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春夜洛城闻笛 课件(幻灯片17张)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春夜洛城闻笛 课件(幻灯片17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6-04 20:16: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目录

情境导入

初读感知

新知探究

拓展延伸

情境导入
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将进酒》等。
背景资料
这首诗是开元二十三年(735)李白游洛阳时所作。洛阳在唐代是一个很繁华的都市,时称东都。当时李白客居洛阳,因偶然听到笛声而触发故园情,作此诗。

初读感知
重点词语解释。
洛城:今河南洛阳。
玉笛:笛子的美称。
暗飞声:声音不知从何处传来。
折柳:即《折杨柳》笛曲,乐府“鼓角横吹曲”
调名,内容多写离情别绪。
故园:指故乡,家乡。
检查预习
诗歌大意。
是谁家精美的笛子暗暗地发出悠扬的笛声,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
就在今夜的曲中,听到故乡的《折杨柳》,哪个人的思乡之情不会因此油然而生呢?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朗读指导

新知探究
《春夜洛城闻笛》中揭示主旨的诗句是哪两句?表达了诗人听到《折杨柳》后怎样的思想感情?
整体感知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表达了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1.《春夜洛城闻笛》中触发诗人故园之念的句子是“此夜曲中闻折柳”。请简析这一句。
品味赏析
“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发了思想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2.《春夜洛城闻笛》中的“散入春风满洛城”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夸张。生动形象地体现了玉笛之声的悠远绵长,体现了诗人对故乡思想之情的深远。
3.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赏析《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暗”和“满”的表达效果。
“暗”有断续、隐约的含义,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地打动了许多听众,引起人们无限的隐忧。“满”字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反衬诗人内心闻笛后的孤寂心情。
鉴赏评价
试赏析这首诗的艺术特点。
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诗的第一句是猜测性的问句。那未曾露面的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没想到打动了许许多多听众,这就是句中“暗”字所包含的意味。第二句说笛声被春风吹散,传遍了洛阳城。这是诗人的想象,也是艺术的夸张。第三句说明春风传来的笛声,吹奏的是表现离情别绪的《折杨柳》,于是紧接一句说,哪个能不被引发思念故乡家园的情感呢?水到渠成又戛然而止,余韵袅袅,久久萦绕于读者心间,令人回味无穷。

拓展延伸
古诗欣赏。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唐)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拓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