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第三次月考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C(A.“唯一手段”错误,应为“重要手段”;B.逻辑关系错误。开展人口普查,并不能提升劳动年龄人口素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D.“首要任务”错误,应为“重要目标”。)
2.B(第二次人口红利还没有取得,变将来为完成。)
3.
D(疫情期间提升蔬菜价格,发国难财,不属于提升人口素质)
4.①劳动者人口结构将得到优化;②劳动者人口素质将得到提升;③将成为全球最大规模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群体。(一点2分,两点3分,三点4分)
5.①通过人口普查,科学制定应对措施,可以提升劳动年龄人口素质;②
人口素质的全面提升,需要深化各方面体制改革;③
深化体制改革可以提升人口素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每点2分,有其他答案,如果合理酌情给分)
6.D(“黛玉终未明白宝玉的心思,疑虑不断”不正确。黛玉并非不明白,本文最后那句“有什么可说的,你的话我早知道了!”即是证明。)?
7.B(B项宝玉对湘云发火,并不是使性子,而是因为宝玉认为这不是一般的言语不和,而是人生态度和追求的势不两立,矛头指向的不仅仅是史湘云,还是封建科举和封建官场制度。)
8.①厌恶世俗事务。不热心于应酬为官为宰的人,不热衷于读书和科举高中,把关于仕途经济的话视为混账话,排斥说“混帐话”的人。②行事不拘礼法。在人前热诚颂扬黛玉,毫不避讳;黛玉落泪时,他情之所至,伸手就要去替黛玉拭泪(每点2分,共4分。如果不能概括出角度,而罗列出四种具体且不交叉的做法,可得3分。)
9.“有限视角”的使用:林黛玉从窗外听见宝玉因说“经济”一事差点与湘云翻脸时,内心百味杂陈。这段故事使用“有限视角”进行叙事。
效果:①有利于表现林黛玉的心情。第一人称的运用,使得作为观察主体的林黛玉可以自由地表白心迹;②增强真实性,因为是林黛玉自白,因此更为可信;③自然地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使用”2分,“效果”任意两点4分,共6
分。分析其他处,如果合理,最多给
4
分。例如答"宝玉……忽见林黛玉在前面慢慢的走着……")
10.D
(瑞曰:“曩胡公按部,令所过毋供张。今其行装盛,必非胡公子。”发橐金数千,纳之库,驰告宗宪,宗宪无以罪。)
11.A(乡试因在秋季举行,故又称秋闱。)
12.A
(安排鸡和黍米饭招待御史,不是海瑞任淳安县知县时所为。)
13(1)听说他上疏时,自己知道冒犯皇上难免一死,就买了一口棺材,与妻子儿女诀别,在朝廷待罪。(触忤:冒犯;市,买;诀,与……诀别;状语后置每点1分,共4分)
(2)提牢主事听说了这个情况,认为海瑞不仅会释放而且会被任用,就办了酒菜来款待海瑞。(状,情况;以,认为;见,表被动,酒馔,酒食、酒席每点1分,共4分)
14.①张居正主持国政,不喜欢海瑞。②张居正忌惮海瑞严峻刚直。③当政大臣的暗中阻止。(每点1分,共3分)
15.D(“早知”二字,并不是指大禹,而是指作者。这句诗的意思是:我早就听说大禹乘四载到处奔波,疏通长江,凿通三巴的英雄事迹,今日眼观他的成就,享受着他创造的三峡美景,越发佩服他的伟大。)
16.①内容上,本诗既有对祠庙周围风景兴胜的描写,也有对祠庙形貌描绘,还有对大禹功德的歌颂,涵盖了祠庙诗应有的主要内容;②结构上,本诗符合律诗起承转合的结构。首联以禹庙周围景色起,颈联以庙内景色承,颔联转向禹庙之外的江山壮美,尾联以大禹功绩收束全诗。章法严谨,与祠庙诗常有的庄严气象相契合。(如果答描写顺序和整体思路,如“由外到内,先写禹庙周边景色,再禹庙内景色;由近到远,颔联写走出禹庙,遥望长江;由景及情,最后自然引发对大禹功绩的赞美”,也可给3分。如答“卒章显志”“开门见山”等,不建议给分。)
17.
