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夺冠系列资料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轻松夺冠系列资料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卷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4.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06-03 20:20:00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轻松夺冠系列资料人教版语文
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卷
答案与导解
1.A 导解:“羞”应读xiū。
2.A.冽——洌;B.掇——缀;C.袁——猿;D.鳗——蔓
3.D 导解:安,哪里。
4.C 导解:A项“属”通“嘱”;B项“具”通“俱”;D项“羞”通“馐”;“直”通“值”。
S.A 导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6.A 导解:先叙事后写景。
7.C 导解:“袁宗道”改为“袁宏道”。
8.(1)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2)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3)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4)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9.C 导解:往南直到潇水、湘水。
10.A 导解:之,代词,代指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这件事。
11.(1)商人和旅客无法通行,桅杆倾斜,船桨折断。(2)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12.意在与。古仁人之心”作对比,突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胸怀和高尚情操。 导解:选文第二段写迁客骚人“以己悲”,第三段写迁客骚人“以物喜”,而下文写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二者对比强烈。
13.(1)正好,刚好。(2)下雨。(3)酒杯。(4)第二年。
导解:“雨”,名词用作动词,下雨;“明年”,古今异义用法,文中解释为第二年。
14.(1)商人聚集在集市上欢唱,农民们都到田野里庆祝。(2)不久,一个月不下雨,农民方才开始担忧。 导解:相与:共同,一起;忭:欢欣;方:才。
15.D 导解:官吏相与/庆于庭。
16.表现了作者喜悦的心情。 导解:民以雨而乐,官以民而喜,“喜雨亭”之“喜”,为全文核心。
【参考译文】
这座亭子用雨来命名,是为了纪念喜庆之事。古时候有了喜事,就用它来命名事物,表示不忘的意思。周公得到天子赏赐的稻禾,使用“嘉禾”作为他文章的篇名;汉武帝得了宝鼎,便用“元鼎”称其年号;叔孙得臣打败狄人侨如,使用侨如作为儿子的名字。他们的喜事大小不一样。但表示不忘的意思却是一样的。
我到扶风的第二年,才开始造官邸,在堂屋的背面修建了一座亭子,在南面开凿了一口池塘,引来流水,种上树木,把它当做休息的场所。这年春天,在岐山的南面下了麦雨,占卜此事,认为今年是个好年成。然而此后整整一个月没有下雨,百姓才因此忧虑起来。到了三月的乙卯日,天才下雨,甲子日又下雨,百姓们认为下得还不够;丁卯日又下了大雨。一连三天才停止。官吏们在院子里一起庆贺,商人们在集市上一起唱歌,农夫们在野地里一起欢笑,忧愁的人因而高兴,生病的人因而痊愈,而我的亭子也恰好造成了。
于是,我在亭子里向客人举杯劝酒,问他们道:“五天不下雨可以吗 ”回答说:“五天不下雨,就长不成麦子了。”又问“十天不下雨可以吗 ”回答说:“十天不下雨就养不活稻子了。”“没有麦没有稻,年成自然荒歉了,诉讼案件多了,而盗贼也猖獗起来。那么我与你们即使想在这亭子上游玩享乐,难道能做得到吗 现在上天不遗弃这里的百姓.刚有旱象便降下雨来,使我与你们能够一起在这亭子上游玩赏乐的,都靠这雨的恩赐啊!这难道又能忘记的吗 ”
用它来命名亭子以后,又接着来歌唱此事。歌词道:“假使上天下珍珠,受寒的人不能把它当做短袄;假如上天下白玉,挨饿的人不能把它当做粮食。一场雨下了三天,这是谁的力量
百姓说是太守,太守说没有这力量,归功于天子。天子也否认,归之于造物主。造物主也不把它当做自己的功劳,归之于太空。而太空冥然飘渺,不能够命名它,我因而用雨来命名我的亭子。”
17.(1)①整洁清新;⑦海天一色,城在水中。(2)①瑞典人英语好;②人美,有音乐天分。
导解:此题考查对文章的整体感知能力,只要理清思路,并在文中找出标志性语句即可理解。
18.不能删去,删去后就显得瑞典的整洁也许与破旧的俄罗斯有关,那整洁就带上了疑问,特点就不够鲜明。画线句扩大r比较背景,使整洁的特点鲜明、突出。 导解:语句能否删去,可从以下几方面人手思考:一是该句话在全文或本段中的表达作用;二是与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
19.不仅巧妙点出这座北方名城的最大特色,而且引起读者兴趣,自然引出下文。 导解:理解语句在文中的作用,一般应从内容、结构、写法、语言特点及表达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
