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讲 人类生存的地球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壳是由岩石圈和软流层组成的
B.地球内部的软流层位于地幔中
C.地球内部结构中,地壳很厚
D.地球内部结构中,地核厚度最小
2.如图是我国西北沙漠地区常见的一种地貌,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外力因素是(
)
A.流水
B.冰川
C.风力
D.生物
3.在西南旱区许多地方人畜饮水困难,但不少江河的水却白白流走,无法利用,村民只能“望水兴叹”。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采取的措施(
)
A.防治水污染
B.人工降雨
C.改变当地气候
D.兴修水利设施
4.2008年美国和加拿大科学家发现了大约距今42亿年的古老岩石。这一发现最有可能成为下列哪一观点的证据(
)
A.宇宙诞生于距今137亿年前
B.地球的年龄为46亿年
C.距今2亿年前大陆发生了漂移
D.距今6500万年前哺乳类动物开始繁盛
5.2019年8月8日,中国台湾省宜兰海域发生6.4级地震。下列关于地震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火山和地震都是地壳运动的表现
B.台湾省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C.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由外向内依次是地壳、地幔、地核
D.地震发生时,教室里的同学应该快速跑到操场或躲到课桌下面
6.世界上主要的地震带是(
)
A.环大西洋的陆地和周围海域以及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
B.环大西洋的陆地和周围海域以及地中海——阿尔卑斯山一带
C.环太平洋的陆地和周围海域以及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
D.日本列岛带以及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
7.地球是人类生活的家园,下列有关地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地壳像“七巧板”拼接而成,由七大板块组成,漂浮在软流层上
B.火山和地震是地壳运动的主要表现形式,主要发生在板块交界处
C.水循环是联系各种水体的纽带,其中“海陆间循环”为陆地补充了淡水资源
D.流水、风力、冰川等是影响地表地形的外力作用因素,他们使地表趋于平坦
8.关于我国水资源的分布,错误的是(
)
A.受季风气候影响,我国水资源季节分布不均匀,夏季多,冬春少
B.我国北方的水资源仅占不到20%,特别是华北和西北地区,缺水最为严重
C.我国水资源分布南丰北缺
D.从空间分布上看,我国的水资源呈现出南方少,北方多的特点
9.2020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十二个全国防灾减灾日,面对灾害和意外,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
A.泥石流发生时,应设法从房屋里跑出并顺沟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
B.发生火灾且室内浓烟密布时,应俯伏在地上爬行并用潮湿毛巾掩盖口鼻
C.发生地震时,底楼的人应迅速跑到室外开阔的地带避险
D.发现煤气中毒者,首先必须将病人从中毒环境迅速转移到空气清新的地方
10.形成地壳变动的最主要原因是板块的
______和
_____。板块的张裂处,一般形成了
______和____。板块的碰撞形成了巨大的____。东非大裂谷被称为“地球的伤疤”,形成的原因是____。
11.(2020,湖州)水循环是指地球上不同水体进行水分交换的过程。通过水循环,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物发生了密切的联系。
(1)陆地和海洋中的水以蒸发的形式转化为大气水,其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表面积、温度和____等因素有关。
(2)
水体在陆地和海洋之间输送的环节主要是水汽输送和____。
12.气候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气候变化已成为科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
(1)研究古气候的科学家通过观察每个土层的花粉,可以推测出该地区古气候的特征。植物的花经过传粉、受精后,子房逐渐发育成为____。
(2)科学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提出多种假设,其中两种假设如下。
假设一:太阳输出能量的变化会引起地球表面的温度变化。气象学家发现,短期的气候变化与太阳黑子的数量变化有关。图中表示太阳黑子的是____(选填序号)。
假设二:火山活动会造成地面温度降低。火山喷发会释放大量的气体和粉尘,这些物质会较长时间滞留在大气层中,减少到达地表的太阳能。火山是____运动的表现形式。
13.20世纪初,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意外地发现大西洋两岸的轮廓具有可拼合性,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说——大陆是漂移的。之后通过努力寻找证据,于1915年正式确立“大陆漂移说”。1960~1962年,美国地质学家赫斯和迪茨对大洋中脊(海底山脉)的研究发现,远离大洋中脊的洋底岩石年龄越来越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海底扩张说”。随着海洋地质学、古地磁学、地球物理科学等的发展,人们在“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说”的基础上创建了一种新的地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请回答:
(1)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地球表面的海洋、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板块的____是引起海陆变化的主要原因。
(2)下列现象不能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的是___。
A.火山和地震
B.宇宙的起源
C.长江三角洲平原的形成
D.高山上有海洋生物化石
