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5540012687300 专题19 电压表和电流表falsefalsefalsefalse
专题19 电压表和电流表falsefalsefalsefalse
1.掌握小量程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和大量程电流表的原理.
2.会分析电流表内接法和外接法的误差情况,会正确选择电路.
一、小量程电流表G的三个参量
1.电流表的内阻:表头的电阻Rg叫作电流表的内阻.
2.满偏电流:指针偏到最大刻度时的电流Ig叫作满偏电流.
3.满偏电压:表头通过满偏电流时,加在它两端的电压Ug叫作满偏电压.
二、电表改装原理
1.电压表改装:将表头串联一个较大电阻,如图1所示:
图1
2.电流表改装:将表头并联一个较小电阻,如图2所示:
图2
知识深化
电压表、电流表的改装及其特点
项目
小量程电流表G改装成大量程电压表V
小量程电流表G改装成大量程电流表A
电路结构
R的作用
分压
分流
扩大量程的计算
U=Ig(R+Rg)
R=-Rg
IgRg=(I-Ig)R
R=Rg
电表的总内阻
RV=Rg+R
RA=
三、电流表的内接法和外接法
1.两种接法的比较
内接法
外接法
电路
误差分析
电压表示数:
UV=UR+UA>UR
电流表示数:IA=IR
R测=>=R真
电压表示数:UV=UR
电流表示数:
IA=IR+IV>IR
R测=<=R真
误差来源
电流表的分压作用
电压表的分流作用
适用情况
测大电阻
测小电阻
2.电流表内、外接的选择方法
(1)直接比较法:当Rx?RA时,采用内接法,当Rx?RV时,采用外接法,可记忆为“大内小外”.
(2)公式计算法
当<即当Rx>时,用电流表内接法,
当>即当Rx<时,用电流表外接法,
当Rx=时,两种接法效果相同.
(3)试触法:
如图5,把电压表的可动接线端分别试接b、c两点,观察两电表的示数变化,若电流表的示数变化明显,说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对电路影响大,应选用内接法,若电压表的示数有明显变化,说明电流表的分压作用对电路影响大,所以应选外接法.
图5
例1.用伏安法测灯泡电阻时,若将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位置接成如图所示电路,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A.?电流表烧坏???????????????????????B.?电压表示数为零???????????????????????
C.?灯泡不亮??????????????????????? D.?灯泡烧坏
【答案】 C
【解析】由于电压表内阻很大,故电路中电流很小,故灯泡不亮;电流表中示数很小,不会烧坏;此时电压表相当于直接接在电源两端,故此时电压表的示数接近220V;
故答案为:C.
例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是由三个规格相同的电池串联而成的电池组.每个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如下,E0=2.0V,r0=0.5Ω,定值电阻R1=6.0Ω,R2=2.5Ω,R3=3.0Ω,电流表内阻很小,可以忽略不计,电压表内阻很大,其分流作用可以忽略不计.问:S闭合后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各是多少?
【答案】 解:由题意可知E=3E0=6V,r=3r0=1.5Ω
S闭合后R1与R3为并联关系,设其等效电阻为R,则 R=R1R3R1+R3=6×36+3Ω=2Ω
用I2表示干路中的电流,依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 I2=ER2+R+r=62.5+2+1.5A=1A
电流表测量的是R1支路的电流I1 , 依分流原理有: I1=R3R1+R3I2=36+3×1A=0.33A
电压表测量的是电源的路端电压U,有U=E-I2r=(6-1×1.5)V=4.5V
1.如图,电源内阻不能忽略,电流表和电压表均为理想电表。若发现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为零,则可能的故障是(?? )
?
A.?R1断路???????????????????????????????B.?R1短路???????????????????????????????
C.?R2断路???????????????????????????????D.?R2短路
2.如图a、b所示的两个电路中,电阻R、电流表、电压表和电池都是相同的,电池的内阻相对于电阻R的大小可以忽略。闭合开关后,图a、b电路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Ua、Ub和Ia、Ib的大小不相同,它们的关系正确的是:(?? )
A.?Ua>Ub????????????????????????????B.?IaUbIb????????????????????????????D.?UaIa3.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表头分别改装成两个电流表和两个电压表,电流表 A1 的量程大于 A2 的量程,电压表 V1 的量程大于 V2 的量程,把它们按图接入电路,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电流表 A1 的读数大于电流表 A2 的读数
②电流表 A1 的偏转角小于电流表 A2 的偏转角
③电压表 V1 的读数小于电压表 V2 的读数
④电压表 V1 的偏转角等于电压表 V2 的偏转角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4.如图所示,平行金属板中带电质点 P? 原处于静止状态,电流表和电压表为理想电表,当滑动变阻器 R4 的滑片向a端移动时,则(?? )
A.?电压表读数减小??????? B.?电流表读数增大???????
