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山西省中考物理6月 押题卷(考试版+教师版+答题卡)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年山西省中考物理6月 押题卷(考试版+教师版+答题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6-03 23:14:29

文档简介

(共52张PPT)
2021中考物理三轮复习
模拟适应测试
2021年山西省中考物理6月
押题卷
教师版
(本卷共24小题,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80分)
注意事项:
1.选择题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的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的信息点?
2.本卷共24小题,共8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初中物理课本宽度的是(  )。
A.1.6m
B.7.5dm
C.18cm
D.70μm
1.【答案】C。
【解析】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与此差不多,为18cm。故选:C。
2.除夕晚上,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已成为中国数亿人的例行节目,晚会一贯气势磅礴、精彩纷呈,有关晚会中声音方面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歌唱演员演唱时靠声带的振动发出声音;
B.声音通过扬声器播放出来,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色;
C.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到现场观众的耳朵中,其传播速度为3×l08
m/s;
D.观众能通过声音来判断是哪位艺术家在表演,这是因为声音的音调不同
2.【答案】A。
【解析】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歌唱演员的歌声是歌唱演员声带振动发出的。歌声通过话筒输入给放大器,然后放大器把音量放大的歌声通过扬声器播放出来,改变的是声音的响度(大小);故B错。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一般是340m/s,3×l08
m/s是光在真空的传播速度;故C错。
观众能通过声音来判断是哪位艺术家在表演,是因为每个人声音的音色不同,不是音调不同;故D错。正确答案是A。
3.如图是一条刚装好的家庭电路,在末装保险丝之前,先把灯泡L0
接在装保险盒的两个接线柱上,当只闭合S1
时,L0和L1发光都偏暗;当只闭合S2时,L0正常发光;当只闭合S3时,L0不发光。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四只灯泡的额定电压均为220V)(
)。
A、灯泡L1所在支路正常;
B、灯泡L2所在支路正常;
C、灯泡L3所在支路正常;
D、装好保险丝,
合上所有开关后,
灯泡都能正常发光
3.【答案】A。
【解析】保险丝接在火线上,在末装保险丝之前,先把灯泡L0接在装保险盒的两个接线柱上,若闭合电路中的任意开关,则L0与灯泡串联,灯泡的额定电压均为220V,所以被检查若灯泡正常,两灯的时间电压均小于额定电压,所以发光都偏暗;
被检查若灯泡短路,L0两端电压为220V,闭合开关则L0正常发光;
被检查若灯泡断路,闭合开关L0不发光。故选项A正确。
4.如图是滑雪运动员从山上滑下的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运动员加速下滑过程中动能增大;
B.运动员下滑过程中,若一切外力都消失,他将处于静止状态;
C.运动员弓着腰,是通过降低重心来增大重力的;
D.运动员穿上滑雪板,因增大了与雪地的接触面积,而增大了摩擦力
4.【答案】A。
【解析】A、运动员加速下滑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增大,动能增大,故A正确;
B、运动员下滑过程中,若一切外力都消失,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
C、运动员弓着腰,是通过降低重心来增加稳度,不能改变重力的大小,故C错误;
D、运动员穿上滑雪板,因增大了与雪地的接触面积,是为了减小对雪地的压强;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所以摩擦力不变,故D错误。故选A。
5.人类对原子结构的探究最早是从静电现象开始的.对静电现象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从静电现象认识到原子核是可分的;
B.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C.自然界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
D.摩擦起电创造了电荷
5.【答案】C。
【解析】从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知道原子核是可分的,故A错误;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故B错误;
自然界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故C正确;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电荷的总量没有变,并不是创造了电荷,故D错误。故选C。
6.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  )。
A.
手影;
B.
演员对着镜子面画脸谱;
C.
用鱼叉叉鱼;
D.
用放大镜看邮票
6.【答案】A。
【解析】A、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光被物体挡住后,物体后面就会呈现出阴影区域,就是影子,即影子的形成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故A正确;
B、演员对着镜子画脸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错误;
C、渔民向看见鱼的下方插鱼,属于光的折射,故C错误;
D、用放大镜看邮票时,图片变大了,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错误。故选:A。
7.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
A.用电热吹风机吹干头发;
B.给盛有酒精的瓶子加盖;
C.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
D.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灌溉庄稼
7.【答案】A。
【解析】蒸发的快慢与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大小和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有关,用电热吹风机吹干头发时,既提高了周围温度又加快了空气流通,属于加快蒸发的例子,故A正确。
给盛有酒精的瓶子加盖,限制了空气的流通,不会加快蒸发现象,故B错;
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目的就是控制蒸发现象的发生,故C错;
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灌溉庄稼,是为了减少渠沟里水的蒸发,节约用水,故D错。正确答案是A。
8.关于磁感线的概念,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磁感线是磁场中确实存在的。
B.磁体周围越接近磁极的地方磁感线越密。
C.磁感线是一种假想的曲线,在磁体外部是从N极到S极。
D.磁针北极在某点所受的磁力方向跟该点磁感线的方向一致
8.【答案】A。
【解析】A、磁感线是人们为了直观形象地描述磁场而引入的,并不是真实存在的;
B、磁体周围越接近磁极的地方磁性越强,故磁感线越密;
C、磁感线不是真实存在的,只是一种假想的曲线,而且在磁体外部是从N极到S极;
D、磁感线上的任何一点的切线方向跟小磁针放在该点的北极指向一致。
9.将一实心圆柱体悬挂于弹簧测力计下,物体下表面刚好与水面接触,从此处匀速下放物体,直至浸没(物体未与容器底接触)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物体下表面浸入水中深度h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重力为40N;
B.物体浸没时受到的浮力为15N;
C.物体的密度为2.5×103kg/m3;
D.物体刚好浸没时下表面受到的
液体压强为800Pa
9.【答案】C。
1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R1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后,滑动变阻器滑片P自a向b移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电压表V1的示数变小;
B.电压表V1的示数与电流表A的示数之比不变;
C.电压表V2的示数变大,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小;
D.电压表V1的示数变小,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大
10.【答案】D。
【解析】由图可可知,R1与R2串联,电压表V1测R1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滑动变阻器滑片P自a向b移动的过程中,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
由I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
由U=IR可知,R1两端的电压变小,即电压表V1的示数变小,故A正确;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且电源电压恒定,
所以,R2两端的电压变大,即电压表V2的示数变大,
由R可知,电压表V1的示数与电流表A的示数之比等于R1的阻值,
所以,电压表V1的示数与电流表A的示数之比不变,故B正确;
由P=UI可知,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小,故C正确,D不正确。故选:D。
二、实验探究(本大题共5个小题,11小题5分,12小题6分,13小题5分,14小题5分,15小题3分,共24分)
11.(5分)小华利用透镜做了以下光学实验:
(1)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小华将蜡烛由距透镜150cm处移至距透镜100cm处的过程中,在光屏上所成的像与透镜间的距离均约为7cm。透镜的焦距约为
 cm。
11.【答案】(1)7;
【解析】(1)小华将蜡烛由距透镜150cm处移至距透镜100cm处的过程中,在光屏上所成的像与透镜间的距离均约为7cm,可知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远大于二倍焦距时,像距稍大于焦距,所以该凸透镜的焦距约为7cm。
实验次数
焦距f/cm
物距u/cm
像距v/cm
物高l/cm
像高h/cm
1
f1
35
14
5
2
2
30
15
5
2.5
3
20
20
5
5
4
15
A
5
B
5
5
30
6
5
1
6
15
7.5
5
2.5
7
10
10
5
5
8
6
30
5
25
(2)查阅资料后小华发现,凸透镜成实像时,像高大小与焦距、物距等因素有关,为进一步探究,她将5cm高的发光体作为光源,另取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进行实验。实验时记录的几组数据如下: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焦距f1为 
 cm,表格中A处数据应为 
 cm,表格中B处成像的应用是 
 (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
(2)10;30;幻灯机;
(2)由表中第3次实验的数据,物距等于像距,物像等大,可知此时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所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f110cm;
比较2、4两次实验数据可知,第4次实验的物距等于第2次实验的像距,因光发生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所以第4次实验的像距等于第2次实验的物距,即表格中A处数据应为30cm。
第4次实验中,物距小于像距,此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则表格中B处成像的应用是幻灯机。
(3)小明想利用焦距40cm的凸透镜甲和焦距18cm的凸透镜乙制作模型照相机,通过模型照相机观察远处同一物体时,为了能在光屏上看到更大的像,应该选择 
 (选填“甲”或“乙”)凸透镜
(3)甲。
(3)由(2)和表格数据可知f1=10cm、f2=5cm,分析表中2和5两次的数据可知,物距相同时,凸透镜的焦距越大,所成的像越高,因此为了在光屏上看到更大的像,应选焦距大的凸透镜,由于f甲=40cm、f乙=18cm,故应该选择甲凸透镜。
故答案为:(1)7;(2)10;30;幻灯机;(3)甲。
12.(6分)某实验小组进行测量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工作时电阻大小的实验。并得到了如表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U/V
1.5
2.0
2.5
I/A
0.23
0.27
?