20.水就像眼睛一样会使城市充满灵气和生机,水是城市的性灵和生命的源泉。第二问略。 导解:第一问,首先在文中找出有关语句,如“有了水,整个城市就像人有了眼睛一样有了灵气和生机。”“都能珍惜这城市的性灵和生命的源泉”,然后再概括提炼即可。第二问的解答应注意几个问题:一是应结合实际分析;二是所提建议有可操作性;三是提倡学生创造性思维。
21.柳叶鸣蜩绿暗 荷花落日红酣 导解:柳暗,蜩鸣,荷花红,都是暗含季节是夏季的词语。
22.写夏景或忆春水 今昔对比 导解:此题考查对两首诗写作内容及写作手法的分析概括,一首通过写景抒情,一首通过叙述今昔对比抒情。
23.思念亲人、思念家乡。 导解:理解两首诗所反映出的作者的思想感情,要从重点句子、注释等几方面分析,像“白头想见江南”“父兄持我东西”“欲寻陈迹都迷”,以及注释中的“重游”都能体会出作者的“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24.【写作指导】写游记,应注意三个问题:一是描写景物时,应仔细观察,抓住事物的特征来写;二是一般采用游踪顺序来写,思路清晰;三是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或畅谈自己的某种感受。
【例文】
南京夫子庙
站在夫子庙门前,只见一排绿树亲热地向我招手。一对高大的石狮子歪着头.睁大圆眼怒视着随风摇曳的树林,仿佛很为它们的“轻狂”恼火了。瞧它们,甚至举起一只爪子,想扑过去呢!
进入大门,当正庙蓦地出现在我眼前时,我不禁诧异了,因为它比我想像的还要壮观。庙门前上方有块匾,上面写着三个有力的大字:“大成殿。”庙的四角高高翘起,优美得像四只展翅欲飞的燕子。金顶、红门,这古色古香的格调,使我油然而生一股庄重之感。
眼前是一片楼房,一色的金碧辉煌,古色古香。这儿的一切都模仿着古代的样儿,高高挂起的酒幌子招揽着顾客,使人一下子就记起杜牧的“水村山郭酒旗风”的诗句来。曲曲折折的石板路引导我,走进路边的每一个店里去,并不是买什么,只是看看。在“文房四宝”店中,一心来觅古迹的我真是如愿以偿了。橱窗里,笔、墨、纸、砚俱全,有的笔杆上还刻着我认不出的字,砚盖上还画着花鸟鱼虫,简直像是极精美的工艺品了。店的四壁上,挂着一些字画,微微发黄的纸真叫人怀疑是古代书法家、绘画家的真迹。淡淡的墨香混杂着宣纸散发出的香味,把我吸引住了。此外,还有古玩。我对这虽一窍不通,但也细细观赏起来。那细致精巧的雕刻,造型奇特的陶器,竟使我看得入神了。游兴也越来越浓。
我兴致勃勃地在这些楼阁间穿行,走着走着,发觉前面似乎没了路,等到了眼前,才发现小路悄悄绕了个弯儿,指向另一座楼,这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楼”啊!抬头一看,幌子上赫然写着三个大字:“楼外楼”这必是由林升的诗句“山外青山楼外楼”而得名的了。但由于用得恰到好处,说到了人们心里,也就有一种亲切自然之感,并博得了游人的啧啧赞叹,而我仿佛已融入这一片楼群中,到了“忘我”的境界了。
是啊,在这儿漫步就宛如回到了穿长袖宽袍的时代,只有看到周围的人们,才猛然想起这已是新世纪了,不由哑然失笑。我这才明白,夫子庙的游人这么多,原是奔着这片楼而来的。
【点评】这是篇游记,写的是游南京夫子庙。但文中有许多状物的文字.如写“大成殿”的外观,檐角展翅欲飞,优美得像燕子,状的是建筑物;又如写笔、墨、纸、砚的艺术修饰,状的是文具和字画;再如写文物、古玩,则勾描其雕刻之精细,造型之奇特,这些状物的描写非常细腻,都抓住了一个“古”字,显得很有特色。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1 页 (共 5 页)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轻松夺冠系列资料人教版语文
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谪守(zhé) 皓月(hào) 珍羞(xiōu)
B.布衾(qīn) 塘坳(ào) 忧谗畏讥(chán)
C.汀兰(tīnɡ) 呷浪(xiá) 恶能无纪(wū)
D.酿泉(niànɡ) 天涯(yá) 风力尚劲(jìnɡ)
2.下列每组短语中都有一个错别字,请用横线标出,并改正过来。(2分)
A.朝晖夕阴 波澜不惊 泉香酒冽 临溪而渔
B.蒙络摇掇 风掣红旗 晦明变化 参差披拂
C.秋天漠漠 胡琴琵琶 山岳潜形 虎啸袁啼
D.凄神寒骨 青树翠鳗 愁云惨淡 浩荡离愁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吾谁与归(归依) B.名之者谁(命名,取名)
C.柳条将舒未舒(伸展,展开) D.多歧路,今安在(安静)
4.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属予作文以记之。 B.百废具兴。
C.云归而岩穴暝。 D.玉盘珍羞直万钱。
5.下列句子停顿不正确的一顶是( )(2分)
A.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B.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D.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6.下面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岳阳楼记》以“记”为名,先写景后叙事,进而由景人情,因情而生发出议论。
B.《小石潭记》中的游览顺序: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
C.《醉翁亭记》中写到了“山水之乐”“宴酣之乐”“游人之乐”,归根结底表达出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D.《满井游记》中的景物描写,无不渗透出作者对春回大地的喜悦之情,对自然界重新焕发生机的欣赏和赞美。
