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5.1 节两种电荷 课件+素材(共4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5.1 节两种电荷 课件+素材(共4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6-03 19:57:50

文档简介

(共47张PPT)
九年级上册
RJ
第15章
第1节
两种电荷
1.认识摩擦起电的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2.了解验电器的构造、原理及其作用及电子流动的方向。
3.了解原子结构,认识导体和绝缘体。
课堂导入
怒发冲冠
同学们,你们能解释为什么会出现下面的现象吗?
将塑料梳子与头发摩擦后靠近纸屑,塑料梳子吸引纸屑
晚上脱衣服时,有时会发出响声,甚至出现火花
知识点
1
摩擦起电
1.
现象探究:生活中的摩擦起电
探究实验:用塑料梳子与头发摩擦后靠近小纸屑
现象:塑料梳子吸引小纸屑
归纳总结:摩擦能使物体带“电”(或者说使物体带了电荷)
2.
摩擦起电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知识点
2
两种电荷
1.
现象探究: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实验1:将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靠近
现象:相互排斥
分析:同为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种类一定是相同的,相同种类的电荷间互相排斥
实验2:将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
现象:相互排斥
分析:同为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种类一定是相同的,相同种类的电荷间互相排斥
实验3:将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
现象:相互吸引
分析: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种类一定是不同的,不同种类的电荷间互相吸引
(3)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跟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种类是不同的。
(1)电荷间有相互作用;
(2)相同的电荷间及不同的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不同;
2.
两种电荷——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
被丝绸摩擦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
被毛皮摩擦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3.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视频
特别提醒:
1.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不存在第三种电荷。
2.带电体具有能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因此,轻小物体也能吸引带电物体。
3.一个带电体能吸引另一个物体,另一个物体的带电情况有两种可能:
(1)另一个物体是轻小物体,它有可能不带电。
(2)另一个物体带电,两物体带的是异种电荷。
如图所示,A、B两个用丝线悬吊着的小球,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A球带正电,B球一定带负电
B.
若A球带正电,B球可能不带电
C.
A、B两个小球带异种电荷
D.
A、B两个小球带同种电荷
A
B
D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中考·凉山州]
如图3
所示,甲、乙、丙、丁四个带电小球,甲吸引乙,甲排斥丙,丙吸引丁。若丁带负电,则甲带______电,乙带_____电。

