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种子的萌发(第二课时)
回顾: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都是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
在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时,你认为应该选取什么样的种子?
选取完整的、饱满的、未处于休眠状态的种子。
玉米种子结构模式图
菜豆种子结构模式图
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一: 胚要保持结构的完整
啃食种子的米象
墨西哥“跳豆”
寄生在种子中的蛾类幼虫
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二: 胚必须是活的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三: 饱满的种子
饱满的玉米种子与干瘪的玉米种子
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四:
发育成熟,未处于休眠状态的种子
种子饱满,具有完整、活的胚,且发育成熟,未处于休眠状态,是种子萌发所需要的自身条件。
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
资 料
种子萌发的过程
种子萌发的过程
吸收水分→胚根发育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芽,芽进一步发育成茎和叶
胚根发育成幼根
根尖
根毛
资 料
根毛区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根毛的功能
成熟区
伸长区
分生区
根 冠
根尖的结构
子叶留土幼苗 子叶出土幼苗
胚轴的伸长
胚芽发育成芽,芽进一步发育成茎和叶
胚轴伸长
幼根
胚轴的伸长
探究: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在农业生产上,播种前应当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如果发芽率低,就需要另选良种,否则会造成减产。
科学方法
抽样检测:从检测对象总体中抽取少量个体作为样本进行检测,以样本的检测结果来反映总体情况的方法。
1.为了避免浪费,就用四五粒种子测一下可以吗?
思考
2.你认为应该尽量挑选个大饱满的种子吗?
不可以,因为样本量太少,偶然因素会影响实验结果。
3.应当给种子提供怎样的环境条件?
不应该,如果都选个大饱满的来检测,发芽率一般会较高;抽样时应当尽量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要随机取样。
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探究: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1. 一袋常见作物的种子
2. 大一些的平底碗或盘子
3. 厨房用纸或洁净的纱布
4. 清水
材料准备:
探究: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探究: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小麦
棉
水稻
玉米
菜豆
12~20℃
20~30℃
25~35℃
30~35℃
20~25℃
几种常见种子萌发的最适宜温度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第六天
第七天
萌发的种子数
探究: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种子发芽率的计算公式:
发芽率=
发芽的种子数
——————
供检测的种子数
× 100%
总结
条件
种
子
萌
发
环境条件
适宜的温度
一定的水分
充足的空气
自身条件
种子饱满
具有完整的、活的胚
发育成熟且未处于休眠状态
过程:
吸水→胚根发育→胚轴伸长→胚芽发育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