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3节 运动的快慢 课件 (2分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3节 运动的快慢 课件 (2分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6-03 15:53:51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运动的快慢
第一章
第3节
课时2
1.掌握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2.通过研究变速直线运动,学会用平均速度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
观察下面的图片,说一说物体的运动路线
曲线
直线
物体的运动路线各种各样,机械运动按照路线可大致分为:
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想一想:甲、乙两图中汽车在各段时间内的速度有什么特点?
0
0
10s
20s
30s
40s
300m
600m
900m
1200m
0
0
10s
20s
30s
40s
200m
1200m
450m
750m


知识点1
匀速直线运动
甲图:物体沿着直线,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它的速度是不变的。
乙图:物体沿着直线,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它的速度的大小常常是变化的。
0
0
10s
20s
30s
40s
200m
1200m
450m
750m

由上例可知直线运动因为速度是否变化又可分为:
匀速直线运动

各段时间内的速度相等。
变速直线运动

各段时间内的速度不相等。
最简单的运动就是匀速直线运动。
特点: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不变;
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
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
我们把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是一种理想情况,在日常生活中严格意义上的匀速直线运动是不常见的,但为了简化问题便于研究,往往将某些运动近似地看成是匀速直线运动。
例如,在平直的轨道上,以某一速度行驶的列车或汽车都可以看成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t/s
s/m
1.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路程-时间(s-t)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直线的倾斜程度表示物体运动速度且在同一图像中直线的倾斜程度越大,物体的速度越大。
如图所示:你知道A的速度和B的速度哪个更大吗?
vA
vB
vA
vB
5
10
20
>
2.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时间(v-t)图像,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该直线与纵轴的交点为物体的速度的大小。
v
t
5m/s
如图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为:v=
_________
5m/s
s/m
t/s
1
2
3
4
0
20
40
10
60
以5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像。
思考:怎样在
s-t
图像中画出一个物体以5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
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B.
通过的路程越大,速度一定越大
C.
运动所用的时间越长,速度一定越小
D.
速度与运动路程无关,与运动时间也无关
速度是一个定值
D
速度在数值上等于路程与运动时间的比值,但与路程及时间无关。
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两车的速度分别为15m/s和10m/s,则两车都运动10s后的路程之比为(  )
A.1:1
B.3:2
C.2:2
D.1:3
根据
,s甲=v甲t甲=
15m/s×10s=150m
s乙=v乙t乙=
10m/s×10s=100m
得s甲:
s乙=
3:2
B
为了粗略描述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一段路程或某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快慢程度,我们引入了平均速度这一概念,平均速度等于物体运动的路程除以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知识点2
变速直线运动以及平均速度
物体做直线运动,速度大小改变(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平均速度的计算式:
s表示通过的路程,t表示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v表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或通过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特别提醒:由于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是变化的,所以通过不同的路程或在不同的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一般不同。
我国运动员刘翔在06年瑞士洛桑田径超级大奖赛上勇夺110m跨栏金牌并打破世界纪录,成绩是12.88s,他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解:刘翔在运动过程中通过的路程s
=110m,所用的时间t
=12.88s
,v
=
==8.54
m/s

注意:1.计算中不能只写公式和数字,一定要把必要的文字说明写出。
2.数字后面要写上正确的单位。
小明在跑百米赛时前50m用时6s,后50m用时7s,小明前、后50m及百米赛全程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
前50m的平均速度v1=
=8.33m/s
后50m的平均速度v2=
7.14m/s
全程的平均速度v3=
7.69m/s
汽车由甲地经乙地到丙地,路程为s,所用时间为t,从甲地到乙地的速度是v1,从乙地到丙地的速度是v2。甲地到丙地平均速度和这两段的速度的平均值分别怎样表示?



