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科学中考二轮专题复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等难度)(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年科学中考二轮专题复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等难度)(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6-04 07:52: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考二轮专题复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等难度)
一、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
1.以下有关人体结构与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在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可患呆小症????B.?人体组成的结构层次是:细胞→器官→系统→人体
C.?输血时最好输入同型血???????????????????????????????????D.?人吸气时,膈肌顶部上升,肋骨下降
2.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若光线较弱,应选用(?? )
A.?大光圈、凹面镜?????????????B.?小光圈、凹面镜??????????????C.?大光圈、平面镜?????????????D.?小光圈、平面镜
3.吃饭时随意谈笑,食物可能误入气管的原因是(  )
A.?声门裂未来得及关闭???????????????????????????????????????????B.?会厌软骨盖住了食道入口
C.?悬雍垂未阻住鼻腔内口???????????????????????????????????????D.?会厌软骨未盖住喉的入口
4.二氧化碳(CO2)中有碳,有机物中也有碳,以下是有关碳循环的图解,绿色植物在自然的碳循环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图中①、②、③、④依次代表(??? )

A.?动物、细菌和真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B.?细菌和真菌、动物、呼吸作用、光合作用
C.?动物、细菌和真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D.?细菌和真菌、动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5.在试管中加一块鸡蛋,然后再加入配制的消化液充分振荡,置于37°C的温水中,1小时后鸡蛋不见了,这种配制的消化液可能是(  )

A.?胆汁、肠液、唾液?????????B.?胆汁、肠液、胰液?????????C.?胃液、肠液、胰液?????????D.?唾液、胃液、肠液
6.下列关于气体交换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完成的
B.?通过组织细胞内的气体交换,血液中氧增多
C.?通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D.?人体内气体交换包括肺泡里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7.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该颗粒物从外界到达肺部的“旅程”顺序正确的是(  )
A.?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B.?口腔→喉→咽→气管→支气管→肺
C.?鼻→气管→咽→喉→支气管→肺?????????????????????????D.?口腔→咽→喉→支气管→气管→肺
8.绿色植物里的叶绿素是绿色的,所以 ?( ? ? ? ?)
A.?绿色光对绿色植物生长最有利?????????????????????????????B.?绿色光对绿色植物生长最不利
C.?各种色光对绿色植物生长的作用相同??????????????????D.?绿色开花植物最喜欢绿色光
9.血液与细胞之间进行气体交换依赖于(? )
A.?血液的运输???????????????????????B.?消化作用???????????????????????C.?气体的扩散作用???????????????????????D.?呼吸运动
10.下图为某健康人体局部组织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判断,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种细胞的形成是细胞分裂的结果
B.?若甲细胞能释放葡萄糖到血液中,则甲细胞是肝细胞或肌细胞
C.?若该血管位于肺泡周围,则其血液中的氧气含量比肺泡中的氧气含量低
D.?若该血管位于集合管处,则其血液中的尿素含量较高
11.下列对如图曲线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A.?若y表示肺泡的容积,则ab曲线表示吸气过程
B.?若y表示某温室二氧化碳浓度,则b点表示凌晨时分
C.?若y表示人体血液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则bd段表示的是血液流过肺泡处毛细血管
D.?若y表示某一封闭草原系统(食物链:草→兔→狼),若大量捕杀狼群,则可以用abc段表示在一段时间内兔的数量变化
12.生物体的结构总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下列选项不符合该特点的是(??? )
选项
结构
功能
A
肺泡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
气体交换
B
小肠内有大量的消化腺
吸收营养
C
根毛区有大量的根毛
吸收水分
D
叶肉细胞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
光合作用
A.?A???????????????????????????????????????????B.?B???????????????????????????????????????????C.?C???????????????????????????????????????????D.?D
13.右图是健康成年人肾脏形成尿液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图中标号1、2、3所示结构共同组成肾脏的基本单位
B.?图中a、b处的生理过程分别是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
C.?图中结构[2]内的液体叫原尿,[5]内的液体叫尿液
D.?与[1]内液体相比,[3]内液体中尿素的含量降低
14.流程图可用来表示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以下几幅流程图中,正确的是( ???)
