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
教学目标:
⒈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⒉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
⒊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合作交流的快乐,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算理和算法。
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算理和算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⒈口算下面各题。
16-8= 6+7= 23+4=
58+2= 43-20= 77-3=
⒉激疑。
48-3= 38-4=
30-8= 34-8=
提问:你能发现这些算式有什么不同吗?
⒊揭题。
谈话:在这些算式中,哪些算式我们已经学过?像30 - 8、34 - 8这样的算式你们会计算吗?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课的开始,通过一系列富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特别是通过两组算式的对比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也为学生学习新知找准了起点,沟通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二、探索新知
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解决了小明等同学搜集画片的问题。你瞧,这
些同学也是搜集画片的爱好者,他们在说什么?(课件出示)
小华说:“我有30张画片”。小丽说:“我有8张画片”。小军说:“我有34张画片。”
根据这3个条件,你能提出一个用减法计算的问题吗?(学生自由发言。)
指明回答并列式,教师板书。
小华比小丽多多少张? 30-8=
小军比小丽多多少张? 34-8=
小军比小华多多少张? 34-30=
哪一道你能直接算出得数?(34-30=)
(指名口算并说出口算过程,并擦掉算式。)
小结:这道题是两位数减整十数的算式,计算时用十位上的数减十位上的数,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口算。
提出:30-8和34-8虽然也是两位数减一位数,但和过去学习的两位数减一位数不同,个位上0减8或4减8都不够减。(板书:两位数减一位数个位不够减)。今天我们就要学习这种减法的计算方法。
⒈探索30-8的计算方法。
⑴学生拿出3捆小棒,思考怎样从3捆小棒中拿走8根,并实际操作。(学生同桌合作,摆一摆小棒。)
指名演示摆法,边用小棒摆一摆,边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先摆3捆,再拿出1捆拆开,从中去掉8根,剩下的2根和2捆合起来就是22根。)
提问:要不要把3捆都拆开,为什么?
说明:拆开一捆小棒就够减了,不需要把3捆小棒都拆开。
⑵提问:如果现在我们不摆小棒了,你准备怎样计算?
引导学生说出:先算10-8=2,再算20+2=22.板书:
30 - 8 = 22
20 10 2
让学生在书上把得数填在方框里,并在口号里写上单位“张”,然后口答。
小结;整十数减一位数,个位不够减,十位退1作10后再减,然后把两部分合起来。
[设计意图: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借助小棒口述算理,形象地展现“退一作十”的过程,初步建构了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⒉教学34-8。
谈话:我们再来看这道题。34-8的个位上不够减怎么办?把你的想法用小棒摆摆看,边摆边说计算过程。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可能有一下两种方法:
⑴拆开1捆小棒和4根合在一起,是14根,先算14减8得6,再算20加6得26。(板书:14-8=6,20+6=26)
34 - 8 = 26
20 14 6
⑵从10根小棒里去掉8根,剩下2根,再和24根合起来是26根。(板书:34-10=24,10-8=2,24+2=26)
⑶先算34减4得30,再算30减4得26。(板书:34-4=30,3-4=26)
⑷先算34减10得24,再算24加2得26。(板书:34-10=24,24+2=26)
让学生在书上把得数填在方框里,并在括号里写出单位,然后口答。
引导:小朋友们都很会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计算34-8的方法。在这些算法中,你最喜欢哪种算法?能说一说你喜欢的方法的计算过程吗?
小结: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口算方法:个位不够减时,可以从十位上拿出一个十,与个位上的数合成十几后再减,结果再与剩下的整十数相加。
这样的减法叫作退位减法。
师在课始的板书“两位数减一位数个位不够减”中,把“个位不够减”擦去,改板书为“(退位)”
[设计意图:数学学习的过程不是教师简单告诉的过程,而是学生主动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个性化的“再创造”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充分相信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计算34 - 8的结果,以促进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三、应用拓展
⒈基础练习。
⑴ “想想做做”第1题。
独立练习,然后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
⑵“想想做做”第2题。
独立练习,交流时让学生说说从每组题中发现了什么,着重使学生体会算每组后两题,实际上都可以先算每组的第一题。
⑶“想想做做”第3题。
独立完成,选两道和同桌说说计算过程。
⑷“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读题后独立解答。
提问:你是怎样想的?是怎样算的?
⒉拓展练习。
⑴ 不计算,说说得数是几十多。
75-3 86-8 98-60 75-7 80-6 96-8
2. 和 各表示什么数字?
- =73 = ( ) = ( )
[设计意图:围绕本课重点设计具有基础性、对比性和开放性的练习,让学生更充分地感知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算理和方法,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认识,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
四、全课总结
提问: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