s
t
v1
v2
v’
平均速度:
速度的平均值:
想一想:我们在生活中常常可以听到“两地车程1小时”之类的说法,请你说说“车程”一词在这里的含义。
“车程”一般指汽车行驶的路程,“两地车程1小时”指两地的距离约是驾车行驶1小时的路程,但这里没有给出汽车行驶的速度,所以行驶1小时的路程也不确定,因此两地车程1小时的说法不科学。
平均速度:计算式是:
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求得。
曲线运动
机械运动分类
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特点
大小和方向不变;
任何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
描述
1.
如图所示,一木块在水平面上向右运动,相邻两个位置的时间间隔为0.02s。从图中可以判断,该木块做____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木块从位置1运动到位置2的距离是__________cm。木块从位置1运动到位置4的速度为_________m/s。
匀速
1.80
0.9
2.
如图所示是小明乘坐的出租车票,请回答:
(1)若以小明所戴的帽子为参照物,出租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为什么?
(2)在小明乘车的全过程中,出租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答:
(1)静止的,因为帽子与出租车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变化;
(2)11.11
m/s。
电话:
62569384
车号:
BP3663
日期:
2015-12-1
上车:
15:10
下车:
15:28
单价:
2.4
里程:
12
金额:
34


路程
3.
在体育测试过程中,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
)
D
A.跳远测试时,必须选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进行测量
B.小明在50m测试中看到旁边的看台向后运动,他选取的参照物是跑道
C.小明50m测试的成绩是7s,则他的平均速度为6.25m/s
D.1000m测试小明的平均速度为5m/s,小亮的成绩是240s,小明更快
小明自己
7.14m/s
小亮的平均速度v
.17m/s
4.(2020·南充中考)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匀速行驶,由两车的s
-t图可知,乙车速度为_______km/h;t
=0时,甲车在乙车前方200米,乙车追上甲车还需_______s。
72
40
由图可知,t=10s时,=350m-200m=150m,=200m,则=
=15m/s,==20m/s=72km/h。乙车追上甲车需要的时间为t′,15m/s×t′+200m=20m/s
×
t′,解得t′=40s。(共23张PPT)
运动的快慢
第一章
第3节
课时1
1.建立速度概念,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能应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蜗牛在地面沿直线爬行,自行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跑车在跑道上飞驰,它们的运动情况有何区别?
他们运动的快慢不一样。
想一想:我们在生活中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呢?
知识点1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在跑步比赛中,你是如何判断谁跑的快的?
如左图所示,在一场比赛中谁跑在最前面谁跑得最快,也就是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经过的路程,路程长的运动得快。
相同时间比路程
相同路程比时间
在同是50米赛跑的比赛中,裁判是如何判断谁跑的快的?
在同样路程的比赛中,裁判依据谁用时最短谁跑的最快,也就是运动相同路程的情况下,比较它们所花的时间,所花时间短的运动得快。
如果两个物体运动的路程和运动的时间都不相同,如何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
时间、路程都不相同时,在物理学中常采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也就是将物体运动的路程除以所用时间。这样,在比较不同物体运动的快慢时,可以保证时间相同。
由上面两个例子可见,表示运动快慢必须考虑路程和时间两个因素。
在利用上述两种方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时,我们用到了控制变量法,即:让时间和路程中的其中一个量相同时,研究物体运动快慢与另一个量的关系进而得到时间一定时,路程越长运动越快;路程一定时,时间越短运动越快的结论。
同理,时间、路程都不相同时,也可以采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也就是将物体运动所用的时间除以路程。这样,在比较不同物体运动的快慢时,可以保证路程相同。
学校运动会,百米赛跑正在紧张地进行着,小明同学的100m跑成绩为17s
,小亮同学的50m跑成绩为8s,要知道他俩谁跑得快,应该怎么办?
时间、路程都不相同
1.
相同时间比路程(物理上常用的方法),可以比较小亮和小明平均一秒内分别跑过了多少米,即路程除以所用时间。
2.
相同路程比时间,可以比较小亮和小明分别平均跑过了1米所用的时间,即所用时间除以路程。
在男子100m短跑比赛中,关于运动的快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观众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
②物理学中用观众的方法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③终点裁判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
④物理学中用裁判的方法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A
在物理学中常采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
在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公式:
,可变形为:


