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会进行简单的体积单位换算。
2、提高学生的分析、比较、判断能力及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使学生经历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的推导过程,理解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的道理。
2、会正确应用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进行名数的变换,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探索体积单位进率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学习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难点:
重点:体积单位的进率。 难点:体积单位的进率的化聚。 教学准备:
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模型,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激情导入
1、复习提问:同学们,我们学过的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相邻的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生回顾回答师板书: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相邻的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指名回答师板书:
1米2=100分米2 1分米2=100厘米2
2、我们复习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进率,那你知道每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吗?(生回顾回答:每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每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板书课题) 二、民主导课 (一)教学例2
1、出示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模型教具,问:当正方体的棱长是1分米时,它的体积是多少?(生看模型回答:1立方分米)
2、正方体的棱长是1分米,可以看作是10厘米吗?它的体积又是多少?(引导生动笔计算,部分学生可能回答:因为1分米=10厘米,所以体积为 10×10×10=1000立方厘米)
3、1立方分米和1000立方厘米是同一个正方体的体积吗?(生回答:是)由此我们可以得出1立方分米等于多少立方厘米吗?(生回答:1000,师板书1分米3=1000厘米3)。 4、出示正方体模型,引导:如果把这个模型的棱长理解为1米,体积是多少?(生看模型回答:1立方米)
5、现在吧1米看成10分米,体积是多少?这说明什么? (生回答:1000立方分米, 说明1米=1000分米)
6、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相邻的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1000)
7、指黑板板书,让学生看着黑板和老师一起口述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的名称及它们之间的进率。
8、生独立填写46页表格,指名汇报。 9、出示:0.5米=( )分米
1.2分米2=( )厘米2
教师:这是我们熟悉的题目,大家一起回忆一下它们的算法。(要求生口述并说出原因) (二)教学例3、例4 三、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高级体积单位的名数×进率→相邻的低级体积单位的名数
低级体积单位的名数÷进率→相邻的高级体积单位的名数
教学反思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并且已经熟练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后让学生对各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能够进行相互转化而设立的。 通过本节课内容的传授,我有以下几点心得和反思:
1.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展开教学,朴实、自然,有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
2.学生通过计算,自主探索得出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同时,及时引导学生回顾得出这一结论
的方法与过程,用类比、迁移的方法,放手让学生根据探索中得到的经验自主进行推算立方米与立方分米的进率,不仅掌握了数学知识,而且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
3.突出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概括能力的培养.体积单位名数的改写虽然是新知,但是学生已有面积单位名数的改写作基础,独立解答这类新知并不困难,因此这一层的教学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在尝试了几题的基础上概括出解题的一般方法。 4.巩固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新知识的补充和延伸,是形成知识结构和发展能力的重要过程。教师通过列表、单位换算、对比练习、解决实际问题等,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进一步掌握体积单位的换算方法,同时沟通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联系和区别,加深对这些单位意义的理解。 需要改进的地方
1、单位的统一,让学生自觉养成习惯。
2、平方、立方加强区别,不要让学生形成一种刚学了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受惯性思维的影响,急于求成出现错误。
3、课堂练习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设计的习题要有针对性,层次性。要让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基础上,获得良好的作业习惯,提高作业的正确率,同时发展学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