A.?动物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动物体
B.?体循环:左心房→主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上下腔静脉→右心室
C.?尿液形成:血液→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尿液
D.?食物的消化:口腔→食道→咽→胃→小肠→大肠→肛门
15.大力植树造林,可以改善环境的原因是(  )
①光合作用旺盛,改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 ②蒸腾作用旺盛,使大气湿度增加??????????????? ③呼吸作用旺盛,产生的水和二氧化碳增多
④为更多的动物提供栖息地和食物.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6.?温室大棚栽培蔬菜时,夜间常常适当降低大棚内的温度,其最主要的目的是(  )
A.?降低温度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B.?温度降低,呼吸作用减弱,有机物消耗减少
C.?温度降低,蒸腾作用减弱,减少水分的散失????????D.?温度降低,光合作用增强,有机物积累量多
17.?在吸气时,膈肌和肋间肌的活动状态是( )
A.?膈肌收缩,肋间肌舒张???????????????????????????????????????B.?膈肌舒张,肋间肌收缩
C.?膈肌舒张,肋间肌舒张???????????????????????????????????????D.?膈肌收缩,肋间肌收缩
18.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现象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下列有关人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关节头和关节窝表面覆盖着一层关节软骨,有利于关节的灵活运动
B.?小肠绒毛内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肠道内营养物质的消化
C.?肺泡外有丰富的弹性纤维,有利于呼吸时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D.?肾小管外有毛细血管网,有利于将原尿中的有用物质重吸收回血液
19.感冒时,常常感到呼吸困难,进食无味,是因为(  )
A.?由于病毒过多,鼻腔堵塞???????????????????????????????????B.?由于病菌侵犯,味觉失灵
C.?由于病菌阻挡,空气通过鼻腔量少?????????????????????D.?鼻腔黏膜充血肿胀,嗅细胞接触不到气味的刺激
20.下列有关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肺泡外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
B.?小麦根尖的根毛区生有大量的根毛,有利于根的吸水
C.?叶表皮由无色透明的表皮细胞组成,光线能透过,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
D.?小麦茎内导管上下细胞间的细胞壁消失,形成中空的管道,有利于茎运输有机物
二、填空题(共10题;共41分)
21.如图为小科制作的两个实验装置。

(1)图甲为“光路演示仪”,A、B、C为相同的中央有小孔的纸板,D是光屏,E为底座。实验时,打开激光笔,调整纸板A、B、C的位置,光屏D上出现了亮斑,发现此时三块纸板上的小孔在一直线上,则可推知光在均匀空气中是沿________传播的。接着在激光笔与光屏之间大范围喷烟,能观察到激光笔发出光的传播路线,原因是烟将激光笔发出的光 ________到观察者眼中。

(2)图乙为“力学演示仪”,小科将一个去顶可乐罐的上端用细线吊在横杆上(可乐罐可自由转动),在罐壁等高的A、B两处沿水平方向斜扎两个同样大小的小孔,先用手指堵住小孔,再往罐子里加满水,待罐子保持静止后松手,水从两小孔中喷出(俯视时喷水方向如图丙),罐子随即转动。请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图中的虚线圆圈上用箭头表示出可乐罐转动方向。________
22.?霾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大量微小尘粒、烟粒或盐粒的集合体,使空气混浊能见度降低,尤其是PM2.5(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粒的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雾霾天气的“元凶”.
(1)霾影响最大的就是人的呼吸系统.人体进行呼吸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 , 呼吸道不仅是气体进出的通道,而且还能清洁呼入的气体,但PM2.5却不易被清除,它们进入人体肺后会干忧________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引发呼吸系统疾病.
(2)霾天气时,空气流动性差,有害细菌和病毒向周围扩散的速度变慢,导致空气中病原微生物浓度增高,传染疾病传播的风险增高.传染病在人群中的传播必须同时具有 ________、________和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外出活动时戴口罩属于预防传染疾病措施中的________ .
(3)中药板蓝根对感冒病毒有抑制作用,从如图的“板蓝根颗粒说明书”中可知该药是________(填“处方药”或“非处方药”).有人认为“中药无副作用”,为了预防感冒,他每天都喝板蓝根冲剂.这种做法是否合理?________ , 请说明你的理由:________ .