v─速度,s─路程,t─时间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这个数值越大,表明物体运动得越快。
知识点2
速度
速度是用路程和时间这两个物理量的比值来定义的,这种用两个物理量的比值来定义第三个物理量的方法叫做比值定义法。
速度单位换算
速度的单位:由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组合而成。
①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基本单位是米每秒
符号
m/s

m
·s-1
②在交通运输中速度常用单位是千米每小时,符号km/h

km
·h-1
①速度公式中的v、s和t三个物理量,必须是同一个运动物体在同一运动过程中的速度、路程和时间;
②速度单位的换算关系:1m/s=3.6km/h;
③速度的大小是由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决定的,不能说“速度与路程成正比”,或“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1)现在的汽车都有两个里程表,一个可以清零,一个不可以清零,不可以清零的里程表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车况,而可以清零的里程表又叫计程表,可以用于对某一段路程的测量。
汽车速度表
(2)如图所示是某汽车速度表表盘的示意图,它既可以作为速度表,也可以作为里程表。
①仪表盘上的数字“6327”
是指这辆车走过的路程(单位为千米),“807.2”
是指该车里程表从上次清零后到现在所走的路程(单位为千米)。
②表盘指针指示的是当前的车速,单位是km/h,如图是车子没有开动时的情况,指针指在“0”处。
如图右下所示是某汽车速度表表盘的示意图
阅读小资料,熟记生活中一些物体的速度。
蜗牛约1.5×10-3m/s
步行的人约1.1m/s
自行车约5m/s
高速路上的小轿车约33m/s
小明一家驾车外出旅游,经过某交通标志牌时,小明注意到了牌上的标示,如图所示。
(1)
标牌上两个数字的含义,“15km”指——————————————————————;“40”
指—————————————————————————————————。
从该标志牌到上桥
此路段的行驶速度不能超过
还有15km
40km/h
(2)若小明爸爸驾车通过这段路程用时30min,则汽车的速度为多少?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试计算从标志牌到“上桥”最快需要几分钟?
=
=30km/h
=
=
0.375h
=
22.5min



运动的快慢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相同时间比路程
相同路程比时间
路程与时间的比值
速度
公式:
单位:
m/s

km/h
换算:1
m/s=3.6km/h
1.
关于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路程多少的物理量
B.运动路程长所用时间短的速度一定大
C.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时间长短的物理量
D.速度大的物体,运动的时间一定短
B
运动快慢
运动时间由路程和速度一起决定的
×
2.
是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能不能用单位路程所用的时间来表示运动的快慢?
也可以用这个方法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如果按照这个方法,物体通过单位路程所用的时间越短,物体运动得越快;通过单位路程所用的时间越长,物体运动得越慢。但采用这种方法比较起来很不方便,所以我们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3.
下列估测值中比较接近实际的是(
)
A.
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
m/s
B.
自行车正常行驶的速度约为80km/h
C.
蜗牛爬行的速度约为1m/s
D.
高速公路上的小轿车的速度约为100
m/s
A
5m/s或20km/h
1.5×10-3m/s
100km/h
或33m/s
4.
一汽车在九江至南昌高速公路上行驶,汽车的速度表指针在数字100附近左右摆动,表的下部有“km/h”
字样。以这样的速度,车在遇到“距南昌120km”的路牌到遇到“距南昌40km"路牌之间需要的时间为_______min。
48
0.8h0.8×60min48min
5.
短跑运动员5s跑了50m,羚羊奔跑速度是20m/s,汽车的行驶速度是54km/h,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
A.
汽车,羚羊,运动员
B.
羚羊,汽车,运动员
C.
运动员,汽车,羚羊
D.
运动员,羚羊,汽车
C
运动员速度:=10m/s
汽车速度:54km/h=m/s=15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