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7.3 南亚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7.3 南亚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6-03 17:35: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南亚》
一、?教学课题?
通过活动引导学生通过看地图、分析地图,让学生多思考、讨论、展示、讲解、练习等多种途径,使学生学会分析分区地理的方法,培养学生总结问题的能力,并锻炼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结合地图熟悉南亚的位置、范围和主要国家,培养学生据图获取简单区域知识的能力。
?(二)运用地图掌握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和两大河流的概况。?
(三)通过学习人类古代文明南亚补充中国古文明相关知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材分析?
南亚相对于亚欧大陆其他地区来说,在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方面,呈现着独特的区域特征。本节教材包括“位置与国家”、“三大地形区”、“一年分三季”、“宗教与社会”、“人口与经济”等内容。?
考虑到南亚特殊的地理环境,教材在内容处理上,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归纳某地区地势及地形特点,解释地形与当地人类活动的关系,运用图表说明出某地区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在内容处理上突出了自然要素、人文要素之间的密切联系和相互影响。?
三、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好奇、热情、活泼,各方面都积极向上,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感情不稳定、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善于机械记忆和直觉思维,运用地图分析问题的能力不足。所以本节课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并把知识和图结合起来记忆。??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能在图上填出南亚的国家和主要城市。
2.掌握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并能在图上填绘出南亚主要的山脉、平原、高原、河流。
3.通过读图分析印度河、恒河的发源地、流向、流经国家、注入海洋等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从地图上以及从课外资料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中国主要邻国的知识内容。
五、教学重点:
(一)掌握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并能在图上填绘出南亚主要的山脉、平原、高原、河流。
(二)通过读图分析印度河恒河的发源地、流向、流经国家、注入海洋等特征。
六、教学难点:
掌握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并能在图上填绘出南亚主要的山脉、平原、高原、河流。
七、教学准备:
搜集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八、教学课时
1课时
九、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以历史故事传说引入新课内容。
中国古代发明了指南针后,非常注重对外的交往,有丝绸之路、有郑和下西洋、有鉴真东渡、也有我们从小就听遍了的唐僧取经——也就是历史上的玄奘西行。而玄奘和尚的目的地就是天竺也就是古代印度。
找了解这些历史故事的学生为全体学生简单介绍,提高兴趣。
板书:第二节??? 南亚
二、讲授新课:
板书:一、南亚次大陆
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南亚次大陆名称的由来?
让学生通过读图找出印度(南亚)地理位置:(通过读图启发学生。)
1、位于亚洲的南部,西临阿拉伯海、东临孟加拉湾,南被印度洋包围。
2、北回归线穿过中部。指出南亚的范围:包括印度半岛、斯里兰卡岛、马尔代夫群岛。
3、印度次大陆。强调次大陆的概念不同于大陆或岛屿,而是“相对独立”
4、主要国家、首都:
临海国:印度——新德里 巴基斯坦——伊斯兰堡 孟加拉国——达卡
内陆国:尼泊尔——加德满都 不丹——廷布
岛 国:斯里兰卡——科伦坡 马尔代夫——马累
克什米尔地区:印度与巴基斯坦各自控制其中一部分(图上找出印巴停火线)
板书:二、地形特征
通过分析地形图,着重强调三个主要地形区及分布特点,指导学生按照:平均海拔高度、相对高度、主要地形类型、地形分布特点的方法分析地形特征。利用P42活动题,讲授解题思路与技巧。
1、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
2、中部是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
3、南部是德干高原
请学生用铅笔在P42彩图上作地形区的标记,完成书上练习进行读图、析图训练。(边看边画,加深印象。锻炼学生读图的能力。)
板书:三、河流
在地图中找出南亚两条主要的河流——印度河、恒河
在黑板简图中绘出大体位置、形状指导学生读图分析,通过阅读南亚地形图,并对照南亚地形图分析河流的流向、发源地、流经国家和注入的海洋。
十、课堂检测
1.南亚南部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 )
A.高原 B.山地 C.平原 D.丘陵
2.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雨季发生在 ( )
A.3—5月 B.6—10月 C.11—12月 D.1—2月
3.发源于南亚的宗教是 ( )
A.印度教和伊斯兰教 B.犹太教和基督教 C.佛教和伊斯兰教 D.印度教和佛教
4.印度河最终注入 ( )
A.孟加拉湾 B.阿拉伯海 C.波斯湾 D.地中海
5.读南亚凉季和雨季风向图,完成下列各题。
(1)表示南亚雨季的是_____图,表示凉季的是____图。
(2)甲图表示的是______季风,乙图表示的是______季风。给南亚带来大量降水形成雨季的是______季风,南亚降水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_和______部。
(3)南亚的气候主要是_______气候,这种气候在南亚最显著的特征是___________。
十一、小结及作业布置
1、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
2、作业:课课练双基达标:选择题第5题、综合题第8题。
十二、板书设计:
第二节??? 南亚
一、南亚次大陆
1、地理位置(海陆位置)
2、国家与地区
二、地形特征(三大地形区)
1、喜马拉雅山脉
2、印度河——恒河平原
3、德干高原
三、河流
1、印度河
2、恒河平原
十三、?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讲授了两个方面的内容:南亚的位置和国家;地形与河流。首先,我采用了电视剧《西游记》的一段视频来引入新课,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为活跃课堂气氛奠定了基础。其次,在讲述第一、二部分内容时,我采用学生读图、指图、识图相结合的方式,把自主学习和互助合作充分结合起来,收到了很好的课堂效果。在本课中充分把自主探究学习活动展开,把舞台让给了学生,能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创新精神,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形成独立的地理思维习惯,所以,将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为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也将是我以后教学的努力方向。?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是:课堂练习略显不足。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要做到精讲多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