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 7.3平行线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冀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 7.3平行线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6-07 10:30: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7.3 平行线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平行线的概念,会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2.掌握平行公理并能应用它进行简单推理.
过程与方法
1.经历观察、思考的过程,感受平面内两直线间的位置关系.
2.通过观察和操作,体验基本的数学事实:平行公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平行线的概念.
2.平行公理及应用.
教学难点
平行公理的探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问题1:笔直的铁轨伸向远方,两条铁轨会相交吗?
问题2:生活中,还有类似这种关系的直线吗?
教师出示铁轨的图片,学生观察、思考、讨论,然后回答问题1.
学生交流、讨论、举例.
教师引导、归纳、点评,不管学生回答如何,应一律给予鼓励(教师可适当地准备几组图片备用).
师:如果两条直线a、b处于不相交的位置,这时直线a和b互相平行,记作:a∥b.
通过生活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的联想和思考.
通过学生的举例,感觉生活中的平行线的实例.
二、探究新知
(一)探究平行线的性质
1.做一做
师安排学生按教材第42页“试着做做”进行操作,并度量.
2.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两条平行线中其中一条直线上任意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叫做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3.平行线的性质
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感受平行线的性质.
(二)探究“平行公理”
思考1:将一木条在B点处固定,然后转动木条,有几个位置可以使木条与直线a平行.
再在C点试一试.
问题1:经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可以作几条?由此可得出怎样的结论?
思考2:探究教材第43页“观察与思考”.
问题2:自己先试做一下,探究在画平行线过程中将三角板沿固定直尺平推,目的是什么?由此可得出怎样的结论?
解决问题1.
学生先进行归纳,然后师生共同归纳整理.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解决问题2.
让学生先动手画一画,想一想,然后再回答.
师生共同得出: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设计意图:通过操作、观察,使学生认识到“平行公理”的数学事实,体验公理的内容.
通过思考、观察、归纳、总结,感受平行公理的推论的内容,进一步加深对平行公理的理解.
三、应用新知
1.出示教材第44页例题.
(生可先试做,教师做出详细示范板书)
2.巩固练习.  (1)课本第44页练习.
(2)已知:∠FEB=110°,∠CFM=70°,试问AB、CD是否平等,为什么?
(老师巡视,并及时点评)
四、小结与布置作业
1.学生总结本节内容.
2.作业:教材第44~45页习题A组、B组.
天成文化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