23.人体通过循环系统运送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氧。观察人体部分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
(1)图甲是小肠内表面示意图,[①]________?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蛋白质、淀粉分别被消化成氨基酸、葡萄糖在小肠内被吸入血液。
(2)图乙是肺泡结构示意图,肺泡中的氧气只需通过2层细胞即可进入血液,与红细胞中的________?结合。
(3)图丙是心脏结构示意图,血液由⑤进入主动脉,通过________(选填“体循环”或“肺循环”)途径流经各器官毛细血管,为组织细胞提供营养物质和氧。
24.如图是测定光合作用速率的装置,在密封的试管内放一新鲜绿叶和二氧化碳缓冲液(作用是使装置内的CO2浓度保持相对稳定),试管内气体体积的变化可根据毛细玻璃刻度管内红色液滴移动距离经计算获得。在不同强度的光照条件下,测得气体体积变化如图所示。
(1)当光照强度为15千勒克司,1小时光合作用产生该气体的量为________
(2)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具说服力,本实验还应设置对照实验。在光照相同的情况下,如对照组刻度管中的红色液滴较初始位置向右移了5毫升,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3)理想条件下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实验装置中,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影响,获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回答相关问题:
温度(℃)
5
10
15
20
25
30
35
光照下吸收的二氧化碳量(mg/h)
1.0
1.75
2.5
3.25
3.75
3.5
3.5
黑暗中释放的二氧化碳量(mg/h)
0.5
0.75
1.0
1.5
2.25
3.0
3.5
①若实验过程中昼夜一直不停光照,则温度约为________?时植物生长速度最快。
②若每天提供12小时光照,其余时间黑暗处理,则24小时内植物有机物积累量最大时的温度约为________。
25.5年前,某学校在教学楼的南北两侧同时种下了两排长势基本相同的水杉,后续的管理工作也相同。现在发现大楼南侧的水杉明显比北侧的水杉茂盛高大,这是由于南侧水杉能获得更多阳光,增强了________?,制造并积累了更多的有机物。
26.今天是小明爸爸的生日.
(1)小明用压岁钱给爸爸买了一条真丝领带.日常生活中可以用________的方法检验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
(2)小明给爸爸妈妈各倒上一杯雪碧,妈妈说雪碧是酸性饮料不适合她,用pH试纸测 定雪碧的pH的方法是________.
(3)蛋糕上层的奶油是用鲜牛奶加工得到的,它富含的营养素为________;面粉是制作蛋糕的主要原料,面粉中富含的营养素为________;
(4)包装蛋糕的塑料袋用后如随意丢弃会造成________污染.
(5)小明洗碗时用洗洁精去除盘子表面的油污,利用洗洁精的________功能
27.在研究植物光合作用的实验中,某研究小组在密封的容器A中充人足量的含有同位素14C的14CO2。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发现该植物的不同器官相继出现了同位素C(如图甲,黑色部分表示检测到同位素C的部位),据此回答

(1)14CO2主要是通过图乙中________结构,进入到叶片中
(2)写出14CO2在叶肉细胞中被合成有机物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
(3)叶片中的14C主要是通过茎中的哪一部分结构送到该植物的根部________(选填“外树皮”“木质部”“韧皮部”或“髓”)
(4)一段时间后,研究小组在容器A外的空气中发现了14CO2 , 请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这一现象________
28.我市同山樱桃外表色泽鲜艳、晶莹美丽、红如玛瑙、黄如凝脂,深受人们的喜爱。
(1)樱桃树根吸收水分主要用于叶的________作用。
(2)樱桃果实富含糖、蛋白质、维生素,还含有钙、铁、磷、钾等多种________。(选填“单质”或“元素”)
(3)樱桃果实是由________发育而来的。
29.如图为小林同学学习“遗传物质”后总结的概念关系图,试回答:
(1)D为________模型;C为________。
(2)科学家把控制合成人类胰岛素的基团转入大肠杆菌内,利用大肠杆菌大量生产人类胰岛素,这种技术属于?????? 。
A.组织培养
B.转基团技术
C.克隆技术
D.发酵技术
30.如图为人体新陈代谢的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字母A、B、C表示物质,①、②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
(1)图中物质A主要是________。
(2)完成①②过程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

(3)甲细胞不能进入到肾小囊内,是由于肾小球的________作用。
