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性行为(说课)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性行为(说课)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2-04-03 21:26: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9张PPT)
第五章动物的行为与生产管理
第三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性行为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媒体
课时建议
教材分析
教学过程
结束语
一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的一个主要任务是让学生通过资料分析,学会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替换或补充分析材料。无论是先天性行为还是后天的学习行为,都是有遗传基础的,而且很多行为很难分清究竟属于哪一类,如鸟类的迁徙和鱼类的洄游,都是本能和学习结合的结果,教师在处理有关教学内容时不应绝对化。教师应注意把握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对动物维持生存的意义、先天性行为的局限性、不同动物学习能力的差别,以及遗传因素对学习行为形成的作用等讨论题,引导学生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本节的另一个重要任务是让学生运用实验的方法探究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关于动物行为的探究活动难以在一节课上完成。教师要努力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课下组织好教学也很重要。学生可以从教材提供的两个探究活动中任选一个,也可以根据具体条件替换实验材料或方法,但探究活动一定要做。
返回
二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说明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2.通过讨论回答问题,培养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
(二)能力目标
认同人类学习和自身学习的重要性。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参加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
2.通过活动使学生更亲近大自然,亲近动物,增强热爱动物的美好情感。
返回
三 教学重点和难点
①重点: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②难点:学习性行为对动物的意义。
返回
四 教学媒体
教学课件
返回
五 课时建议
1课时
返回
六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通过图片分析、探究活动的设计,旨在让学生弄清楚两种行为的概念和区别。学生对动物的行为自然是熟悉,但是对这两个概念的很容易混淆,因而成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开课就以动物的哪些行为是先天的,哪些是后天的导入本课,进而过渡到探究竟(一)中对动物行为的分析,经过师生的充分讨论和学生理由的陈述,结合“知识链”中的相关内容,初步得出二种行为的区别。在探究竟(二)中,以学生在课堂设计并讨论实验,课下完成实验处理。此过程中,鼓励学生拓展思路,以其他动物为实验材料,设计不同的障碍物,设计实验。
返回
七 教法建议
对于动物先天性行为的概念和后天性行为的概念,要作为教学重点来讲述。主要通过一些具体实例,分清这两类行为,初步懂得这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不要求完全理解,因为他们缺少一些基础知识,如什么是遗传物质他们并不懂。讲清这两个概念,关键在于讲清楚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这种动物行为是生来就有的 还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 但是,对于动物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行为”,不能误认为是有意识的、如同人类的行为那样。
返回
返回
1、图片赏析
2、故事引入
3、请你来说
4、探究实验
5、引导归纳
6、视频助学
7、请你判断
8、想一想
10、大家谈
11、思维冲浪
12、拓展提高
13、课堂延伸
14、布置作业
15、板书设计
9、深化概念,突破难点
图片赏析1
返回
图片赏析2
返回
图片赏析3
返回
(一)故事引入
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小狗,来到陌生的主人家,刚开始有点怕人,只会乖乖的吃饭、睡觉。后来经过主人的训练以后,它学会了到指定的地方去拉屎、拉尿,还学会了简单的加减法,它还经常在客人面前表演节目呢!于是,这家的主人对它是疼爱有加,每顿饭都有好吃的,还直夸它聪明呢。
返回
二)
请你来说
1.小狗一生下来就会吃饭、睡觉么?
2.小狗一生下来就会到指定的地点去拉屎、拉尿么?
3.小狗生下来就会简单的加减法么?
返回
1、讨 论
这是为什么呢? ? ?
2、问大家
1、这三种行为一样么?有那两种行为是一样的?
2、前一种和后两种为什么不一样呢?
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行为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订计划
4、实施计划
5、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6、表达交流
(三)探究实验
返回
(四)引 导 归 纳
前一种是动物一生下来就有的,也就是说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我们把这种行为叫先天性行为。
后一种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从生活经验和后天学习而获得的行为,我们把它称为学习性行为。
返回
(五)视 频 助 学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性行为
返回
我们来看一些动物的图片,并判断一下它们的行为是属于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
(六)请你判断
返回
在迷宫的一臂安上电极,而另一臂是潮湿的暗室,其中还有食物。当蚯蚓爬到安有电极的一臂时,它就会受到电击。经过多次尝试和错误之后,蚯蚓能够学会直接爬向潮湿的暗室。
蚯蚓的这种行为是属于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
1、蚯蚓走迷宫实验
刚出生的小袋鼠掉在母袋鼠的尾巴根部,它可以靠本能爬向母袋鼠腹部的育儿袋,从育儿袋中吃奶。
袋鼠的这种行为是属于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
2、小袋鼠行为
(七)想一想
比较一下袋鼠和蚯蚓,先
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对动物维
持生存的意义有什么不同?
返回
(八)深化概念,突破难点
1.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相比有哪些局限性?

2.学习行为有遗传因素的作用吗?
返回
一只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总是给养鱼池边浮到水面张口求食的金鱼喂它捕来的昆虫,就像喂自己的雏鸟一样,一连喂了好几个星期。
红雀的这种行为是属于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
1—(1)小鸟喂鱼
很多年前,在英格兰有一只大山雀,一次偶然碰巧打开了放在门外的奶瓶盖,偷喝了牛奶。不久,那里的其他大山雀也学会了偷喝牛奶。
大山雀的这种行为是属于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
1—(2)大山雀喝牛奶
1、想一想
对比美国红雀和大山雀,
先天性行为有哪些局限性?
2—(1)黑猩猩用树枝取食
2—(2)黑猩猩摘取香蕉
黑猩猩的这两种行为分别属于什么行为?
2、讨 论
学习行为有遗传因素的作用么?
(九)大家谈
请你们自己来判断下面动物的行为是属于哪一种行为?
返回
(十)思维冲浪
1.学习行为对动物有什么意义吗?

2.为什么蚕生来会吐丝,而小猫却不会?先天性行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3.动物的学习能力与动物的进化程度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返回
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多么?
学习行为越多,对动物的生存就越
有意义吗?请举例说明。
1920年的一天,在印度加尔格达西南部的一个小城附近,一位牧师救下了两个由狼抚养长大的女孩。这两个女孩,大的有七、八岁,起名为卡玛娜,她后来活到了十七岁;小的不到两岁,救下后不到一年就死在了孤儿院里。卡玛娜喜欢用四肢爬行,白天缩在黑暗的角落里睡觉,夜里则象狼一样嚎叫,四处游荡,想逃回丛林。她有许多特征都和狼很相像:嗅觉灵敏,牙齿尖利,喜欢吃生肉,耳朵还能抖动。她十五岁时的智力水平大致相当于三岁半的儿童。
1、狼孩的这种行为是属于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
2、你对人类的学习行为有什么新的认识?
动动脑筋
(十一)拓展提高
返回
(十二)课堂延伸
1、动物具有“学习能力”,有利于( )。
A、找到食物 B、逃避敌害
C、找到配偶 D、适应复杂的生活环境
2、下列各项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A、马戏团里的狮子表演节目 B、老鼠打洞
C、小狗作算术 D、蚯蚓走迷宫
3、下列几种动物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 野鸭的迁徙 B、蜘蛛结网
C、蜜蜂采蜜 D、 山雀偷吃牛奶
返回
D
B
D
(十三)布置作业
1、预习下一节:第6章 《高效率的工厂化养殖》
2、完成同步练习
返回
(十四)板书设计

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1.先天性行为:由遗传物质决定的,生来就有的行为。

2.学习行为:在遗传因素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返回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