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 7.1 东北地区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 7.1 东北地区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6-04 17:4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东北地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根据地图描述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或分层设色地形图说出东北地区的地形、地形区、地势;
根据地势特征描述河流的流向,并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
根据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东北地区的气候类型,再判断当地的植被类型。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读图阅读等活动,熟练掌握读图技巧,培养地理分析思维。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地理位置的描述,地形地势的判读,水文特征的分析。
教学难点: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复习式导入新课。课前简单复习前面所学知识,帮助学生强化所学知识。再从字面意思引导学生进入今天的学习内容——东北地区
讲授新课:
1、地理位置:
引导学生翻到课本P33页,借助PPT出示东北地区在中国版图的大概位置,然后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具体写下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2分钟),学生展示成果,师生共同总结:
地理位置:(1)纬度位置:39°N——53°N
(2)经度位置:119°E——135°E
(3)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
(4)海陆位置:东边北边俄罗斯,南边渤海黄海,西边内蒙古高原(5)五带位置:北温带 (6)纬度带位置:中纬度
2、地形、地形区、地势、山脉走向,河流水文特征,气候类型,植被类型。
引导学生结合P33页课文内容及图7.1东北地区地形图,小组合作完成以下问题。(7分钟)
(1)主要地形区、地形、地势;
(2)主要山脉及山脉的走向;
(3)主要河流及河流的水文特征;
(4)植被类型;
(5)气候类型。
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师生共同总结:
地形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
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
地势:东西北三面高,中部和南面低(强调三者的区别)
山脉:大兴安岭、长白山——东北--西南 小兴安岭——西北--东南 (提示山脉走向的判断)
河流: 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三江平原
松花江、嫩江——松嫩平原 辽河——辽河平原
水文特征:流量大,含沙量小,汛期短(春汛、夏汛),结冰期长,流速慢,水位季节变化大。 (引导学生学习分析一个地方河流水文特征的方法思路)
3、东北地区最大的自然环境特征:出示中国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图,请同学据此归纳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冷湿
解决课本问题:为什么人们习惯上把东北称为“白山黑水”?
学生举手回答:白山指长白山,黑水指黑龙江。借助PPT展示长白山和黑龙江的景观图,让学生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从而激发学生大爱国情怀。
承转:东北地区最大的自然环境特征是冷湿,一个地方又冷又湿,地上有水就不容易干,我们把这种经常有水覆盖的地称为——湿地。
4、湿地的类型,作用及湿地大开发。
提出问题湿地的类型和作用有哪些?带着问题观看视频
学生展示成果,师生共同总结:
湿地的类型:湿地包括沼泽、河流、湖泊、水库、稻田等陆地水域和沿海滩涂。
湿地的作用:提供食物、水源,蓄洪防涝、抗旱、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可发展农业、畜牧业和旅游业等。
运用课本P39页案例,请同学分析我国在湿地的开发利用中存在哪些问题,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小组合作完成)
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师生共同总结:
(1)建立湿地保护区,保护好现有的湿地;
(2)对已经开垦的湿地逐步退耕还湿;
(3)在开发湿地的同时注意保护湿地生态环境。
四、课堂小结
以板书为体系进行重点知识的巩固,加深记忆。
五、课堂练习
利用18年新中考题训练学生的答题技巧和地理思维能力,以适应新中考。
六、板书设计
东北地区
一、自然地理
1、地理位置: 2、地形、地形区、地势
3、河流的水文特征 : 4、气候类型:
5、植被类型: 6、最大的自然环境特征:
7、湿地的定义: 8、湿地的作用: 9、湿地的开发:
七、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相应习题,整理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