(1)夙兴夜寐
靡有朝矣
(2)飞湍瀑流争喧豗
砯崖转石万壑雷
(3)彼竭我盈
惧有伏焉(每空1分,多字、少字、错字该空都不得分)
18.B依稀可见:意思是模模糊糊的,但基本上能看见。若隐若显:好象隐藏不露,又好象显现出来。形容隐隐约约,看不清楚的样子。林林总总:林林,众多的样子。总总,众多而杂乱的样子。形容众多。形形色色
:形形,原指生出这种形体。色色,原指生出这种颜色。指各式各样,种类很多。唇齿留香:吃完东西后,香味仍在口中保留。美轮美奂:形容建筑雄伟壮观,现在也用来形容艺术品雕塑等的精美。富丽堂皇:形容建筑物华丽雄伟。也形容场面华丽而盛大。
19.D
(A.无手法
B.借代C.拟人D.夸张)
20.不知不觉间,我已经在澳门生活了三年多,总觉得它有一种别样的惬意。(“大约”删去;“它”“别样的”放后,各一分)
21.分清主次关系(或“确定画面主体”)
;“藏”与“露”的拿捏(或处理好“藏”与“露”);欲显而隐之感(或“含蓄的美感”)。
22.①不能喧宾夺主;②最忌将主题和盘托出。
23.参考高考评分标准:
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
一等(20~16分)
二等(15~11分)
三等(10~6分)
四等(5~0分)
基础等级
内容
20分
符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
主题明确
内容较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思想基本健康
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确
内容不当
思想不健康
感情虚假
表达
20分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字迹工整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字迹清楚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字迹基本清楚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潦草难辨
发展等级
特征
20分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意
较深刻
较丰富
较有文采
较有创意
略显深刻
略显丰富
略显文采
略显创意
个别语句有深意
个别例子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深意
【附文言文译文】海瑞,字汝贤,琼山人。乡试中举。(海瑞)代理南平县教谕。(后海瑞)升任淳安县知县,在任上穿布衣,吃粗米,让家中老仆种菜自给。总督胡宗宪曾经告诉别人说:“昨天我听说海县令为母亲祝寿,只买了二斤肉。”胡宗宪的儿子路过淳安,怨恨驿吏,把他倒吊起来。(有人报告海瑞,)海瑞说:“从前胡公巡察所辖各地,下令经过的地方不要招待。现在看此人的行装非常奢华,一定不是胡公子。”
海瑞打开(他的)行囊,有数千两银子,收缴到国库里,派人骑快马把这件事报告给胡宗宪,胡宗宪无法加罪海瑞。
当时世宗在位时日已久,不再上朝听政,深居皇宫西苑,专心一意斋戒祀神。朝中大臣,自从杨最、杨爵因上疏劝谏而获罪后,没有谁再敢议论时政。嘉靖四十五年二月,唯独海瑞一人上疏。世宗皇帝看了奏章大怒,把它扔到地下,回头对身边的宦官说:“赶紧把他抓起来,别让他跑了。”宦官黄锦在一旁说:“此人一向有痴名。听说他上疏时,自己知道冒犯皇上难免一死,就买了一口棺材,诀别妻子儿女,在朝廷待罪.”皇帝大怒,命锦衣卫杖责一百,关进诏狱,昼夜用刑审问。过了两个月,嘉靖皇帝死,外面一般都不知道。提牢主事听说了这个情况,认为海瑞不仅会释放而且会被任用,就办了酒菜来款待海瑞。海瑞自己怀疑应当是被押赴西市斩首,恣情吃喝,不管别的。主事因此附在他耳边悄悄说:"皇帝已经死了,先生即将出狱受重用了。"海瑞说:"确实吗?"随即悲痛大哭,把刚才吃的东西全部吐了出来,晕倒在地,一夜哭声不断。
世宗驾崩后,穆宗继位。(海瑞)历任两京左右通政。于隆庆三年夏天,以右佥都御使的身份,作应天十府的巡抚。属下官吏害怕他的威势,那些有贪污劣迹的官吏大多自动离职。权势之家把大门漆成了红色,听说海瑞来了,赶紧把门涂黑。(海瑞)一向痛恨那些豪门大户兼并农民土地,极力打击豪强,被富家侵吞的贫民的田地,一概夺回,归还贫民。
明神宗万历初年,张居正主持国政,也不喜欢海瑞,派巡按御史去查访他。御史到山中探视,海瑞安排鸡和黍米饭(招待他),两人相对而食,海瑞的居舍凄清冷落,御史叹息离去。张居正忌惮海瑞严峻刚直,(尽管)朝里朝外都有人推荐海瑞,但张居正终于没有召用他。万历十二年冬,张居正死了以后,吏部打算任用海瑞为左通政。皇帝屡次想要召用海瑞,(都遭到)当政大臣的暗中阻止,于是任命海瑞为南京右都御史。万历十五年,海瑞死在任上。
去世时,佥都御史王用汲去照顾海瑞,只见用葛布制成的帏帐和破烂的竹器,有些是贫寒的文人也不愿使用的,因而禁不住哭起来,凑钱为海瑞办理丧事。灵柩经过江面时,民众穿戴白衣冠夹岸相送,洒酒祭奠挥泪送别的队伍绵延百里不断。朝廷赐予太子太保的官爵,追谥“忠介”。第二学期月考(三)
案都填涂在答题卡上,答在
代文阅读
犬况
普查是摸
我
次人口普查,获得了翔实
基础数据。第七次全
普查入
摸底
展开,将
起进行正
登
这
特
入新
开展
次重大
决胜
成小康
开启全面建
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这一关键节点的一次人口全
