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省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范围,了解台湾省的人口,明确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2、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掌握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
3、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简单区域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从地图和资料中提取、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分析区域特征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台湾省的地理位置、范围。
2、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增强台湾与祖国大陆早日统一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阿里山、日月潭等台湾的一些著名的景观。
提问:这些景点位于我国哪个省?(台湾省)
2、展示抒发思乡之情的诗歌《乡愁》,体会诗歌的情感、意境,体会诗中台湾与祖国的骨肉之情。台湾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二、新课教学
(一)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1、思考:我们从哪些方面说明台湾省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2、台湾省的位置、范围等概况。
读课本图7.41,完成学评58页,归纳出台湾的范围和位置,让学生说出台湾的位置,周围的海洋和海峡,特别指出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东海、台湾海峡、太平洋等地理事物,其中,钓鱼岛归属于中国,台湾岛是我国最大的岛屿。让学生熟悉台湾的地理位置,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也培养了学生的读图能力。
3、总结该部分要点:
根据同学们的读图以及归纳情况,教师对同学们的答案进行总结。让学生掌握该部分内容的基本知识。
位置:北临东海、南临南海、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范围:我国最大的岛屿台湾岛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小岛组成。
(3)居民:汉族占97﹪,多是明清以来广东和福建两省移民的后代,是我们的骨肉同胞,少数民族以高山族最多。
⑷主要城市:台北是省会,是台湾最大的城市;高雄是台湾第二大城市也是最大港口;新竹是台湾的“硅谷”。
补充:种种史实资料和证据证明,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领土。(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首先,从地缘关系上,台湾原本就是祖国大陆的一部分。后来,由于地壳运动,海平面时升时降,台湾岛也时沉时浮,直到大约1万年前,相连的部分下沉为海峡,台湾于是成了祖国东海中一个四面环海的大陆岛。
其次,从血缘关系上看,台湾省的居民中,汉族约占97%,主要来自祖国大陆的福建。即使是台湾的“土著”居民高山族人,他们的根也在大陆。今天台湾高山族的许多风俗习惯,原始的宗教崇拜,与古越人极其相似。
从行政区划、文化渊源上来看,台湾自古以来就是历朝历代的“王土”。早在公元230年,三国时东吴国君孙权派大将军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州(今台湾)。元统一后,设立了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和琉球,台湾正式为中央政权所控制。明末清初民族英雄郑成功率军打败了盘踞台湾38年之久的荷兰殖民者,于1662年正式收复台湾。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蜂拥而至,清政府更加珍惜这块宝地,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正式设置台湾省,但隔十年之后爆发了甲午战争,被腐朽无能的清政府割让给日本,直到1945年抗战结束。
其中的钓鱼岛也是我国的领土,我国有捍卫钓鱼岛的领土的主权,并会坚持到底。
(二)美丽富饶的宝岛
1、学生读图:
(1)《台湾省的地形图》说出地形的种类:中部和东部为山地,西部为平原。
(2)《台湾省的地形图》指出北回归线穿过的部分。
(3)《台湾岛主要农矿产品分布》
解决问题:
A 、农作物有哪些种?主要分布的地区;
B 、森林分布在哪里?指出樟树是台湾著名的树种;
C、 矿产有哪些?分布在哪里?
2、播放台湾农产品图,引导学生归纳台湾丰富的资源。
3、掌握台湾农产品的基本情况,了解台湾是一个富饶的宝岛。
4、总结该部分要点:
①地形:台湾岛内西部是平原,约占1/3;中东部是山地,约占2/3。
②气候:北回归线穿过中南部,大部分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只有南部是热带季风气候。
③资源:水果、森林、盐库。
④台湾之最:玉山是台湾的最高峰,浊水溪是台湾最长的河流,日月潭是台湾最大的湖泊。樟树是台湾最著名的树种,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位。
⑤台湾的美称含义——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
(三)外向型经济
1、学生小组讨论回答P70活动题。
2、读图7.47思考:台湾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有利因素?
①大量受过教育和培训的劳动力。②海岛多港口③吸收外国资本④大力建设出口加工区
3、经济模式: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形成“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
三、布置作业:《学评》
板书设计
第四节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台湾是中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
1、台湾省的位置
2、台湾省的范围
二、美丽富饶的宝岛——丰富的资源(森林、矿产、水产、农产品丰富)
1、地形
2、气候
3、美称及含义
三、外向型经济
1、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
2、经济模式:“进口—加工—出口”型
教学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了解了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点,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台湾是祖国之“宝”。祖国统一是全球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所以课堂上我着重强调,台湾自古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翘首盼望着她的归来,都有责任和义务为祖国的繁荣强大、和平统一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为了使学生很快进入课堂状态和明确台湾是我国的神圣领土,我导入新课时播放了台湾省的自然景观和展示了《乡愁》一诗。为了突出神圣领土的重要性,我一开始就结合标题提出问题:台湾为什么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这样引起学生深思并印象深刻,达到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的目的,学生在自主学习时热情较高。通过本节课,说明了合理的激趣导入和创设情境会大大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教学也相应地轻松起来。
国家安全,我们守护!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