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教学案例
一
.教学理念:
在教学中紧密结合音乐课程改革精神,围绕中小学音乐智慧课堂为主题。面向全体学生,遵循学生的心理和生理认知特点,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促进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音准听辨和演唱等能力。促进学生的形象思维、创新思维、表演等多种素养的提高。
二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人音版)二年级上册。第七课《大海的歌》第一课时《云》
三
.教学目标:
(1)让能让学生能用优美流畅的歌声演唱歌曲《云》,并能按照歌曲《云》中的换气记号演唱。
(2)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热爱自然,发现生活中的美,并勇于在音乐中积极地表现出来。
四
.教学分析:
(一).教材与内容的分析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人音版)二年级上册第六课内容,是一首四二拍、大调式、有四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波兰儿童歌曲。歌曲以明快舒畅的旋律,活泼跳跃的节奏,生动的表现了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时憨态、可爱的神情。歌曲四个乐句运用了旋律重复变化的手法,歌曲结构方整,其中前十六分音符节奏贯穿全曲,节奏明快,舞蹈性很强,适合于边表演边歌唱。
《云》是一首抒情的儿童歌曲,四三拍,四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结构。歌曲的节奏舒展平稳,旋律起伏跃宕,优美抒情,白云在蓝天上飘荡,引发了孩子们天真的联想,寄托了孩子的天真而美好的愿望。
??(二).教学对象与策略的分析:
(1)教学对象是活泼可爱、模仿能力较强,但音准和节奏的听辨及演唱能力较弱的低年级学生。为了让他们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很好地感受歌曲的情绪。我跨课内容引入了已学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用对比的方式让他们感受《云》这首歌曲的情绪及强弱规律等音乐要素。
(2)为了让学生掌握换气记号,我用夸张的手法演唱歌曲,让学生对比感受换气在音乐中的重要性。注重营造音乐智慧课堂并运用微课资源整合课堂教学。调动了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也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了换气记号。
(3)我收集了很多美丽的、有特色的云的图片。在上课时展示给同学们看。把收集到的与歌词内容最贴切的一副云的图片,最后展示来导入歌曲的教学。运用孩子的语言,贴合孩子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热爱自然,鼓励学生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美,?并引导学生在音乐领域通过自己的认知勇于二度创作和展现。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和表现能力等核心素养。
(4)注重运用一些打击乐器及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创设情景氛围,促进学生表演能力及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如叫学生扮演白云帆船,来创设情景,请同学上来表演等。
(5)通过一起唱等音乐实践方式建立亲和的伙伴式的师生关系。
(6)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合理评价学生,引导及调动学生积极性,和音乐的学习兴趣。
(7)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及教学的实际需要,精心安排教学环节。力求做到设计的教学结构合理,新颖,巧妙,逻辑性强过渡自然等,同时在教学的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
五
.重点和难点
:
重点是换气记号。
难点是让学生用优美抒情的声音演唱歌曲。
六
.教学课时:
一课时
七
.教学准备:
钢琴/电子琴、多媒体课件(云的图片、换气记号的微课、活动题等)、沙锤、三角铁、手工道具(白云帆船、麦穗等)
八
.教学过程:
(一).律动复习《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这首歌,让学生感受《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音乐欢快情绪,导入教学
师:同学们好!真高兴能给你们上课。为了表达我的高兴之情,都想给大家表演一段歌舞了。说的歌舞。你们会唱《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这首歌吗?
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跳一跳吧!
生:好
(律动之后)师:同学们刚刚表现得很棒!老师打算奖励给你们看几张美丽的云的图片。那你们认识云吗?知道云是如何形成的吗?雨又是从哪来的呢?
[设计意图]
以律动的方式,迎合小朋友的生理特点,拉进与学生的距离。建立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同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培养她们的自信。让他们勇于表现自己。并巧妙地导入今天的主要教学内容。
(二).介绍云
科普云、雨的内容。(屏幕上显示)
[设计意图]
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云这首歌的歌词,为歌曲的教学打下基奠。
(三).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云的形状
师:让我们来看一看。云的图片吧!你觉得像什么?
生:像狮子,像狗,像浪花,像麦穗,像龙……像帆船。(学生兴奋地回答)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热爱自然。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展示上图(与歌词内容最贴切的云的图片)为后面的歌曲教学环节和创编歌词环节埋下伏笔。
(四).歌曲教学
师:有一个小朋友啊,看到这么美的云的图片。忍不住唱了起来。他是怎么唱的,想听听吗?