R/Ω
6.5
7.4
?
(1)请添加一条导线将图甲中的实物图连接完整。
(1)如图;
【解析】(1)灯的额定电压为2.5V,故电压表选用小量程与灯并联,如下所示:
(2)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观察到小灯泡始终不发光,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则故障原因可能是 
 。
(2)小灯泡灯丝断路;
(2)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观察到小灯泡始终不发光,电流表无示数,电路可能断路,电压表有示数,则电压表与电源连通,则故障原因可能是小灯泡灯丝断路;
(3)排除故障后继续实验。实验过程中,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小灯泡的电阻R= 
 Ω.(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3)8.33;
(3)排除故障后继续实验。实验过程中,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电压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为0.02A,电流为0.3A,由欧姆定律,则此时小灯泡的电阻:R8.33Ω;
(4)小东同学认为可以利用上述器材和电路来探究“电流与电压是否成正比”。你认为小东的观点是否正确? 
 ,理由是 
 。
(4)不正确;小灯泡灯丝电阻在工作时不是定值。
(4)探究“电流与电压是否成正比”要控制电阻的电压不变,而灯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故小东的观点不正确,理由是小灯泡灯丝电阻在工作时不是定值。
故答案为:(1)如图;(2)小灯泡灯丝断路;(3)8.33;(4)不正确;小灯泡灯丝电阻在工作时不是定值。
13.(5分)如图,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
(1)如图甲是教材中采用的实验装置,要测出木块运动时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应让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做 
 运动,根据 
 的知识可知测力计的示数就是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该实验操作时的最大难处是 
 。
13.【答案】(1)匀速直线;二力平衡;不易让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
【解析】(1)根据二力平衡,要测出木块运动时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应让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该实验操作时的最大难处是不易让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
(2)小丽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测量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该装置中定滑轮的作用是 
 ,该装置的优点是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
(2)改变力的方向;不需要。
(2)小丽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测量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该装置中定滑轮的作用是改变力的方向,因木块相对于地面处于静止状态,故木块受到的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与受到的摩擦力为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该装置的优点是不需要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答案为:(1)匀速直线;二力平衡;不易让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2)改变力的方向;不需要。
14.(5分)为了鉴别该小球究竟是由其中哪一种塑料制成的,小明同学选择器材进行实验。他选择了一个量筒,还想从实验室里已有的消毒酒精(ρ酒精=0.8×103kg/m3)、水(ρ水=1.0×103kg/m3)和盐水(ρ盐水=1.25×103kg/m3)中选择某两种液体进行实验,除此之外没有可以借助的器材。请你回答如下问题:
(1)为了完成实验小明应选择的液体是什么?
14.【解析】(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三种球的密度都大于酒精的密度,三种球放入酒精中都会下沉,根据排液法可以求出球的体积;
三种小球全部放入水中时,密度大于水的水下沉,据此可以判定是哪种球下沉;
把三个球全部放入盐水中时,三个球都会漂浮;
所以实验中选用水和酒精,可以快速测量出密度;
(2)写出实验步骤和要测的物理量;
(2)实验步骤:
①把该小球放入盛有足够酒精的量杯中,松手后,当小球处于平衡状态时,发现量杯内的液面由V1处升高到V2处;
因为表中所列出的塑料材料的密度都大于酒精的密度,故不管小球是何种塑料制成的放入酒精中都要浸没,当小球处于平衡状态时,发现量杯内的液面由V1处升高到V2处,所以有:V球=V排=V2﹣V1。
②把该小球放另一只盛有足够多水的量杯中,松手后,当小球处于平衡状态时:
如果小球沉底,说明制成小球的塑料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由表中数据可知是尼龙66;
如果小球漂浮,说明制成小球的塑料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此时:G球=F浮=ρ水gV排,若量杯内的液面由V3处升高到V4处,则:V排=V4﹣V3;
(3)写出塑料小球的数学表达式(用已知量和测量表示)。
(3)球的质量为:m球ρ水v排=ρ水(V4﹣V3);
根据密度公式ρ可计算小球的密度:ρ球?ρ水,对照表中数据即可知道小球是由何种塑料制成的。
15.(3分)小明在桌面上放置一个质量为m、底面积为S的硬币,并沿图中箭头所示方向吹气时,发现有几次硬币竟然“起飞”了。通过课本知识的学习,小明知道了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通过硬币上部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而硬币下面没有气流通过从而对硬币产生了压力差,给了硬币向上的动力。请你解答如下问题:
(1)刚好将硬币吹起时,硬币上、下表面的压力差应为多大?
