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 (五线谱) 二年级上册音乐 3 《快乐的音乐会》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 (五线谱) 二年级上册音乐 3 《快乐的音乐会》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06-04 16:44: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快乐的音乐会》
一、教材分析
《快乐的音乐会》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二年级第三册第七课《音乐会》中的歌曲。这是一首具有民歌风的儿童歌曲,歌曲为2/4
拍,六声徵调式,一段体的分节歌。激进、流畅的旋律不时的插入八分休止符和四分休止符,使得旋律收放有度,极尽得意的炫耀了小乐手吹、拉、弹、唱的技巧,风趣的道白加入使歌曲略有停顿,歌曲活泼欢快,耐人回味,是一首让学生喜爱的儿童歌曲。
二、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和激发学生感受人与动物之间和谐的情感,体验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过程与方法:运用听、读、唱、律动、表演等丰富多样的活动内容,有效地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去感受、去表现、去创造。
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民族传统器乐,有感情的表演唱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能力、表演能力与合作能力。
三、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可塑性强,课堂上的有意注意时间不长,所以在教学方法中选择动态图片、谈话法、听唱法、律动创编等方式,在快乐中获取知识,在玩中学会体验,在理解中进行比较,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和兴趣,为以后的课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达到我本堂课的目的。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传统民族乐器,学会演唱歌曲,体验表演乐趣。
教学难点:掌握中国民族乐器传统乐器的分类,形象的对歌曲进行律动表演
五、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导语:欢迎大家走进音乐课堂。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什么节目呢,我们一起听听看看。
(1)激趣表演,感知节奏:跟着《幸福拍手歌》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通过律动和谈话法引起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兴趣。】
(2)复习就知:复习科尔文手势
【设计意图:通过smart媒体电钢琴借助七种不同的手势高低位置来代表七个不同音阶唱名,它在视觉空间上把音的高低关系具体表现出来,使抽象的音高关系变得直观、形象,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音高概念。】
2、新歌教唱
(1)老师今天要带大家一起去一场快乐的音乐会,小动物们送给我们邀请券,但需要我们完成任务
任务一:我会认
(2)①二胡(拉弦类乐器)
师:谁能说说你了解到的二胡,模仿一下它的演奏姿势和声音,跟着老师有节奏的朗读第一段歌词【设计意图:通过模仿、想象、表演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主动参与学习。引导学生了解二胡,理解记忆第一段歌词,为歌曲教唱做准备】
②喇叭(吹管类乐器)
了解喇叭的吹奏姿势和声音,辅助学生感知第二段歌词。
③铜鼓(打击类乐器)
师:下面我们看看另一种乐器,打击类乐器小铜鼓,说说打击乐器有哪些,模仿铜鼓演奏姿势,学生自主有节奏的朗读歌词
任务二:我会读、我会唱
2、初步感知歌曲内容:播放《快乐的音乐会》(初听内容)
师:说说这首歌是几几拍?这首歌的情绪是怎么样的?
(3)老师范唱:
师:这样好听的歌曲老师也忍不住的想唱一唱了【设计意图:老师范唱和初次律动歌曲动作帮助学生感知旋律和歌词。新课程标准提出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通过SMART对象声音的插入功能,实现了范唱以及伴奏音乐的智能管理,可以有效的针对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及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及时调整,应生而教。】
(4)分段学唱歌曲用“6”模唱并跟电子琴歌唱(设计意图:通过模唱之后学生自己去发现歌曲中的难点,做到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并及时解决,跟着老师的电子琴弹奏学习歌曲,通过电子琴帮助学生建立准确的音高概念。)
(5)完整的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与教师范唱,遵循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充分的聆听为歌曲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6)你们表演的出神入化,老师又想考考你们了,请学生上台翻“连连看”游戏牌。
【设计意图:分组回答通过SMART中精品图片插入游戏翻牌游戏达到感知-强化-记忆的过程。在趣味游戏中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
任务三:我会演
表演唱歌曲:
导语:我们学习了几种乐器,闯关成功,拿到入场券!最后一个任务大家有没有信心把这首歌曲表演出来?分组学生随音乐自由表演。【设计意图:通过为歌曲律动表演唱来丰满歌曲的这个拓展形式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而且通过学生的表演交流,给予学生一个展示的平台,并且通过互评来提高培养学生评价的能力,也给予了学生艺术实践的机会】
六、课堂小结
好听的歌曲学完了,今天你们在课堂上学到了什么?(学生回答)
恩,同学们说的都很棒,今天我们不仅学会了歌曲,了解了几种乐器,而且要知道小狗小猫和我们人类是共同的朋友,跟小动物做朋友,爱护大自然,保护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