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周周清训练(共2套,文字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周周清训练(共2套,文字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6-04 06:13:55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周周清(二)
[测试范围:第一单元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1.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练习。(8
分)
秋天的美多少带点xiāo(  )瑟之意,就像宋人吴文英写的词,“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一般人认为秋天的心情是有些愁脑、sù(  )杀的。其实,秋天是成熟的季节,何尝没有清lǎng(  )圆满的启事呢?在这风云滔滔的人世,在秋天这样美丽明朗的季节,要在空山的落叶中寻找朋友的足迹,是多么困难啊!
(1)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xiāo(  )瑟 sù(  )杀 清
lǎng(  )
(2)语段中有两处书写有误,请找出来并改正。(2
分)
______改为______ ______改为______
(3)“成”第五笔的笔画名称是______。(1分)
(4)朗读该语段时,语速、语调应(  )。(2分)
A.
平缓轻柔  
B.
急促高亢
2.
【2020·绥化】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
春风一阵阵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
B.
小强和小刚参加学校乒乓球比赛,经过激烈的角逐,他终于夺得冠军,为班级赢得了荣誉。
C.
中国高铁正在积极走出国门,谁也不会否认它将来会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D.
学校的几名老师带领我们游览了巧夺天工的张家界大峡谷。
3.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
“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B.
就是这点儿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C.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D.
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
4.
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
“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中的“顶”字用得好,因为一个“顶”字点明雪少,位置高,写出了矮松之美。
B.
“请闭上眼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由“睡着”“唤醒”这两个词可知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喜爱之情。
C.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诗人借助奇特的想象,描写了大海波涛汹涌的气势,心潮与之一起一伏,感慨万千。
D.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中的“阔”字用得生动传神,它写出了春潮涌涨、江水浩渺的景象,使人的视野随之开阔,将诗歌的意境表现得恢宏壮阔。
5.
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两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4分)
示例:花红柳绿,秋叶飘零,催万物促轮回,大自然拥有神奇的魔力。
材料:
显生机竞自由 展辽阔状雄伟 大自然拥有奇特的魔力 瑰丽山河 种子发芽 浩瀚大海 鲜花开放 大自然拥有雄奇的魔力
6.
填空。(8
分)
(1)《观沧海》中通过想象大海吞吐宇宙的气势,来表现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次北固山下》一诗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揭示生活哲理,鼓舞人乐观向上。
(3)《天净沙·秋思》中借景抒情,表达羁旅之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综合性学习)学完《济南的冬天》,七年级(3)班开展了“走进美丽的冬天”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的练习。(8分)
(1)【冬之诗】
古诗中描写冬天景色的诗句不胜枚举,请写出连续的两句。(2分)
(2)【冬之韵】
描写美丽的冬天的诗句很多,歌唱冬天的歌曲也很多,请看:
我爱你塞北的雪/飘飘洒洒漫天遍野/你的舞姿是那样的轻盈/你的心地是那样的纯洁/你是春雨的亲姐妹哟/你是春天派出的使节/春天的使节……
——《我爱你塞北的雪》歌词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上面的歌词:(3分)
(3)【冬之情】
请给下面的材料拟一个标题。(3分)
在某铁路局持续开展的“三个出行”“五个常态化”活动中,餐饮服务段通辽车间广大干部职工以优质、真情、贴心的服务赢得了广大旅客的一致赞许。北风凛冽,寒意渐浓,但乘务人员热情周到的服务却带给旅客春天般的温暖。
8.