【解析】(1)吹硬币时,硬币受到三个力的共同作用:硬币上表面的压力F上、下表面的压力F下、硬币的自重G;那么刚好被吹起时,F下=F上+G,则F下﹣F上=G,即:硬币上、下表面的压力差△F=G=mg。
(2)若实验时空气密度为ρ0,请推导出刚好将硬币吹起时吹气速度的表达式。
(2)刚好吹起硬币时可看作硬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即△F=G=mg。
此时硬币上方的压强为:p上=Cρ0v2;
硬币下方的压强为:p下=C(空气流速为0);
那么硬币上下方的压强差为:p下﹣p上=△pρ0v2;
由△F=△p?S得ρ0v2?S=mg,则v。
答:(1)刚好将硬币吹起时,硬币上、下表面的压力差应为mg;(2)若实验时空气密度为ρ0,刚好将硬币吹起时吹气速度的表达式v。
三、综合应用(本大题共9小题,共26分)
16.(2分)天津地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这一禁令得到了广大市民的支持和拥护,这是因为燃放时,由于分子都在不停地做 
 ,使人们闻到浓烈的火药味;不仅如此,还会增加PM2.5等颗粒物的危害,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大于2.5 
 的颗粒物。
16.【答案】无规则运动;微米。
【解析】(1)构成物质的分子总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燃放烟花爆竹时,人们会闻到浓烈的火药味;
(2)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大于2.5微米的颗粒物。
故答案为:无规则运动;微米。
17.(2分)一辆重型卡车匀速行驶时发动机的功率为200kW,速度为72km/h,汽车行驶2h,发动机做的功是 
 J;卡车牵引力是 
 N。
17.【答案】1.44×109;1×104。
【解析】发动机的功率P=200kW=2×105W,行驶时间t=2h=7200s,
由P得,发动机做的功:W=Pt=2×105W×7200s=1.44×109J;
卡车的速度v=72km/h=20m/s,
由PFv得,卡车牵引力:F1×104N。
故答案为:1.44×109;1×104。
18.(3分)能量是物理学研究的永恒主题。从牛顿提出蒸汽机模型,到瓦特将之变成现实,再到后来的内燃机,热机的发展历程倾注了无数科学家的不懈努力。
(1)如图(a)中,水蒸气使叶轮转动,实现了 
 的转化,该过程相当于图(b)中四冲程内燃机的 
 冲程。
18.【答案】(1)内能到机械能;
做功;(2)燃料在气缸内部燃烧,热损失少,效率相对较高。
【解析】(1)由图可知,从玻璃管口喷出的水蒸气驱动叶轮转动,水蒸气会对叶轮做功,将水蒸气的内能会转化为风车的机械能;此过程与汽油机的做功冲程类似,在做功冲程中也是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
(2)内能需要依靠燃烧燃料获得,为了提高对内能的利用效率,请说出一项图(b)相比图(a)的改进之处: 
 。
(2)(a)图燃料在外部燃烧,热损失多,效率低,(b)图燃料在气缸内部燃烧,热损失少,效率相对较高。
故答案为:(1)内能到机械能;
做功;(2)燃料在气缸内部燃烧,热损失少,效率相对较高。
19.(2分)几位同学为了探究电梯内的物体在向上(向下)起动和制动时的受力情况,他们将测力计放在电梯中。一位同学站在测力计上保持静止,然后乘坐电梯从1层直接到10层,之后又从10层直接回到1层。并用照相机进行了相关记录,如图所示。
①观察比较图 
 可知,当测力计对人的支持力大于重力时,电梯向上起动或向下制动;
19.【答案】①ab或ae;
【解析】①图a表示电梯静止时测力计的示数,图b和图e的示数大于图a的示数,人的重力不变,图b和图e说明支持力大于重力,此时电梯处于加速上升过程或减速下降过程(电梯向上起动或向下制动),故ab或ae符合题意;
②观察比较图ac或ad可知,当测力计对人的支持力小于重力时,电梯处于 
 (可选答案有“向上起动”、“向上制动”、“向下起动”、“向下制动”)。
②向上制动或向下起动。
②观察比较图ac或ad可知,图c和图d的示数小于图a的示数,说明测力计对人的支持力小于重力,所以电梯处于减速上升过程或加速下降过程,即电梯处于向上制动或向下起动。
故答案为:①ab或ae;②向上制动或向下起动。
20.(4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某小组同学想了解物体电阻与温度的关系,他们上网查阅了有关资料:
“金属导体,如铁、铜等,当温度升高时,导体中自由电子运动的阻力会增大,电阻就会不断变大。半导体,如硅、锗等元素,它们原子核的最外层有4个电子,既不容易挣脱束缚,也没有被原子核紧紧束缚,所以半导体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但温度升高,半导体原子最外层的电子获得能量,挣脱原子核的束缚成为自由电子,所以电阻减小。还有一些物体,如锰铜合金和镍铬合金,其电阻随温度变化极小。”
请你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一般情况下,随着温度的升高, 
 的电阻增大。
(1)导体;
【解析】①根据题中信息,一般情况下,随着温度的升高,导体的电阻增大。
②根据上述信息可以判断,适宜作定值电阻的材料是 
 (选填“A”、“B”或“C”)
A.铁、铜
B.硅、锗
C.锰铜合金、镍铬合金
(2)C;
②根据上述信息可以判断,适宜作定值电阻的材料是电阻较大的材料,合金的电阻较大,故C正确;
③当温度极高时,物质原子内的电子脱离原子核的吸引而逃逸,形成带负电的自由电子和带正电的离子共存的状态,成为等离子体。你认为绝缘体成为等离子体后是否容易导电?
你猜测的依据是: 
 
(3)是;成为等离子体后可以自由移动从而导电。
③由题意知:当温度极高时,物质就会进入新的状态,成为等离子体。此时,原子被电离,电子溢出,原子核组合成离子团,因此即使原本物质是绝缘体,成为等离子体后也可导电;所以,绝缘体成为等离子体后能够导电;
21.(3分)某司机驾驶一辆满载的货车,行至高速公路一处连续下坡路段时,因长时间刹车使汽车刹车片发热,导致刹车失灵。危急之下,他将汽车驶入右侧用碎石铺设的紧急避险车道(上坡),如图,汽车迅速减速,避免了重大事故发生。请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汽车驶入避险车道后能迅速减速的原因。
21.【解析】汽车进入上坡的避险车道,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同时车轮与碎石车道摩擦,动能转化为内能,使动能减小,迅速减速。
22.(2分)如图,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AO画出反射光线OB,并标出反射角及其度数。
22.【解析】由入射角为30°,可得反射角也为30°,在法线右侧画出反射光线,度数等于入射角为30°即可,如图所示:
23.(4分)下表是我市校园内一饮水设备的铭牌。现将饮水器装满水,正常工作时,把水从20℃加热到100℃.已知水的比热容c=4.2×103J/(kg℃),不计热量损失,求:
(1)水吸收的热量;
23.【解析】(1)由ρ可得,35L水的质量:m=ρV=1.0×103kg/m3×35×10﹣3m3=35kg,
使水温由20℃升高到100℃,水需要吸收热量:
Q吸=cm△t=4.2×103J/(kg?℃)×35kg×(100℃﹣20℃)=1.176×107J;
(2)加热时间;
(2)不计热量损失,饮水设备消耗的电能:W=Q吸=1.176×107J,
由P得加热时间:t3920s。
答:(1)水吸收的热量为1.176×107J;(2)加热时间为3920s。
24.(4分)一人挑担子,扁担长1.2米,若在A端挂上400牛的重物,B端挂上200牛的重物,则人肩应距B端多远,担子才能平衡?若使两端重物各减少100牛,则人肩应向何处(“A”或“B”端)移动?移动多少距离扁担才能继续保持平衡?
