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 导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 导学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6-03 14:34: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同步学案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知识与能力】
知道家庭联产联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知道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情况。
【过程与方法】
感知家庭联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创立与乡镇企业的崛起,以及国有企业改革与民营企业勃兴的伟大变化,提高学生对历史上改革的巨大作用的认识能力;联系现实生活理解历史内容,通过讨论逐步认清历史事物的本质,提高学生感知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的能力,做到学史以明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农村、城市变化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逐步确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教学重点: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的史实。
教学难点: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故事导入:《小岗村的故事》
多媒体展示图片:

1978年11月24日晚上,安徽省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村西头严立华家低矮残破的茅屋里挤满了18位农民。关系全村命运的一次秘密会议此刻正在这里召开。这次会议的直接成果是诞生了一份不到百字的包干保证书。其中最主要的内容有三条:一是分田到户:二是不再伸手向国家要钱要粮:三是如果干部坐牢,社员保证把他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在会上,队长严俊吕特别强调,“我们分田到户,瞒上不瞒下,不准向任何人透露。”1978年,这个举动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也是一个勇敢的甚至是伟大的壮举。从此揭开了一个伟大的历史时期,让我们一起步入《经济体制改革》,来了解这段历史。
?
知识点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背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 改革开放 政策,改革先从 农村 开始。
2.目的:调动农民的 生产 积极性,促进 农村 经济发展。
3.概况
(1)尝试:1978年,安徽凤阳 小岗村 农民实行 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 生产积极性 大大提高。
(2)推广: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开,到 1983 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的实行,激发了农民的 劳动 热情,带来农村 生产力 的大解放, 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 均有很大提高。
(3)深化:随着农业生产向 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 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 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 开辟了一条新路。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4.开始: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5.表现
(1)所有制形式:主要是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 公有制经济 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2)管理体制:对国有企业实行 政企分开 ,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 经营自主 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3)分配方式:实行以 按劳分配 为主、多种 分配方式并存 的制度。
6.中心环节: 增强企业活力 。
7.影响:企业有了经营自主权,大大调动了 企业、职工 的积极性,增强了 企业 的活力,我国城乡出现了经济大发展的崭新局面。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8.提出:1992年, 中共十四大 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9.深化: 1993 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10.作用:有利于实现经济的 协调发展和稳定 高速增长,对 现代化建设 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 经济实力 明显增强。
?【合作探究】1
【问题】改革前夕的农村“人民公社”体制存在着什么样的弊?
【答案】政社合一,吃“大锅饭”,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不高。
【合作探究】2
【问题】党和人民怎样解决这个弊端?
【答案】
①先是群众自发行动起来:安徽风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②接着是党中央积极指导:肯定了群众建立生产责任制的做法,在全国逐步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然后随着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迅速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为农村致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合作探究】3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我国农业合作化前的农民个体经济主要有哪些不同?
【答案】
(1)生产资料所有制不同:农业合作化前,土地等生产资料归个体农民所有,实行农民土地私有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前提,土地所有属于国家和集体,农民仅仅拥有权和使用权。
(2)经管理形式不同:农业合作化前,农民个体经济只是单纯以农民个体力两进行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家庭联产承包任制下的土地则由集体统一管理,在集体统一规划下进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3)产品分配方式不同:农业合作化前,农民个体经济不存在按劳分配和集体流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贯彻了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体现了社会义制度的优越性。
(4)发展结果不同:农业合作化前农民个体经济力量薄弱,经营方式落后,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了农村生产力的解放,促进了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
【合作探究】4
想一想: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经历了哪几次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

【合作探究】5
【问题》分析为什么要在城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答案】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这就造成了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局面,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合作探究】6
【问题】为更好地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共中央做出了什么决策?
【答案】制定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合作探究】7
【问题】如何对城市经济体制进行改革?
【答案】
①把原米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②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政企分开和经营责任制;③实现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动动手】动手制作本课知识结构图。