C.?质点 P? 将向上运动???????D.?R3 上消耗的功率逐渐减小
5.如图所示,A1和A2是两只电阻不同的电流表,V1和V2是两只相同的电压表。电流表A2的示数是I2=0.6mA,电压表V1和V2的示数分别是0.6V和0.8V,则电流表A1的示数是(?? )
A.?1.2mA????????????????????????????????B.?1.4mA????????????????????????????????
C.?1.6mA????????????????????????????????D.?1.8mA
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平行金属板中带电质点P处于静止状态,所有电流表和电压表均可视为理想电表,当滑动变阻器R4的滑片向b端移动时,则(?? )
A.?电流表A示数变小,电压表V1示数变小
B.?R3上消耗的功率逐渐增大
C.?平行金属板之间原静止的质点P将向下运动
D.?此过程中电压表V1示数的变化量ΔU1和电流表A1示数的变化量ΔI1的比值绝对值变小
7.如图所示,当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向下滑动时,电路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是(?? )
A.?V示数变大,A示数都变小???????????????????????????????????
B.?V示数变小、A示数都变大
C.?R1消耗的功率变小,R2消耗的功率变大??????????????
D.?R1消耗的功率变大,R2消耗的功率变小
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4Ω,R2=2Ω,滑动变阻器R3上标有“10Ω 2A”的字样,理想电压表的量程有0~3V和0~15V两挡,理想电流表的量程有0~0.6A和0~3A两挡。闭合开关S,将滑片P从最左端向右移动到某位置时,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分别为2V和0.5A;继续向右移动滑片P至另一位置,电压表指针指在满偏的 ,电流表指针也指在满偏的.求电源电动势与内阻的大小。(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9.如图所示,电表均为理想电表,定值电阻R3=4Ω,闭合开关,电压表示数为U1=2V,电流表示数为I1=0.75A;经过一段时间,一个电阻被烧坏而使电路断路,电流表示数变为I2=0.8A,电压表示数变为U2=3.2V.求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分别为多少?
10.如图所示电路中,已知 R1=5Ω , R2=12Ω ,电压表示数为2V , 电流表示数为 0.2A ,求电阻 R3 和 UAC 的阻值.
1.【答案】 B
【解析】A.若R1断路,外电阻增加,路端电压增大,则电流表示数变大,不符题意,A不符合题意;
B.若R1短路,外电阻减小,路端电压减小,通过R3的电路减小,则电流表示数减小。由于R1短路,测R1的电压表示数变为零,均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C.若R2断路,外电阻增加,路端电压增大,则电流表示数变大,不符题意,C不符合题意;
D.若R2短路,外电阻减小,路端电压减小,通过R3的电路减小,则电流表示数减小。设电阻R1和R3的总电流为I3 , 总电流增大,通过R4的电流减小,则I3增大,而通过R3的电流减小,因此通过R1的电流增大,电压表示数变大,不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答案】 D
【解析】图a中电流表测量的是流过电阻和电压表的电流之和,电压表测量的是电阻两端电压,图b中电流表测量的是流过电阻的电流,电压表测量的是电阻和电流表的电压之和,因此有UaIb
因此 UaIa故答案为:D。
3.【答案】 D
【解析】 ① 、 ② 两安培表并联,表头两端的电压相同,电流相同,指针偏转角度相同,安培表 A1 的量程大于 A2 的量程,则安培表 A1 的读数大于安培表 A2 的读数 . 故 ① 正确, ② 错误.
? ③ 、 ④ 两电压表串联,两表头的电流相同,指针偏转角度相同,量程大的读数大,伏特表 V1 的偏转角等于伏特表 V2 的偏转角 . 故 ③ 错误, ④ 正确.