生:想
[设计意图]
结合图片巧妙地引入《云》歌曲。调动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聆听,并能理解体会歌词的意境。
师:你觉得这首歌曲跟《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比起来,哪一首歌曲更欢快呢?哪一首又更优美呢?哪一首是四二拍?哪一首是四三拍歌曲呢?
[设计意图]运用对比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及节拍分辨能力。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及乐感。
师:这时候又有一个小朋友说我想唱!我想唱!大家也听他唱一唱好不好?
(老师用夸张的手法频繁唤气表演唱《云》这首歌曲。)
师:你们觉得这个小朋友跟之前的那个小朋友对比起来,那一个唱的更好听更优美呀?为什么会给你这样的感受呢?
生:因为他唱歌时不断地在换气。
师:对啦!可见在恰当的时候唤气在音乐演唱中很重要。歌唱中正确的换气能够提高歌曲的表现能力。
师:现在我们来学学音乐中的换气记号。(播放换气记号知识点教学的微课视屏)
[设计意图]刺激学生的感观,提高学生音乐感受能力,打造智慧课堂,把微课资源整合歌唱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更深刻的掌握换气记号这个知识点,领悟换气在音乐表现中的重要性。
师:现在我们在歌曲《云》中找出换气记号来。并跟着老师一句一句唱。(一句一句出示乐谱,最后黑板如下图)??
[设计意图]强化歌曲中换气记号的地方。让学生进一步熟悉旋律,掌握适当地方换气来唱旋律。
师:现在请同学们跟着老师按照乐曲的节奏和气息要求读歌词。(此环节教师边读边用打击乐器敲击节奏,学生一句句跟着老师准确跟读歌词)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更好的掌握歌曲的唤起要求
师:请同学们再来听听《云》这首歌曲,你觉得最喜欢哪一句?我们一起来唱一唱。
师:同学们,你又觉得哪一句最难唱??(在学生的回答过程互动中,一句句教会学生演唱歌曲。)
师:下面请同学们跟着钢琴完整地演唱这首歌。并且还请几位同学上来为大家演唱伴奏。
[设计意图]营造智慧课堂。结合换气记号的学习,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音高及音准。让学生学会这首歌曲并能以愉悦的歌声表现歌曲优美,抒情的情绪。运用乐曲伴奏的形式,提高学生演唱的积极性。
(五)拓展与创编
师:同学们的歌声这么悠扬,把天上的白云帆船都吸引过来啦!白云帆船说你们的歌声这么好听,为什么不配上动作呢?(展示白云帆船道具)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谁创编的动作表现得最好?并请他上来带着大家一起动!表现好的同学麦穗姐姐就会飞到你身旁。(奖励麦穗道具)
师:我们刚刚看到的云有很多种,各种形状,你还能来个创编出其他的歌词吗?
[设计意图]引用多种手段和方式,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和表现歌曲。拓展联想生活中快乐的事情,把音乐带入生活,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创新思维和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创造和表现音乐的能力。
(六)总结
师:今天我们不但复习的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学了换气记号和《云》这首歌,还学会了要在日常生活中观察自然,热爱自然。有一双善于观察和发现美的眼睛,同时我们也要勇于创造和表现生活中的美。
最后道别,让同学们唱着《云》,走出教室。
九
.教学反思:
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在音乐的海洋不断互动交流的过程,也是感受和表现情感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
??在乐曲感受这个环节中,为了让学生清楚地感受到四三拍强弱规律。用了对比夸张的的方式,刺激了学生的感观和调动了学生兴趣。
本课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语言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技能。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以音乐听觉和感受为基石,提高了同学们的演唱能力和音乐素养。培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新思维。提高了他们的演唱能力,表现音乐和审美的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十
.课例点评:
(一)本课的教学设计巧妙,过渡自然,利用对比和夸张的手法融入了知识点和难点的教学。营造了智慧课堂,利用微课资源整合教材教学。让学生通过听觉、视觉及教学实践活动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换气等知识点。提高了学生的演唱能力和音乐素养。
(二)此课设计,特别是歌曲教唱环节之后,引导学生展开形象思维,运用《云》的旋律编词环节,巧妙自然地引导了学生要善于观察自然,用勇于音乐去创造性表现生活中美的体验。因为二度创作的过程是内心情感抒发的过程,是内心情感更深沉的流露,也是情感的一次升华。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核心素养提高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