7.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小石潭记》——《柳河东集》——柳宗元——唐代
B.《岳阳楼记》——《范文正公集》——范仲淹——宋代
C.《满井游记》——《袁中郎集笺校》——袁宗道——明代
D.《己亥杂诗》——《龚自珍全集》——龚自珍——清代
8.填空。(4分)
(1)《己亥杂诗》表明作者愿为国家出力的一则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作者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呼喊,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思。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比喻写出雪后美景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行路难》一诗中表现作者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10分)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9.对文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胜状:胜景,好景色。
B.横无际涯:宽阔无边。
C.南极潇湘:潇水和湘水的南边极远。
D.骚人:战国时屈原作《离骚》,因此后世称诗人为骚人。
10.“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中的“之”意为“的”,下面句中加点的“之”字不是“的”的意思的一项是( )(2分)
A.属予作文以记之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前人之述备矣 D.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11.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作者用两段文字来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其用意是什么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16题。(11分) ,
喜雨亭记
苏 轼①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狄,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②,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③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④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 ”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 ”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⑤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 今天不遗斯民,始早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而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
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歌曰:“使天而雨殊,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繄⑥谁之力 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⑦。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注】①苏轼在散文方面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为豪放词派创始人。②越三月:过了三月。③忭:欢欣。④属客:斟酒敬客,意同劝酒。⑤荐(jiàn)饥:连年不熟或麦禾-T熟。这里指禾不熟。⑥繄:语气助词。⑦造物:古时以万物为天所生成,故称天为造物。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词。(2分)
(1)而吾亭适成 适:
(2)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 雨:
(3)于是举酒于亭上 酒:
(4)予至扶风之明年 明年:
14.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
B.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
C.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
D.官吏相/与庆/于庭
16.本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13分)