(口语交际)游乐园的门口,一位阿姨指着“请带好孩子!”的提示语教育正在哭闹的孩子,此时,阿姨借用提示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而游乐园的本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一)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回答问题。(15分)
三月的薄唇
路来森
①整个春天里,一向觉得,最迷人的还是春三月。
②像一位女子,轻启了她的朱唇:柔软、红艳、醇香,还有一份淡淡的迷茫,一份默默的怀想。
③“吹面不寒杨柳风”,风似柳,柳似风,一个劲地“软”。
④那“杨柳风”,就该是三月的风了。三月的风,不凉不热,不呛不硬,轻轻的,浅浅的,柔柔的。风,吹过水面,水面就荡起层层细浅的波纹,如一个人儿,淡淡的浅笑;风,吹过山坡,山坡就皴出绿意茵茵,似是为谁铺展了一片温柔的情怀;风,吹过枝头,枝头就绽开花儿朵朵,似是大地举起了华灯万盏;风,吹到一只鸟儿的身上,鸟儿会在天空响起清脆的叫声;风,吹上人的脸庞,宛如一双柔软的手轻轻抚过,那份温情与和煦,直让人心荡神驰。
⑤人该是醉的,醉在这和煦的三月春风里。
⑥早晨,一起床,推开窗户,一场春雨,正淅淅沥沥地落着。举首望天,天空的云,只是浅浅的,绝对没有那种黑云压顶的郁闷感。雨,落得不大,细密、缠绵,仿佛裹带着万般柔情,人的心中,有一种小溪流淌般的愉悦感;空气里,荡着浅薄的水汽,一阵阵地,抚着人的脸庞,滑滑的,有一种丝绸般的质感。看看庭院,地面是湿湿的,但那种湿,丝毫没有黏稠感,那是一种酥软的润湿,“春雨润如酥”,或许就是这种效果。细细看去,墙角的小草,刚刚钻出地面,嫩嫩的绿,像点点繁星,逼人眼目;庭院中的树木,被细雨滋润着,树皮发着明亮的光泽。一树桃花,正开着,那种薄薄的粉,是如此的娇嫩,使人不敢靠得太近,怕呵出的气息,会弹破了它的柔瓣。
⑦那雨,仿佛也感受到了这一切,淅淅沥沥地落着,总是那样细,那样柔,那样的情意流转,用它轻柔的情愫,润湿这三月的薄唇。
⑧若在一个晴朗的早晨,你站立村头,抬头望山,就能感受到,三月的春山,该是怎样的春意迷蒙,像美人浅浅的眼眉。
⑨山,就在近处,并不渺茫。山上的树,还没有全绿,只是零零星星地发出一些嫩芽,所以,山,依旧疏朗,给人一种明净、通透的感觉。但疏朗中,点缀着的那些点点的绿,就给山增加了盎然的生气。你静静地望着,迷离中,仿佛那绿色,正在缓慢地生长,一簇簇,一团团,很快就朦胧了整个山头。那,就是生机。也许,大地轻张一下它的嘴唇,春山,就焕发出一派明媚。
⑩太阳已经升起,金灿灿的阳光,照满山坡。你能看到山坡上那些清浅的绿。青草,还是一簇簇的,还不能蔓延成片,更不能绿满天涯。那一簇簇的嫩草,也许只有在阳光下才能看得清楚,远看,就像一个个绿色的光点,斑斑驳驳地铺在那儿。虽然浅,虽然薄,可,就是绿,就是亮,有一份耀人眼目的灿然,那是只有春草才有的色彩。
?“草色遥看近却无”,大概就是这般情味。
?看看村头,几株桃树,立在那儿。树皮光滑而明净,散发着淡淡的光泽;桃花打着苞,正含苞待放,花苞透着浅浅的、薄薄的红,像是女人的唇。
?不,是三月的薄唇:柔柔,肉肉,软软。
(有改动)
9.
文章主要描绘了春天的哪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4分)
10.
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来描写春风的?有什么作用?(4分)
11.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12.
怎么理解《三月的薄唇》这个题目?(4分)
(二)直击中考阅读题。【2020·齐齐哈尔】(15分)
一棵野蔷薇就这样把春天顶了出来
①那个早晨,看见家门口的野蔷薇枝条上钻出了一个个小芽,惊叫一声。
②那些嫩芽刚探出头,似乎来不及搞清楚它们与这个世界、与这个春天的关系,所以不停地犯嘀咕:呀,我是怎样冒出来的?我是被谁推了一把吗?它们在枝条上跺脚,摇晃着身体,但是枝条没有动静。而这个时候如果有风,它们的心又该慌张了吧?