故答案为:D
4.【答案】 C
【解析】A B.由图可知,R2与滑动变阻器R4串联后与R3并联后,再由R1串连接在电源两端;电容器与R3并联;当滑片向a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增大,则电路中总电阻增大,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干路中电流减小,电源的内电压减小,路端电压增大,同时,R1两端的电压也减小,故并联部分的电压增大;由欧姆定律可知流过R3的电流增大,则流过并联部分的电流减小,故电流表示数减小;因并联部分电压增大,而R2中电压减小,故电压表示数增大,AB不符合题意;
C.因R3两端电压增大,则电容器两端电压增大,故电荷受到的向上电场力增大,则重力小于电场力,电荷向上运动,C符合题意;
D.R3上电流增大,根据 P=I32R3 ,则R3消耗的功率逐渐增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5.【答案】 B
【解析】由于V1和V2两表相同,说明它们的内阻相同,设为RU1=I2R
U2=IV2R
联立得IV2=0.8mA
A1测量是总电流为IV2+I2=1.4?mA
故答案为:B。
6.【答案】 C
【解析】A.当滑动变阻器R4的滑片向b端移动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减小,由串反并同规律得,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的电流表A的读数增大,A不符合题意;
B.当滑动变阻器R4的滑片向b端移动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减小,由串反并同规律得,与滑动变阻器并联的R3的功率减小,B不符合题意;
C.当滑动变阻器R4的滑片向b端移动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减小,由串反并同规律得,与滑动变阻器并联的电容器两端电压减小,电场强度减小,液滴所受的电场力减小,液滴向下运动,C符合题意;
D.因为 ΔU1ΔI1=R1+r ,此过程中电压表V1示数的变化量ΔU1和电流表A1示数的变化量ΔI1的比值绝对值保持不变,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7.【答案】 D
【解析】由图可知,R2与R并联后与R1串联;当滑片向下滑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阻减小,则电路中总电阻减小,则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 I=ER总
可知电路中总电流增大;根据欧姆定律可知 U1=IR1
可知R1串电压增大,即电压表示数增大,根据 P=I2R1
可知R1消耗的功率变大;电源电动势不变,现内阻和R1电压增大,故并联部分电压减小,所以通过R2的电流减小,根据 P=I22R2
可知R2消耗的功率变小;因总电流增大,R2的电流减小,故电流表中电流增大。
故答案为:D。
8.【答案】 解:滑片P向右移动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在减小,电压表示数在增大,由此可以确定电流表量程选取的是0~0.6 A,电压表量程选取的是0~15 V,所以第二次电流表的示数为 13 ×0.6 A=0.2 A,电压表的示数为 13 ×15 V=5 V
当电流表示数为0.5A时,R1两端的电压为U1=I1R1=0.5×4 V=2 V
回路的总电流为I总=I1+ U1R2 =0.5+ 22 A=1.5 A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E=I总r+U1+U3 ,
即E=1.5r+2+2①
当电流表示数为0.2 A时,R1两端的电压为U1′=I1′R1=0.2×4V=0.8 V
回路的总电流为I总′=I1′+ U'1R2 =0.2+ 0.82 A=0.6A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E=I总′r+U1′+U3′,
即E=0.6r+0.8+5②
联立①②解得E=7.0 V,r=2.0Ω
9.【答案】 解:因电阻烧坏后,两电表示数均增大,烧坏的电阻不可能是R1和R3 , 一定是R2;
R2被烧坏后,由题图知电阻R1两端电压为U2=3.2V,通过的电流为I2=0.8A,
即电阻R1= U2I2 ,
得:R1=4Ω?? ①
R2被烧坏前,电阻R3两端电压为U3=I1R1-U1 , 得:U3=1V;???
通过电阻R3的电流为I3= U3R3 , 得:I3=0.25A;
电路中总电流为I=I1+I3=1A??? ②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E=U1+U3+Ir????? ③
R2被烧坏后,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知E=U2+I2r? ④
由③④解得: E=4 V,r=1 Ω??? ⑤
10.【答案】 解:干路中的电流为: I=UR1=25A=0.4A ,
则通过 R3 的电流为: I3=I?I2=0.4?0.2A=0.2A ,
则有: R3=IR2I3=0.2×120.2Ω=12Ω .
UAC=U+I3R3=2+0.2×12V=4.4V .
故本题答案是:电阻 R3 和 UAC 分别为 12Ω 和 4.4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