清新的回忆
1994年8月15日,我乘坐斯堪迪纳维亚航空公司的班机从莫斯科飞抵斯德哥尔摩,这是我第一次踏上北欧的土地。常说的北欧五国包括瑞典、挪成、丹麦、冰岛和芬兰,其中前四国的语言文化相当接近;芬兰与爱沙尼亚、匈牙利的语言类似,同在印欧语系之外,所以算是北欧国家里的另类。欧洲北部的人民对四季的转换特别敏感,这也难怪,因为漫长的冬季不仅冰天雪地,而且白昼短的让人心烦。幸好.我的首次北欧之旅是在一年中最好的夏季,第一站就是美丽的瑞典首都、北方水城斯德哥尔摩。
飞机抵达已是六七点钟,但天色仍然早得很。快捷地办好瑞典入境手续,我们推着行李车走出阿拉达机场,第一个感觉就是环境异常地整洁、空气异常地清新。也许这与来自较为破旧的俄罗斯有关,但在多年后走过很多发达国家的今天,我仍清晰地记得瑞典给我的第一印象,那就是无与伦比的整洁清新。车子飞驰在从机场通往市区的高速公路,路边是一块块错落有致的田野风光,这儿一片金黄,那儿一畦碧绿,不时看见通勤或者长途的火车优雅地驶过高低起伏的原野。但抵达瑞典的第一天,我还没有见到这座北方名城的最大特色,即纵贯环绕全市的河道与海湾。好在第二天,我就坐上了观光游艇一览这个北国水城的秀色。
斯德哥尔摩本来就是漂在海上的城市,据说全城由八九个大岛组成,崎岖海岸线边的小岛更是星罗棋布。这几天丽日晴空,正是全年的最佳旅游时节,游艇上各国游客吹着清爽的海风.面对海天一色、城在水中的美景赞不绝口。导游是个体格健壮的当地姑娘,她操着流利标准的英语向大家介绍沿途的景点。后来经过比较,我发现欧洲北部的人们说英语确实非常地道,特别与法国、东南欧相比;后来就明白其中的道理了,一是他们的母语大都与英语同属日尔曼语系,二是欧洲一体化的步伐至少在文化层面已经席卷西北欧,再有教育得力。说到瑞典姑娘,这可是个盛产西方美女的国度,从早期的电影明星嘉宝到当代风靡全球的流行歌手层出不穷,今日看到这里的如画美景似乎大悟:有道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啊。再联想到瑞典人的音乐天分,这个国家的官方语言虽然不是英语,却出产了众多享誉西方的英文流行组合。瑞典的工业基础也实力强劲,一大批响当当的跨国企业都从瑞典走向世界,这也奠定了该国在本地区的老大地位。
人杰地灵的瑞典,主要城市都面水而建,斯德哥尔摩称得上世界同类水上城市的代表作。其实不只是靠海的城市需要水。走遍全球后我总结到,凡是历史文化名城都离不开水的滋润。这水可以是天然的河道,如拥有赛纳河的巴黎;可以是人工运河,如莫斯科和阿姆斯特丹;还可以是天然或人工的湖泊,如今日的德国新都柏林。当然海滨的名城更是数不胜数。有了水,整个城市就像人有了眼睛一样有了灵气和生机。我国的历史名城也不例外,江南水乡和京杭运河两岸曾兴起了多少美丽的城市,可惜到了近代随着河水的逐渐消失而繁华不再。想到这里,真希望我们现在还享有天赐秀川、良湖的城市如杭州、苏州、武汉、岳阳,北方的泉城济南,或祖先开凿有人工湖的北京等名城,都能珍惜这城市的性灵和生命的源泉,永葆一方生机活力。
17.全文移步换景,由景到人、由景到理,既写了迷人的景色,又写了哲理的思考,请围绕题目“清新的回忆”完成下列填空。(4分)
(1)作者对瑞典景色的清新回忆有这样几点(至少写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对瑞典人的清新回忆有这样几点(至少写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联系语境,请你想想,能不能将文中画线的句子删去。为什么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联系上下文,说说句子“但抵达瑞典的第一天,我还没有见到这座北方名城的最大特色,即纵贯环绕全市的河道与海湾。好在第二天,我就坐上了观光游艇一览这个北国水城的秀色”在文中的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作者认为,水对于城市有何重要作用 请你以自己身处或周边的城市为例子,说说城市的美化和建设问题。(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07年江西省中考)阅读下面古诗,完成21—23题。(8分)
题西太一宫壁二首①
王安石
(其一)
柳叶鸣蜩②绿暗,荷花落日红酣。
三十六陂③春水,白头想见江南。
(其二)
三十年前此路,父兄持④我东西。
今日重来白首,欲寻陈迹都迷。
【注】①这两首诗是王安石重游西太一官时即兴吟成,题写在墙壁上。西太一宫:在北宋首都卞京(今河南开封市)。②蜩:指蝉。③陂(B.吾i):池塘。④持:携带。
21.点明诗人重游西太一宫季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在第一首诗中,诗人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抒发感情的;在第二首诗中诗人则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感情的。(3分)
23.这两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写一篇游记,记自己的一次出游。可以写名山大川、名胜古迹.也可以描写乡野风光,600字左右。
一、积累与运用(18分)
评分人
复评人
学校 班级 考号 姓名_________________试场号______________
装订线内不要答题
装 订 线
二、阅读理解(42分)
评分人
复评人
三、作文(40分)
评分人
复评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1 页 (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