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学 校
授课教师
日期
课 型 唱歌课(新授) 授课班级
课时 一课时
教学内容 《小鸡的一家》
教材分析 《小鸡的一家》是人民音乐出版社二年级上册中第四课《咯咯哒》中的第二首歌曲。这是一首具有角色特点,适合低年级的学生演唱和表演的歌曲。大调式,2/4拍,一段体,旋律简单、活泼,容易学唱。三段歌词有趣的表现了公鸡爸爸,母鸡妈妈,小鸡宝宝各司其职的有趣场景,给我们讲述了小鸡一家和睦相处、快乐生活的故事。
学情分析 依据这一学段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从把握歌曲情绪开始,打动学生情感,通过启发、引导、实践等教学方式。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这节课中的到快乐的情感体验。
教学目标 1. 能够用轻巧、明亮、有弹性的声音完整的演唱歌曲,积极参与角色扮演。
2. 发展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能够与他人合作用打击乐为歌曲做伴奏。
3. 通过不同形式的音乐活动,培养学生与家人和睦相处,爱护小动物之情。
教学重点 感受、听辨音乐中的动物形象和音乐特点,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对歌曲中的附点节奏与休止符的节奏掌握。
教学方法 听唱法、轮唱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用具 钢琴、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组织教学 “同学们好” “老师好”
一、情景导入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去一个快乐的三口之家去做客,看,这就是他们的家,我们一起敲敲门(咚咚咚)
2.师:咦,这是谁在和我(生模仿叽叽叽叽)们打招呼呀?(小鸡)我们也用小鸡的语言和它打打招呼吧。 用手势跟着老师一起1.有节奏的敲门
2.学生模仿小鸡的叫声叽叽叽叽,和小鸡打招呼。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将学生情绪迅速带入课堂
二、新课 1.趣味发声:出示练声曲
师范唱练声曲
2.初听歌曲(板书①课题)。从歌曲中你感受到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庭?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这个幸福的三口之家都有哪些家庭成员?(板书②贴剪纸)
3.复听歌曲,感受歌曲速度(快?慢?不快不慢?)突破难点,帮助学生掌握附点节奏和休止符。(板书③)
“天亮喽”:大公鸡叫我们起床,用怎样的力度来唱?
“生蛋喽”鸡妈妈生了蛋,一定想马上告诉所有人,你想怎样唱?
“虫子找到了”花小鸡找到了虫子,多开心呀!引导学生用开心活泼的情绪演唱歌词。
4.师唱旋律学生唱歌词。(处理难点休止符节奏)
5.引导学生按节奏读歌词。注意提醒朗读时的情绪和速度。
6.老师随音乐表演唱
7.师生合作接唱歌曲。
8.随琴声完整演唱歌曲。
9.分组表演唱,分角色表演唱《小鸡的一家》男生—公鸡爸爸、女生—母鸡妈妈、全班—小鸡宝宝 1.学生演唱叽叽叽叽的部分,其余的由老师来演唱。
2.学生回答有公鸡、母鸡、小鸡。
学生朗读,演唱表演休止节奏歌词和附点节奏歌词
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
学生张嘴默唱,用肢体动作表演歌曲。
学生随琴完整的用轻快明亮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7.学生分角色聆听伴奏全班一起完整的有感情的表演唱。
通过动作模仿朗读歌词,表演不同的角色形象,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掌握点难点。
利用师生接唱的方式培养学生演唱的自信心。降低歌曲难度,提高课堂趣味性,在表演过程中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学生分角色分组表演唱,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
三、编创活动 1.教师引导学生随音乐自主创编节奏
2.教师主导统一节奏
3.给乐器找朋友,分小组展示,每组伴奏一个乐段
4.分组扮演《小鸡的一家》抽选学生上台用打击乐伴奏,其余学生分组表演唱公鸡爸爸、母鸡妈妈、小鸡宝宝 1.学生随音乐自主创编节奏为歌曲伴奏。
2.请学生单独展示
3.学生分组分段演奏歌曲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与全面参与性
激发学生多种形式表现歌曲。在歌唱表现中享受音乐带来的的愉悦。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感受到了花小鸡一家的幸福和快乐,和它们一家交上了朋友,共同渡过了非常愉快的一节课,在生活中,你想怎样和自己的家人相处呢?
现在让我们伴随音乐和小鸡的一家说再见吧。(唱着歌踩着节奏,放回器材离开教室)
板书设计 (贴图)小鸡的一家
2 0 3 0| 1 O |
(贴图)大公鸡 —— 天 亮 喽
老母鸡 —— 生 蛋 喽
2 2 2 3| 1 O |
花小鸡 —— 虫子 找到 喽
评价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