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分类与整理》精品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分类与整理》精品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6-04 08:09: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内容】
数的分类
教科书第88页例2及相应的课堂活动和练习题。
【教学目标】
经历对数的分类过程,掌握对数进行分类的方法,进一步加深对分类标准的理解。
通过数学活动的开展,巩固学生对分类方法的理解,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体验分类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数的分类方法。
教学难点:从不同角度确立分类的标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数字卡片、图形。
学生准备:数字卡片、人民币学具。
【教学过程】
一、联系旧知,引入新课
复习旧知
拿出4支白色粉笔,8支彩色粉笔。
教师:孩子们,看到老师手中的粉笔了吧,你们能用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分类方法,对这些粉笔进行分类吗?
请学生上台进行分类,然后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分类,有意识地突出“标准”二字。
引入新课
教师:小朋友表现得真好,这么快就把粉笔分成了不同的几类,说明你们已经学会了图形分类的方法。但今天老师想给你们增加点难度
——数的分类,有信心迎接挑战吗? 板书课题:数的分类。
[点评: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图形分类知识进行复习,让学生对已有的知识进行再现,有利于本节课基本知识的学习,同时满足学生的成功欲,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产生主动学习的愿望。]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教学例2
(1)动手给数分类
教师:老师带来了一些数(卡片展示),一块儿来读读,你们能给这些数分类吗? 请4个小朋友一组进行合作分一分。
学生小组合作,动手将卡片分类,教师巡视,提醒学生操作完成之后与同桌的小朋友说说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分。
教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分类的?
学生交流,汇报自己的不同分类方法,教师在黑板上进行展示,一定让学生说说怎么想的。
[点评: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观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经历分类的思维过程,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在学生找出一种分类方法的时候,鼓励他们积极思考,提出不同的猜想;让学生说说怎么分的,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
达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学会倾听的良好习惯。] (2)找出分类标准
教师:小朋友们,通过你们的合作交流,我们找出了这么多的分类方法。一起来看看,这些都是按什么标准分类的呢?
通过观察,归纳不同分类的标准,引导学生回答:可以按位数进行分类,可以按单双数进行分类等。
教师:我们找出了不同的分类方法,现在我们再动动小脑瓜,想一想,除了这些,还可以怎么分呢?
学生独立思考,看能不能想出其他的分类方法。(3)小结
教师:我们找到了这么多分类的方法,比较一下,分类的结果一样吗? 为什么呢?
学生观察并独立思考后,不难发现每种标准分类的结果是不同的。教师引导他们说出:因为分类标准不同,所以结果不同。
教师:是的,由于分类的标准不同,所以分类的结果也不同。在日常生活中,只要多开动你们的小脑筋,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去发现, 就能把问题看得更全面。
[点评:经历了把数进行分类的这个过程,学生对数的分类有了直接的认识和体验。根据课程标准,既要重视过程,也得重视结果。通过小结让学生明白:数的分类跟图形分类一样,先要确定标准,标准不同, 分类的结果就不同。]
(4)巩固延伸
引导学生找出生活中数的分类的实例。
教师:考考你们,数的分类,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吗?
学生独立思考后,留出充足的时间,全班交流。如:电影院的座位按单双数分类;公交车的车票可以按年龄(老人免票)和身高(儿童免票)分类;旅游景点和儿童游乐园的门票;还有一些商店(2元店、10元店)的物品按价格分类等等。
[点评:数学来源于生活,也要服务于生活。该环节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去思考生活中利用数的分类的现象,有意识地呈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对我们生活的作用。]
三、练习应用,巩固深化
课堂活动(1)认识面值
教师:请小朋友们拿出学具,将人民币学具摆在桌面上,认一认, 都有哪些人民币,硬币有几个? 纸币有几张?
独立给这些人民币分类
教师:请小朋友们根据刚才自己认识的人民币的面值,选定自己的分类标准,分一分。要注意想想我们学过的图形分类、数分类的方法。
该环节要留足时间,让学生讨论,交流,教师要巡视,对于表现突出的,要予以表扬;对于有困难的,要予以辅导。
交流分类结果
教师:请小朋友们把自己分的结果说给同学听听,要说出自己分
类的标准。
小结
教师:不同的标准,分类结果是不同的。
[点评:本课堂活动作为重点完成,是对图形分类和对数分类的一个综合,有利于学生对图形分类方法的回顾和对数分类方法的巩固, 又是对两个知识点的结合。既可以按数分,又可以按图形分,对一年级学生来讲,是比较难的。通过这个练习,就是要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并能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本课堂活动中人民币的形状是显性的,学生容易发现,易于解决,但人民币的币值相对来讲是隐性的,所以在开始就设计了让学生认识面值,有意识地让学生去发现面值中的数。]
练习十八第3题
同桌讨论分类的标准,议一议分类的结果。
教师:小朋友,看见这些羊了吗? 现在同桌先讨论,然后确定好分类的标准,分一分,可以有不同的分法。
交流分类结果并说明分类的标准,抽取的学生面尽量广一些。3.练习十八第4题
完成第(1)小题
教师:小朋友们,认识这些物体吗? 现在我们分成4人小组进行讨论,然后再分类,注意观察形状和颜色,看哪些组分类的方法多。展示交流分类的结果,老师要注意发现既按形状又按颜色分类的小组。
完成第(2)小题
本题以第(1)小题为基础,直接让学生观察后回答,注意让学生说清分类的标准。
[点评: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集思广益,化难为易, 更进一步了解分类的标准,养成对生活中事物、现象、数分类的习惯。同时,通过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回答,培养学生的语言表 达能力。]
四、反思总结,内化提升
教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说一说你们都学到了什么? 自我评价一下,对今天的学习满意吗?
[点评:通过学生的自我归纳,自我评价,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全课总评:本节课的教学根据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由具体到抽象,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归纳整理等活动中完成分类。多感官参与,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意识。具体来说,这节课有以下特点:一是充分利用课堂资源,对分类知识进行复习及巩固, 加强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引入新课所用的粉笔,是每个老师都便于利用的教具,例题后的巩固延伸则把本课的知识活学活用,让数学回归生活。二是遵循学生年龄的特点,请学生上台进行分类整理、例题及课堂活动的动手操作,让学生很快成为学习的主人。根据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例题的讲解也由具体到抽象,先让学生动手操作,再交流汇报,最后拓展小结,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去讲述,更容易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也能更好地掌握本堂课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