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3 口算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3 口算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苏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6-03 09:47: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 案 首 页
课题
口算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学习基础
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0以内不退位减法和100以内不进位加法
学习困难预测
数学语言难以正确表达。有时学生能够想到、做到,但就是不能表达出来。 退位原理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例题以三个小朋友交流收集的画片为题材,引导学生根据已知条件提出不同的减法问题,,在此基础上,先让学生解答小华比小丽多多少张这一问题,并借此教学整十数减一位数的口算,考虑到学生已经能够比较熟练口算不退位的两位数减一位数,知道先把几个一与几个一相减




让学生能从实际情景里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发展探究、思考的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并能应用已有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




1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理解退位减法的算理,能正确口算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2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学会有条理的表达计算过程
3学生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自主探究的习惯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原理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原理
教具学具
准备
学具 小棒




口算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30-8=22 33-8=25
先算10-8=2 先算13-8=5
再算20+2=22 再算20+5=25




教学得失细节陈述
对于学生来说,抽象的思考个位上0减8不够减,怎么办?是有一定难度的,而从三捆小棒中拿走8根,却并不困难,但事实上,上述两个问题的本质是不一样的,即:都需要把一个十变成10个一,显然线操作在思考,有利于学生理解问题,解决问题,至于33-8的口算方法,尽管是多样的,但考虑到口算方法的前后连贯,考虑到大部分学生的接受能力,在尊重多样算法的前提下,适当突出基本算法是比较明智的一种教学选择
归因
分析

练习的形式多样,每组题的练习重点也有区别,但核心都是围绕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的口算方法,有利于学生在练习中掌握方法,加深理解
改进
措施

尽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得笔算主要涉及10以内的加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但此前学过的各种口算却会简洁的影响学生回避算结果合理性的判断,而且各种口算方法和笔算方法在算理上是相通的,对口算方法的这个却理解有利于对笔算方法的 理解
教 案 续 页(第 1课时)
目标达成
教学流程
补充修改
时间分配
一复习铺垫
1口算下面各题
14-6 12-4 13-5 10-3 18-9 48-11
43-20 74-20 85-35 48-7 67-7 78-5
2观察下面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48-7 48-9 14-6
62-2 62-5 16-9
76-4 76-8 13-4
12-1 12-3 10-3
二探究新知
看图说说小朋友在说什么呢?
根据任意两句话提出一些用两位数减一位数的数学问题
30-8谁来试着算一算
生 先算10-8=2 再算2+20=22
如果用三捆铅笔表示30,请你想一想,怎样从三捆铅笔中拿走8根?
把一捆拆开变成10根,从10根里拿走8根还剩2根,再把这两根与未拆开的两捆合起来就得到了22根
回顾刚才拿小棒的过程先算几减8,也就是把30分成10和20,先算10减8等于2再算20+2=22
这就是口算整十数减一位数的过程
拿出学习单填一填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0-8 50-8 70-8
观察被减数和减数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被减数都是整十数,减数都是8,他们都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有了我们刚才发现的规律计算是不是可以更快一些
现在老师就要考考大家了
70-5 30-7 40-3
80-4 50-2 60-8
看来呀口算整十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我们已经会了,那不是整十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你会吗
拿出你准备好的小棒摆一摆,再和同桌交流33-8的计算方法
3减8不够减,所以拆开以捆小棒变成10根,从13根里拿走8根还剩5根,再和没拆开的两捆合起来就是25根
也就是把33分成13和20,先算13-8=5再算20+5=25
拿出学习单填一填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3-8 53-8 73-8算一算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有了刚才的发现计算果然好快
那你们学会了吗老师考考大家
62-5 73-4 21-6 44-8
24-5 53-4 36-7 33-9
61-4 98-9 54-7 61-3
看来两位数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我们已经熟练掌握了
先说出得数是几十多再计算
50-6 78-5 61-3 45-2
课堂
练习
设计

50-6 78-5 61-3 45-2
当堂达标
反馈
达标检测题目
62-5 73-4 21-6 44-8
24-5 53-4 36-7 33-9
61-4 98-9 54-7 61-3
题号
抽测人数
达标人数
百分比
归因分析
40
36
90%
计算不认真
作业
设计


44-8 62-5 50-2
30-4 73-7 21-6
预估时间
5
完成时间
5



预估时间
完成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