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回忆我的母亲 课件(24张ppt,17张ppt+音频)

文档属性

名称 7.回忆我的母亲 课件(24张ppt,17张ppt+音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6-03 14:34:03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老舍先生在《母亲》中说:“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花瓶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冰心在《母亲》中说:“母亲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无遮拦的天空下的荫庇!”母亲,我们人生中的第一位老师,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同志的母亲,去认识他人生的第一位老师。
导入
7.
回忆我的母亲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2
抓住文章线索,通过文中的具体事例,感受母亲的品格。
阅读目标
重点,涉及思考探究一
理解作者反复提及的“感谢母亲”,体会对母亲的深情。
难点,涉及思考探究二
学习目标
3
4
品析文中议论、抒情的句子,理解其含义,体会其表情达意的作用。
难点,涉及思考探究三、积累拓展四
细读文章,体会作者质朴无华而又饱含深情的语言。
难点,涉及积累拓展五
学习目标
1
2
掌握运用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方法。
写作目标
学会夹叙夹议的写法。
品格素养
学会表达对母亲的爱,培养对母亲的感恩之心。
朱德(1886—1976),字玉阶,四川仪陇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作者简介
预习资料速查
朱德同志的母亲锺太夫人是一位普通的劳动妇女,一生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忍顽强,始终支持儿子投身革命事业,于1944
年去世。母亲去世后,朱德同志极为悲痛,
写下了这篇朴素感人的文章。
背景资料
预习资料速查
文体知识
预习资料速查
回忆录
一种文学体裁。追述本人或所熟悉的人物过去的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要求内容真实可靠,不虚构;一般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可以写一件事的始末,也可以写某些片段;以记叙为主,可兼有抒情、描写、议论;语言朴实自然,具有文献价值。
1.
溺(
):淹没在水里。
2.
佃(
)农:旧时农村中自己不占有土地,以租种土地为生的农民。
3.
劳碌(
):事情多而辛苦。
4.
私塾:旧时家庭、宗族或教师自己设立的教学处所。
5.
周济(
):对穷困的人给予物质上的帮助。
6.
宽厚:(待人)宽容厚道。

必考字词梳理
读读写写
diàn


字音、字形易错。
字形易错。
字音易错,注意声调。
7.
仁慈:仁爱慈善。
8.
连夜:当天夜里(就做)。
9.
慰勉:安慰勉励。
10.
不辍(
):不停。辍,停。
11.
任劳任怨:做事不辞劳苦,不怕别人埋怨。
12.
为富不仁:靠不正当手段发财致富的人没有好心肠。
chuò
必考字词梳理
字音易错,
读rèn。
注释中的生难字词
必考字词梳理
妯娌(
):哥哥妻子和弟弟妻子的合称。
zhóu
li

)蛮横

)横幅
héng
hèng
多音字
必考字词梳理


)周济

)人才济济



横:记少余多法。表示“粗暴、凶暴、不吉利的、意外的”等意思时,读hèng,表示其他意思时都读héng。
形近字
必考字词梳理

)书籍


)声名狼藉


)辍学


)啜泣


)点缀

以形辨字法:
联想竹简成书记忆。
联想杂草那么乱、那么糟记忆。


chuò
chuò
zhuì






两个词都含有事情多的意思。

强调的是“劳”,即“辛苦”,着重的是“结果”。
强调的是“忙”,即“繁忙”,着重的是“状态”。


他年纪不算大,然而经年的忧虑和劳碌,使得他几乎像一个衰弱的老人了。

为了一家人的生活,她一天到晚十分忙碌。
近义词辨析
必考字词梳理
词义强调重点不同。
文章表现了母亲的哪些特点?
本文的语言有何特色?
人物特点
语言特色
人物影响
作者把对母亲的爱进行了怎样的升华?
感情升华
预习思考问题
母亲对“我”的教育和影响有哪些?
2
导思
1
导思
3
导思
4
关键词:母亲、大爱
带着问题读课文
导思
课文初读感知
文章脉络
第一部分(1):痛悼母亲逝世,引出回忆。
“我”很悲痛
引出回忆
母亲去世

