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族馆》教案
教学目标
初步熟悉乐曲旋律,了解优美流畅与纤小轻快的不同音乐性质,通过水草和小鱼的游戏表现音乐。
用身体动作表现水草的舞动和和小鱼的游动,发展创造力和表现力。
通过欣赏《水族馆》,感受乐曲所描写的水底世界的奇妙幻境,激发学生勇于发现、探索海洋奥秘的情感,同时树立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感受音乐中描绘的各种水中动植物轻盈、透亮、随波荡漾的形态
2、运用各种形式方法表现画面。
教学过程
导入
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美妙的海洋世界游玩,在去之前,谁能说一说你知道的海洋世界里都有些什么呢?”
(小鱼、水草、鲨鱼、乌龟)
师:“那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这个美丽的海洋世界吧”
师:“能看出来大家都很向往去看看真实的海洋世界对不对,在我们身边就有这样一个地方, 可以满足你的好奇心,那就是水族馆”
(出示水族馆视频)
二、感知学习
初听音乐
师:“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好听的乐曲,名字就叫做《水族馆》,让我们来一起听一听”
师:“听完了音乐谁来说一说你想到了一副什么样的画面?”
(很多水珠,很多小鱼在嬉戏)
师总结:“同学们想象力真丰富,老师也联想到了一幅美丽的场景,波光粼粼的水族馆中,水草在轻柔荡漾,小鱼们围绕在水草身旁嬉戏玩耍。”
分析乐曲
师:“再让我们来仔细听一听乐曲,(欣赏A段音乐)提问:这段_é?????_的旋律是怎么样的?是优美抒情的还是欢快活泼的,还是这两种都有呢?”
(生回答)
师:“那么让我们再来仔细听一遍”
(优美与欢快并存)
师:“同学们真棒,那么你觉得优美的部分和水族馆中的什么相似呢?活泼欢快的部分又像什么呢?”
(轻柔荡漾的水草和活泼欢快的小鱼)
2、师:“请同学们用你们的肢体动作来表现水草和小鱼。引导学生用肢体动作表现:水草在舞蹈(优美轻柔),小鱼在游(欢快愉悦)……”
3、师:“让我们继续往后欣赏(欣赏B段音乐)提问:这段音乐和前面一段音乐听上去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
(像是水草和小鱼一起在活动,穿插交错)
再听B段
师:“现在你觉得小鱼和水草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水草和小鱼在玩,捉迷藏,说悄悄话……)
师:“你可以用动作表现出来吗”
(女生表现水草,男生表现小鱼)
5、完整欣赏乐曲,
师:“请大家完整欣赏这首乐曲,想象水草和小鱼在一起的景象,也可以用动作表现出来,老师用波浪线代表水草,箭头代表小鱼,将他们画在黑板上”
教师用图谱在黑板上画出(水草:波浪线、小鱼:箭头、水草和小鱼一起:箭头加波浪线)
四、活动
1、师:“请同学们自己再练习和创编一些表现水草和小鱼的动作,一会我们请同学们上台来展示”(部分同学扮演水草,部分同学扮演小鱼,一个同学在黑板上画图谱)
师:“同学们表演的太棒了!”
师:“你能为这首乐曲创编一个小故事吗?请大家想一想”
师:“大家来听一听老师为它编创的小故事吧!”
(边播放音乐)“在水族馆里长着一些又长又大的水草,他们随着波浪轻轻地飘舞,这时游来了一群小鱼,水草看见小鱼忙停住不动,生怕会被伤害。小鱼儿们游累了,停下了休息一会儿,水草就悄悄地舞动起来,小鱼揉揉眼睛醒来了,水草停住不动了。小鱼儿们在水草中穿来穿去捉迷藏,累了又停下来睡一会儿,水草也开心地跳起舞来。突然,游来了一只饥饿的大鲨鱼,水草用它长长的叶子挡住了小鱼,成功地避开了危险。”
拓展
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的这首《水族馆》选自法国钢琴家圣桑创作的《动物狂欢节》中,在《动物狂欢节》中,作者描写动物们在热闹的节日行列中,各种滑稽有趣的情形。整部组曲由下面十四曲组成:(一)序奏及狮王行进曲;(二)公鸡与母鸡;(三)野驴;(四)乌龟;(五)大象;(六)袋鼠,(七)水族馆;(八)长耳人;(九)林中_???é??_;(十)大鸟笼;(十一)钢琴家;(十二)化石;(十三)天鹅;(十四)终曲。
让我们来听一听《序曲及狮王进行曲》和《水族馆》有什么不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