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6 三位数加法笔算(连续进位)丨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6 三位数加法笔算(连续进位)丨苏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6-03 09:59: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三位数加法笔算(连续进位)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需要连续进位的三位数加三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连续进位的算理,能够正确计算连续进位的三位数加三位数。
2.使学生通过交流、比较学会简单的加法估算方法,能够借助估算确定三位数加三位数和的大致范围,初步体会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估算的意义和价值。
3.使学生在探索并归纳连续进位加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培养有根有据思考的习惯,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
正确笔算连续进位的三位数的加法,初步理解并掌握加法估算的基本思考过程。
教学难点:
连续进位的处理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创设“计算大比拼”教学情境。
2.列竖式计算(作业纸)
154+942=
87+261=
展示答案,集体订正。
提问:第一题为什么千位上是1?
第二题百位上应该是几?为什么?
提问:回忆上节课我们总结的笔算方法,谁来说一说。
小结:同学们对上节课的知识掌握的不错,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三位数进位加法,请你边学习边思考,今天的笔算加法与昨天的有什么不同。
二、交流共享;
教学例5(学生读题)
提问:你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题目完整吗?缺了什么?你能提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用什么方法做?为什么?你能列式吗?
教师板书:298+405
=
估算。
提问:请你估算出两个年级一共捐了多少本吗?
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估算的?
讲述:同学们说的真好。在加法估算中,我们一般把加数看作与它最接近的整百数来进行思考。
(二)笔算。
1、独立试算。
提问:你能用竖式计算出结果吗?
学生独立试算。
交流算法。
提问:大家有什么疑问吗?
思考:
(手指着十位9、0)和的十位上为什么是0?
(手指着百位4、2)和的百位上为什么是7?
相机说算理:
【个位上是:8个一加5个一得13个一,个位上写3向十位进1;十位上是:9个十加进上来的1个十得10个十,在十位上写0向百位进1;百位上是:2个百加4个百得6个百,再加进上来的1个百得7个百,在百位上写7。这题个位上和十位上相加都满十都要向前一位进1,计算时要记得加进上来的“1”】
独立思考——指名交流
检查:你做对了吗?做错的,请你思考下错在哪里,并改正。
2、验算对比。
启发:比一比估算出的得数与用竖式计算的得数,你认为用竖式计算出的得数
合理吗?为什么?
比较:估算与竖式计算有什么不同?
明确:笔算前估算可以得到一个大致的结果,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讲述:怎样检验笔算是否正确呢?我们可以交换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看两个得数是不是相同。
提出验算要求,请大家独立验算,你做对了吗?
3、教学“试一试”。
要求:用竖式计算954+383,并验算。
学生独立计算完成后全班交流。(投影展示学生作业)
交流:计算954+383
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明确:这道题的十位和百位上相加都满10,要分别向百位和千位进1。
4、组织比较。
比较:
比较298+405
和954+383
两个竖式,它们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明确:这两道题都分别出现了两次进位,像这样的加法叫做连续进位加法。
揭题:三位数加法(连续进位)
5、完善算法。
讲述:最近几天我们一直在学习两、三位数的加法。
同桌交流:今天学习的加法与前几天学习的加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怎样计算两、三位数的加法?计算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板贴:
1、相同数位要对齐。
2、从个位加起。
3、哪一位满10,向前一位进1。(这里出现了两次进位。)
三、巩固应用
1、想想做做1。
算前估一估。
独立计算,汇报答案。
提问:每一题中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10了?分别是怎样处理的?
注意:数位上相加没满10就不要向前一位进1。
2、想想做做2。
呈现错题,组织辨析,每题错在哪里,应该怎么改正。
独立纠错。
讨论:计算两、三位数加法时,要注意什么?
注意:每一位上有时是两个数相加,有时是三个数相加,必须要算准确。
完成竖式小谜题。
学生说思考过程。
4、想想做做5。
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
交流: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引导:通过估算来解决,并交流估算时的思考过程。
明确: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时估算更为简洁。
四、回顾总结
本节课学到了什么?
课后延伸
尝试完成四位数加法的笔算;
完成数学书“想想做做”第4题。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