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经济与文化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单元 经济与文化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2-04-04 11:26: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9张PPT)
中考复习13中国经济与文化
考点1:我国主要粮食、经济作物的分布(了解)
考点2:我国主要牧区及优良牲畜产品(了解)
考点3:我国工业的地理分布及四大工业区(了解)
考点4:经济特区的建设(了解)
考点5: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选择(理解及运
用)
考点6:我国主要铁路干线的分布、起止点、沿途省
级行政中心及主要旅游景点(了解)
考点7:我国重要铁路枢纽(运用)
考点8:自然环境对文化的影响(理解)
考点9:文化特色对旅游业的影响(理解)
考点1:我国主要粮食、经济作物的分布(了解)
6.农业特色
① ②耕作业:
东部季风区
④坝子农业:
云贵高原
③灌溉农业:河套平原.
宁夏平原.河西走廊.
⑥绿洲农业:
新疆塔里木盆地和准葛尔盆地.
⑤河谷农业:
湟水谷地
雅鲁藏布
谷地.
南北农业差异:
项目 秦淮以北 秦淮以南 差异原因
耕地类型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耕作制度
旱地 水田
冬小麦、春小麦 水稻、冬小麦
棉花、花生、甜菜 棉花、油菜、甘蔗
华北平原两年三熟
或一年两熟、
东北一年一熟
一年两熟到三熟
主要是气候条件的显著差异
中国商品粮基地分布图
松嫩平原
商品粮基地
江汉平原
洞庭湖平原
成都平原
珠江三角洲
鄱阳湖平原
太湖平原
江淮地区
三江平原
水稻: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珠江三角洲
小麦: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四川盆地
我国小麦生产以冬小麦为主。
长城是春小麦和冬小麦的分界线。
40
o
棉花: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新疆
中国糖料生产分布图
南蔗北甜
甜菜
甘蔗
台湾
福建
广东
广西
云南
四川
黑龙江
吉林
内蒙古自治区
新 疆
油菜:长江流域
渤海湾苹果带
西北黄土高原苹果带
长江中上游沿岸地区
南岭地区
武夷山地区
柑橘优势产区
温带的苹果(主要产于山东、河南、河北、陕西、新疆、辽宁)
亚热带柑桔(主要产于浙江、福建、江西、四川等省)
亚热带的茶叶(产于南方各省山区----江淮以南丘陵地区)
南部沿海各省(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出产香蕉、荔
枝、龙眼、菠萝等水果。海南还出产椰子。
天然橡胶(云南南部、海南岛、雷州半岛)
中国四大牧区之外,还有遍布于东部的农耕牧区。主要饲养牛、羊以及猪、家禽等。
考点2:我国主要牧区及优良牲畜产品(了解)
内蒙古牧区(温带草原,代表畜种有蒙古马、
蒙古羊、三河马、三河牛等)
新疆牧区(高山草甸,主要分布在天山、
阿尔泰山区,代表畜种有新疆细毛羊、
阿尔泰大尾羊、伊犁马等);
青海牧区、西藏牧区(属高原牧场、
高山草甸,代表性畜种有藏山羊、
藏绵羊、牦牛等)。
宁夏(滩羊)
我国四大牧区及优良品种
东部沿海工业地带
长江沿岸工业地带
陇海—兰新
沿线工业地带
中国工业分布特色:沿海、沿江、沿河、沿铁路线分布
考点3:我国工业的地理分布及四大工业区(了解)
考点3:我国工业的地理分布及四大工业区(了解)
辽中南工业基地
京津唐工业基地
沪宁杭工业基地
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1、辽中南地区
---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存在问题:
发展方向:
发展有利条件:
主要工业中心和工业部门:
沈阳---机械
辽阳---化纤
大连---石油化工、造船
鞍山、本溪---钢铁
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
便利的交通(铁路、海运)
能源枯竭、水源不足
加强技术改造,更新设备、限制能耗大、当地又缺乏原料的工业发展
调整工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
改善交通、治理环境、发展科技等
沈阳
鞍山
大连
抚顺
本溪
2、京津唐地区
---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发展条件:
重点发展钢铁、电子、
石油、化工、轻纺等(资源)
“新、精、尖”发展(技术)
丰富的煤、铁、石油、海盐、
棉花等资源
靠近山西能源基地,
有统一的电网
水路空交通便利
历史悠久、工业基础好
科技发达
存在问题:
水源不足
发展方向
天津
唐山
北京
秦皇岛
3、沪宁杭地区
---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发展条件:
能源、矿产缺乏
结构轻型化
开发新技术、新产品
开拓国际市场
交通便利
有统一电网
历史悠久,基础雄厚
技术力量雄厚
存在问题:
发展方向:
资源丰富(农业资源)
杭州
南京
上海
4、珠江三角洲
家用电器、服装、
食品、玩具制造
---以轻工业为主综合性工业基地
工业部门:
发展条件:
水资源和农业资源丰富
水陆交通便利
发展方向:
邻近港澳地区和东南亚、多“侨乡”,便于引进外资、技术和设备
限制因素:
能源、矿产不足
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
东莞
深圳
广州
珠海
香港
澳门
东部沿海工业地带
长江沿岸工业地带
陇海—兰新
沿线工业地带
四、中国三大工业地带:
能源严重紧缺
是我国引进技术和外资、发展外向型经济和对外贸易的重要地带
东部沿海,经济发达、
对外联系便利
经济特区:福建厦门,广东汕头、深圳、珠海,海南省(最大)
沿海开放城市:14个
经济开放区:
优势:
劣势:
厦门
汕头
深圳
珠海
海南
考点4:经济特区的建设(了解)
沪宁杭工业基地
武汉—— 钢铁、轻纺等工业基地
宜昌、重庆—— 电力、钢铁等工业基地
贵州乌江水电站—— 矿业基地
攀枝花—— 钢铁工业基地
发展条件:
工农业发达,人口众多,矿产和水力资源丰富
水运条件得天独厚
交通运输方式及特点
铁路
运量大,速度较快,
受自然条件影响小。
公路
水运
航空
管道
机动灵活,速度较快,
对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运量大,运费便宜,
速度较慢,受天气条件
影响较大。
速度快,运量小,运价高。
考点5: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选择(理解及运用)
铁路运输
公路运输
水路运输
航空运输
管道运输
运输
方式
速度
运价
运载量
灵活性
劳动
生产率
较快
便宜