一、选择题:
1.(2019年江苏南京)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之的严金昌曾说:“过去在生产队,上工一条龙,干活大呼隆,干多干少一个样,都是10分工……出勤不出力,光工分多有什么用呢?”他的诉说,表达了( )
土地改革后的喜悦 B.对农业合作化的思考
C.对农村改革的肯定 D.国企改革前夕的期盼
【答案】C
2.(2019年山东潍坊)观察下图,形成图中所示现象的原因是( )
A.“一五”计划的实施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农村改革的成功 D.经济特区的建立
【答案】C
3.(2019年福建)左图到右图所示政府机构名称的变化反映了( )
A.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B.人民公社化运动全面展开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推开 D.经济特区开始建立
【答案】C
4.(2019年江苏苏州)1979年11月,邓小平会见美国和加拿大友人时说:“我们不要资本主义,但是我们也不要贫穷的社会主义,我们要发达的、生产力发展的、使国家富强的社会主义。”还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论断。邓小平的这一思想主张( )
A.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B.表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C.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
D.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
【答案】A
5.(2019年湖北孝感)下列图片反映的是中共在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对图片所示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B.都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C.都遵循了客观经济规律 D.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经营方式
【答案】D
6.(2019年江西)“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发挥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 B.经济活动要遵循价值规律
C.运用市场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协调 D.发挥计划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答案】D
7.(2019年江西)请仔细观察下图,导致1980—1984年两国粮食产量明显变化主要原因是( )
A.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 B.是否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中国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 D.是否突破原有经济体制束缚
【答案】D
8.(2019年甘肃天水)“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落。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而到1979年,“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49%,卖给国家粮食450万千克。”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B.公私合营的进行
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答案】D
9.(2019年山东聊城)1950年12月11日,温州市鼓楼工商所向章华妹颁布发了由温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盖章的营业执照。这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大陆第一份个体营业执照。这表明( )
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深化 B.国营企业改革起步
C.个体经济取得合法地位 D.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答案】C
10.(2019年辽宁沈阳)1980年5月,邓小平对安徽的包产到户予以肯定和支持,他对这种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农业生产方式评价说,“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明权属于农民”。上述材料中“发明”指的是( )
A.一五计划 B.三大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D
11.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这一规定通过的时间是(??? )
A.?1978年? ?B.?1982年? ? C.?1993年? ??D.?1997年
【答案】C
12.(2018?梧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进行了轰轰烈烈的社会改革。在农村改革的推动下,城市改革全面展开的时间和重点分别是(  )
A.1978年、国有企业改革 B.1980年、扩大招商引资
C.1979年、扩大招商引资 D.1985年、国有企业改革
【答案】D
史料分析题
13.(2019年山东菏泽节选)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十六年聚焦“三农”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 小岗村生产队收入对比表
(4)据材料三,概述小岗村发生的变化。这一变化与哪一政策有关?
【答案】(4)变化:人均口粮和分配收入急剧增加。政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解析】(4)第一问依据材料图表信息可知,1979年小岗村人均口粮和分配收入急剧增加;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农业产量。
(5)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认识。
【答案】(5)开放性问题,制定农村政策要从农民的根本利益出发。
【解析】(5)该问为开放性问题,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15.(2019年江苏镇江节选)建国以来我国在经济体制建设的道路上进行了不懈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以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二 1984年,福建省55位国营厂长、经理联名写了一封公开信:“现行体制的条条框框捆住了我们的手脚,企业只有压力,没有动力,更谈不上活力……我们怀揣冒昧,大胆地向你们伸手要权。”随后几年,国有企业相继实行了各种形式的扩大自主权的制度。
——摘编自《复兴之路》
材料三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为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化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1993年《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这一时期我国工业生产所呈现的特点及形成这些特点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的“现行体制”是什么?这种体制下的国营厂长为什么要权?要什么权?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是要发挥哪一经济手段的作用?为保证这一体制的社会主义性质,对所有制提出了什么要求?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建国后我国经济体制发展所呈现的趋势?
【答案】(2)计划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体制束缚企业发展活力。生产经营自主权。
(3)市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4)由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
【解析】(2)据材料二的“现行体制的条条框框捆住了我们的手脚,企业只有压力,没有动力,更谈不上活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的“现行体制”是计划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体制束缚企业发展活力,这种体制下的国营厂长要生产经营自主权。
(3)据材料三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可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是要发挥市场经济手段的作用。为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主义性质,对所有制提出了的要求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建国后我国先是计划经济体制,后来由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