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3 两步计算加减法的实际问题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3 两步计算加减法的实际问题苏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6-03 09:58: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基础和解决实际问题一步计算的经验,尤其是一道题里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
本单元的例3教学加、减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要按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即“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步骤→列式计算→检验结果→给出答案”的过程组织教学。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解决比较简单的加减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认识加减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条件和问题,能说明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正确列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能主动探索问题解决的过程,感受解决加减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步骤;能大致说明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感受解决实际问题的多样性,发展分析、推理等初步的思维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生活里的数学问题,感受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里的应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通过成功探索问题解决,获得数学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
分析和解决加减两步计算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掌握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和分析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都喜欢看爸爸去哪儿,那今天我们去哪儿呢?瞧,打开这扇大门就知道了,想不想知道呀?可是只有收集到4颗这样的星钻,这扇大门才会向我们打开。有信心吗?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交流:课件出示,看明白了吗?
(课件演示动画)提问:你们看到什么啦?(出示3个条件)现在你知道什么啦?小明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呢?听!(出示小明头像及名字)(录音)小朋友们,我想知道离站时车上有多少人,你们能帮我解决吗?小明提了一个什么问题呀?(教师贴问题)“离站时”是什么意思啊?谁知道?都明白了吗?
现在谁来完整的说说你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问题呢?(2个人说,第二个人说时贴条件)
估计一下,离站时车里的人是比原来多了还是少了呢?
现在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自己写一写。
2、学生交流,展示不同思路
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说说是怎么想的。
全班交流:
1)、先减后加:我是先减下车的15人,再加上车的18人;板书(34-15=19(人)19+18=37(人)你们觉得有道理吗?谁也是这样想的呢?谁再来说说是怎么想的。(教师结合板书说说数量关系)
2)、这位小朋友又是怎么想的呢?说说你的想法吧!先加后减:先加上车的18人,再减下车的15人;板书(34+18=52(人)52-15=37(人)
)可以吗?(贴示意图)我们还可以先加上上车的18人,再减去下车的15人,得到了离站时车上的人数。也有道理。
3)、再看,这位小朋友又是怎么想的呢?我很期待哦!想想,他这样想的,有道理吗?看懂的举手。你来说说呢!先减后加:先用减法算出上车的比下车的多几人,再用34人加上多的几人。板书(18-15=3(人)
34+3=37(人)你是这样想的吗?
教师引导:我们一起来说说:我们可以是先减去下车的人数,再加上上车的人数,也可以先加上上车的人数,再减去下车的人数,还可以先算出上车比下车多的人数,再和原来的人数合起来,最后都算出了离站时的37人(贴答句,写37)。
3、那我们解答的到底对不对呢?可以检查一下呢!你有什么好方法检查吗?
小明自己也想出了一种检查的方法,听听,有道理吗?(课件展示)
“我们可以倒过来想,先用算出的37人减去上车的18人,再加上下车的15人,看看结果是不是原来的34人呢?”
你们听明白了吗?他是怎么检查的呀?我们一起帮小明算算呢!板书检验算式,确实是34人,看来倒过来检查的方法也很好。
瞧,我们一起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好方法帮忙检查,最后发现“37人”对不对呀?
老师想起在前面估计离站时车上人数是比原来多了还是少了的时候,你们都是估计的---,现在看看确实是比原来----,真棒。
4.回顾反思:
一起跟着老师回顾一下,刚才我们是怎样一步一步的解决这个问题的啊?
我们首先要认真看题,看看从图上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再根据自己的经验,想想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想好了,我们就可以列式解答,最后算的对不对呢,我们还要检查。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
三、多层练习,深化认识
1、商店里的数学问题
(出示任务单)
瞧,老爷爷要我们帮他解决什么问题呢?(出示)
提问:谁来说说看,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求什么问题啊?想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会列式计算吗?试试看。写好的同桌互相说说自己的想法呢!
交流:你是怎么算的呢?先算的什么?还剩多少?你们也是这样算的吗?
最后我们还要检查一下哦,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检查一下吧。
2、游泳馆里的数学问题
游泳池里可热闹啦!在这里有什么题目等着我们呢?
你们看的懂吗?小朋友们互相说说你从图上知道了什么呢?要求什么问题呢?那租出的和剩下的在图上怎么表示呢,谁上来指指?
你们会列式解答吗?自己试试。
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算的呢?同意吗?做对的小朋友和老师挥挥手。
6、最后一个超级任务来啦!看(出示任务单)
走进丁丁的班级,帮丁丁解决问题。
丁丁和你们一样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瞧,他在自己班上做了这样的调查,一起看看(出示表格)
丁丁收集了哪些数据呀?要我们帮他解决什么问题呢?这个问题又是什么意思呢?同桌的两个小朋友先讨论一下。交流:谁来说说这个问题要我们求什么啊?其实有几个小问题啊?
想想:这两个问题我们都要先算什么呢?你们会解决吗?自己试试。
学生汇报: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呢?你们也是这样想的吗?
这两个问题都要先算出什么呀?
四、总结建模。
小朋友今天学的开心吗?有什么收获和启发?
师:确实,学数学就是这样,玩中学,学中玩,就会学得轻松,学得快乐,重要的是我们要善于观察和发现,学会思考和总结,灵活解决实际问题,并养成检验的好习惯,数学就会成为你永远的好朋友。
板书设计:
解决实际问题
原有34人→下车15人→上车18人→离站时车上有多少人。
原有34人→上车18人→下车15人→离站时车上有多少人。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34-15=19(人)
34+18=52(人)
18-15=3(人)
19+18=37(人)
52-15=37(人)
34+3=37(人)
答:离站时车上有3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