不灵活

较慢

不大
最灵活


最便宜
最大
最差
最高
最快
最贵
最小
灵活

B ①铁路运输 ②公路运输 ③ 海运 ④空运
练习. 下列反映了四种不同运输方式的性质差异,它们的名称顺序正确的是:
A ①海运 ②铁路运输 ③公路运输 ④空运
C ①铁路运输 ②空运 ③ 海运 ④公路运输
D ①空运 ②铁路运输 ③ 海运 ④公路运输
B




考点6:我国主要铁路干线的分布、起止点、沿途省
级行政中心及主要旅游景点(了解)
北京
徐州
株洲
成都
兰州
郑州
北京
北京
京 哈 线

广
线
京 沪 线


线


线


线


线


线
线


兰新线
京包线
沪杭线
浙 赣 线
湘 黔 线
贵昆线
哈尔滨
大连
京 哈 线
北京
上海
九龙
广州
京 沪 线
包头


线
成都
宝鸡
昆明


线
兰州
乌鲁木齐
焦作
柳州
连云港


线
贵阳
株洲


线

广
线


线
线


兰新线
京包线
沪杭线
浙 赣 线
杭州
湘 黔 线
贵昆线
长 江
格尔木
吐鲁番
库尔勒
喀什
拉萨
京哈、京广线
北京
哈尔滨
广州










京哈线

广
线
京九线
北京
香港


线
京沪线
北京
上海
京沪线
焦柳线
焦作
柳州


线
宝成、成昆线
宝鸡
成都
昆明
宝成线
成昆线
五纵
京哈线
京广线
京九线
宝成线
成昆线
京沪线
焦作线
京秦、京包、包兰线
秦皇岛
北京
包头
兰州
京秦线
京包线
包兰线
陇海、兰新、北疆线
兰州
连云港
乌鲁木齐
阿拉山口
陇海线
兰新线
北疆线
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
上海
上海市
杭州
贵阳
昆明
浙江省
江西省
贵州省
云南
湖南省
株洲
沪杭线
浙赣线
湘黔线
贵昆线
三横
京秦线
浙赣线
湘黔线
贵昆线
沪杭线
包兰线
陇海线
兰新线
北疆线
京包线
北京
徐州
株洲
成都
兰州
郑州
考点7:我国重要铁路枢纽(运用)
北京
上海
九龙
广州
包头
哈尔滨
京哈线
京广线
京九线
京沪线
京包线
北京
主要铁路枢纽
北京
上海
九龙
广州
京 沪 线
京 九 线
京 广 线
京 哈 线
哈尔滨
京包线
京哈线
京沪线
京九线
京包线
京广线
天津