24.【解析】设人肩距B端的距离为L2,则距A端的距离L1=1.2m-L2;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F1×(1.2m-L2)=F2×L2,代入数值解得,L2=0.8m,
L1=1.2m-0.8m=0.4m;
如果两端的重物各减少100N,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
,L1′<L1,说明力臂变短,人肩应向A端移动才有可能保持平衡。
当F1′=G1′=400N-100N=300N,F2′=G2′=200N-100N=100N时,
F1′(1.2m-LOB′)=F2′LOB′,即:300N×(1.2m-LOB′)=100N×LOB′,LOB′=0.9m。
答:欲使扁担平衡此人肩膀距B端0.8m,若两端各减100N重物,人肩应向A移动;欲使扁担平衡,肩膀应距B端0.9m。
?
?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2021年山西省中考物理6月
押题卷
物理·答题卡
贴条形码区
考生禁填:
缺考标记
违纪标记
以上标志由监考人员用2B铅笔填涂
选择题填涂样例:
正确填涂
错误填涂
[×]
[√]
[/]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在规定位置贴好条形码。
2.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0.5
mm黑色签字笔答题,不得用铅笔或圆珠笔答题;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3.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
注意事项

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
二、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14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
A
]
[
B
]
[
C
]
[
D
]5.[
A
]
[
B
]
[
C
]
[
D
]9.[
A
]
[
B
]
[
C
]
[
D
]
2.[
A
]
[
B
]
[
C
]
[
D
]6.[
A
]
[
B
]
[
C
]
[
D
]10.[
A
]
[
B
]
[
C
]
[
D
]
3.[
A
]
[
B
]
[
C
]
[
D
]7.[
A
]
[
B
]
[
C
]
[
D
]
4.[
A
]
[
B
]
[
C
]
[
D
]8.[
A
]
[
B
]
[
C
]
[
D
]
二、实验探究(本大题共5个小题,11小题5分,12小题6分,13小题5分,14小题5分,15小题3分,共24分)
11.(1)________
(2)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3)
________
12.(2)
;(3)
;(4)

(1)
13.(1)_________
_________
(2)
_________
14._________
__________
15.(1)
(2)
;(3)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三、综合应用(本大题共9小题,共26分)
16.(1)
;(2)

17.(1)
;(2)

18.(1)

;(2)

19.


20.(1)
;(2)
;(3)


21.答:
22.
23.
24.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1年山西省中考物理6月
押题卷
教师版
(本卷共24小题,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80分)
注意事项:
1.选择题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的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的信息点?
2.本卷共24小题,共8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初中物理课本宽度的是(  )。
A.1.6m
B.7.5dm
C.18cm
D.70μm
1.【答案】C。
【解析】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与此差不多,为18cm。故选:C。
2.除夕晚上,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已成为中国数亿人的例行节目,晚会一贯气势磅礴、精彩纷呈,有关晚会中声音方面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歌唱演员演唱时靠声带的振动发出声音;
B.声音通过扬声器播放出来,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色;
C.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到现场观众的耳朵中,其传播速度为3×l08
m/s;
D.观众能通过声音来判断是哪位艺术家在表演,这是因为声音的音调不同
2.【答案】A。
【解析】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歌唱演员的歌声是歌唱演员声带振动发出的。歌声通过话筒输入给放大器,然后放大器把音量放大的歌声通过扬声器播放出来,改变的是声音的响度(大小);故B错。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一般是340m/s,3×l08
m/s是光在真空的传播速度;故C错。
观众能通过声音来判断是哪位艺术家在表演,是因为每个人声音的音色不同,不是音调不同;故D错。正确答案是A。
3.如图是一条刚装好的家庭电路,在末装保险丝之前,先把灯泡L0
接在装保险盒的两个接线柱上,当只闭合S1
时,L0和L1发光都偏暗;当只闭合S2时,L0正常发光;当只闭合S3时,L0不发光。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四只灯泡的额定电压均为220V)(
)。
A、灯泡L1所在支路正常;
B、灯泡L2所在支路正常;
C、灯泡L3所在支路正常;
D、装好保险丝,合上所有开关后,灯泡都能正常发光
3.【答案】A。
【解析】保险丝接在火线上,在末装保险丝之前,先把灯泡L0接在装保险盒的两个接线柱上,若闭合电路中的任意开关,则L0与灯泡串联,灯泡的额定电压均为220V,所以被检查若灯泡正常,两灯的时间电压均小于额定电压,所以发光都偏暗;
被检查若灯泡短路,L0两端电压为220V,闭合开关则L0正常发光;
被检查若灯泡断路,闭合开关L0不发光。故选项A正确。
4.如图是滑雪运动员从山上滑下的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运动员加速下滑过程中动能增大;
B.运动员下滑过程中,若一切外力都消失,他将处于静止状态;
C.运动员弓着腰,是通过降低重心来增大重力的;
D.运动员穿上滑雪板,因增大了与雪地的接触面积,而增大了摩擦力
4.【答案】A。
【解析】A、运动员加速下滑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增大,动能增大,故A正确;
B、运动员下滑过程中,若一切外力都消失,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
C、运动员弓着腰,是通过降低重心来增加稳度,不能改变重力的大小,故C错误;
D、运动员穿上滑雪板,因增大了与雪地的接触面积,是为了减小对雪地的压强;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所以摩擦力不变,故D错误。故选A。
5.人类对原子结构的探究最早是从静电现象开始的.对静电现象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从静电现象认识到原子核是可分的;
B.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C.自然界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
D.摩擦起电创造了电荷
5.【答案】C。
【解析】从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知道原子核是可分的,故A错误;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故B错误;
自然界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故C正确;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电荷的总量没有变,并不是创造了电荷,故D错误。故选C。
6.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  )。
A.手影;B.演员对着镜子面画脸谱;
C.用鱼叉叉鱼;
D.用放大镜看邮票
6.【答案】A。
【解析】A、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光被物体挡住后,物体后面就会呈现出阴影区域,就是影子,即影子的形成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故A正确;
B、演员对着镜子画脸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错误;
C、渔民向看见鱼的下方插鱼,属于光的折射,故C错误;
D、用放大镜看邮票时,图片变大了,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错误。故选:A。
7.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
A.用电热吹风机吹干头发;
B.给盛有酒精的瓶子加盖;
C.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
D.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灌溉庄稼
7.【答案】A。
【解析】蒸发的快慢与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大小和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有关,用电热吹风机吹干头发时,既提高了周围温度又加快了空气流通,属于加快蒸发的例子,故A正确。
给盛有酒精的瓶子加盖,限制了空气的流通,不会加快蒸发现象,故B错;
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目的就是控制蒸发现象的发生,故C错;
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灌溉庄稼,是为了减少渠沟里水的蒸发,节约用水,故D错。正确答案是A。
8.关于磁感线的概念,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磁感线是磁场中确实存在的。
B.磁体周围越接近磁极的地方磁感线越密。
C.磁感线是一种假想的曲线,在磁体外部是从N极到S极。
D.磁针北极在某点所受的磁力方向跟该点磁感线的方向一致
8.【答案】A。
【解析】A、磁感线是人们为了直观形象地描述磁场而引入的,并不是真实存在的;
B、磁体周围越接近磁极的地方磁性越强,故磁感线越密;
C、磁感线不是真实存在的,只是一种假想的曲线,而且在磁体外部是从N极到S极;
D、磁感线上的任何一点的切线方向跟小磁针放在该点的北极指向一致。