③一个嫩芽长出来,也有好几种色彩:芽的根处,是微红的,好像带着血,想必也是疼的。没有一种事物能够轻轻松松地获得美丽,没有经过疼痛的事物也配不上美丽,所以每一个春天都值得赞颂和尊重。
④往上一点,有微微的绿意,这是春天烙进它身上的生命的基因:告诉它以后会长成一片葱郁的叶子。这是让它放心呢!所以,一片叶子从一开始就不会出错,它只要尽情生长,就一定会迎来生命的蓬勃。春天如此宽厚,万物才重新生长。
⑤再往上一点,就是鹅黄了:刚刚长出来的娇柔的模样,仿佛弱不禁风。当然,它也不需要经过几场风,就会又往上长一点了。如同一个走夜路的人,总是担心一脚踏进泥泞,但是还没有踩到泥泞,这一段路就已经走过去了。仿佛人生路上的一些事情是早注定的,如同这个春天必然到来,我们需要做的不过是尽情绽放。
⑥一棵野蔷薇就这样把春天顶了出来。
⑦春天就这样来了,一点一滴漫不经心的样子,油菜花也零零星星地开了,不用担心,它们会越开越多,没有一朵花会错过春天:它们和春天是互相映照互相需要的。而春天也是一个凶猛的季节,它不开个酣畅是不会罢休的。
⑧当然这棵野蔷薇并不知道我对它的憎恨:我在某网购平台上看见它开得那么妖娆,还可以接连不断地开,结果栽下去,它却是一棵野蔷薇——花开得乱七八糟,没有一朵成形的,挂在枝头上的全部是小小的白花,我被商家骗了。但是它没有骗我,因为它不敢骗春天。所以春天一来,它似乎就叫了起来:我在,我也会开花!
⑨今年,我又买了几棵花苗栽下了,我一样不知道它们是真是假。但是我最关心的不是它们的真假,而是它们能不能活下来。我觉得这对我对它们都同等重要。如果它们活了,对我就是奖赏,就不存在欺骗,而且这个春天我还将多一分
期待。
(有删改)
13.
请分析文章以《一棵野蔷薇就这样把春天顶了出来》为题的作用。(4分)
14.
结合语境,理解文中第⑦段中加点词语“凶猛”的含义。(3分)
15.
结合文章内容,从描写方法或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第②段画线的句子。
(4分)
16.
文章结尾作者写道“这个春天我还将多一分期待”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作者的期待是什么。现在的你对未来也一定充满了期待,请写下来与大家分享。(4分)
17.
请以《我不后悔》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字要写得规范工整;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③不得抄袭。
第一单元 周周清(二)
一、基础清
1.
(1)萧 肃 朗(每空1分,共3分)
(2)脑 恼 事 示(2分)
(3)撇(1分)
(4)A(2分) 点拨:此语段中的秋是静美的,应该用平缓轻柔的语速、语调来读。
2.
C(2分) 点拨:A句不合逻辑,“月光、树影”不能发出“沙沙的声响”,应
在“发出”前加上“树叶”;B句指代不明,把“他”改为“小强”或“小刚”;D句用词不当,“巧夺天工”的意思是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应改为“鬼斧神工”。
3.
D(3分) 点拨:“闪着光”后面的逗号应改为分号。
4.
C(3分)
5.
种子发芽,鲜花开放,显生机竞自由,大自然拥有奇特的魔力。瑰丽山河,浩瀚大海,展辽阔状雄伟,大自然拥有雄奇的魔力。(每句2分) 点拨: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从示例来看,句子由几个分句组成:连续的两个短语,一个由两个动宾短语构成的连动句,还有一个是具有完整主谓宾的句子。从语意上看,第三句的两个动宾短语的内容分别对应第一句和第二句,第四句则由此生发出对大自然魔力的感慨。于是,从“显生机竞自由”的内容来看,“种子发芽”“鲜花开放”应放置在此句之前,后面对应的应该是“奇特的魔力”。从“展辽阔状雄伟”的内容来看,“瑰丽山河”“浩瀚大海”应放置在此句之前,后面对应的应该是“雄奇的魔力”。
二、素养清
6.
(1)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2)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3)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每空1分,共8分)
7.
(1)示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2分)
(2)歌词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塞北的雪轻盈、洁白的特点,赞美了她是春天的使节,给人带来了希望与美好。(3分)
(3)示例:寒冬真情暖人心(3分)
8.