三、解答题(共5题;共22分)
31.科研小组在研究某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时,选取了大小、生长状况相近的同种植物若干,平均随机分成甲、乙、丙三组,置于适宜的相同环境中,测定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速率如图。
(1)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________(填细胞结构名称)中进行的。
(2)科研小组开展上述研究活动的目的是________。
(3)若仅考虑光合作用,该种植物更适宜在土壤含水量相对较________的土壤中生长。
(4)在一次给植物施以等量的同种肥料后,发现甲组植物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速率反而有所下降,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32.如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活动简单模式图,图中①表示某种生理过程,②、③分别表示两种气体,请据图分析回答
(1)B系统中完成图中①过程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
(2)C系统中完成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气体交换后,血液名称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
(3)D系统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________。
33.? 2016年1月27日,国际顶尖期刊《自然》封面文章报道,谷歌研究者开发的名为“阿尔法围棋”(AlphaGo)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在没有任何让子的情况下,以5:0完胜欧洲围棋冠军。在围棋人工智能领域,实现了一次史无前例的突破。智能机器人这个热门的词汇渐渐为人们熟知。
之所以叫智能机器人,这是因为它有相当发达的“大脑”。它具备形形色色的内部信息传感器和外部信息传感器,如视觉、听觉、触觉、嗅觉。除具有感受
器外,它还有效应器,作为作用于周围环境的手段。它们使手、脚、鼻子、触角等动起来。由此也可知, 智能机器人至少要具备三个要素:感觉要素,反应要素和思考要素。
智能机器人能够理解人类语言,用人类语言同操作者对话,能调整自己的动作以达到操作者所提出的全部要求。机器人往往使用熔点在200度左右的玻璃钢外壳,其有着其他材质不可替代的优点,比如:设计性好,外表美观,强度韧性大,开发成本低等等。智能机器人其电源主要有钠硫电池、镍镉电池、锂电池等。其中锂电池的工作原理是:锂(Li)跟MnO2作用生成LiMnO2。
某款机器人
锂电池
电压
48V
容量
120A.h
电动机
额定电压
48V
额定功率
1.2KW

(1)锂电池放电时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钠硫电池充电时的能量转化形式为________
(3)某款智能机器人靠底座轮子驱动,其驱动电动机的作用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具体参数如下表所示,若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为 0.5Ω,则电动机正常工作下的输出功率为________。(机械摩擦忽略不计)
(4)智能机器人能自动分析室内空气质量,并实施空气自动净化。空气净化一般经过①滤网过滤②活性炭吸附③负离子沉降④臭氧消毒等四步骤,其中主要通过物理手段实现净化目的的是________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智能机器人具备生物特征,所以属于生物的一种
B.智能机器技术目前还不成熟,不能完全替代人们完成所有工作
C.智能机器人发出的声音是通过人工声带振动产生的
D.智能机器人具有类似人的反射弧组成
34.瘦猪肉营养丰富,经过适当烹调加工后味道鲜美,易于消化,是人们餐桌上重要的动物性食品之一。
(1)烹调过程中,瘦猪肉里的蛋白质的分子会发生改变,这说明蛋白质在加热过程中会发生________变化。(选填“物理”或“化学”)
(2)瘦猪肉主要在人体________(填器官名称)被消化和吸收,其中蛋白质变成________进入人体循环系统。
(3)这些营养物质进入循环系统后,通过血液运输到组织细胞,在细胞内进行氧化分解,同时为人体提供能景,产生的废物通过________(填系统名称)排出体外。
35.近年来骑行成为越来越多人锻炼身体的一种时尚,这种积极的户外健身方式,体现了一种? 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下面图中A?E是保证人体各项活动顺利进行的一些重要器官。请据图回答问题:
(1)骑行运动需要氧气。空气中的氧气进人A后,? 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进入血液,并由血液中的红细? 胞来运输到各组织细跑。写出器官A或红细胞适应各自功能的一个特点________。
(2)骑行运动需要能量。其主要供能物质糖类中的? 淀粉消化后的终产物________被C吸收进入血液,最? 终到组织细胞氧化分解,为运动提供能量。