9.将一实心圆柱体悬挂于弹簧测力计下,物体下表面刚好与水面接触,从此处匀速下放物体,直至浸没(物体未与容器底接触)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物体下表面浸入水中深度h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重力为40N;
B.物体浸没时受到的浮力为15N;
C.物体的密度为2.5×103kg/m3;
D.物体刚好浸没时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为800Pa
9.【答案】C。
【解析】A、由图象可知,当h=0(圆柱体没有浸入水中),圆柱体重G=F=25N;故A错误;
B、当圆柱体全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5N,
圆柱体浸没时受到的浮力为:F浮=G﹣F′=25N﹣15N=10N;故B错误;
C、圆柱体的质量:m===2.5kg,
根据F浮=ρ水gV排可得,圆柱体的体积:V=V排===1×10﹣3m3,
则圆柱体的密度:ρ物===2.5×103kg/m3.故C正确;
D、由图知,圆柱体刚浸没时下表面所处的深度:h=4cm=0.04m,
则圆柱体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p=ρgh=1×103kg/m3×10N/kg×0.04m=400Pa;故D错误。故选:C。
1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R1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后,滑动变阻器滑片P自a向b移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电压表V1的示数变小;
B.电压表V1的示数与电流表A的示数之比不变;
C.电压表V2的示数变大,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小;
D.电压表V1的示数变小,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大
10.【答案】D。
【解析】由图可可知,R1与R2串联,电压表V1测R1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滑动变阻器滑片P自a向b移动的过程中,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
由I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
由U=IR可知,R1两端的电压变小,即电压表V1的示数变小,故A正确;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且电源电压恒定,
所以,R2两端的电压变大,即电压表V2的示数变大,
由R可知,电压表V1的示数与电流表A的示数之比等于R1的阻值,
所以,电压表V1的示数与电流表A的示数之比不变,故B正确;
由P=UI可知,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小,故C正确,D不正确。故选:D。
二、实验探究(本大题共5个小题,11小题5分,12小题6分,13小题5分,14小题5分,15小题3分,共24分)
11.(5分)小华利用透镜做了以下光学实验:
(1)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小华将蜡烛由距透镜150cm处移至距透镜100cm处的过程中,在光屏上所成的像与透镜间的距离均约为7cm。透镜的焦距约为
 cm。
(2)查阅资料后小华发现,凸透镜成实像时,像高大小与焦距、物距等因素有关,为进一步探究,她将5cm高的发光体作为光源,另取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进行实验。实验时记录的几组数据如下:
实验次数
焦距f/cm
物距u/cm
像距v/cm
物高l/cm
像高h/cm
1
f1
35
14
5
2
2
30
15
5
2.5
3
20
20
5
5
4
15
A
5
B
5
5
30
6
5
1
6
15
7.5
5
2.5
7
10
10
5
5
8
6
30
5
25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焦距f1为 
 cm,表格中A处数据应为 
 cm,表格中B处成像的应用是 
 (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
(3)小明想利用焦距40cm的凸透镜甲和焦距18cm的凸透镜乙制作模型照相机,通过模型照相机观察远处同一物体时,为了能在光屏上看到更大的像,应该选择 
 (选填“甲”或“乙”)凸透镜。
11.【答案】(1)7;(2)10;30;幻灯机;(3)甲。
【解析】(1)小华将蜡烛由距透镜150cm处移至距透镜100cm处的过程中,在光屏上所成的像与透镜间的距离均约为7cm,可知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远大于二倍焦距时,像距稍大于焦距,所以该凸透镜的焦距约为7cm。
(2)由表中第3次实验的数据,物距等于像距,物像等大,可知此时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所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f110cm;
比较2、4两次实验数据可知,第4次实验的物距等于第2次实验的像距,因光发生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所以第4次实验的像距等于第2次实验的物距,即表格中A处数据应为30cm。
第4次实验中,物距小于像距,此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则表格中B处成像的应用是幻灯机。
(3)由(2)和表格数据可知f1=10cm、f2=5cm,分析表中2和5两次的数据可知,物距相同时,凸透镜的焦距越大,所成的像越高,因此为了在光屏上看到更大的像,应选焦距大的凸透镜,由于f甲=40cm、f乙=18cm,故应该选择甲凸透镜。
故答案为:(1)7;(2)10;30;幻灯机;(3)甲。
12.(6分)某实验小组进行测量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工作时电阻大小的实验。并得到了如表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U/V
1.5
2.0
2.5
I/A
0.23
0.27
R/Ω
6.5
7.4
(1)请添加一条导线将图甲中的实物图连接完整。
(2)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观察到小灯泡始终不发光,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则故障原因可能是 
 。
(3)排除故障后继续实验。实验过程中,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小灯泡的电阻R= 
 Ω.(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4)小东同学认为可以利用上述器材和电路来探究“电流与电压是否成正比”。你认为小东的观点是否正确? 
 ,理由是 
 。
12.【答案】(1)如图;(2)小灯泡灯丝断路;(3)8.33;(4)不正确;小灯泡灯丝电阻在工作时不是定值。
【解析】(1)灯的额定电压为2.5V,故电压表选用小量程与灯并联,如下所示:
(2)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观察到小灯泡始终不发光,电流表无示数,电路可能断路,电压表有示数,则电压表与电源连通,则故障原因可能是小灯泡灯丝断路;
(3)排除故障后继续实验。实验过程中,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电压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为0.02A,电流为0.3A,由欧姆定律,则此时小灯泡的电阻:R8.33Ω;
(4)探究“电流与电压是否成正比”要控制电阻的电压不变,而灯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故小东的观点不正确,理由是小灯泡灯丝电阻在工作时不是定值。
故答案为:(1)如图;(2)小灯泡灯丝断路;(3)8.33;(4)不正确;小灯泡灯丝电阻在工作时不是定值。
13.(5分)如图,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
(1)如图甲是教材中采用的实验装置,要测出木块运动时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应让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做 
 运动,根据 
 的知识可知测力计的示数就是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该实验操作时的最大难处是 
 。
(2)小丽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测量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该装置中定滑轮的作用是 
 ,该装置的优点是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
13.【答案】(1)匀速直线;二力平衡;不易让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2)改变力的方向;不需要。
【解析】(1)根据二力平衡,要测出木块运动时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应让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该实验操作时的最大难处是不易让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
(2)小丽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测量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该装置中定滑轮的作用是改变力的方向,因木块相对于地面处于静止状态,故木块受到的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与受到的摩擦力为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该装置的优点是不需要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答案为:(1)匀速直线;二力平衡;不易让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2)改变力的方向;不需要。
14.(5分)为了鉴别该小球究竟是由其中哪一种塑料制成的,小明同学选择器材进行实验。他选择了一个量筒,还想从实验室里已有的消毒酒精(ρ酒精=0.8×103kg/m3)、水(ρ水=1.0×103kg/m3)和盐水(ρ盐水=1.25×103kg/m3)中选择某两种液体进行实验,除此之外没有可以借助的器材。请你回答如下问题:
塑料名称
聚甲基戊烯
聚丙烯
尼龙66
密度(kg/m3)
0.82×103
0.9×103
1.1×103
(1)为了完成实验小明应选择的液体是什么?
