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北京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北京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
2.知道北京的历史古迹和城市职能。
3.能举例说明北京城市建设的成就。
过程与方法
1.培养读图能力和运用资料说明问题的能力。
2.养成辩证的、全面的思考问题的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及正确的人地观念。
教学重点
北京长期作为政治中心的区位优势。
教学难点
如何处理古城保护与城市建设的关系。
教学策略
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启发引导学生;通过分组协作参与课堂,让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读图分析,培养学生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师生互动,思考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通过小组讨论等形式,分工合作相互交流。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案
课时课型
1课时,新授课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为了引导学生关注时事,讲课本所学知识和我们的实际生活想联系。因为两会即将举行,我利用了关于“两会”的问题导入新课。为什么“两会”在北京举行,引出北京的城市职能。
激发兴趣,引出新课。
自主学习
导学稿自主学习内容
了解整节课的内容,还可以培养自学习惯,提升自学能力。
过渡
读图识别北京市的城市职能
以图片资料为主,刺激学生的感官,加深印象,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
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
(1)通过问题“为什么要选择在北京建都?”结合北京市位置图、地形图和气候图等分析北京的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
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2)观看北京的文化古迹图片及京派特色图片感受北京文化
营造氛围,让学生感受北京文化
小组合作探究
(1)先让学生结合北京市城区发展图及北京市常住人口变化图,说说北京城市现代化体现在哪些方面?最后引出如何保护历史文化古迹?
引导学生理解北京城市建设培养学生提高读图分析的能力以及建立正确的人地关系,合理保护历史文化古迹
案例分析:“首钢”迁出北京?
材料一:2005年2月28日,国家发改委日前正式作出批复,原则同意首钢实施压产、搬迁、结构调整和环境治理的方案,并同意在河北省唐山地区曹妃甸建设一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钢铁联合企业作为首钢搬迁的载体。?
292735371475材料二:首钢搬迁示意图。
(2)“北京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小组讨论谈谈北京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建议。(小组讨论并展示)”
创设与学生生活贴近的情境,充分利用小组内和小组间的互助学,引导学生利用地图分析北京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通过小组的展示和学生质疑反驳,激励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和研究,领会各自然要素之间的联系,教会学生举一反三的分析方法,并把这一方法应用到其它区域的学习中去。树立正确的换景观和人地观。
课堂小结
30480085725
巩固学知识,构建知识网络
课堂练习
择题和综合题相结合,由易到难??
巩固知识,检测本节课学习效果
板书设计
第四节 北京市
一 城市职能:
政治、文化中心???? 国际交往中心
二 历史名城
位置
自然环境
名胜古迹和京派文化
三 现代北京的建设与发展
现代化
名胜古迹的保护
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
巩固重要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