(3)吸收后的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D,经D净化后出来的血液最先进入E中的腔是________(填数字和名称)。
(4)骑行运动时会出现汗流浃背,皮肤发红的现象,这说明B具有________功能。
四、实验探究题(共5题;共21分)
36.蜂胶具有抗菌、消炎、增强免疫等多种功能,在食品保鲜领域也有着广泛的运用。
(1)标准状况下,乙醇的沸点约为78℃。提纯蜂胶时,常将天然蜂胶溶解在乙醇中,再置于减压提纯器中,乙醇在50℃时就沸腾了,原因是________。
(2)鸡蛋在贮藏过程中质量不断减少,为探究蜂胶能否减缓鸡蛋贮藏过程中质量的减少,请设计相应的实验步骤。(实验室可提供新鲜鸡蛋若干、电子秤、3%的蜂胶溶液及其他所需的仪器)________。
37.如图1,“食品蒸汽加热器”常用于野外加热食物。加热袋中的固体粉末含镁粉、铁粉和氯化钠,使用时向其中加入水袋中的水,即可产生大量热。实验小组针对放热过程中的反应原理展开探究。

【查阅资料】
①常温下镁粉能与水反应放热而铁粉不能;②氢氧化镁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进行实验】
同学们用如图2所示装置进行模拟实验:分别取不同成分的固体粉末放入甲中,通过分液漏斗向其中均加入8mL水,读取甲中所得固液混合物的最高温度,实验记录如下表:(实验时的室温为22.7℃;除B外,其余实验中镁粉的质量均为1.0g)
实验序号
A
B
C
D
E
F
固体成分
Mg
Fe
Mg+Fe
Mg+NaCl
Fe+NaCl
Mg+Fe+NaCl
乙中现象
少量肥皂泡,难以点燃
无肥皂泡
少量肥皂泡,难以点燃
较多肥皂泡,点燃有爆鸣声
无肥皂泡
大量肥皂泡,点燃有爆鸣声
混合物温度
23.1℃
22.8℃
23.1℃
24.2℃
22.8℃
27.2℃
【获得结论】
(1)实验A证明了镁粉与水能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使镁粉与水迅速反应并放热的最佳方法是向镁粉中加入________。
(3)分析实验数据发现,升高的温度不足以加热食物,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4)同学们根据实验结果进一步猜测,实验F中的反应结束后,甲中的固液混合物中仍然含有NaCl和铁粉,通过补充实验证明了上述猜测。补充验证铁粉的实验方案是:取少量固液混合物,________。
38.图甲表示某植物在恒温30℃时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乙是某同学探究“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图。试回答:
(1)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25℃,图甲曲线中X点将向________(填“上”或“下”)移动;
(2)利用图乙装置来探究“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因素”,利用这套装置可以探究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实验中通过观察________来判断光合作用速率。
(3)坐标曲线图中若纵坐标代表人体内酶的催化效率,横坐标代表温度,那么B点所对应的横坐标值为________。
(4)若纵坐标代表一个初级消费者种群,横坐标代表时间,那么出现该变化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
(5)若纵坐标代表人体内的血糖浓度,横坐标代表正常人饭后的时间,曲线BC段的最主要成因是________。
39.某生物小组利用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部分的细胞中无叶绿体,呈白色;透明塑料袋中固体氢氧化钠具有吸收二氧化碳的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
?
①将银边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②用不透光的黑纸片从上下两面遮盖在图中C处;用装有固体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的透明塑料袋将部分枝叶密封。把天竺葵放在光下照射几小时后,摘下叶片M、N,去掉遮光的黑纸片。
③将叶片M、N放入装有酒精的烧杯里,隔水加热,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
④把经过脱色的叶片放入清水中漂洗。
⑤将漂洗后的叶片放在培养皿里,滴加碘液,观察叶片颜色变化。
请分析回答:
(1)实验前将植株放到黑暗环境中的目的是________。
(2)滴加碘液后,发现B处变成蓝色,C处未变蓝色。则可以说明________。
(3)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银边天竺葵的细胞内始终进行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
40.某兴趣小组利用家中的材料研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实验步骤设计如下:
①称取一定质量的冰糖,研磨成粉末,每10g为一份,分成若干份备用.