(2)写出实验步骤和要测的物理量;
(3)写出塑料小球的数学表达式(用已知量和测量表示)。
14.【解析】(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三种球的密度都大于酒精的密度,三种球放入酒精中都会下沉,根据排液法可以求出球的体积;
三种小球全部放入水中时,密度大于水的水下沉,据此可以判定是哪种球下沉;
把三个球全部放入盐水中时,三个球都会漂浮;
所以实验中选用水和酒精,可以快速测量出密度;
(2)实验步骤:
①把该小球放入盛有足够酒精的量杯中,松手后,当小球处于平衡状态时,发现量杯内的液面由V1处升高到V2处;
因为表中所列出的塑料材料的密度都大于酒精的密度,故不管小球是何种塑料制成的放入酒精中都要浸没,当小球处于平衡状态时,发现量杯内的液面由V1处升高到V2处,所以有:V球=V排=V2﹣V1。
②把该小球放另一只盛有足够多水的量杯中,松手后,当小球处于平衡状态时:
如果小球沉底,说明制成小球的塑料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由表中数据可知是尼龙66;
如果小球漂浮,说明制成小球的塑料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此时:G球=F浮=ρ水gV排,若量杯内的液面由V3处升高到V4处,则:V排=V4﹣V3;
(3)球的质量为:m球ρ水v排=ρ水(V4﹣V3);
根据密度公式ρ可计算小球的密度:ρ球?ρ水,对照表中数据即可知道小球是由何种塑料制成的。
15.(3分)小明在桌面上放置一个质量为m、底面积为S的硬币,并沿图中箭头所示方向吹气时,发现有几次硬币竟然“起飞”了。通过课本知识的学习,小明知道了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通过硬币上部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而硬币下面没有气流通过从而对硬币产生了压力差,给了硬币向上的动力。请你解答如下问题:
(1)刚好将硬币吹起时,硬币上、下表面的压力差应为多大?
(2)若实验时空气密度为ρ0,请推导出刚好将硬币吹起时吹气速度的表达式。
15.【解析】(1)吹硬币时,硬币受到三个力的共同作用:硬币上表面的压力F上、下表面的压力F下、硬币的自重G;那么刚好被吹起时,F下=F上+G,则F下﹣F上=G,即:硬币上、下表面的压力差△F=G=mg。
(2)刚好吹起硬币时可看作硬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即△F=G=mg。
此时硬币上方的压强为:p上=Cρ0v2;
硬币下方的压强为:p下=C(空气流速为0);
那么硬币上下方的压强差为:p下﹣p上=△pρ0v2;
由△F=△p?S得ρ0v2?S=mg,则v。
答:(1)刚好将硬币吹起时,硬币上、下表面的压力差应为mg;(2)若实验时空气密度为ρ0,刚好将硬币吹起时吹气速度的表达式v。
三、综合应用(本大题共9小题,共26分)
16.(2分)天津地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这一禁令得到了广大市民的支持和拥护,这是因为燃放时,由于分子都在不停地做 
 ,使人们闻到浓烈的火药味;不仅如此,还会增加PM2.5等颗粒物的危害,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大于2.5 
 的颗粒物。
16.【答案】无规则运动;微米。
【解析】(1)构成物质的分子总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燃放烟花爆竹时,人们会闻到浓烈的火药味;
(2)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大于2.5微米的颗粒物。
故答案为:无规则运动;微米。
17.(2分)一辆重型卡车匀速行驶时发动机的功率为200kW,速度为72km/h,汽车行驶2h,发动机做的功是 
 J;卡车牵引力是 
 N。
17.【答案】1.44×109;1×104。
【解析】发动机的功率P=200kW=2×105W,行驶时间t=2h=7200s,
由P得,发动机做的功:W=Pt=2×105W×7200s=1.44×109J;
卡车的速度v=72km/h=20m/s,
由PFv得,卡车牵引力:F1×104N。
故答案为:1.44×109;1×104。
18.(3分)能量是物理学研究的永恒主题。从牛顿提出蒸汽机模型,到瓦特将之变成现实,再到后来的内燃机,热机的发展历程倾注了无数科学家的不懈努力。
(1)如图(a)中,水蒸气使叶轮转动,实现了 
 的转化,该过程相当于图(b)中四冲程内燃机的 
 冲程。
(2)内能需要依靠燃烧燃料获得,为了提高对内能的利用效率,请说出一项图(b)相比图(a)的改进之处: 
 。
18.【答案】(1)内能到机械能;
做功;(2)燃料在气缸内部燃烧,热损失少,效率相对较高。
【解析】(1)由图可知,从玻璃管口喷出的水蒸气驱动叶轮转动,水蒸气会对叶轮做功,将水蒸气的内能会转化为风车的机械能;此过程与汽油机的做功冲程类似,在做功冲程中也是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
(2)(a)图燃料在外部燃烧,热损失多,效率低,(b)图燃料在气缸内部燃烧,热损失少,效率相对较高。
故答案为:(1)内能到机械能;
做功;(2)燃料在气缸内部燃烧,热损失少,效率相对较高。
19.(2分)几位同学为了探究电梯内的物体在向上(向下)起动和制动时的受力情况,他们将测力计放在电梯中。一位同学站在测力计上保持静止,然后乘坐电梯从1层直接到10层,之后又从10层直接回到1层。并用照相机进行了相关记录,如图所示。
①观察比较图 
 可知,当测力计对人的支持力大于重力时,电梯向上起动或向下制动;
②观察比较图ac或ad可知,当测力计对人的支持力小于重力时,电梯处于 
 (可选答案有“向上起动”、“向上制动”、“向下起动”、“向下制动”)。
19.【答案】①ab或ae;②向上制动或向下起动。
【解析】①图a表示电梯静止时测力计的示数,图b和图e的示数大于图a的示数,人的重力不变,图b和图e说明支持力大于重力,此时电梯处于加速上升过程或减速下降过程(电梯向上起动或向下制动),故ab或ae符合题意;
②观察比较图ac或ad可知,图c和图d的示数小于图a的示数,说明测力计对人的支持力小于重力,所以电梯处于减速上升过程或加速下降过程,即电梯处于向上制动或向下起动。
故答案为:①ab或ae;②向上制动或向下起动。
20.(4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某小组同学想了解物体电阻与温度的关系,他们上网查阅了有关资料:
“金属导体,如铁、铜等,当温度升高时,导体中自由电子运动的阻力会增大,电阻就会不断变大。半导体,如硅、锗等元素,它们原子核的最外层有4个电子,既不容易挣脱束缚,也没有被原子核紧紧束缚,所以半导体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但温度升高,半导体原子最外层的电子获得能量,挣脱原子核的束缚成为自由电子,所以电阻减小。还有一些物体,如锰铜合金和镍铬合金,其电阻随温度变化极小。”
请你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一般情况下,随着温度的升高, 
 的电阻增大。
②根据上述信息可以判断,适宜作定值电阻的材料是 
 (选填“A”、“B”或“C”)
A.铁、铜
B.硅、锗
C.锰铜合金、镍铬合金
③当温度极高时,物质原子内的电子脱离原子核的吸引而逃逸,形成带负电的自由电子和带正电的离子共存的状态,成为等离子体。你认为绝缘体成为等离子体后是否容易导电?