不是好孩子,不能入园(2分) 请家长照顾好孩子(2分)
三、阅读清
(一)9.春风、春雨、春山、春草。(2分)春风是柔软的,春雨是细柔的,春山是疏朗的,春草是浅绿的。(2分)
10.
作者是从视觉、听觉、触觉等角度来描写春风的。(2分)表现了春风吹过,万
物复苏的情景。(2分)
11.
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小草比作“点点繁星”,(1分)形象生动地
表现了初春时节破土而出的小草绿得逼人眼目的特点,(1分)表达了作者对春草的喜爱之情。(1分)
12.
题目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了初春风和日暖、
雨酥草嫩、又柔又软的特点,(1分)表达出了作者对春天美景深深的喜爱之情。(2分)
(二)13.
①巧妙地运用了动词“顶”,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野蔷薇生命力的顽强、
蓬勃,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或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野蔷薇生命力的顽强、蓬勃,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2分)②揭示文章中心,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赞美、对生活的热爱。(2分)
点拨:本题考查对标题作用的理解。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其作用是交代文章的写作对象;关联主要情节,起到贯穿全文的线索作用;透露出作者的观点或感情倾向,暗示文章的主旨。标题有独特之处(运用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的,可以从寓意含蓄深刻、制造悬念、引人深思、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等方面去分析。
14.
“凶猛”本义指(气势、力量)凶恶强大。(1分)在文中贬义褒用,它写出了春天宽厚、孕育生命的力量强大的特点。(2分)
 点拨:本题考查重点词语的含义。答题模式一般为“词义+内容+情感”。即:理解词语本义,结合语境分析词语描述的内容,以及表达的情感。
15.
示例一:画线句运用了心理描写,生动传神地刻画出了野蔷薇刚刚长出嫩芽
时的惊讶与意外,(2分)表达了作者看见野蔷薇长出嫩芽时的吃惊与欣喜之情。(2分)
示例二:画线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野蔷薇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野蔷薇刚刚长出嫩芽时的惊讶与意外,(2分)表达了作者看见野蔷薇长出嫩芽时的吃惊与欣喜之情。(2分)
点拨:本题考查赏析句子,回答时要点明三点:描写方法(表现手法、修辞手法)+描写对象的特点+包含的情感。
16.
示例:作者的期待:期待新买的花苗能够成活、生长、盛开;期待有了花朵的点缀,这个春天更加美好;期待自己能够尽情绽放,使人生多姿多彩。
(2分)
我的期待:我期待自己能够考上理想的高中,实现梦想,不负韶华,让青春无悔。(2分)
四、写作清
17.
(50分)【写作指导】这道命题作文题的关键点乍看上去有两个,一个是“我”,一个是“不后悔”,但仔细阅读文题后,不难发现,文题中还有一个隐藏的关键词,那便是不让“我”后悔的“某件事”“某种经历”“某份情谊”“某种回忆”“某个选择”等等回想我们的生活及成长经历,其实可写的内容很多,比如尝试的失败,比如做好事不被认可,比如刚结识的好友却面临分别等。但无论写什么,我们都要注意既要展现“那件事,那份情,那种经历”的细节,又要交代不为其后悔的原因,也就是通过分析反思事件,借不后悔表达自己成长过程中的感悟和体验,展现心志、信念和追求。
