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河中石兽》课件(共4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5 《河中石兽》课件(共4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6-03 15:53:08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47张PPT)
初中语文课件
部编版
七年级下
25、河中石兽
笔记体小说
纪昀
目标导航
1.积累文言字词,理解课文中心内容,把握课文所阐述的事理。
(重点)
2.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作者的观点;学习叙议结合的写作手法。(难点)
3.理解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训练质疑思辨能力。(重点)
新知导入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是苏轼游石钟山后的感慨。他在前人李渤经过实地考察却得出错误结论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事情不亲眼看亲耳听,却凭主观想象去判断它的有无,可以吗?今天将要学习的《河中石兽》一文,同样给我们带来深深的思考。
作者简介
纪jǐ昀yún清代(1724年6月--
1805年2月)
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历雍正、乾隆、嘉庆三朝,享年八十二岁。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嘉庆帝御赐碑文),故卒后谥号文达,乡里世称文达公。清代著名学者,生性诙谐风趣,任《四库全书》总纂官,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有名的才子,学识渊博,自幼聪慧过人,再加之后来对人情事故之通达,24岁便中进士,31岁成为翰林院大学士。他为人为官刚直不阿,机智善辩,其渊博学识和管理才能深受乾隆帝赏识,成为卷帙浩繁的《四库全书》的总纂官,其作品涉猎文学、历史、哲学政治经济地理等各个领域。
 
笔记体小说
是一种带有散文化倾向的小说创作形式。
兼有“笔记”和“小说”的特征。
古代笔记体小说是泛指一切用文言文写的志怪、传奇、杂录、琐闻、传记、随笔之类的著作。
涉及天文地理、朝章典制、草木虫鱼、风俗民情、学术考证、鬼怪神仙、逸事琐闻等等。
创作形式
特征
种类
内容
文体知识
河干(
)
门圮(
)
船棹(
)

(
)
铁钯(
)
木杮(
)
湮没(
)
啮沙(
)
坎穴(
)
溯流(
)
臆断(
)
欤(
)
ɡān

zhào

yān
niè
kǎn



fèi

读准下列的字的读音:
自学检测
初读课文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gān),山门/圮(pǐ)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zhào)/数小舟,曳(yè)/铁钯(pá),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fèi),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yān)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niè)沙/为坎穴xué。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yì)断/欤yú]?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
河干,山门
圮于河,
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数小舟,曳
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地名,今属河北。
接近,靠近。
倒塌。
河岸。
一起。
经过,经历。
年。
募集。
佛寺的外门。
寻找。
终了,最后。
划着几只小船。棹,
划(船)。
拖着铁钯。曳,拖。铁钯,
农具,用于除草、平土等。
踪迹。
往下游去。
疏通文意
【译文】沧州南部的一座寺庙靠近河岸,寺院正门倒塌在河中,(门前)两只石兽一起沉入了河中。过了十多年,僧人募集钱款重修寺庙,并在河中寻找两个石兽,到底没能找到。(寺僧)认为它们顺流而下了,(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钯,(向下游)找了十多里,没找到(它们的)踪迹。
疏通文意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
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
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设馆教书。
代词,指这件事。
你们这些人不能探求事物的道理。尔辈,你们这些人。究,
研究、探求。物理,事物的道理、规律。
这不是木片。是,
这。柿,
削下来的木片。
被。
带。
是。
埋没。
顺流而下。
颠倒,错乱。
信服。
疏通文意
【译文】一位讲学家在寺庙里讲学,听了这件事笑着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石头的特点是又硬又重,河沙的特点是又松又轻,(石兽)埋在沙里,越沉越深罢了。顺流而下寻找它们,难道不荒唐吗?”大家信服地认为这是正确观点。
疏通文意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巡河、护河的士兵。
凡是。
落入河中的石头。
应该。
表原因的发语词。
咬,这里是冲刷的意思。
坑洞。
河水撞击石头返回的冲击力。
摔倒。
疏通文意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
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
则天下之事,
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像这样。
不停止。
于是。
逆流。
固然。
按照。
既然这样。
那么。
只。
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臆断,主观地判断。
疏通文意
【译文】一位老河兵听了这话,也笑着说:“凡是沉在河中的石头,应当从上游寻找它们。因为石头的特点是又硬又重,河沙的特点是又松又轻,水不能冲走石头,(但)水流的反冲力,一定会将石头底下迎着水流的地方冲刷成坑穴,(石下的沙坑)越冲越深,延伸到石头(底面)一半时,石头一定会栽倒在坑穴里。
疏通文意
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梳理文章结构:
第一层(1段):交代找石兽的事由,
写出僧顺流而下找石兽失败。
第二层(2段):写“讲学家”嘲笑僧,他认为石头深埋在沙里。
第三层(第三段1、2句):老河兵凭多年的治水经验,说出应向上游找石兽的理由,事实证明他是正确的。
第四层(第三段最后一句):通过议论启示读者,对于“天下之事”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就主观判断。
文中介绍了几位主要人物?概括他们各自寻找河中石兽的位置理由及结果。
整体感知
寻找的位置
理由
结果
寺僧
2种
原地水中、求之下流。
以为顺流下矣。
寻十余里无迹