于准确把握人口发展
新特征新趋势、推动我国
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而深
生活的主体,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变发
优
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及时开展人口普查,全面摸清我
数
构
等最新情
握需求结
城乡结
构等方面的状况,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比如,劳动
力数量和素质是影响经济
重要的要素
着供给側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产业
型升级将会直接引起社会职业在数
类、结构等方面发生变
普查,科学
应对措施
和提升劳动年龄人口的结构和素质,将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供重要信息
撑
(摘编自人民
人口普查关系国计民生》2020
料
动年龄人口占比较高,少儿与老年抚养负担均相对较轻
便创造了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人口条
形成高储蓄和高投资的宏观经济格局。在改
放的前40年间,凭
红
价
较优势融入
国际分
造了经济增长
人口红利消耗殆尽之际,我国即将迎来第
红
第二次人口红利主要来源于
本提升带来的高
要素生产率(
要素生产率即生产单位作为系统
要素的综合生产
就是产业升级与生产
高
利得益于我国在基础
教育领域取得的瞩目成就,九年义务教育的基本普及为经济发展
数亿具有基础教
的劳动者。第
红利将受益于
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
持续努
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我
段毛入学率、高等教
率分别从2000年的
提升至
年
预
↓2030年,我国大专及
题第
共8页
受教育程度的劳动力规模
部劳动年龄人
将达
意味着,我国未来将拥有全球最大规模
等教育的
群体。劳动力素质的全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石,第
红
累积正推动我国产业的
编自光明日报《人才争夺战背后是第二次人口红利
升人
社会系统工
其中的关键是深
智能科教素质、精神
素质相关的体制改
体能健康素质相关
药卫生、体育等部门的改革。深
医药卫
家医药标
生机
群体对医
的多
求。充分发挥市场在医药资源
发挥
决供
求
盾
要坚持
发展思想
作为发展体育事
体,把满足人民健身需求、促
发展
为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
身国家战
民健康水平
发
展体育
强人民体质”的
力发展群众性体
群众性体
竞技体育的
有
育蓬勃发
得
的动
深化同智能科教素质相关的体制改革。主要是深化教育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要全面贯
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改革招生考试
度,
生采道,扩大高校招生
教
增加智能教育科目
生自主
发科研人员
新精神和能力作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
要目标,进一步完善科研体制
更能激发专家学者
积极性、有利于
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靠
和
政府
勺关系
破行政
制,建立创新资源配置和
要由市场决定的新体郜
深化同精神文明素质相关的体制改革。精神文明素质既包括意识形态
的信仰、理念
括诚实守信等道德素质和遵
包
资源、保护环
文明素质。当前可以从两个方面着力
强宣传教育,建
教队伍
升宣教质
式方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
感认同和
能够纳入法律規范的事务都应出台尽
详尽的法律法
正各种不文明行
编自人民日报
提升人口素质的关键是深化改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
确的一项
国家最基本的国情,人口普查
人口“家底”的唯
展第七次全国人
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九年义务教育的基本普及推动
济发展,也为我国带来了人口红
我国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首要任务,就是激发科研
创新精神和能
2.根据材料内容
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第七次人口普查是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
家新征
程的节点上开展的,有助于我国根据人口形势调整相关政策
人口红利的取得
国家或地区
龄人
比和劳动力素质有关,我国的两次
红利都是因为劳动年龄人口占比高、劳动力素
题第2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