在选取写作素材时,我们既可以选取自身生活素材,写出真情实感与个性,也可以选取热点焦点素材,如联系“文化自信”,写自己不后悔学国粹京剧,不后悔学书法等等,都能让习作带有浓厚的文化气息,赢得高分。也可以挖掘历史,选取历史人文素材:文题中的“我”,并非一定是作者本人,理解为第一人称即可。由此,我们可以穿越历史,化身为关羽,写义释曹操不后悔,化身为王昭君,写出塞和亲不后悔等,这样构思写出来的文章视角独特,也容易赢得老师的青睐。
例文: 
我不后悔
黄叶飘落,又是一年秋风来,面前闪过属于你们的笑颜,我不禁笑出了声,若再给我一次机会,我还是会选择你们,因为流年给了我不后悔的答案。
一场表演的倒计时,如沙漏般压在我的心房。我通过层层选拔,终于获得了主持的机会,我没日没夜地练习,磨得我嘴皮出泡,且常常在睡梦中喃喃自语。
一通电话打破了我的日常计划,舞蹈队的老师慌慌张张地说:“一位队员的脚崴了,没法儿参加最后的演出,眼看时间这么紧,只有你熟悉这首曲子的舞蹈动作,再找人怕是来不及了,你那边的主持可以换人吗?你知道的,舞蹈讲究合作、协调,训练很耗时间,主持讲究个人才艺,搭配起来也比较容易,你愿意帮助老师吗?”她的声带一颤一颤,紧张担忧揉进了声音中,我分明感受到电话那头的她额上渗出层层汗珠,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她添了一句:不行的话,这个节目就得撤下了……电话两头陷入久久的沉默,我脑中一片空白,攥着主持稿的手越捏越紧,努力平复着心情,却平静不下来,只是动着嘴唇,挤不出一个字。
我和家人商量了,都说决定权在我。夜,仿佛听懂了我的诉说,掀不起一丝波澜,我的脑子如一团乱麻,这时才真切地感受到了什么是“剪不断,理还乱”。主持,是我心心念念很久才得到的,忽而脑海中闪现出一次次选拔的表现,背后默默的付出;但很快画面又转为和舞伴们练习的艰辛、洒汗的快乐。一切的悸动,化为泪的软肋,我哭了一个晚上,想了一个晚上。
我提着包,抹干了泪,轻轻地敲着舞蹈教室的门,深吸一口气,向着练习的伙伴们说:“我回来了。”
每天一睁眼,我就提起包,冲往排练场。一个个动作、表情在我脑海中来回重复,我跟着音乐,左右摇摆,汗顺着两颊滑过,看着镜子里自己累成狗的模样,甜甜一笑。排练累了,大家就互相拍拍肩,加油打气;休息时,就一起讲着童年趣事;回家时,大家挥动着臂膀,微微一笑,说着:“明天见。”
演出的日子如期而至,我们坐在后台等着上台,主持人在台上大方自信地表达,还有那只为一人的鲜花和掌声,让我不由得感叹——真好,但我知道,还有更好的,是在我身旁搂着我肩膀的小伙伴们,那自信的神情和互相加油打气的话语,恰似一阵春风拂过我的心田,暖暖的,有种说不出的美好,银铃般的笑声更是最动听的音乐,看着你们,这一切的一切坚定了我的心:我不后悔。
经历艰难的选择,得到又失去,但我不后悔。很感谢当时自己把握住了成长给我的礼物,让我明白,失去也是一种得到;鲜花掌声,属于我,也属于你,属于我们一起奋斗的时光。
【总评】本文回顾了自己的一次艰难的选择,其中有失去,但更有获得,有成长的感悟。文章语言生动,描写细腻,体现出了作者扎实的语言功底。结构上前后呼应,结尾升华文章的主题。第一单元 周周清(一)
[测试范围:第1、2课 时间:45分钟 满分:45分]
1.
下列各组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4分)
A.
风筝(zhēng)
嗡嗡(wēng)
安适(shì)
发髻(jì)
B.
应和(yìng)
嘹亮(liáo)
澄清(chéng)
狭窄(zhǎi)
C.
抖擞(dǒu)
酝酿(yùn)
健壮(jiàn)
害羞(xīu)
D.
肌肤(fū)
宽敞(chǎng)
空灵(kōng)
地毯(tǎn)
2.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4分)
A.
森林公园里到处都是呼朋引伴的游人。
B.
墙边一排一排的板凳上,坐着花枝招展的女人,她们笑语盈盈。
C.
夏天的雨总是淅淅沥沥地下一阵,让人觉得酣畅极了。
D.
冬天来了,那些曾经在繁花嫩叶中卖弄喉咙的鸟儿,而今不知道藏至何处
了。
3.
【2020·武汉】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4分)
A.
文学的条件很简单:有话值得说,说得恰到好处。有话值得说,内容才充实;说得恰到好处,形式才完美。
B.
