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西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 
第七单元第二节《退位减法》第 1 课时活动设计 
科目版本 
小学数学 西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 
 章 节 
 第七单元 第二节 
 课 名 
 退位减法 第 1 课时 
学习目标 
 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算理,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经历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归纳、概括的思维能力。 
 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具体环节设计 
教学环节 
内 容 
1. 教师上课 
1.1 复习导入 
回忆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口算。 
14-8,20+8,17-9,18-9, 40+7,15-8,10-3,34-3。 
 我们来看看最后一题 34-3,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揭示课题:看来,大家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减法学得很好。今天,我们继续 
来学习。(板书课题:两位数减一位数) 
1.2 探索新知 
寻找信息,提出问题,列出算式,尝试计算。 
1.小朋友们喜欢开运动会吗?(出示图片)看,这些小朋友在干什么?(打乒乓球)在打乒乓球的比赛中,他们还遇到一些问题呢,我们去看一看。 
 请你们仔细观察,你获得了什么数学信息? 
 根据这两条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要算还剩多少个乒乓球,该怎样列式呢? 
 为什么用减法计算呢? 
动手操作,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1.操作小棒——理解算理,反馈口算方法。 
预设一:先拿走 4 根,从 3 捆里拿 1 捆,从里面再拿走 2 根,剩下 28 根。 
此图符合预设二 
预设二:从 3 捆里拿 1 捆解开,变成 10 根,从 10 根中拿走 6 根,剩下的 4 根 
和 4 根合起来是 8 根,再与剩下的 2 捆合在一起,一共是 28 根。 
此图符合预设三 
2944367517550418775677850123 
预设三:可以把 1 捆解开,并与 4 根合在一起,组成 14 根。从 14 根中减去 
6 根,剩下 8 根,再与剩下的 2 捆合在一起,一共是 28 根。 
2.竖式计算。 
 刚才我们用口算的方法算出了结果,你还会用竖式计算吗?在本子上写一写(请学生上黑板写)。 
 反馈竖式:请你给大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老师板书竖式:我们再一起在黑板上完成竖式。 
 说计算过程:我们再一起来说说写竖式的过程: 
 比较:请大家仔细观察,我们在计算 34-3 和 34-6 时有什么不同? 3.揭示课题。 
4.即时练习——巩固方法。 
 下面我们来练一练,请你们看到书上的试一试。44-7= 50-8= 
1.3 课堂练习 
1.基本练习。 
完成练习十五第 1 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2.练习十五第 2 题。独立完成并汇报。 
1.4 拓展练习 
摘星游戏。 
53—6=()7, 22—5=()7,70—2=()8,64—9=这颗星星漂亮吗?想要吗? 看看谁能摘到它! 
2. 学生自学 
2.1 跟我学 
学习目标: 
 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算理,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经历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归纳、概括的思维能力。 
 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2 拓展练习 
小朋友们真能干,刚才还有很多孩子没得到星星,还想得星星吗?我们一起去看看。 
3.常见问题 
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关注学生的操作,在操作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打开 1 捆小棒”“打开这 1 捆小棒变成多少根小棒”,像这样把学具操作与思考结合起来,学生才能进一步理解退位减法的算法。当学生的操作不能与教师预设一致时,要注意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