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
李贝贝
学习目标:
1.了解电荷
2.知道电流形成原理
3.电路的形成
4.掌握电路分析思考能力
目录:
电荷以及原子结构
摩擦起电、带带电规律
电路电流的形成
短路、短路以及故障分析
物质
(组成)
类比
电
(组成)
?
电荷
——_
+
正电荷
负电荷
分子、原子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
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
1、正电荷:
2、负电荷:
+
-
-
+
3、两种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两种电荷
1、定义:
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
库仑,简称库,符号是 C
2、单位:
3、一个电子带的电荷量为:
e=1.6×10-19库仑
电荷量 Q
原子及其结构
1.一切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原子
核外电子
原子核
质子
中子
电中性
带正电
带负电
不带电
带正电
2.原子结构
验电器
1、结构:
2、原理:
3、作用: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摩擦起电
1、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2、带电体的性质:能吸引轻小物体。
解释:
两个相互摩擦的物体,束缚电子能力强的得到电子,带负电;束缚电子能力弱的失去电子,带正电。
摩擦起电
接触起电
感应起电
带等量的异种电荷
带同种电荷
靠近端带异种电荷,远端带同种电荷
Eg:
1、实质:
2、特点:
电子的转移。
带等量的异种电荷。
导体和绝缘体
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
有大量自由电荷。
1、导体:
定义:
原因:
例子:
2、绝缘体:
定义:
原因:
例子:
缺少自由电荷。
金属、人体、大地、石墨、酸、碱、盐水溶液等。
橡胶、玻璃、塑料、空气、油等。
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电流
一、电流
1、形成: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方向:
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
有电源
通路(闭合的电路)
3、形成电流条件:
金属导体导电原因:有大量自由电子
金属中电流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方向相反
金属中的自由电子(未通电)
金属中的自由电子(通电后)
-
-
-
-
-
-
在电源外部电流是从正极出发,回到负极。
在电源内部电流是从负极出发,回到正极。
二、基本电路的组成
电源
用电器
开关
导线
三、电路的状态
通路
开路
短路
用电器短路
电源
画手电筒电路图
串联: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叫串联。
1、电流只有一条通路。
2、开关无论在哪个位置,都可以控制所有用电器。
3、用电器之间相互影响。
特点:
四、串联
并联:把电路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叫并联。
1、电流至少有两条通路。
2、干路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支路开关控制该支路用电器。
3、用电器之间相互不影响。
特点:
五、并联
1.电流: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
4.单位:
(一)电流
I
2.定义:1秒时间内通过导体某横截面的电荷量叫电流。
3.公式:
安培,简称安,符号是A。
I
Q
=
t
电荷量 库仑C
时间 秒S
1A含义:
1秒时间内通过导体某横截面的电荷量为1C。
六、电流的测量
主单位:安培,简称安,符号是A
(一)电流单位
电流的常用单位:
毫安(mA) 微安(uA)
1 mA=10-3 A
1 uA =10-3m A
1 uA =10-6 A
1A=103 mA
1 mA =103 uA
1A=106 uA
调零螺母
1. 测量工具:电流表
(二)电流的测量
A
+
-
2、电流表的电路符号:
0.6A 0.02A
3A 0.1A
电流表的正确使用:
(1)电流表必须和被测的用电器串联。
(4)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
(2)电流必须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
(3)被测电流不能超过电流表的量程。
例:连接实物图,要求两灯并联,开关控制两盏灯,电流表测灯L2的电流(约0.5 A),并画出电路图。
L2
L1
S
L2
L1
A
(一)探究串联电路电流规律
七、探究电流规律
结论: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二)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
结论: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思 考
1、如果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会出现什么情况
结论:
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指针会反向偏转。
思 考
2、如果电流表量程选小了,会出现什么情况?
3、如果电流表量程选大了,会出现什么情况?
4、如果电流表使用前,指针没有校零,会出现什么情况?
5、如果电流表断路,会出现什么情况?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