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
一、教学内容分析:
(一)、对课程标准理解:
新的课程标准对认识国家自然环境有两大目标:
1、在地图上指出某一国家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某一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指出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和突出的自然灾害,并简单说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教材希望通过案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认识国家自然环境的学习方法。
(二)、教学对象分析:
初一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虽初步了解地理学习的规律,但通过身边的事例分析归纳地理知识的能力还是比较欠缺。本班学生学习态度积极,收集资料的能力较强,但对资料信息进行选择、分析、对比、归纳的能力还不高。基于对学生已有学的估计,本节课注意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身边的事例拉近学生与地理的距离;并且开展小组讨论汇报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获取知识,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与能力
(1)通过阅读日本图片、资料,学会描述日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特征;
(2)说出日本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方面的经验;
(3)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利用各种途径收集信息,特别是利用网络进行材料搜集和取舍的技能。
(2)在众多纷繁的资料中,要学会鉴别有用资料,要做到取其精华,要“言之有理,论之有据”。
(3)对所用资料进行探索、对比和分析,从而形成自己的观点。
(4)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按自己的兴趣自行组组进行分析、研究,并与其它小组进行交流。
(5)学会用比较法和归纳法学习国家地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分析,懂得看待问题要一分为二的辨证思想。
(2)初步树立发展经济要保护世界环境的人地观。
(3)在活动中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学会与人分享成果,并用合适的方式表述自己的看法。
(四)、教学重、难点和难点突破:
教学重点:日本的自然环境特征
教学难点:如何从日常所见所闻分析出国家的自然环境特征。
难点突破:通过学生网络查询、查阅书籍、访问、调查等活动来收集资料证明自己的观点,然后通过小组激烈的讨论、小组间汇报展示,从而对比、分析得出日本的自然环境特征。
二、教学策略:
本次教学活动将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课堂内容为“衣食住行话日本”的研究课题,让学生自选一方面,在阅读大量的有关地理资料,并对资料信息进行分类、选择、取舍、整理、分析、概括的基础上形成日本的自然环境特征。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课前)以及必要的信息技术工具和地理教材上相关的内容资料进行自主探究,最后通过小组讨论,班上汇报方式展示出来。通过身边的事例拉近学生与地理的距离;并且开展小组讨论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获取知识。这活动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的素质教育特征。在活动过程中注意发挥教师在整个活动中的指导作用:如教学活动之前的准备、指导和策划;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在网上或地理教材上相关的内容查找、选择、阅读和整理地理材料,并把这些材料提供给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建议。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媒体: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小组讨论的汇报材料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流程图:(见另件)
(二)、教学过程详案: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情境设
置
发现回答
解答问题
播放日本汽车标志,
点评:同学对课外的知识了解还挺多,很棒。
除了实用的汽车,你还知道日本有什么众所周知?
点评:同学课前的查阅资料和小组讨论看来都挺有收获。
播放富士山、樱花、东京景色和和服、寿司图片,引出课堂主题:
——衣食住行聊日本
过渡:下面就让同学把你们聊的结果与大家分享。
问题:“在那里?”是描述日本自然环境特征的那个方面?
展示“世界政区图”,明确日本的相对位置和纬度位置。
过渡:看完漂亮的和服,同学们迫不及待想了解日本的什么?
下面有请“美食”小组
(同学抢着说出汽车品牌)
(学生回答)
“衣”小组汇报:小组代表描述日本衣着特点,并分析为什么形成这样的特点。
小组问题:日本在那里?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学生完成形成性练习之学习主题一1、2,
(美食)
“食”小组汇报:小组代表描述日本饮食特点,并分析为什么形成这样的特点。
小组问题:日本人为什么爱吃海产?
(学生回答)
利用直观的图片,引起学生兴趣,充分调动课堂气氛。
明确收集资料、小组讨论都是很好的学习方法。
引出课题《衣食住行话日本》,使同学们对日本有一个初步印象。
充分培养学生合作能力、自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看图把知识点落实到图上。
启发引导学生从身边事例归纳日本位置的特征,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
突出重点,落实知识点。
充分培养学生合作能力、自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看图把知识点落实到图上。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拓展知识
发现回答
解答问题
发现回答
展示“日本位置图”,明确日本的海陆位置,并补充钓鱼岛的主权问题。
问题:日本周边海域辽阔,拥有丰富的什么资源?
过渡:没到过日本的同学想不想知道日本房子的样子,有请“住”小组。
展示《日本地震》图片,补充:世界上10%的活火山集中在日本,人们能感觉到的地震平均每年达1000多次,大的破坏性地震平均2~3年也会发生一次。1923年8.3级的关东大地震就造成4万3千人死亡。
展示“世界火山、地震带分布”图,明确日本的板块位置。
问题:火山爆发是一种可带来严重后果的自然灾害,但日本人有没有想办法变害为利?
出示“北京和哈尔滨气温和降水比较表”,
问题:冬季,东京比北京冷还是暖,夏季呢?降水量,哪一个多?这说明日本的气候具有什么特点?
学生完成形成性练习之学习主题一3,
(学生回答)
“住”小组汇报:小组代表描述日本传统住房的特点,并分析为什么形成这样的特点。
小组问题: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
(学生回答)
学生完成形成性练习之学习主题二3、4
(火山灰经过长期的风化作用会形成肥沃的土壤,栽种农作物可望丰收。)
学生完成形成性练习之学习主题三1、2、3,
启发引导学生从身边事例归纳日本位置的特征,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
课外知识拓展,激发同学的爱国热情。
突出重点,落实知识点。
启发同学理解位置和资源的关系。
充分培养学生合作能力、自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看图把知识点落实到图上。
课外知识拓展
突出重点,落实知识点。
培养学生看待问题要一分为二的辨证思想。
启发学生思考日本气候的海洋性特征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发现回答
解答问题
总结
设疑
过渡:有丰富的降水、肥沃的土壤,日本的樱花更灿烂了,我们都期待最后一个组的介绍,对吧。请“行”小组。
读日本地形图,根据分层设色地形图的颜色判断地形特征,
问题:日本地形以什么为主?
日本最高的山是什么?
日本最大的平原是什么?在那里?
日本平原狭小,会大量砍树开荒吗?
讨论“日本森林覆盖率高达70%,为什么所用的木材大部分要从外国进口?”
归纳日本的自然环境特征,
指出了解国家自然环境的方法。
在二战中日本帝国主义遭到彻底失败,日本许多工厂和城市变成了一片废墟,当时的日本就像一个输光的赌徒,而如今的日本已经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请同学根据刚才分析的日本自然环境特征课后思考:日本的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特征对日本能成为世界经济大国有什么影响?
“行”小组汇报:小组代表描述日本人爱去的地方,主要的交通特点,并分析为什么形成这样的特点。
小组问题:日本地形以什么为主?
(学生回答)
(山地、丘陵)
(沿海有狭小零碎的平原。)
(富士山,3776)
(关东平原,本州岛、太平洋沿岸)
充分培养学生合作能力、自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看图把知识点落实到图上。
突出重点,落实知识点。
抓住细节拓展,进行环保教育,学习日本人不仅具有强烈的环保意识,还具有较强的资源保护意识
突出重点。
五、形成性练习:
(见另件)
六、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