例2

解题秘方:抓住关键条件“四个带电小球”,再结合彼此间的作用情况,以“丁带负电”为突破口,依次判断每个小球的带电情况。
解析:
这四个小球都是带电的;
已知丁带负电,丙丁相互吸引,则丙带正电;丙与甲相互排斥,则甲带正电;
甲与乙相互吸引,则乙带负电。
4.
电荷量
(1)定义: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通常用符号“Q
”表示。
(2)单位:库仑,简称:库,符号:C
一根实验室中常用的玻璃棒或橡胶棒,摩擦后所带的电荷量大约只有10-7C。
5.
验电器
(2)作用:用验电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金属球
绝缘垫
金属杆
金属箔
金属罩
接线柱
(1)
构造
(3)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当用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就有一部分电荷转移到验电器的金属箔上,这两片金属箔由于带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而张开。验电器金属箔张开的角度不同,反映了带电体传给验电器的电荷的多少不同。
点击左图观看实验
1.自制一个小球验电器
器材:细线、铝箔、玻璃杯、塑料笔杆。
2.使这个验电器带上正电。
做一做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小球。
知识点
2
原子及其结构
(1)常见的物质是由
分子、原子构成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2)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电子绕核运动。
原子核
核外电子
原子
核外电子
原子核
质子
中子
电中性
带正电
带负电
不带电
带正电
(3)原子结构
电子是带有最小负电荷的粒子,所带电荷量为1.6×10-19
C。
氢原子示意图
锂原子示意图
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4)摩擦起电的原因
失去电子的物体因为缺少电子而带正电;
得到电子的物体因为有了多余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
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
同种物质组成的两个物体,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相同,相互摩擦时不会出现电子的转移,所以不会带电。
在摩擦起电现象中,一个物体失去多少电子,则另一个物体就得到多少电子。因此,在摩擦起电过程中,两物体一定带上了等量的异种电荷。
原子结构示意图解释摩擦起电
(2020·滨州中考)如图所示,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后,验电器金属箔张开,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正电
B.
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C.
通常情况下橡胶棒是导体
D.
金属箔张开瞬间电流的方向是由金属球到金属箔
B
负电
绝缘体
电流是金属箔到金属球;自由电子是金属球到金属箔
[中考·长沙]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而且会变得蓬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塑料是导体
B.
梳子梳头后,梳子带电而头发不带电
C.
梳子与头发摩擦的过程中创造了电荷
D.
梳头发变得蓬松是因为带上同种电荷而互相排斥
D
点拨:塑料不容易导电是绝缘体,故A错误;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塑料梳子与头发相互摩擦,发生了电荷的转移,从而使梳子和头发分别带上异种电荷而互相吸引,所以头发随着梳子飘起来;头发带上同种电荷而互相排斥,所以头发越梳越蓬松,故B、C错误,D正确。
知识点
3
导体和绝缘体
1.
现象探究:电荷在金属棒中的定向移动
实验过程:(1)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使A带电,B不带电,可以看到A的金属箔张开,B的金属箔闭合,如图所示。
(2)分别用橡胶棒、金属棒、塑料绳、铜丝把A和B连接起来,观察A、B
的金属箔的张角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1)用橡胶棒、塑料绳连接,验电器A、B的金属箔的张角没有变化;
(2)用金属棒、铜丝连接的瞬间,验电器A的金属箔的张角减小,验电器B的金属箔张开,之后不再变化。
实验结论:电荷在金属棒、铜丝中可以定向移动,在橡胶棒、塑料绳中不能定向移动。
2.
导体和绝缘体
(1)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等都是导体。
(2)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如橡胶、玻璃、塑料等都是绝缘体。
(3)导体中存在自由电荷:金属导电,靠的是自由电子。绝缘体不易导电,是因为电荷束缚在原子、分子的范围内,不能自由移动。
①金属中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是电子,叫做自由电子,自由电子带负电。
②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界限。
③绝缘体内并非不含电荷,而是缺乏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
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和联系
特征
原因
常见的材料
导体
容易导电
有大量的自由电荷
金属、人体、大地、食盐水、石墨
绝缘体
不容易导电
只有少量的自由电荷
橡胶、塑料、陶瓷、玻璃、食用油
不能认为绝缘体在任何时候都能起到绝缘的作用。
特别提醒:
1.绝缘体不容易导体,不能理解为一定不能导电。
2.绝缘体与导体间没有绝对的界限,条件变化时,绝缘体有可能变成导体。
3.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原因是由于其内部没有大量的能自由移动的电荷,不能理解为“绝缘体内部没有电荷”。
将与毛衣摩擦过的气球靠近头发,会看到如图所示令人惊奇的现象。这是由于气球摩擦__________,会_________不带电的头发。
带了电
吸引
电荷
两种电荷
原子的核式结构
导体、绝缘体
同种相斥、异种相吸
验电器
电荷量
认识
微观
解释
引入
概念
作用规律
检验
引入
概念
1.
下列不属于摩擦起电现象的是(  )
A.将用毛皮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碎纸屑时,碎纸屑被粘起
B.电风扇的塑料叶片上常沾满灰尘
C.用固体胶可以将照片粘在中考报名表上
D.用干燥的毛刷刷衣服时,毛刷上粘着许多细微杂物
C
2.关于绝缘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绝缘体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导电
B.绝缘体不容易导电,也不能带电
C.绝缘体不容易导电,但能够带电
D.绝缘体内没有电子,因此它不容易导电
C
常温下玻璃棒是绝缘体,而在高温下达到红炽时就变成了导体
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
绝缘体只是缺乏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
3.(河南中考)下列物品中,在通常情况下都是绝缘体的是(

A.玻璃棒、橡胶棒
B.铅笔芯、硬币
C.金属勺、塑料尺
D.陶瓷碗、盐水
A
4.
用丝线悬挂着A、B、C三个轻质小球,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若C带负电,则(

A.
B
可能带负电
B.
A、B
一定都带正电
C.
B
可能不带电
D.
A
一定带负电
B
B与C相互吸引,C带负电,则B带正电,A与B相互排斥,所以A与B都带正电
5.【2020?株洲】用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片迅速张开,下列关于这个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说明玻璃棒带电
B.不能说明玻璃棒是否带电
C.接触金属球后,玻璃棒的电荷消失了
D.两片金属箔片带上了异种电荷
A
【点拨】用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片迅速张开,说明玻璃棒带电,故A正确,B错误;玻璃棒接触金属球后,玻璃棒的电荷转移到验电器上,而不是消失了,故C错误;两片金属箔片张开,是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D错误。
【答案】A
6.(2020·上海)如图所示,当一个带负电的物体甲靠近不带电的金属导体乙时,乙的a端会带正电、b端会带负电。
(1)
发生上述现象的原因:金属导体中存在大量可移动的自由电子,电子带________(填“正”或“负”)电;自由电子受到物体甲所带电荷的________(填“吸引”或“排斥”)作用移动到导体乙的一端。

排斥
(2)若将图中的物体甲换成带正电的物体,根据上述分析可得,导体乙的(  )(填“A”“B”或“C”)
A.a、b两端都不会带电
B.a端会带正电,b端会带负电
C.a端会带负电,b端会带正电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