第二部分(2—13
):记叙母亲一生中的主要事迹,歌颂母亲勤劳的美德,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
勤劳的母亲
感谢母亲
革命的母亲
整日劳碌,聪明能干
任劳任怨,勇敢坚强
送子读书,给予慰勉
支持革命,期望成功
课文初读感知
第三部分(14—17
):概述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抒发对母亲的悼念之情,表达了要用尽忠于民族、人民和中国共产党的方法来报答母亲深恩的决心。
哀痛→母亲
赞颂→劳动人民
尽忠→民族和人民→中国共产党
课文整体感知
简要概括课文主旨。
文章主要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赞颂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忍顽强的优秀品质,抒发了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无比崇敬的感情,表达了自己要以尽忠于民族和人民,尽忠于党来报答母亲深恩的决心。
一课一法
通过典型事例写人物
指通过某件事突出人物的个性、品质。写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选择能表现人物精神面貌的、有代表性的事例来写,注意事例要新鲜感人。
2.
用典型的细节突出人物性格,丰富人物形象。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外貌等细节,通过细节突出人物的个性、品质。
3.
事例的先后安排要有序,事与事之间的衔接过渡要自然。最能表现人物个性、品质,吸引读者的事例要详写,其余的可略写,注意详略得当。
一法
一课一法
一阵冷风吹来,我裹了裹身上母亲做的新衣服,暖和了许多。我突然发现,衣服上的针脚又密又匀,于是,我的思绪回到了临行前的那一晚:我正忙着打点行装,无意中一瞥,看到母亲正在昏暗的油灯下为我缝制衣服,灯油掉在母亲那布满老茧的手上,母亲竟浑然不知,只是一针一线地缝着。母亲头上的白发在灯光下格外显眼,闪着白色的圣洁而又温暖的爱的光芒……
一例
从母亲缝制衣服的动作、布满老茧的手、白发等细节,突出了母亲对儿子的爱。
一课一法
我又看了看垫在座位上的紫毛大衣,回想起了这件御寒之物的来历。听父亲说,那天母亲环顾四周,家徒四壁,想起当初陪嫁的那对银手镯还在,于是她蹑手蹑脚地走进房间,她怕惊醒当时正在他们房间睡觉的我。父亲说她轻轻地拉开抽屉,把用手帕包裹着的手镯稳稳地放在自己的手上,再缓缓地揭开手帕,端详着那对闪闪发亮的银手镯,像是看着自己要出远门的孩子一样,眼里含着泪花。最后,她把手帕盖上,紧紧地攥着手镯,轻轻地走出门去……
通过写母亲忍痛割爱为自己买来大衣一事,突出了母爱的伟大,表现了母亲爱子心切的特点。
一课一法
一练
请以母亲为写作对象,运用通过典型事例写人物的方法来展现她对你的关爱。(300
字左右)
板书设计
痛悼母亲逝世,引出回忆
回忆
我的
母亲
回忆母亲
的一生
母亲对“我”的教育和影响,
痛悼母亲,表达决心
勤劳的母亲
革命的母亲
整日劳碌
送子读书
聪明能干
给予慰勉
任劳任怨
支持革命
勇敢坚强
期望成功
爱母亲
忠于民族
和人民
忠于党
升华(共17张PPT)
7.
回忆我的母亲
第二课时
课文细读品味
1.此文的开头段有什么作用。
开篇点题,运用倒叙的手法,回忆母亲勤劳的一生,表现作者对母亲深沉的爱。总领全文,呼应题目,引出下文。
课文细读品味
2.能不能将第7段的“管理”一词换成下文“母亲管束着我们”中的“管束”?
不能。“管理”指负责某项工作使顺利进行,表现了祖母的智慧和才干;“管束”指加以约束,使不越轨,表现了母亲对“我们”的严格约束。
课文细读品味
3.赏析“那时乡间豪绅地主的欺压,衙门差役的横蛮,逼得母亲和父亲决心节衣缩食培养出一个读书人来‘支撑门户’。”一句的表达效果
句中的“欺压“”
横蛮”写出了旧社会统治阶级的黑暗、残酷,“逼”字反映了当时穷苦人家想摆脱受压迫的现状的愿望,为下文“我”走上革命道路埋下伏笔。
课文细读品味
4.第15段中“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一句有何含义?
此句为中心句,突出母亲勤劳的品质,照应开头“勤劳一生”。饱含哲理,发人深省,点明像母亲这样的劳动人民所具有的品质和所积累的知识才是最宝贵的财产,值得我们学习;极言母亲对“
我”的影响之深远,体现出劳动人民的伟大。
课文细读品味
5.作者回忆了母亲哪几方面的事?
作者回忆了母亲两方面的事:
有关母亲勤劳俭朴的习惯和宽厚仁慈的态度方面;
