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马鞍山八年级下学期-7-3-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2课时) (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马鞍山八年级下学期-7-3-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2课时) (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沪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6-06 18:30:39

文档简介

7.3 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1课时)
学习目标
1、“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的(理解)
2.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知道)
3牛顿第一定律(理解)
4.伽利略的理想实验运用的是实验和推理法(知道)
学习过程
请你认真做好准备,积极参加交流讨论
一、引导构建
(一)、牛顿第一定律:
1、提出问题:2000多年前,
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

知道:要使一个
物体
起来,就必须对它
;用力使物体运动起来后,停止用力,物体又归于静止,于是他断言:“
”。
提出问题,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吗?
2、猜想与假设:
课文中几个同学的猜想是:
(1)
(2)
(3)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①设计任务:观察一个不受力的物体,看它如何运动。
②设计实验难点:在地球上完全不受力的物体是
的。
③启发:在研究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时,我们也没有做到让声源处于真空中,而是慢慢地向外抽气,让钟罩内的气体越来越少,我们听到的铃声越来越小,从而推断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这种方法通常叫“理想实验”,它是科学推理的一种

④设计实验思路:地球上完全不受力的物体是
,但是可以设法使一个运动着的物体,在运动方向上受到的力
,考察此时的运动情况,再进一步推想
时的运动情况,用推理的方法设想完全没有力的理想情况下的运动情况。
某小组的具体设计是:分别将小车放在斜面的同一高度,让其自行滑下,考察小车在水平轨道上的运动情况。
观察图,完成下列填空
实验器材: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1)演示实验:
①观察实验中将小车放在斜面的同一高度,让其滑下。
实验步骤:
a:
b:
c:
②将小车在水平轨道上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情况和运动距离填入下表:
接触面
小车受到摩擦力的大小(选填“大”“较小”或“最小”)
小车运动的距离(选填“短”“较长”或“很长”)
毛巾
纸板
玻璃
5、分析与论证:
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
,小车速度减小的越
,小车运动的距离就越
,假如水平面对小车完全没有摩擦,小车将

科学家牛顿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得出结论:
在没有受到
的时候,总保持
   
或    
。这就是著名的
。牛顿是在他写的
书中首先发表这一定律的。
二、请提问:
三、学习总结:
1.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用到了哪些方法?自己总结一下。
2.对照学习目标,你达到要求了吗?你还有什么不清楚的,或有什么新的想法,请大胆的提出来。
自我检测
1、牛顿第一定律是建立在( 

A、直接实验的基础上
B、日常生活经验的基础上
C、科学家的推想上
D、大量经验事实和科学推理相结合的基础上。
2、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所受的各力突然消失,则物体(
 )
A、仍做匀速直线运动
B、继续向前运动,且速度越来越快。
C、慢慢停下来
D、立刻停止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物体不受力作用就一定静止。
B.
物体不受力作用就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C.
物体受力才能运动。
D.
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
4在一列匀速前进的火车上,一乘客跳起来,发现自己仍落回原处,原因是哪一个?
[
]
  A.
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当人跳起来的时候,仍然保持在火车前进方向的速度,所以仍然落回原处
  B.
火车前进的速度不大
  C.
人跳起时,获得一个向前的力
D.
人实际上落在原处的后方,由于落在后方的距离较小,不容易看出来
5.
用绳子拉小车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当绳子突然断裂后,小车的运动速度将[
]
A.
变小;
B.
不发生变化;
 C.
变大;
D.
立即变为零。
6、学过本章后,你对“理想实验”这种研究方法有什么体会。7.3 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2课时)
学习目标
物体的惯性(理解)
惯性与惯性定律的区别(理解)
惯性现象的解释(掌握)
惯性的利用与防止(应用)
学习过程
请你认真做好准备,积极参加交流讨
引导构建
复习回顾
在没有受到
的时候,总保持
   
或    
。这就是著名的

二.新知
惯性
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的作用来维持,事实上,一切物体都有保持

的性质。物体保持运动不变的性质叫做

1、演示实验:
①实验1:
观察到的现象:
解释:
②实验2:
观察到的现象:
解释:
③填空:实验和研究表明,一切物体不管是否
,也不管
是否

,都具有
。因此惯性是物体的一种

生活中的惯性现象:
利用惯性的事例:
预防惯性造成危害的事例:
3、思考题(STS)
①小型客车的驾驶员和前排乘客为什么必须使用安全带?
②有些汽车设置了安全气囊,其目的是什么?
③山西农民朱朝辉为什么能驾车飞跃黄河?
④歼击机投入战斗前为什么要抛掉油箱?
⑤为什么拍打衣服就能使灰尘离开衣服?
⑥端着一满盆水走动时,为什么很容易将水泼在衣服上?
⑦运动员跳远时,要助跑一段路程,为什么?
二、请提问:
三、学习总结:
1.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用到了哪些方法?自己总结一下。
2.对照学习目标,你达到要求了吗?你还有什么不清楚的,或有什么新的想法,请大胆的提出来。
自我检测
1
物体保持_____________的性质叫惯性,惯性是物体的_________属性,无论物体处于_______状态或______状态,都具有惯性。
2、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只有在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才有惯性。B、物体只有在不受力时才有惯性。
C、任何物体在任何时候都具有惯性。
D、速度越大的物体惯性越大
3.
下面几种情况中利用惯性的是______(选填字母)
A.
用手拍身上衣服,可以去掉灰尘;
B.
跳远运动员要助跑;
C.
汽车刹车时还要冲出一段路;
D.
锤头松了,把锤柄的一端在地面上撞击几下就紧了。
4.
下面现象中,不是由于惯性原因的是
[
]
A.
自行车从斜坡顶沿斜坡向下运动,速度不断增大;
B.
房间里的家具,没人搬动总留在原处;
C.
运动员跑到终点时不能立即停下来;
D.
站在行驶的公共汽车里的乘客,若汽车紧急刹车,人就要向前倾。
 5.
烧锅炉时工人用铲子送煤,当铲子停在炉前,煤由于_______继续运动而进入炉内
6、想一想:船在水中匀速前进时,有一人在船尾上蹦跳起来,他会落到水里吗?为什么?
7、开枪口后已不再受到向前的推力,但它仍能继续高速向前飞行,为什么

8、斧柄一端在水泥地面上撞击几下,斧头就牢牢地套在斧柄上了,着是什么缘故呢?
9、古代打仗时,使用绊马索能将敌方飞奔的马绊倒,这是什么道理?
10、提高题
做一做,想一想:取生、熟鸡蛋各一个,分别放在桌面上,同时以相同的速度旋转,哪一个鸡蛋先停下来?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