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水资源 
1.目前国家正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使城市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需要时再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读图完成下题。 
上图的四种做法,不能反映海绵城市理念的是( ) 
 A.①图 B.②图 C.③图 D.④图 
2.家住北京的小明高兴地对同学说:“我们喝到长江水了。”他说的“长江水”是因为哪个工程?(  ) 
 A.引黄入晋 B.引滦入津 C.南水北调 D.引黄济青 
为解决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问题,有人提出红旗河调水工程设想,如图示意该工程调水路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①~②线大致是我国 (  ) 
 A.南北方的分界线 B.400 mm年降水量线 
 C.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D.高原山地与平原丘陵的分界线 
4.关于红旗河路调水路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取水地是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 B.目的地是青藏地区与南方地区 
 C.取水地是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 D.目的地是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 
5.关于红旗河调水设想的评价正确的是,调水路线 (  ) 
 A.比较短,容易实施 B.沿途比较平坦,容易实施 
 C.经过我国青藏高原的边缘,不易实施 D.穿越秦岭与淮河,不易实施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广东省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要求各城市新开工项目要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6.广东省要求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河流、湖泊稀少 B.地震活动频繁 C.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D.地形起伏较大 
7.为了雨季不再“看海”,广东省建设“海绵城市”的主要举措有( ) 
①屋顶绿化 ②铺装透水砖 ③保护森林,增加绿地 ④提高水价 ⑤家庭节约用水 ⑥增加湿地和水域面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⑥ C.①②④⑤ D.③④⑤⑥ 
8.我们学校所在地的梅州市在中国水资源分布图中属于( ) 
 A.丰水带 B.多水带 C.缺水带 D.过渡带 
9.下列地区中,缺水严重的是( ) 
 A.三江平原 B.四川盆地 C.华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周末小明在逛街时看到很多宣传“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展板,原来这一天是“世界水日”。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0.这一天的日期最有可能是( ) 
 A.3月22日 B.4月22日 C.6月5日 D.6月25日 
11.下列做法不符合展板宣传精神的是( ) 
 A.农业自流灌溉 B.循环用水 C.一水多用 D.少用农药化肥 
12.下列措施不利于节约用水的是( ) 
A.适当提高水价 B.实施喷灌、滴灌技术 
C.自流灌溉 D.生活用水,一水多用 
13.下列关于我国水资源和水能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水资源丰富的地区,水能资源也就丰富 
B.我国北方地区水土资源匹配良好,水资源基本能满足工农业生产的需要 
C.我国的水能资源,现在大部分已经被开发利用 
D.我国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流是长江 
14.有专家预言,水资源短缺将成为人类21世纪面临的最为严重的资源问题,下列做法能够有效解决我国缺水问题并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有( ) 
 A.增加地下水开采量 B.污水直接排放 
 C.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农田 D.改变灌溉方式,推广喷灌、滴灌技术 
15.15.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主要受( ) 
A.地形的影响 B.季风气候的影响 C.人类活动的影响 D.陆地面积大的影响 
16.我国生活生产中大量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来自于 ( ) 
A.河水和冰川 B.地下水 
C.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D.淡化海水 
17.导致水资源不足和用水紧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下列说法中与此无关的是(   ) 
 A.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B.水污染、水浪费严重 
 C.人类对淡水的需求量增大 D.兴修水利工程 
18.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A.北方多,南方少 B.西北多,西南少 C.东南多,西北少 D.东北多,西南少 
二、综合题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20年5月9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陶岔渠首入渠流量为每秒420立方米,这是中线工程在第6个调水年度首次以设计最大流量输水。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全长1432公里,累计向河南、河北、天津、北京平稳输水290亿立方米,成为沿线24座城市供水生命线 
(1)南水北调东线、中线工程主要调入_________地区;中线工程要横穿A河,A河是_________河。 
(2)东线工程主要利用__________作为输水渠道,以节省投资。东线工程分布在中国第_____级阶梯。武汉所在的省份简称是_______。 
(3)长江流量远大于A河,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4)据推算,到2030年,华北平原年缺水量为400亿立方米,通过中线和东线调水还不能达到缺水量与补水量平衡,除调水外还应实施的对策是什么? 
20.阅读图表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从总量看,我国水资源总量_______,但人均占有量_____。 
(2)我国水资源总量仅比美国少2700亿立方米,但人均占有量却不及美国的五分之一,主要原因是_______。 
(3)图中甲、乙两地多年人均水资源都比较丰富,请分析其原因。 
(4)试写出我国水资源最缺乏的地区,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5)根据上述材料,简要说明我国今后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措施。 
21.读“南水北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南水北调工程是将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调到华北和西北地区,该工程有利于解决我国水资源__分布不均的问题. 
(2)东线工程主要利用A__运河输送,该线路沿途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__. 
(3)中线工程从B__水库引水,自流北上,说明该线路沿途地区的地势特点是__. 
参考答案 
1.C2.C3.A4.D5.C6.C7.B8.A9.C10.A11.A12.C13.D14.D15.B16.C17.D18.C 
19.(1)华北;黄河。 
(2)京杭运河;三;鄂。 
(3)①长江大部分地区流经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②长江流域面积广,支流多。 
(4)①节约用水;②保护水源;③防止水污染。 
20.(1)丰富?少 
(2)我国人口总量大约是美国人口总量的5倍 
(3)甲地虽处内陆降水少,但是冰川融水多,且人口较少,所以多年人均水资源比较丰富;乙地虽然人口众多,但是地处季风区,降水丰富,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丰富,所以多年人均水资源也比较丰富 
(4)华北地区 年降水量较小、且季节变化大;区域内没有大的河流径流;人口多,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体受到污染;水资源浪费现象比较严重。 
(5)开源:合理开发地下水;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人工降雨。节流:加强教育,提高人们节水意识;发展节水农业;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提高水价等。 
21.空间(地区) 京杭 耕地 丹江口 南高北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