雪花六角,晶莹且轻盈,可谓天之魂魄,雨之精灵。自高天降落,即是一生;雪者,天下之奇也。
C.
风大起来了,湖畔的树木花草开始摇动起来。树叶的摩擦声响起来,一直响到整个世界都充满它们的喧哗、呼啸。
D.
大自然给予人类的诗意是缤纷多姿的。如果你愿意去寻找,去感受,它就会时时出现在你的眼帘,荡漾在你的心胸。
4.
将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4分)
①漫天的雨纷然而又漠然,广不可及的灰色中竟有这样一株红莲!
②有一次,雨中走过荷池,一塘的绿云绵延,独有一朵半开的红莲挺然其间。
③像一堆即将燃起的火,像一罐立刻要倾泼的颜料!
④我一时为之惊愕驻足,那样似开不开,欲语不语,将红未红,待香未香的一株红莲!
⑤我立在池畔,虽不欲捞月,也几成失足。
A.
②⑤①③④   
B.
②④①③⑤
C.
②⑤③④①
D.
②③④⑤①
5.
下面的古诗描写了四季的景色,请你根据提示将诗句补充完整。(8分)
季节
出处
诗句

志南和尚《绝句》
沾衣欲湿杏花雨,____________________。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接天莲叶无穷碧,____________________。

王维《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________________。

王安石《梅花》
墙角数枝梅,________________。
6.
(综合性学习)寒来暑往,四季更替,自然界就是这样演绎着春夏秋冬的变化。请你参加班上开展的“走过四季”语文实践活动,完成下面的练习
。(7分)
(1)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一个主题。(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年四季,你最喜欢哪个季节?说出你的理由,并写出两句与这个季节有关的诗句。(4分)
最喜欢的季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 魂
刘增山
人们啊,你可知秋天为何有一个丰厚的收获?因为它有着一个成熟的头脑。
——题记
秋 实
秋天到了,成熟的果实却低下了头,它不是在孤芳自赏,也不是在自我陶醉,更不是在哀泣自己将跌落枝头。它是在想:我是怎样成熟的呢?
不是风,我怕早已霉烂了;不是雨,我怕早已干瘪了;不是光,我怕早已苍白了;不是热,我怕早已憔悴了。
世界上有不经过风吹雨打而成熟的果实吗?世界上有不经过光照日晒而成熟的果实吗?
秋 色
秋是什么颜色呢?
谷子说:秋是黄色的,我就是叫秋风吹黄的。高粱说:秋是红色的,我就是叫秋气染红的。松柏说:秋和夏没什么区别,都像我一样青翠……
秋天听了摇摇头说:不,不,我是五彩缤纷的。如果我只有一种颜色,那秋天该是多么单调啊!
秋 味
你品味过秋吗?它是什么滋味?
苹果说:秋是香的,不信你闻闻;甘蔗说:秋是甜的,不信你尝尝;槐籽说:秋是苦的,不信你嚼嚼;秦椒说:秋是辣的,世上的人没有不知道的;红果说:秋是酸的,连山里的石头都晓得……真是众说纷纭,各抒己见。
秋天笑了笑说:你们的见解对一半错一半,我是香的,又不单是香的;我是甜的,又不只是甜的;我是苦的,又不光是苦的;我是辣的,也不全是辣的;我是酸的,更不尽是酸的。在我的收获里,有酸、甜、苦、辣各种味道,不信,就请去问问那饱经忧患的庄稼人吧!