讲学家
求之地中。
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众服为确论。
老河兵
当求之于上流。
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果得于数里外。




讲学家








老河兵
上游
下游
上游
下游
上游
下游
上游
下游
上游
下游
上游
下游
上游
下游
上游
下游
上游
下游
上游
下游
上游
下游
为什么老河兵的方法是对的?
精读细思
1僧。
没考虑流水、石兽、泥沙的关系。
2僧、只考虑了流水,没考虑石兽、泥沙。
3讲学家。只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忽略了流水。
4
老河兵
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准确把握了三者的性质及相互关系。
认识不同的原因及性格分析


精读细思
寺僧:按一般的思维模式和惯例,认为水的流动会把石兽带到下游。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
”可见其毅力坚定但经验不足)
讲学家:自认为“究物理”,以“石性坚重,沙性松浮”
的理论知识推断石兽在原地“渐沉渐深
”了。
(“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足显其一知半解而好为人师,自视清高而轻视他人)
讲学家
有实际经验,从
实际出发,综合考虑,实事求是,自信满满
老河兵
精读细思
老河兵:
常年在河边劳动,了解水、沙、石等自然事物特性,根据多年经验认为:那石兽很重,而河沙又松,西来的河水冲不动石兽,反而把石兽下面的沙子冲走了,还冲成一个坑,时间一久,石兽势必向西倒去,掉进坑中。如此年复一年地倒,就好像石兽往河水上游翻跟头一样,当求之于上流

研一:在寻找石兽的问题上,庙僧和讲学家犯了什么错误?
为什么只有老河兵提出了正确的办法?
研究讨论
2
老河兵能从实际经验出发,综合各种现实因素,提出符合实际的结论。所以提出了正确的办法。说明”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庙僧:不深思熟虑而盲目行动。
讲学家:空谈事理,不切合实际。
1
他们两个都犯了脱离实际,主观臆断的错误。
研究讨论
找出文中提到两次“笑”。
研二
思考文中的“笑”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作用:1有助于揭示人物性格。2细节描写增加文采和可读性。
本文善于在叙述中制造波澜,平儿不板。
讲学家的笑是自以为懂得了“物理”,笑别人不具备这方面的知识。(“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足显其一知半解而好为人师,自视清高而轻视他人)
老河兵的笑,是因为富于实际经验,笑讲学家主观臆断。(有实际经验,沾沾自喜)
在寻找石兽这件事上,寺僧、讲学家都不及
老河兵有见识。你从中悟出了怎样的道理?
僧、讲学家
都犯了脱离实际、主观臆断的错误。
老河兵
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综合考虑了各方面因素,因此能提出正确的看法。
实践出真知,实践也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精读细思
内容上,这句话,既是对讲学家之类一知半解而又自以为是的人的辛辣嘲讽,又以反问的方式指明了认识事物的方法和途径:不能片面地理解,而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事物的特性;更不能主观臆断,而应当遵循客观事物的规律。
结构上,由事入理,在文末以议论的方式点明自己的观点,画龙点睛,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
可据理臆断欤?”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精读细思
课文总结
本文围绕寻找河中石兽这一线索,展开戏剧性的情节,在前三段通过寺僧、讲学家、老河兵对寻找石兽的不同见解的叙述,寓理于事,作者在文末以议论的方式点明自己的观点:“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作业布置
1.熟读并背诵全文。
2.记忆课下注释并熟练翻译全文。
3.对同一个现象,产生不同的认识,这在生活中是很常见的。请你举一个例子,并简单说说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
河中石兽
寺僧
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

顺流而下

无迹
讲学家

原地沙下

失败
老河兵

求之于上流

果得于数里外
寺僧

原地水中

不可得
实践出真知
板书设计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不挑担子不知重,不走长路不知远。
实践是知识的源泉,知识是生活的明灯。
实践出真知
清朝时期,和坤贪婪成性。一次他新修了一座竹园,
知道纪晓岚墨迹珍贵,
便要他题个亭额。
纪晓岚略加思索,
挥笔在纸上写了“竹苞”两个大字。
和坤赶快让工匠刻成匾额,
悬挂在亭台上。一天,
乾隆皇帝来游园子,
见到亭台上“竹苞”的匾额,
忍不住
哈哈大笑起来。和坤在一旁陪着笑,
谁料皇帝说道:“好一个纪晓岚。这
竹苞二字,拆开来不就是个个草包嘛!”
故事拓展
1.语言平易,风格简淡。
作者吸取了先秦记事散文的优点,叙述精到明快,没有多余的修饰。例如第一段写打捞石兽,连用“棹”“曳”“寻”等动词领起三个语句,简述事情经过,以“无迹”交代结果,简洁之至,又很生动。
写作特色
2.波澜迭起,层层铺垫。
作者先写打捞石兽无果,再写讲学家的议论令“众服为确论”,最后又引出了老河兵的“又笑日”,谜底这才揭晓。使故事曲折变化,引人入胜。
3.寓意于事,立意高远。
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不在于渲染寻找石兽的神奇过程,而是在于引出深层思考,由这一个故事推及天下事,得出深刻哲理。
写作特色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