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隔位退位减法的笔算 课型 新授
_??????_ _??????_ 1、经历探索隔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隔位退位减法的算理。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直观操作对于理解算理的作用,进一步发展初步的分析,综合和推理等思维能力,提高运算能力。
3、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逐步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习惯。
_???è??_ _?????????_ 算理 :相同计数单位相减 退一作十
三位数减两、
三位数 相同数位对齐
(估算)计数器 从个位算起
隔位退位减 算法
(笔算) 相同数位不够减从
前一位退1作10
应用
_??????_ _é??é?????_ _??????_重点、:
经历探索隔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教学难点
隔位退位减法的算理。
_??????_ _??????_ 学习起点预测 学生会正确进行整十数整百数减法的口算,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也有笔算三位数减两位数连续退位的经验和一定的迁移能力;在一年级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时有摆小棒、拨计数器的经验,潜意识里能把简单的数与形进行有效结合。
学习困难预测 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一,而十位上是0,无法完成退一的操作,需要从百位退一,这是退位减法的特殊情况,是减法笔算中最为复杂的,拨珠过程与竖式计算过程的有效结合比较困难。
板书设计
隔位退位减
204 -108=96(幅)
2 0 4
?? — 1 0 8
9 6
答:一年级一共画了96幅。
教 案 续 页(第 1 课时)
步骤 教学流程 课堂调控
导入 出示例题的场景图及前测统计表:
二年级同学画了204幅儿童画,一年级同学比二年级同学少画108幅,一年级同学画了多少幅儿童画?
_é??_
_é??_
_???_
_???_
_???_
_é??_
_é??_
_???_
_???_
_???_
一、探索新知
1.课堂前测分析:
谈话:同学们,昨天,我们进行了这样的一个前侧,大家不约而同的列出了204-108的算式,并且列出了竖式来计算,(板书横式和竖式,不写计算结果),一个算式只有一个正确计算结果,可是,大家的计算结果却五花八门,大家想不想看看?(出示学生不同的计算结果)。老师对大家的计算结果进行了统计,我们来看(出示统计表)
得数
196
106
96
6
无从下手
人数
1人
8人
14人
14人
12人
到底哪个答案是正确的呢?,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些结果。
活动一:
出示活动要求
(1)最不可能的结果是哪个。
(2)可能比100大还是比100小。
(3)回想昨天计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
2.发现问题
师: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你认为最不可能的结果是哪个?
生1:196,因为太大了!
生2:6也不可能,因为太小了!
师:大约是多少?
生:大约是100.
师:可能比100大还是比100小呢?能谈谈你的理由吗?
生:204看做200,108看做100,200减100是100,可是它们的个位是4减8,不够减,所以204减108的结果肯定比100小!
师:看来,96就是正确答案了,可是,老师统计表中告诉我们还有12个同学无从下手,
大家来猜一猜他们遇到了什么问题?(生说问题)
看来,大家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个位上4-8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十位上是0,怎么办?
直观探究
谈话:用竖式算有困难,我们请出我们的好朋友计数器,让它帮我们解决刚才的问题。
活动二:(出示活动要求)
(1)想一想,拨一拨:十位上一个珠子都没有怎么办?
(2)再拨一拨:204-108的结果是多少?
(3)和同桌互相说一说。
学生按要求活动,教师巡视,并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反馈:大家都拨完了吗?我们请拨完的小朋友上台来讲一讲他的拨珠过程,没有拨完的小朋友要仔细看,看他是怎么用计数器来帮助他解决问题的。
指名在计数器上演示,并介绍计算时的思考过程。
师:看清楚了吗?你对他的讲解有什么问题想问问他?
在师生、生生互动中解决:个位上不够减时,十位上是0的问题。
再指名上台带着大家一起拨珠,其余学生在台下边拨珠,边讲想法。
加深算理的理解:闭上眼睛,回忆刚才拨珠的过程,在心里再拨一次。
结合老师的引导和学生的想法:课件演示:
个位14减8,在计数器的个位上拨去8个珠,还剩6个珠;十位上减0,还是9个珠;百位上减1,百位上拨去1个珠,没有珠了。所以结果是96.
明确:分别从百位、十位退1后,现在百位上是1个珠,表示1个百;十位上是9个珠,表示9个十;个位上有14个珠,表示14个一。
4.完善竖式
学生结合刚才的拨珠过程,重新计算前测中的竖式计算。(指名板书完整的竖式并讲解算理)
追问:个位上是几减几?十位上几减几,十位上的9是怎样得到的?
5、数形结合
提问:竖式计算中百位上的退位点,相当于计数器上的哪个珠,十位上的退位点又是计数器上的哪个珠
6、揭示课题
三、练习
1.对比练习 巩固知识
2.拓展知识 发散思维
四、全课总结: 你有哪些收获?
教学
拓展
_??????_
_??????_
我认为这样安排始终是围绕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把本节课教学的难点细化逐层突破,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既面向全体,又照顾了中差生,学生始终处于“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的氛围中,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成功和快乐,同时也进一步发展了学生自主探索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课堂
练习
设计
一、算一算,比一比
7 0 4 7 0 0
— 3 9 4 — 3 9 4
二:
作业
设计 必
做
选
做 小明、小华和小芳看一本同样的故事书。5天后, 小明还剩34页,小华还剩43页,小芳还剩26页。谁看的页数最多,谁看的最少?最多和最少的相差多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