秋 风
有人说,秋风是冷酷无情的,抱怨它吹跑了树叶,吹落了果实,吹掉了种子,说它吹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
人们啊,你可曾想过这样的道理:
如果不是秋风将树叶吹落梢头,那片片叶子不是要被严冬撕碎吗?如果不是秋风把果实卸下高枝,那果实不是要被冰雪吞噬吗?如果不是秋风将种子吹下茎秆,那种子不是要被酷寒冻僵吗?是秋风,把叶子介绍给根须,使它找到了延续生命的母体;是秋风,把种子藏进了厚实的泥土,使它有了一个萌生春天的温床;是秋风,把果实领进了一个个温暖的家,使它保存了生命的胚胎。
感谢秋风吧,别曲解了它那一副保护生命的慈母般的心肠。
秋 叶
飘悠悠,飘悠悠,盘旋的秋叶在落下之前,似乎忧心忡忡。
秋叶呀,你是怕人们忘记了你的贡献吗?不会的,人们不会忘记你一生的苦累劳作,不会忘记你夏日献出的绿荫,秋天献出的收获。秋叶呀,你是在哀伤自己生命的短促吗?不要这样英雄气短!你的灿烂的一生并不会随着秋的到来而结束,殷实的种子已带着你的希望,向春天奔去了……
飘悠悠,飘悠悠,秋叶依然在那里盘旋着,它似乎既不留恋枝头,也不忧虑命运,而是在寻觅自己的归宿。它是在想:既然生命已有了一个不寻常的开头,就应当有一个不寻常的结尾。
秋 土
春天的土地是温馨的,它使万物萌生;夏天的土地是热烈的,它使生命拔节;秋天的土地则是诚实的,它用收获证明着播种者的品质。
如果你种下的是莠,秋天收获的定是一片杂草;如果你种下的是秕子,秋天收获的定是一把糟糠;如果你什么也不种,秋天收获的则是一片空白。
如果你种下的是葵花,秋天收获的定是一片金黄;如果你种下的是甘蔗,秋天收获的定是蜜糖。秋说:人们啊,在你播种时,最好先想想秋天会有什么样的收获吧!
(有删改)
7.
说说你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理解。(2分)
8.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不寻常的开头”与“不寻常的结尾”指的是什么?(4分)
9.
本文由六个片段组成,六个片段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4分)
10.
本文语言生动形象,富有特色,请简要分析。(4分)
第一单元 周周清(一)
一、基础清
1.
C(4分)
点拨:“羞”应为xiū。
2.
C(4分) 点拨:“淅淅沥沥”形容轻微的风声、雨声、落叶声等。一般用来形容小雨落下的声音,这样的雨不会让人觉得酣畅极了。
3.
B(4分) 点拨:分号表并列,“自高天降落,即是一生”和“雪者,天下之奇也”两句并非并列关系,不能用分号,故B错误。
4.
B(4分)
二、素养清
5.
春:吹面不寒杨柳风(2分)
夏:映日荷花别样红(2分)
秋:天气晚来秋(2分)
冬:凌寒独自开(2分)
6.
(1)示例:走过四季,珍爱自然。(3分)
点拨:本题所设计的主题要与“自然”“季节”有关,可摘抄提示语中的词句,但要稍有变化,语言要精练生动,有感染力。
(2)示例一:春季(1分)
春天生机盎然,充满了生命的活力。(1分)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2分)
示例二:夏季(1分)
夏天热情似火,展示着生命力的旺盛。(1分)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2分)
示例三:秋季(1分)
秋天明朗洁净,让人神清气爽。(1分)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2分)
示例四:冬季(1分)
冬天白雪皑皑,孕育着春天的希望。(1分)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2分)
三、阅读清
7.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秋天,果实的成熟都是经过风吹雨打、光照日晒的。深层意思是人们不经过风吹雨打,不经历艰难困苦,是到不了理想的彼岸的。(2分)
点拨:对句子含义的理解,要先结合语句本身答出表层含义,再结合句中的关键词及文章的主旨,挖掘其深层含义。
8.
“不寻常的开头”指的是:秋叶一生劳作,无私奉献。(2分)“不寻常的结尾”指的是:当神圣的使命完成时,它又悄然离开枝头,化作肥沃的土壤,报答大树的恩情,为来年的丰收做准备。(2分)
9.
不能。(1分)文中的六个片段有序展出,“秋实”延伸出“秋色”“秋味”,“秋风”引出“秋叶”“秋土”,这是按照由生命表象到生命来源的顺序来写的。(3分)
10.
示例一:语言生动,意境优美。(2分)缤纷的色彩,慈祥的风儿,飘落的秋叶,无不把人带到一个美妙的意境中。(2分)
示例二:善用修辞,富有活力。(2分)文章运用拟人、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把一个丰富多彩、温馨可爱的秋呈现在读者面前。(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