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概述
1、本节教材分析
通过第七章亚洲的学习,学生对区域地理知识的学习方法和技能已经有了初步了解,本章是强化学习区域地理知识和技能,让学生进一步提高说明地理问题和学习区域地理的能力。
本节分为三小点:亚欧大陆的半岛、平原广阔的大洲、暖湿的土地。从整体上认识欧洲,为学习第二节“发达的欧洲西部”和第三节“俄罗斯”起着承上启下作用。
本节分为2课时,这一课时我安排学习前两点:亚欧大陆的半岛、平原广阔的大洲。
2、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
了解和分析欧洲地理位置、大陆轮廓和地形及其特点。
②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③情感目标:
增强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创建民主、平等交往的新型师生关系。
3、重点
欧洲的地理位置、地形分布、大陆轮廓及其特点。
4、难点
正确分析出欧洲的地形特点。
二、教学过程
教学中本节课设计了四个环节
导入新课——新课的展开——总结复习——课后练习
(导入新课)
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欧洲著名景点的景观图,引出教学内容——欧洲。
(课题提出)
本节课的教学要点有如下:
第一节 欧洲概述
(第一课时)
一、亚欧大陆的半岛(欧洲)
[活动]通过多媒体的展示“欧洲地形图”,结合课本P37图8。1“欧洲地形图”引导学生认识欧洲的地理位置、大陆轮廓与主要的地理事物。(看图完成P37练习)
半球位置:欧洲在东、北半球;
海陆位置:欧洲东部与亚洲的大陆部分相连;西濒大西洋,北临北冰洋,南靠地中海。
3、纬度位置:欧洲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北寒带。
小结:欧洲就像是亚欧大陆的半岛
4、通过多媒体的展示“欧洲地形图”与“非洲地形图”进行比较得出:
欧洲:海岸线曲折,是世界上海岸线最曲折的大洲,多半岛、岛屿。
5、让学生通过看图讨论找主要的地理事物
主要的地理事物:
半岛: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等
岛屿:冰岛、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等
边缘海:巴伦支海、挪威海、北海、地中海等
二、平原广阔的大洲
1、认识主要地形区
通过多媒体展示“欧洲地形图”和结合课本P37图8。1“欧洲地形类型面各比较示意图”引导学生了解欧洲主要地形区
主要平原:西欧平原、中欧平原、东欧平原。
山脉主要分布在南北两侧
2、地形特点
通过多媒体展示和结合课本P38图8。4“各大洲平均海拔比较图”引导学生了解欧洲的地形特点。
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均海拔300米,是世界上地势最低的大洲,其中海拔在200为以下的平原占60%。
地形以平原为主,山地主要分布在南北两侧。
主要山脉:斯堪地纳维亚山脉、阿尔卑斯山脉等
三、冰川地貌
1、让学生思考冰川会对地表产生什么影响?
通过多媒体展示,冰川地貌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冰川地貌
冰川作用
约200万年以前,欧洲气候寒冷,地表许多地方被冰雪覆盖,冰雪在重力作用下形成冰川冰,并向低处运动,形成冰川。冰川前进时候,像推土机一样刨蚀地表,形成许多峡湾如挪威的峡湾。在冰川融化后夹带的沙砾和泥土堆积起来,形成东欧平原的低矮的土丘等。
四、总结复习,学生不看书完成练习。
五、巩固练习,学生做练习册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