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 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 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苏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6-04 14:14: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北偏东、北偏西、南偏东、南偏西等方向,会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描述物体方向和距离的过程,初步感受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科学性、合理性。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有条理地进行表达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眼光观察日常生活现象,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意识,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4、渗透《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12《搜寻与援救》的相关规定---在事故发生后,缔约各国必须单独或同其他国家合作,在其领土范围内安排并立即提供昼夜24小时的搜寻与援救服务,以确保向遇险人员提供援助.
教学重点:会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具体位置。
教学难点:学会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位置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有条理地进行表达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作业纸、量角器、直尺、
教学过程:
一、引发需求,探索新知
1、导入谈话
2014年3月8日,马航MH370航班起飞1小时后,突然失去联络。根据《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12《搜寻与援救》的相关规定,中国政府动用大量卫星、舰船、飞机等参与搜救。
某海军舰队奉命搜寻。一艘轮船的油即将用完,但隔服务站还很远,船员们准备向总部求援。如果你是营救人员,你需要了解求救舰船的什么信息?
2.思考:如果你是求援人员,你能否结合图中灯塔的位置,准确描述遇险轮船的具体位置?
3.研究:四人小组,结合手中的简易平面图和数学工具,想办法表示、刻画、描述轮船在图中的具体位置。
【设计理念:本课设计了一个马航MH370失联,某海军舰队奉命搜寻的场景,让学生从事件中逐步发现数学问题,与旧知产生冲突,引发学习新知的需求,然后再进一步研究学习。】
二、分享与交流
1.展示:学生代表展示各自的探索过程与描述方法。
2.对话:学生相互评价各小组确定轮船位置的具体方法,并对不同方法进行补充、质疑和完善。
3.比较:你更欣赏哪一种方法,为什么?
4.小结:结合交流,认识什么是北偏东(西)、南偏东(西),以及如何借助方向和距离,准确描述物体在平面中所在的位置。
5、搜救人员根据你们的描述,能找到被救轮船吗?
【设计说明: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让学生自己观察、测量,与同学相互评价各小组确定轮船位置的具体方法,并对不同方法进行补充、质疑和完善等方式,理解并掌握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的方法。】
三、实践和应用
1.指导完成练习九第1题
(1)学生独立审题,然后做题。
(2)学生交流,是怎样确定各飞机的方向的?又是怎样确定各飞机离机场的距离的?
2、指导完成练习九第2题
(1)出示题目,学生独立完成填表
(2)反馈,你是怎样确定各景点的方向的?量的分别是哪个角的度数?确定量这个角的度数时,需要注意什么?
(3)其它几个景点相对于林峰塔的方向是怎样确定的?到林峰塔的图上距离各是多少?实际距离呢?分别是怎样计算的?
3、指导完成练习九第3题
(1)出示一幅中国地图,让学生指一指北京和南京的具体位置。
(2)让学生在地图上以北京为观测点,表示出北京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再指一指北偏东、北偏西、南偏东、南偏西四个方向,说一说南京在北京的什么方向。
(3)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到自己家居住的位置,说说自己家在北京的什么方向?
(4)让学生自己选择一个城市作为观测点,说说自己家或其它城市分别在这个城市的什么方向。
【设计说明: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组织练习,促使学生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掌握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有利于发展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空间观念。】
比较与总结
以前,我们还研究过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和今天的确定位置相比,你觉得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和相同之处?
(1)回顾:学生回顾“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2)比较:学生比较两种“确定位置”的不同之处。
(3)追问:为何需要两个要素?只告诉方向行吗?只告诉距离呢?
(4)比较:两种“确定位置”之间,有什么共同之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