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广东)3.1 自然资源概况气候 复习练习-(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广东)3.1 自然资源概况气候 复习练习-(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7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6-03 06:52: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417300116840003.1 自然资源概况气候
1.下列对长江流域开发利用的方式,合理的是( )
A.上游地区毁林开荒 B.中游地区围湖造田
C.中下游发展内河航运 D.下游建大型水电站
2.黄河发源于( )
A.唐古拉山 B.冈底斯山 C.巴颜喀拉山 D.珠穆朗玛峰
3.人们把长江誉为“黄金水道”,其主要原因是()
A.年径流量大 B.水能资源丰富
C.航运价值高 D.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
4.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是( )
A.额尔齐斯河 B.塔里木河 C.长江 D.怒江
5.黄河发生凌汛的季节是()
A.夏季 B.秋季 C.冬季 D.春季
读图中国局部地形图和部分河流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6.山脉A的名称和南北两侧的地形区分别是 ( )
A.天山、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 B.天山、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C.昆仑山、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 D.昆仑山、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
7.关于本区内自然事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是我国第二大河,是右图中的甲河 B.甲、乙两条河流都发源于B地形区
C.A山南侧地形区内有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D.③地形区东北的河流是额尔齐斯河
8.右图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
A.乱砍滥伐 B.物种减少 C.过渡开垦 D.水污染
9.有凌汛、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一一对应的是( )
A.甲、乙、甲 B.乙、甲、乙 C.甲、甲、乙 D.乙、乙、甲
读图,回答小题:
10.造成黄河下游出现“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现象的原因是( )
A.上游水土流失严重 B.中游水土流失严重 C.下游水量变少 D.下游流速变缓
11.每年初冬和初春时节会产生冰坝堵塞河道造成河水泛滥现象,即凌汛,可能发生凌汛的河段有( )
A.① B.② C.③ D.④
12.近日,《嘹望》杂志报道称,2000年以来,黄河泥沙含量锐减,悄然出现变清态势。连同基本是清水的上游,在非汛期,黄河80%以上的河段是清的。黄河变清的人为原因可能是( )
A.黄土高原生态治理 B.非汛期,降水少
C.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 D.上中游河水水量减少
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滚滚河水哺育了沿岸亿万儿女,孕育了古老、灿烂的华夏文明。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条河流都发源于青海省,都流经青海、甘肃 B.长江是外流河,黄河主要流经内流区
C.两条河流都是南水北调的重要水源 D.两条河流都面临着水土流失问题
14.下列关于长江、黄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南岭,是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分水岭
B.黄河②处河段形成“地上河”,易引发洪水灾害
C.长江干流有多座水电站,④是世界上第一大水电站
D.长江中游有众多的支流汇入,其中③是湘江
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15.关于图中贺兰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草原与荒漠的分界线 B.季风与非季风的分界线
C.半湿润区与半千旱区的分界线 D.外流区与内流区的分界线
16.近年来,黄河的含沙量逐渐减小,河水有变清澈的态势,主要原因是( )
①开展植树种草等水土保持工作 ②修建专门拦沙的水库拦沙
③改变气候,降低夏季暴雨的概率 ④修拦土坝,防止水土滑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读我国四个省区轮廓图,完成下列各题。??
17.有关图中的河流所在河段,说法错误的是
A.①河段流量大,河道宽阔,航运便利 B.②河段汛期长,无结冰期,水量较丰富
C.③河段为地上河,含沙量大,有凌汛现象 D.④段河位于我国国界线上,结冰期较长
18.下图为“某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曲线示意图”,该河的流量过程与上图中的四条河流中最相似的是??
A.①河 B.②河 C.③河 D.④河
二、综合题
19.读甲、乙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序号①是____山脉,该山脉是____走向,它南侧的盆地D为____。
(2)甲图中序号②南侧的地形区E是____高原,该高原有“____”之称。
(3)甲图中序号③是我国的“母亲河”——____河,该河流经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由于下游流速变缓,泥沙沉积,形成了“____”;序号④是我国第一大河——____,该河有我国最大的水利枢纽是____;从甲图可以看出,③④这两条河流都是发源于同一地形区——____。
(4)甲图中A、B、C三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中,表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的是____线;表示1月份0℃等温线的是____线;表示地势二、三阶梯分界线的是____线。
(5)根据乙图中的风向判断,这是____(夏、冬)季风。
(6)乙图中①箭头表示____(东南、西南)季风,主要来自____洋。
(7)此时,我国季风区内降水量较____(多、少),气温较____(高、低),这种气候特点对农业生产的好处是____。
(8)夏季风活动不稳定容易导致____灾害。
20.阅读“长江与黄河水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读图1,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最终从上海市注入____海,长江是我国巨大的“水能宝库”。从上、中、下游来看,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是____。图中①代表世界上最大的____水利枢纽。
(2)图2中地理祁连山,它是____和____级阶梯的分界线。
(3)图中甲地是我国最大的湖泊____,乙是____海洋。
(4)黄河中游③河段流经____高原,____问题严重,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5)图中①②③④河段中,黄河凌汛多发生在____河段,黄河自古多泛滥的河段是____。
(6)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____。
(7)黄河径流量较小的主要原因是____。
2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柿子树耐寒、耐早,喜温润,忌积水,适应性强。富平县位于陕西省中部,是全国著名的“柿子之乡”“柿饼之乡”。富平县汉初就有栽植柿子树的习惯,目前建有优质柿子基地10万亩,年产鲜柿4000万公斤,制作柿饼800万公斤,鲜柿、柿饼产量每年递增20%以上。柿饼是富平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明朝时,富平柿饼的制作工艺已十分成熟,并作为贡品进献皇宫;近些年更是连年出口韩国、日本、朝鲜、俄罗斯、加拿大等国,深受消费者喜爱。富平尖柿一般于10月下旬采摘,后经削皮、脱涩、软化、晾晒捏型、出霜等10多道工序,历时45天时间精制成个大、口味香甜的柿饼。
材料二:富平县位置图和富平县气候资料图。

(1)富平县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________地区,代表性植被是________。
(2)图中渭河是黄河最大支流,黄河自西向东注入_____海,该河段所在区域主要面临生态问题是________,治理的根本措施______________。
(3)结合图文信息,说明富平县发展尖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
(4)富平县柿饼产业一直在把握机遇和应对挑战中奋力前行。结合材料,请为富平县柿饼产业的良性发展提出你的建议。
参考答案
1.C2.C3.C4.B5.D6.B7.A8.A9.C10.BD11.AD12.AC13.D14.C15.C16.B17.A18.D
19.天山 东西 塔里木盆地 青藏 世界屋脊 黄 地上河 长江 三峡 青藏高原 A C B 夏 东南 太平 多 高 雨热同期 旱涝
20.东 上游 三峡 第一 第二 青海湖 渤海 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 ①④(只写一个不得分) ④ 水土保持;植树种草(意思接近即可) 流域内降水量小,蒸发量大
21.(1)北方 温带落叶阔叶林
(2)渤 水土流失 中游治沙(或中游植树种草)
(3)①夏季雨热同期,水热丰富,秋季降水少,光照充足;②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积累;③地势平缓,有一定坡度,利于排水;④土壤肥沃,土层深厚;⑤靠近河流,有便利的灌溉水源等。
(4)①加大科技投入,改良品种;②延长产业链,发展与柿饼相关的产品加工业,提高附加值;③培养品牌的意识,加大营销力度,拓展市场;④利用历史文化传统,发展柿子采摘、柿饼加工参观等相关的旅游业;⑤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