你猜测的依据是: 
 
20.【答案】(1)导体;(2)C;(3)是;成为等离子体后可以自由移动从而导电。
【解析】①根据题中信息,一般情况下,随着温度的升高,导体的电阻增大。
②根据上述信息可以判断,适宜作定值电阻的材料是电阻较大的材料,合金的电阻较大,故C正确;
③由题意知:当温度极高时,物质就会进入新的状态,成为等离子体。此时,原子被电离,电子溢出,原子核组合成离子团,因此即使原本物质是绝缘体,成为等离子体后也可导电;所以,绝缘体成为等离子体后能够导电;
故答案为:(1)导体;(2)C;(3)是;成为等离子体后可以自由移动从而导电。
21.(3分)某司机驾驶一辆满载的货车,行至高速公路一处连续下坡路段时,因长时间刹车使汽车刹车片发热,导致刹车失灵。危急之下,他将汽车驶入右侧用碎石铺设的紧急避险车道(上坡),如图,汽车迅速减速,避免了重大事故发生。请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汽车驶入避险车道后能迅速减速的原因。
21.【解析】汽车进入上坡的避险车道,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同时车轮与碎石车道摩擦,动能转化为内能,使动能减小,迅速减速。
22.(2分)如图,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AO画出反射光线OB,并标出反射角及其度数。
22.【解析】由入射角为30°,可得反射角也为30°,在法线右侧画出反射光线,度数等于入射角为30°即可,如图所示:
23.(4分)下表是我市校园内一饮水设备的铭牌。现将饮水器装满水,正常工作时,把水从20℃加热到100℃.已知水的比热容c=4.2×103J/(kg℃),不计热量损失,求:
(1)水吸收的热量;
23.【解析】(1)由ρ可得,35L水的质量:m=ρV=1.0×103kg/m3×35×10﹣3m3=35kg,
使水温由20℃升高到100℃,水需要吸收热量:
Q吸=cm△t=4.2×103J/(kg?℃)×35kg×(100℃﹣20℃)=1.176×107J;
(2)加热时间;
饮水设备
型号
K﹣3E
货号
K﹣4EF
额定电压
220V
额定频率
50Hz
额定功率
3kW
容量
35L
(2)不计热量损失,饮水设备消耗的电能:W=Q吸=1.176×107J,
由P得加热时间:t3920s。
答:(1)水吸收的热量为1.176×107J;(2)加热时间为3920s。
24.(4分)一人挑担子,扁担长1.2米,若在A端挂上400牛的重物,B端挂上200牛的重物,则人肩应距B端多远,担子才能平衡?若使两端重物各减少100牛,则人肩应向何处(“A”或“B”端)移动?移动多少距离扁担才能继续保持平衡?
24.【解析】设人肩距B端的距离为L2,则距A端的距离L1=1.2m-L2;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F1×(1.2m-L2)=F2×L2,代入数值解得,L2=0.8m,
L1=1.2m-0.8m=0.4m;
如果两端的重物各减少100N,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L1′<L1,说明力臂变短,人肩应向A端移动才有可能保持平衡。
当F1′=G1′=400N-100N=300N,F2′=G2′=200N-100N=100N时,
F1′(1.2m-LOB′)=F2′LOB′,即:300N×(1.2m-LOB′)=100N×LOB′,LOB′=0.9m。
答:欲使扁担平衡此人肩膀距B端0.8m,若两端各减100N重物,人肩应向A移动;欲使扁担平衡,肩膀应距B端0.9m。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021年山西中考物理6月押题卷
(本卷共24小题,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80分)
注意事项:
1.选择题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的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的信息点?
2.本卷共24小题,共8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初中物理课本宽度的是(  )。
A.1.6m
B.7.5dm
C.18cm
D.70μm
2.除夕晚上,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已成为中国数亿人的例行节目,晚会一贯气势磅礴、精彩纷呈,有关晚会中声音方面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歌唱演员演唱时靠声带的振动发出声音;
B.声音通过扬声器播放出来,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色;
C.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到现场观众的耳朵中,其传播速度为3×l08
m/s;
D.观众能通过声音来判断是哪位艺术家在表演,这是因为声音的音调不同
3.如图是一条刚装好的家庭电路,在末装保险丝之前,先把灯泡L0
接在装保险盒的两个接线柱上,当只闭合S1
时,L0和L1发光都偏暗;当只闭合S2时,L0正常发光;当只闭合S3时,L0不发光。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四只灯泡的额定电压均为220V)(
)。
A、灯泡L1所在支路正常;
B、灯泡L2所在支路正常;
C、灯泡L3所在支路正常;
D、装好保险丝,合上所有开关后,灯泡都能正常发光
4.如图是滑雪运动员从山上滑下的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运动员加速下滑过程中动能增大;
B.运动员下滑过程中,若一切外力都消失,他将处于静止状态;
C.运动员弓着腰,是通过降低重心来增大重力的;
D.运动员穿上滑雪板,因增大了与雪地的接触面积,而增大了摩擦力
5.人类对原子结构的探究最早是从静电现象开始的.对静电现象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从静电现象认识到原子核是可分的;
B.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C.自然界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
D.摩擦起电创造了电荷
6.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  )。
A.手影;B.演员对着镜子面画脸谱;
C.用鱼叉叉鱼;
D.用放大镜看邮票
7.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
A.用电热吹风机吹干头发;
B.给盛有酒精的瓶子加盖;
C.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
D.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灌溉庄稼
8.关于磁感线的概念,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磁感线是磁场中确实存在的。
B.磁体周围越接近磁极的地方磁感线越密。
C.磁感线是一种假想的曲线,在磁体外部是从N极到S极。
D.磁针北极在某点所受的磁力方向跟该点磁感线的方向一致
9.将一实心圆柱体悬挂于弹簧测力计下,物体下表面刚好与水面接触,从此处匀速下放物体,直至浸没(物体未与容器底接触)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物体下表面浸入水中深度h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重力为40N;
B.物体浸没时受到的浮力为15N;
C.物体的密度为2.5×103kg/m3;
D.物体刚好浸没时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为800Pa
1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R1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后,滑动变阻器滑片P自a向b移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电压表V1的示数变小;
B.电压表V1的示数与电流表A的示数之比不变;
C.电压表V2的示数变大,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小;
D.电压表V1的示数变小,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大
二、实验探究(本大题共5个小题,11小题5分,12小题6分,13小题5分,14小题5分,15小题3分,共24分)
11.(5分)小华利用透镜做了以下光学实验:
(1)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小华将蜡烛由距透镜150cm处移至距透镜100cm处的过程中,在光屏上所成的像与透镜间的距离均约为7cm。透镜的焦距约为
 cm。
(2)查阅资料后小华发现,凸透镜成实像时,像高大小与焦距、物距等因素有关,为进一步探究,她将5cm高的发光体作为光源,另取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进行实验。实验时记录的几组数据如下:
实验次数
焦距f/cm
物距u/cm
像距v/cm
物高l/cm
像高h/cm
1
f1
35
14
5
2
2
30
15
5
2.5
3
20
20
5
5
4
15
A
5
B
5
5
30
6
5
1
6
15
7.5
5
2.5
7
10
10
5
5
8
6
30
5
25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焦距f1为 
 cm,表格中A处数据应为 
 cm,表格中B处成像的应用是 
 (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
(3)小明想利用焦距40cm的凸透镜甲和焦距18cm的凸透镜乙制作模型照相机,通过模型照相机观察远处同一物体时,为了能在光屏上看到更大的像,应该选择 
 (选填“甲”或“乙”)凸透镜。
12.(6分)某实验小组进行测量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工作时电阻大小的实验。并得到了如表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U/V
1.5
2.0
2.5
I/A
0.23
0.27
R/Ω
6.5
7.4
(1)请添加一条导线将图甲中的实物图连接完整。
(2)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观察到小灯泡始终不发光,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则故障原因可能是 
 。
(3)排除故障后继续实验。实验过程中,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小灯泡的电阻R= 
 Ω.(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4)小东同学认为可以利用上述器材和电路来探究“电流与电压是否成正比”。你认为小东的观点是否正确? 