有关母亲坚强不屈的性格,对压迫者的反感,以及对作者参加革命的支持和慰勉方面。
1.[发散思维]
作者是怎样把对母亲的爱与对民族和人民的热爱、对革命事业的忠诚结合起来的?
①作者深知母亲逝世是“无法补救的”,
因此想以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报答母亲的恩情。②于是,作者从母亲的平凡,想到“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进一步想到“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课文全篇探究
③接着,作者通过一个设问句点出了自己报答母亲深恩的方式,使其对母亲的感情上升到了更博大的感情:“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④至此,作者把爱母亲与爱民族、爱人民、爱党紧紧地结合在了一起,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课文全篇探究
2.本文饱含了作者对母亲的哪些丰富情感?
有“爱”,有“敬”,还有“哀”;有“怀念”,有“歌颂”,还有“感激”。其中“爱”是基本感情,是贯穿全文的情感线索,作者怀着对母亲深深的爱,唱出了一曲歌颂母亲的深情之歌。
课文全篇探究
3.[重点]
作者感谢母亲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在结构形式上有什么特点?
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有什么作用?
作者感谢母亲是从两个方面来写的:一是感谢母亲“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以及“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二是感谢母亲“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这是母亲留给作者最宝贵的财富,作者也深深懂得这“财富”的价值及其对自己的深远影响,从而对母亲怀有由衷的感激之情。
课文全篇探究
在结构形式上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分为两段,形成间隔反复。采用了带有抒情笔调的议论的表达方式,不仅高度评价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与影响,而且抒发了自己爱母亲的思想感情。
课文全篇探究
1.通过典型事例刻画人物形象。
本文虽然没有完整的情节和细致的描写,但一个个典型的事例却让我们看到了母亲勤劳俭朴、聪明能干、宽厚仁慈、坚忍顽强的优秀品质。
归纳总结
特色总结
2.夹叙夹议,情真意切。
作者在记叙母亲的事迹时,适当地穿插了精当的议论,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归纳总结
3.记叙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本文记叙事件有详有略,如回忆母亲的优秀品质写得很详尽,分析母亲的优秀品质对“我”的深刻影响和“我”对母亲的感恩、怀念、哀悼写得较简略,详略得当,突出了母亲勤劳的一生。
归纳总结
游子吟
[唐]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课文拓展积累
国学经典
民族瑰宝家织布——瑶族织锦
有种土布看似粗糙,却耐磨、保暖且透气,不逊于任何现代化的高级面料。即使夜再寒,薄薄的一层盖在身上人们也能睡得舒适安稳。
在江华,很多人家里都摆着一架老式的传统木制织机。瑶家妇女坐在织机旁,手拿梭子,脚踩织机,在巧手飞梭的编织下,一幅幅以蓝黑色调为主的美丽图案,缓缓地从织机中流泻出来。
传统文化
课文拓展积累
湖南省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
菱形的花纹里织着艳丽的“八宝图案”,人称“八宝被”,是瑶族织锦中的珍品。有的瑶家妇女大字不识一个,却能把字形复杂的吉祥祝词、诗词等毫不走样地织进“八宝被”里,
如:“香莲碧水动风凉,水动风凉夏日长。长日夏凉风动水,凉风动水碧莲香。”
2016
年,江华的家织布以“瑶族织锦”的名字被列入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
录,大俗成了大雅。
课文拓展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