线
北京
包头
兰州
北京
广州
兰州
连云港
京广线
陇海线
郑州
主要铁路枢纽
郑州
京 广 线
广州
北京
郑州
线


京广线
陇海线
连云港
乌鲁木齐
兰新线
北京
上海
兰州
连云港
京沪线
陇海线
徐州
主要铁路枢纽
徐州
北京
京 沪 线
徐州
上海
线


京沪线
陇海线
连云港
乌鲁木齐
兰新线
北京
广州
贵阳
株洲
杭州
京广线
浙赣线
湘黔线
株洲
主要铁路枢纽
株洲
广州
京 广 线
北京
浙赣线
株洲
湘黔线
上海
沪杭线
贵阳
昆明
贵昆线
京广线
浙赣线
湘黔线
包头
兰州
乌鲁木齐
连云港
包兰线
陇海线
兰新线
兰州
主要铁路枢纽
兰州
线


兰州
兰新线
连云港
乌鲁木齐
包头
包兰线
陇海线
兰新线


线
宝鸡
成都
昆明
宝成线
成昆线
重庆
成渝线
成都
主要铁路枢纽
成都
成都
宝鸡
昆明
宝成线
成昆线


线


线
连云港
乌鲁木齐
线


兰新线
哈尔滨
大连
京 哈 线
北京
上海
九 龙
广州
京 沪 线
包头


线
成都
宝鸡
昆明


线
兰州
乌鲁木齐
焦作
柳州
连云港


线
贵阳
株洲


线

广
线


线
线


兰新线
京包线
沪杭线
浙 赣 线
杭州
湘 黔 线
贵昆线
长 江
吐鲁番
库尔勒
喀什
湛江
格尔木
拉萨
与陇海线
交会城市
与长江线
交会城市
南北干线
京沪线
京九线
京广线
焦柳线
宝成—
成昆线
徐州
商丘
郑州
洛阳
宝鸡
南京
上海
九江
武汉
枝城
攀枝花
在不同的地形、气候条件下,各地传统民居的建筑材料、建筑风格等各具特色。
考点8:自然环境对文化的影响(理解)
民居
特点 南方民居 北方民居
屋顶
墙体
窗户
功能
斜顶
平顶




通风、散热、排水
御寒
四大古民居:华北四合院、陕北窑洞
客家围屋、闽西土楼
服饰既是人类文化的积淀,又是人类适应环境的标志。
在冬季,东北地区人们的服饰厚实、保暖,而在海南岛人们的服饰轻便、单薄。
丝绸产于南方,也适合夏季炎热的气候。
我国各地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千差万别,形成了具有独特风味的地方菜系。
鲁:红烧海螺
川:宫爆鸡丁
苏:清蒸鲩鱼
浙:东坡肉
粤:烤乳猪
湘:剁椒鱼头
闽:桔汁加吉鱼
皖:符离集烧鸡
八大菜系代表菜
不同的地形环境下,交通工具也各具特色。
南船北马,我国古代的交通运输方式是南方以船为主,北方以马为主。其原因是南方气候湿润,降水丰富,地表河网密布,因此为适应“水乡”的船舶运输便应运而生。而北方多干旱、半干旱气候,草场广布,畜牧业发达,马匹除了提供乳肉产品外,又以其耐力好、速度快而被北方人民驯化为代步工具,成为北方大地的交通工具。
读一读
我国十大旅游胜地:
北京故宫(北京)
八达岭长城(北京)
秦始皇陵兵马俑(陕西西安---陇海线)
长江三峡(重庆、湖北交界处,宜昌以西---焦柳线)
桂林山水(广西)
苏州园林(江苏----京沪线)
安徽黄山(安徽)
杭州西湖(浙江---沪杭线)
台湾日月潭(台湾)
承德避暑山庄(河北)
拉萨布达拉宫(西藏---青藏铁路)
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响:地理环境对饮食、民居、 服饰都有影响
地方文化各具特色:地方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基
础,不同地域人们的饮食、
民居、风俗、服饰、剧种、音
乐、书画等构成了各具特色的
地方文化。
文化与旅游: 我国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文化特色本身是重要旅游资源
文化特色带动旅游业的发展
考点9:文化特色对旅游业的影响(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