 ,理由是 
 。
13.(5分)如图,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
(1)如图甲是教材中采用的实验装置,要测出木块运动时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应让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做 
 运动,根据 
 的知识可知测力计的示数就是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该实验操作时的最大难处是 
 。
(2)小丽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测量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该装置中定滑轮的作用是 
 ,该装置的优点是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
14.(5分)为了鉴别该小球究竟是由其中哪一种塑料制成的,小明同学选择器材进行实验。他选择了一个量筒,还想从实验室里已有的消毒酒精(ρ酒精=0.8×103kg/m3)、水(ρ水=1.0×103kg/m3)和盐水(ρ盐水=1.25×103kg/m3)中选择某两种液体进行实验,除此之外没有可以借助的器材。请你回答如下问题:
塑料名称
聚甲基戊烯
聚丙烯
尼龙66
密度(kg/m3)
0.82×103
0.9×103
1.1×103
(1)为了完成实验小明应选择的液体是什么?
(2)写出实验步骤和要测的物理量;
(3)写出塑料小球的数学表达式(用已知量和测量表示)。
15.(3分)小明在桌面上放置一个质量为m、底面积为S的硬币,并沿图中箭头所示方向吹气时,发现有几次硬币竟然“起飞”了。通过课本知识的学习,小明知道了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通过硬币上部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而硬币下面没有气流通过从而对硬币产生了压力差,给了硬币向上的动力。请你解答如下问题:
(1)刚好将硬币吹起时,硬币上、下表面的压力差应为多大?
(2)若实验时空气密度为ρ0,请推导出刚好将硬币吹起时吹气速度的表达式。
三、综合应用(本大题共9小题,共26分)
16.(2分)天津地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这一禁令得到了广大市民的支持和拥护,这是因为燃放时,由于分子都在不停地做 
 ,使人们闻到浓烈的火药味;不仅如此,还会增加PM2.5等颗粒物的危害,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大于2.5 
 的颗粒物。
17.(2分)一辆重型卡车匀速行驶时发动机的功率为200kW,速度为72km/h,汽车行驶2h,发动机做的功是 
 J;卡车牵引力是 
 N。
18.(3分)能量是物理学研究的永恒主题。从牛顿提出蒸汽机模型,到瓦特将之变成现实,再到后来的内燃机,热机的发展历程倾注了无数科学家的不懈努力。
(1)如图(a)中,水蒸气使叶轮转动,实现了 
 的转化,该过程相当于图(b)中四冲程内燃机的 
 冲程。
(2)内能需要依靠燃烧燃料获得,为了提高对内能的利用效率,请说出一项图(b)相比图(a)的改进之处: 
 。
19.(2分)几位同学为了探究电梯内的物体在向上(向下)起动和制动时的受力情况,他们将测力计放在电梯中。一位同学站在测力计上保持静止,然后乘坐电梯从1层直接到10层,之后又从10层直接回到1层。并用照相机进行了相关记录,如图所示。
①观察比较图 
 可知,当测力计对人的支持力大于重力时,电梯向上起动或向下制动;
②观察比较图ac或ad可知,当测力计对人的支持力小于重力时,电梯处于 
 (可选答案有“向上起动”、“向上制动”、“向下起动”、“向下制动”)。
20.(4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某小组同学想了解物体电阻与温度的关系,他们上网查阅了有关资料:
“金属导体,如铁、铜等,当温度升高时,导体中自由电子运动的阻力会增大,电阻就会不断变大。半导体,如硅、锗等元素,它们原子核的最外层有4个电子,既不容易挣脱束缚,也没有被原子核紧紧束缚,所以半导体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但温度升高,半导体原子最外层的电子获得能量,挣脱原子核的束缚成为自由电子,所以电阻减小。还有一些物体,如锰铜合金和镍铬合金,其电阻随温度变化极小。”
请你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一般情况下,随着温度的升高, 
 的电阻增大。
②根据上述信息可以判断,适宜作定值电阻的材料是 
 (选填“A”、“B”或“C”)
A.铁、铜
B.硅、锗
C.锰铜合金、镍铬合金
③当温度极高时,物质原子内的电子脱离原子核的吸引而逃逸,形成带负电的自由电子和带正电的离子共存的状态,成为等离子体。你认为绝缘体成为等离子体后是否容易导电?
你猜测的依据是: 
 
21.(3分)某司机驾驶一辆满载的货车,行至高速公路一处连续下坡路段时,因长时间刹车使汽车刹车片发热,导致刹车失灵。危急之下,他将汽车驶入右侧用碎石铺设的紧急避险车道(上坡),如图,汽车迅速减速,避免了重大事故发生。请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汽车驶入避险车道后能迅速减速的原因。
22.(2分)如图,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AO画出反射光线OB,并标出反射角及其度数。
23.(4分)下表是我市校园内一饮水设备的铭牌。现将饮水器装满水,正常工作时,把水从20℃加热到100℃.已知水的比热容c=4.2×103J/(kg℃),不计热量损失,求:
(1)水吸收的热量;
(2)加热时间;
饮水设备
型号
K﹣3E
货号
K﹣4EF
额定电压
220V
额定频率
50Hz
额定功率
3kW
容量
35L
24.(4分)一人挑担子,扁担长1.2米,若在A端挂上400牛的重物,B端挂上200牛的重物,则人肩应距B端多远,担子才能平衡?若使两端重物各减少100牛,则人肩应向何处(“A”或“B”端)移动?移动多少距离扁担才能继续保持平衡?
物理试题
第3页(共8页)
物理试题
第4页(共8页)
物理试题
第5页(共8页)
物理试题
第6页(共8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