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22课《礼记二则——虽有嘉肴》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22课《礼记二则——虽有嘉肴》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6-04 10:58: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虽有嘉肴》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积累重点文言字词,熟读并背诵课文。
2、准确翻译文句,理解文中所蕴含的道理。
3、联系实际,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自己的学习。
【学习重难点】1、积累重点文言字词,熟读并背诵课文。
2、准确翻译文句,理解文中所蕴含的道理。
【学习方法】朗读法、交流法
【课前预习】
1、查阅有关资料,了解《礼记》、《学记》的有关知识。
2、借助注解和工具书,认读课文中的生字、生词。
3、默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导课
开学初和大家展示了我们教学愿景,其中理想的课堂是“良性互动,教学相长”。也就是师生能相互合作,正面积极地(正能量地)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互相促进,共同成长。其中“教学相长”这一理念,最早出于《礼记·学记》。《礼记》是一部怎样的著作?请看投影——
二、预习检测
1、了解《礼记》相关知识??(多媒体展示)
《礼记》,又叫《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全书用记叙文形式写成,一些篇章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有的用短小生动的故事表明某一道理;有的气势磅礴、结构严谨;有的言简意赅、意味隽永;有的擅长运用心理描写和刻画;书中还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辟而深刻。?
《学记》是《礼记》中的名篇,是古代教育史上比较有价值的教育论著。主要讲述教育制度、教学内容和方法,阐述了教学相长、循序渐进、长善救失等教学经验。?
2、听读课文
(1)听录音,读准下列字音???(多媒体展示)
嘉??肴(??????)????自强(?????)????兑命?(????????)????
学学半(???????)???相长(??????)
(2)听录音,听准朗读节奏???(多媒体展示)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3)多方式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节奏,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3、疏通文意
(1)自行翻译:请同学们结合课文下的注释,自己尝试着翻译课文,圈点出不理解的字句。
(2)小组讨论:将自己不理解的字句与小组成员合作探究,解决字词问题。组内不能理解的字句勾画出来。
(3)教师讲解:学习小组讨论之后还解决不了的字词,教师讲解。
三、当堂检测(解释加粗字,并翻译全句,每生一句,小组讨论,教师讲解,疏通文意)
1、虽有嘉肴 2、弗食,不知其旨也
3、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4、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5、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6、故曰:教学相长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7、其此之谓也
明确:(1)虽:即使;嘉:美好;肴:用鱼、肉做的菜。(2)食:吃;旨:味美;(3)至道:最好的道理;善:好处。(4)是故:因此,所以;困:不通,理解不了。(5)反:反省;自强:自我勉励。(6)长:促进。(7)其:表示推测语气;此之谓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此……之谓也”是一种固定句式,通常翻译为“大概说的就是……吧。”
四、合作探究
1、这篇短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本文主要论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只有学习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学以后才能知道有理解不了的地方。教和学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2、本文说理逻辑严密,条理分明。想一想:文章是怎样论证“教学相长”的?
明确:先从“嘉肴”、“至道”作类比,指出学习的重要性,在从教与学的关系得出“教学相长”的结论,最后从《兌命》“学学半”的话加以佐证。
板书:
嘉肴 食 旨 学 知不足 自反
学习重要性 教学相长 学 学半
至道 学 善 教 知 困 自强
五、熟读成诵(比一比,看谁背得快。)
六、拓展延伸(备用)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注:君:名词作动词,统治。念:想着。 典:主。)
译文:玉石不经雕琢,就不能变成好的器物;人不经过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所以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统治人民,总是把教育放在首要位置。《尚书·兑命》篇中说:“始终如一地想着要以学习为主”。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啊!
七、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课后练习。
八、教学反思
?《虽有嘉肴》这篇课文主要论述了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文章一开头就运用了类比的手法,从“即使有美味的熟食,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引申到“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处”的道理。接着讲教与学的关系,一个人只有学习了,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才能自我反省。而教授别人之后才发现自己知识的浅陋,这样才会反过来不断地钻研、提高,最后得出教学相长的结论。
?学习本身是一种实践活动,必须用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对待,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把明白了的道理付诸行动,通过行动来证明道理的正确。
? 由此,我想到了教学活动。其实教学本身是一个双边活动,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不可能高效迅捷地获取知识,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便不得施展,事半功倍。就像《师说》中说的那样“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只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而已,就让我们共同学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