部
分变质
②取经过①反应后的滤液,向其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溶液变成
____色
(2)小张取用小王第①步反应后的滤液,滴加CuCl2溶液,有____色沉淀产生,证明自己的猜想错误。
【反思与评价】
(1)如果NaOH溶液中混有少量的Na2CO3杂质,可加入适量____(填物质的化学式),再过滤除去该杂质。
(2)小王、小张通过以上探究分析推出:实验室里保存Ba(OH)2溶液的方法应该是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