(3)有人认为“板块构造学说”是解释地壳运动的完美理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____。第42讲 人类生存的地球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地壳是由岩石圈和软流层组成的
B.地球内部的软流层位于地幔中
C.地球内部结构中,地壳很厚
D.地球内部结构中,地核厚度最小
2.如图是我国西北沙漠地区常见的一种地貌,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外力因素是(C)
A.流水
B.冰川
C.风力
D.生物
3.在西南旱区许多地方人畜饮水困难,但不少江河的水却白白流走,无法利用,村民只能“望水兴叹”。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采取的措施(D)
A.防治水污染
B.人工降雨
C.改变当地气候
D.兴修水利设施
4.2008年美国和加拿大科学家发现了大约距今42亿年的古老岩石。这一发现最有可能成为下列哪一观点的证据(B)
A.宇宙诞生于距今137亿年前
B.地球的年龄为46亿年
C.距今2亿年前大陆发生了漂移
D.距今6500万年前哺乳类动物开始繁盛
5.2019年8月8日,中国台湾省宜兰海域发生6.4级地震。下列关于地震的说法错误的是(B)
A.火山和地震都是地壳运动的表现
B.台湾省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C.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由外向内依次是地壳、地幔、地核
D.地震发生时,教室里的同学应该快速跑到操场或躲到课桌下面
6.世界上主要的地震带是(C)
A.环大西洋的陆地和周围海域以及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
B.环大西洋的陆地和周围海域以及地中海——阿尔卑斯山一带
C.环太平洋的陆地和周围海域以及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
D.日本列岛带以及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
7.地球是人类生活的家园,下列有关地球的叙述错误的是(A)
A.地壳像“七巧板”拼接而成,由七大板块组成,漂浮在软流层上
B.火山和地震是地壳运动的主要表现形式,主要发生在板块交界处
C.水循环是联系各种水体的纽带,其中“海陆间循环”为陆地补充了淡水资源
D.流水、风力、冰川等是影响地表地形的外力作用因素,他们使地表趋于平坦
8.关于我国水资源的分布,错误的是(D)
A.受季风气候影响,我国水资源季节分布不均匀,夏季多,冬春少
B.我国北方的水资源仅占不到20%,特别是华北和西北地区,缺水最为严重
C.我国水资源分布南丰北缺
D.从空间分布上看,我国的水资源呈现出南方少,北方多的特点
9.2020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十二个全国防灾减灾日,面对灾害和意外,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A)
A.泥石流发生时,应设法从房屋里跑出并顺沟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
B.发生火灾且室内浓烟密布时,应俯伏在地上爬行并用潮湿毛巾掩盖口鼻
C.发生地震时,底楼的人应迅速跑到室外开阔的地带避险
D.发现煤气中毒者,首先必须将病人从中毒环境迅速转移到空气清新的地方
10.形成地壳变动的最主要原因是板块的
__碰撞____和
__张裂____。板块的张裂处,一般形成了
__裂谷____和__海洋__。板块的碰撞形成了巨大的__山脉__。东非大裂谷被称为“地球的伤疤”,形成的原因是__板块的张裂__。
11.(2020,湖州)水循环是指地球上不同水体进行水分交换的过程。通过水循环,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物发生了密切的联系。
(1)陆地和海洋中的水以蒸发的形式转化为大气水,其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表面积、温度和__空气流速__等因素有关。
(2)
水体在陆地和海洋之间输送的环节主要是水汽输送和__地表径流__。
12.气候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气候变化已成为科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
(1)研究古气候的科学家通过观察每个土层的花粉,可以推测出该地区古气候的特征。植物的花经过传粉、受精后,子房逐渐发育成为__果实__。
(2)科学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提出多种假设,其中两种假设如下。
假设一:太阳输出能量的变化会引起地球表面的温度变化。气象学家发现,短期的气候变化与太阳黑子的数量变化有关。图中表示太阳黑子的是__②__(选填序号)。
假设二:火山活动会造成地面温度降低。火山喷发会释放大量的气体和粉尘,这些物质会较长时间滞留在大气层中,减少到达地表的太阳能。火山是__地壳__运动的表现形式。
13.20世纪初,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意外地发现大西洋两岸的轮廓具有可拼合性,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说——大陆是漂移的。之后通过努力寻找证据,于1915年正式确立“大陆漂移说”。1960~1962年,美国地质学家赫斯和迪茨对大洋中脊(海底山脉)的研究发现,远离大洋中脊的洋底岩石年龄越来越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海底扩张说”。随着海洋地质学、古地磁学、地球物理科学等的发展,人们在“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说”的基础上创建了一种新的地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请回答:
(1)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地球表面的海洋、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板块的__碰撞和张裂__是引起海陆变化的主要原因。
(2)下列现象不能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的是__BC__。
A.火山和地震
B.宇宙的起源
C.长江三角洲平原的形成
D.高山上有海洋生物化石
(3)有人认为“板块构造学说”是解释地壳运动的完美理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__不对,“板块构造学说”还需要检验、完善和修正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