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 7.1 东北地区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 7.1 东北地区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6-04 17:4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东北地区》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地图和资料的阅读与分析,让学生认识东北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环境等,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掌握东北冷湿气候的原因、东北的资源对工农业生产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书本活动,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分析,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力,不仅让学生学到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而且让学生逐步学会分析地理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步骤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学习中的资源开发→环境保护问题,资源枯竭→产业转型问题,环境污染→经济发展等问题,渗透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可持续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的教育,同时使学生认识到他们将来会越来越多地面临和解决这些严峻的现实问题,激发他们努力学习、探究,为承担历史和社会的责任做好准备。
教学重点:
东北地区的气候特点,东北农业发展基本概况,东北地区丰富的矿产及工业情况。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有关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
学习过程:
展示学习目标
指导学生自学
自学指导
指导一:阅读课本P33内容和地图,思考后完成
(1)在地图上认识东北的地形与河流
考考你: 你能说出图中代码所表地理事物的名称吗?并快速记忆
(2)完成课本P34活动题1
小结:东北地区的地理特征
指导二(东北的自然特征)
阅读《中国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与《中国干湿区图》以及课本P34内容,总结东北地区的气候主要特点。
东北地区冬季寒冷而漫长,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结合书本P34案例,说说为什么东北气候寒冷?
指导三:阅读课本P35内容,思考并回答:
(1)什么叫湿地?介绍我们身边的湿地。
(2)湿地的作用有哪些?
(3)介绍东北的旅游及注意问题
分析:冷湿的自然环境对农业的影响(不利方面与有利方面)
①东北的冬天太冷了,不利于农作物生长。
②.冬天寒冷,可以冻死害虫,减少虫害,对农作物生长有利。
③.东北积雪厚,积雪时间长,农作物生长期短,一年只能收获一次。
④.东北的积雪厚,能给土壤带来丰富的水分,粮食才能丰收。
⑤东北夏季比较温暖,照样能种水稻,东北产的大米特别好吃。
分析小结:
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地形对农业的影响
介绍东北主要的农作物以及林区
案例分析:从案例“三江平原的变迁”,分析东北农业所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检查学生自学效果
指导学生更正,引导学生运用。
练习与作业
练习一:读“东北山脉示意图”,回答问题:
?
(1)图中三条山脉是A.___________, B.___________,C.___________;它们之间的D为___________(地形区)。
(2)据图,说出东北地区的地势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二:课堂练习:
1、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是()
A、东北林区 B、西南林区 C、东南林区 D、“三北”防护林
2、东北平原的主要粮食是()
A、高梁、大豆、春小麦 B、玉米、冬小麦、水稻
C、玉米、春小麦、水稻 D、冬小麦、甜菜、棉花
3、东北的哪一种矿产探明储量居全国首位()
A、石油、 B、天然气
C、铁矿 D、锰矿
4、下列油田位于东北地区的是()
A、华北平原、胜利油田 B、华北油田、玉门油田
C、大庆油田、辽河油田 D、中原油田、大庆油田
作业:《同步精炼》练习
板书设计:
东北地区
1、范围:大兴安岭以东,东北三省、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地形:东北平原、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
2、冷湿:原因-------纬度高,冬季寒冷漫长
产生现象:冻土、沼泽、雾凇
3、土地资源:耕地、林地、草地
4、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