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植物的一生(第1课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4植物的一生(第1课时)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6-06 09:14: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植物的一生》(种子的结构)教学设计
摘 要 通过探究活动,学生自主解剖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并画出相关结构,然后进一步比较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结构的异同点,对种子进行分类,并就种子的营养进行了适当的拓展。
关键词 植物的一生 探究学习 教学设计
1 教材分析与设计思路
“植物的一生”是《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下第一章第四节的内容。本课时教材重点阐述了种子的结构,且侧重于利用学生自主活动:通过“解剖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自行得出其相关结构,通过比较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结构的异同点,来对种子进行分类。
学生在小学《科学》中已学习了相关知识,也具备了一定的生活常识和观察能力。但初一学生动手能力差,认识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教师在重视探究式教学时,更应该教会学生初步实验方法和步骤,并帮助学生梳理不同种子的基本结构。
2 教学目标
2.1 知识目标 说出种子的主要结构;理解种子的两种分类方式:有胚乳种子和无胚乳种子;单子叶植物种子和双子叶植物种子。
2.2 能力目标 通过思考、交流、观察、动手实验等环节,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植物种子结构的探究,逐步养成关注自然界的习惯和尊重自然的态度;培养小组合作和团队精神。
3 教学过程
3.1 展示学生成果,引入新课
3.1.1 展示部分学生活动成果,如图1所示(课前一周左右每生分发几粒绿豆种子,让学生自行种植)。
图1学生活动成果
3.1.2 引出新课:种子播在土壤中,在适当的条件下会长出幼苗,因此要了解植物的一生,必须先了解种子的结构。
【设计意图】 利用学生活动成果引入,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成就感。
3.2 种子结构
3.2.1 观察种子
学生每两人一小组,发放适量的种子(放在小烧杯里):向日葵种子、绿豆种子、水稻种子,并用媒体展示对应的植物。在观察种子的基础上教师提问:关于种子,你最想了解什么问题?
根据学生的问题,教师明确本节课主要探讨以下问题:种子的结构怎样?不同种子该如何分类,还有种子的营养等。
【设计意图】 通过观察种子和针对性提问,进一步提高学生探究的欲望。
3.2.2 探究种子的结构
①发放任务单,提供相应的器材(浸涨的菜豆种子、浸涨的玉米种子、解剖刀、放大镜、碘液等)。
教师组织学生尝试剥开浸涨的菜豆种子、浸涨的玉米种子的种皮,进而掰开菜豆种子的两片“子叶”(教师直接告知)。点拨:种子将来会发育成幼苗,此时幼苗的根茎叶象被压缩成很小很小的结构深藏在种子里,你能找到它们吗?组织学生完成任务一。
任务一
1、观察浸涨的菜豆种子:
(1)观察菜豆种子的外形
(2)剥去种皮,掰开子叶,用放大镜观察,然后把相关结构画下来。
2、观察浸涨的玉米种子:
(1)观察玉米种子的外形
(2)用刀片在玉米种子中央纵向剖开,然后用放大镜观察剖面图并画出剖面图的相关结构。
菜豆种子结构 玉米种子结构
②展示部分学生作品,指明子叶、胚根、胚芽和胚轴的位置,让学生在相应位置写上对应的名称。指出:胚芽将来会长成茎和叶,胚根将来会发育成根,胚轴发育为连接茎和根的部分,子叶则另有重要作用。胚芽、胚轴、胚根、子叶这四个部分合称为胚,它是将来植物体的雏形。那么玉米种子是否也有类似的结构呢?学生结合自己活动及所画的图交流作答,然后教师通过FLASH并结合实物解剖来讲解。
【设计意图】 组织学生经历解剖种子活动,通过亲身实践,初步认识种子的结构。
③在上述活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完成任务二并填写下表。
任务二:归纳菜豆种子、玉米种子的结构
菜 玉
豆 米
种 种
子 子
比较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结构的异同点
菜豆种子 玉米种子
相同点 都有种皮和胚;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四部分
不同点 子叶两片,没有胚乳 子叶一片,有胚乳
引导学生认识到:种子的外形可能差别很大,但种子的基本结构大致相同,即都有种皮和胚(胚由四部分构成)组成。
【设计意图】 深化解剖种子活动,在归纳和比较中得出种子的基本结构大致相似,而“不同点”为种子分类打下伏笔。
3.3 种子分类
教师启发: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你认为哪些种子的结构与菜豆种子结构相似?哪些种子的结构与玉米种子结构相似?学生回答,教师记录在黑板上。
与菜豆种子结构相似:如花生仁、蚕豆、绿豆、葵花子(瓜子)、西瓜子;
与玉米种子结构相似:如水稻的种子(稻谷)、小麦的种子。
教师顺势指出其实我们是在对种子进行分类,分类的依据是根据“子叶数目”不同或有无“胚乳”。
①根据“子叶数目”不同,绿色开花植物(种子)分为单子叶植物(种子)、双子叶植物(种子)。
单子叶植物(种子):玉米、小麦、水稻、高梁、甘蔗、慈姑;
双子叶植物(种子):菜豆、棉花、黄瓜、花生、橘、蓖麻。
②根据有无“胚乳”,植物种子分为有胚乳种子、无胚乳种子。
有胚乳种子:玉米、小麦、水稻、高梁、蓖麻等植物的种子;
无胚乳种子:菜豆、棉花、黄瓜、花生、蚕豆、慈姑等植物的种子。
教师通过PPT展示以上植物(种子)分类,并归纳:
根据以上分类,我们能否得出这样的结论:单子叶植物种子就是有胚乳种子,双子叶植物种子就是无胚乳种子。引导学生对分类结果进行讨论、交流,最终达成如下共识:
单子叶植物种子多数都有胚乳,但有些单子叶植物种子没有胚乳,例如:慈姑。
双子叶植物种子多数无胚乳,但有些种类的种子具有胚乳,例如:蓖麻。
【设计意图】 从菜豆种子、玉米种子结构引申开来,举一反三,学生自然完成对种子的分类并发现特例,促进了自主学习。
3.4 种子营养
教师提问:人的生长发育需要营养,种子萌发也需要营养,那么这些营养物质贮存在种子的哪些结构中呢?
学生猜测:双子叶植物种子子叶有两片,肥厚能储存营养;单子叶植物种子也有一片子叶,应该也能储存营养,引导学生完成任务三。
任务三
在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剖面上分别滴上碘液,你有什么发现?这说明什么?
利用淀粉遇碘变蓝色的知识(小学科学已学),得出种子中含有淀粉。通过观察剖面,师生交流得出:双子叶植物种子营养储存在两片子叶中;单子叶植物种子的营养储存在胚乳中。
教师指出:在有胚乳的种子中,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胚乳里;在无胚乳的种子中,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子叶中。
出示图片:“几种植物种子的营养成分” (图3)
图3
引导学生读图,并得出种子里除了含有丰富的淀粉外,还含有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等营养物质。
【设计意图】 通过探究活动和对慈姑种子、蓖麻种子的营养储存情况的讨论,归纳得出营养物质的储存部位和种子中有无胚乳的关系,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 教学反思
本课时通过组织学生参与探究活动,从解剖种子了解种子结构,到比较种子结构对种子进行分类,再到对种子营养的探究,环环相扣,步步深入,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如种子解剖后相关结构的命名,种子分类中的特例等,教师进行适当的帮助或启发,从而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言堂”的局面。特别是通过对慈姑种子和蓖麻种子结构的分析,引发学生对种子营养物质的储存部位和有无胚乳是否有关联进行了猜想,这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也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