②按照下表进行实验(实验所需仪器略)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实验温度
20℃
20℃
20℃
20℃
20℃
20℃
80℃
固体种类
冰糖
冰糖
冰糖(粉末)
冰糖(块状)
冰糖
食盐
冰糖
固体质量
10g
10g
10g
10g
10g
10g
10g
溶剂种类

植物油





溶剂质量
50g
50g
10g
10g
10g
10g
10g
请你对他们的实验设计进行评价:
(1)根据上述的设计,你认为他们准备研究的影响因素包括________,其中不会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________。
(2)在第一组、第三组、第四组的实验中使用研磨好的粉末状的冰糖而不使用块状冰糖的优点在于________。
(3)你认为第四组实验的设计是否会影响实验结论的得出,请简述理由: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C
2.【答案】 A
3.【答案】 D
4.【答案】 A
5.【答案】 C
6.【答案】 B
7.【答案】 A
8.【答案】 B
9.【答案】 C
10.【答案】 C
11.【答案】 C
12.【答案】 B
13.【答案】 A
14.【答案】 C
15.【答案】 D
16.【答案】 B
17.【答案】 D
18.【答案】 B
19.【答案】 D
20.【答案】 D
二、填空题
21.【答案】 (1)直线;反射(或漫反射)
(2)
22.【答案】 (1)肺;肺泡
(2)传染源;传播途径;切断传播途径
(3)非处方药;不合理;是药三分毒,所有的药都有一定的毒性和副作用.
23.【答案】 (1)小肠绒毛
(2)血红蛋白
(3)体循环
24.【答案】 (1)200ml
(2)温度升高,气体膨胀,气压增大
(3)25℃;20℃
25.【答案】 光合作用
26.【答案】 (1)火烧并闻气味
(2)把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试纸上,然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3)蛋白质;糖类
(4)白色污染
(5)乳化
27.【答案】 (1)气孔
(2)二氧化碳+水 →叶绿体光能 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
(3)韧皮部
(4)该植物中含有14C同位素的有机物通过呼吸作用被氧化分解成含有14C的二氧化碳,并通过气孔被释放到周围的空气中
28.【答案】 (1)蒸腾
(2)元素
(3)子房
29.【答案】 (1)双螺旋;基因
(2)B
30.【答案】 (1)CO2
(2)小肠
(3)滤过
三、解答题
31.【答案】 (1)叶绿体
(2)探究土壤含水量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3)低
(4)土壤溶液浓度大于根毛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
32.【答案】 (1)小肠
(2)动脉血变静脉血
(3)肾脏
33.【答案】 (1)Li+MnO2=LiMnO2
(2)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3)887.5w
(4)①②③
(5)B,D
34.【答案】 (1)化学
(2)小肠;氨基酸
(3)呼吸、泌尿
35.【答案】 (1)肺泡壁薄、肺泡数量多;红细胞数量多等等合理即可
(2)葡萄糖
(3)3(右心房)
(4)排泄和调节体温
四、实验探究题
36.【答案】 (1)气压减小,液体的沸点降低
(2)①准备100个新鲜的鸡蛋,分成A、B两组,每组各50个,用电子秤分别测出每组鸡蛋初始总质量; ②在A组每个鸡蛋表面喷洒(或涂抹)3%的蜂胶溶液,B组不做处理; ③每隔10天用电子秤测出各组鸡蛋的总质量; ④计算各组鸡蛋的质量减少率(减少率=减少总质量/初始总质量),进行比较。
37.【答案】 (1)Mg+2H2O=Mg(OH)2+H2↑
(2)Fe和NaCl 【反思改进】
(3)固体药品用量少(或水太多、反应物配比不合适、反应时间不足等)
(4)过滤,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固体溶解,有气泡冒出,溶液变浅绿色,证 明有Fe
38.【答案】 (1)上
(2)有色液滴移动的快慢
(3)37℃
(4)开始植被良好( 或食物丰富), 天敌数量少, 种群数量增加; 后来植物减少( 或食物缺乏), 天敌增多, 导致种群减少。
(5)胰岛素的分泌增加, 降低了血糖的含量
39.【答案】 (1)消耗掉植物体内原有的有机物
(2)光合作用需要光照
(3)呼吸作用
40.【答案】 (1)溶剂的种类、溶质颗粒大小、溶质种类、温度、溶剂的质量;溶质颗粒大小、溶剂质量
(2)粉末状比块状的溶解的速率快,节省实验时间
(3)不会,第四组实验可与第三组实验形成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