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通海二高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云南省玉溪市通海二高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6-06 07:46: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云南省通海二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 化学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分卷I
一、单选题(共25小题,每小题2.0分,共50分)
1.相同质量的两份铝,分别放入足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放出的氢气在同温同压下的体积比为(  )
A. 1∶1 B. 1∶6 C. 2∶ 3 D. 3∶2
2.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放在甲、乙两烧杯中,各加入等质量的铝,生成氢气的体积之比为5∶6,则甲、乙两烧杯中的反应情况是(  )
A. 甲、乙中都是铝过量 B. 甲中铝过量、乙中碱过量
C. 甲中酸过量、乙中铝过量 D. 甲中酸过量、乙中碱过量
3.氯元素在自然界有35Cl和37Cl两种同位素,在计算式:34.969×75.77%+36.966×24.23%=35.453中(  )
A. 75.77%表示35Cl的质量分数 B. 24.23%表示35Cl的丰度
C. 35.453表示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D. 36.966表示37Cl的质量数
4.我国研制出“全碳气凝胶”,其密度是0.16 g·cm-3,成为已知的最轻固态材料。对这种物质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是碳元素的一种同素异形体 B. 是碳元素的一种同位素原子
C. 全部由12C组成 D. 能溶于水
5.关于次氯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属于强酸 B. 弱电解质 C. 不稳定 D. 有氧化性
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物质的量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的物理量
B. 使用摩尔作单位时必须指明微粒的名称
C. 1 mol 任何物质都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原子
D. 0.012 kg12C约含有6.02×1023个碳原子
7.下列各组物质中前一种是化合物,后一种是混合物的是(  )
A. 氧化钙、澄清的泉水
B. 氢氧化钾、含铜质量分数为80%的氧化铜
C. 澄清的石灰水、粗盐
D. 红磷、空气
8.不是Fe(OH)3胶体和MgCl2溶液共同具备的性质是(  )
A. 都比较稳定,密封放置不产生沉淀
B. 都有丁达尔效应
C. 加入少量NaOH溶液都可产生沉淀
D. 分散质微粒均可透过滤纸
9.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图关系,对下列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交叉关系
B. 单质与非电解质属于包含关系
C. 溶液与分散系属于并列关系
D. 化合物与电解质属于包含关系
10.下列生活中的做法不恰当的是(  )
A. 贮氯罐意外泄漏,应沿逆风方向疏散群众
B. 铝制餐具不宜长期存放酸性、碱性或咸的食物
C. 氢氧化铝可作胃酸的中和剂
D. 氯气车间液氯泄漏时,应弯腰逃离氯气泄漏区域
11.比较乙烷和乙醇的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两个碳原子都以单键相连
B. 分子里都含有6个相同的氢原子
C. 乙基与一个氢原子相连就是乙烷分子
D. 乙基与一个羟基相连就是乙醇分子
12.下列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A. CH3CH==CH2+Br2―→
B.+HNO3+H2O
C. 2CH3CH2OH+O22CH3CHO+2H2O
D. 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13.人们在端午节有吃粽子的习俗,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糯米中的淀粉能与银氨溶液反应产生银镜
B. 糯米中的淀粉是否水解完全可以用碘水来检验
C. 糯米中的淀粉在碱性条件下能发生水解生成葡萄糖
D. 糖尿病病人不能吃粽子,因为糯米中含大量的葡萄糖会使血糖升高
14.二氧化硅与二氧化碳组成相似,结构不同。下列反应原理不同的是(  )
A. SiO2+2CSi+2CO↑与NaCl+KKCl+Na
B. SiO2+ CaCO3CaSiO3+CO2↑与Na2SiO3+CO2+H2O===Na2CO3+H2SiO3↓
C. SiO2+2OH-===+H2O与CO2+2OH-===+H2O
D. SiO2+2CSi+2CO↑与SiO2+ Na2CO3Na2SiO3+CO2
15.下列实验不正确的是(  )
A. 选用溴水鉴别乙烷和乙烯
B. 选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乙烷和乙烯
C. 选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乙烷中乙烯
D. 选用溴水除去乙烷中乙烯
16.根据硫元素的化合价判断下列物质中的硫元素不能表现氧化性的是(  )
A. Na2S B. S C. SO2 D. H2SO4
17.已知正四面体形分子E和单质分子G反应,生成四面体形分子L和分子M(组成E分子的元素的原子序数小于10,组成G分子的元素为第三周期的元素),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A. 常温常压下,E、L均为气态有机物
B. E是一种含有10个电子的分子
C. 上述反应的类型是置换反应
D. 上述4种物质中有3种为共价化合物
18.实验室用锌粒与2 mol·L-1硫酸溶液制取氢气,下列措施不能增大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
A. 用锌粉代替锌粒 B. 改用3 mol·L-1硫酸溶液
C. 改用热的2 mol·L-1硫酸溶液 D. 向该硫酸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水
19.关于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硫的非金属性较强,在自然界中只以化合态存在
B. 可用水溶解过滤分离硝酸钾和硫黄的混合物
C. 硫与金属或非金属反应时都作氧化剂
D. 硫的氧化性比氯气强
20.进行一氯取代反应后,只能生成两种沸点不同的有机物的烷烃是(  )
A. (CH3)2CHCH(CH3)2 B. 新戊烷
C. 异戊烷 D. (CH3)3CCH2CH3
21.苯的结构简式可用来表示,下列关于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如用冰冷却,苯可凝成白色晶体
B. 苯分子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但化学性质上不同于乙烯
C. 苯分子中六个碳原子、六个氢原子完全等价,所有原子位于同一平面上
D. 苯是一种易挥发、无毒的液态物质
22.下列过程中,不可逆的是(  )
A. 蛋白质盐析 B. 酯的水解
C. 蛋白质变性 D. 酯化反应
23.下表为某有机物与各种试剂的反应现象,则这种有机物可能是(  )
A. CH2===CH—CH2—OH B.
C. CH2===CH—COOH D. CH3COOH
24.0.3 mol Cu2S与HNO3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u(NO3)2、H2SO4、NO和H2O,则未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是(  )
A. 1.0 mol B. 1.2 mol C. 0.3 mol D. 2.2 mol
25.下列关于乙烯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 B. 溶于水后可得到乙醇
C. 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 D. 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分卷II
二、非选择题
26.甲同学通过查询资料知道,一定浓度的硝酸与镁反应时,可得到二氧化氮、一氧化氮、氮气三种气体。该同学用下列仪器组装装置来直接验证有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生成并制取氮化镁 (假设实验中每步转化均是完全的) 。查阅文献得知:
①二氧化氮沸点为21.1 ℃、熔点为-11 ℃,一氧化氮沸点为-151 ℃、熔点为-164 ℃;
②镁也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③氮化镁遇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氨气。
(1)实验中先打开开关K,通过导管向装置内通入二氧化碳气体以排出装置内的空气,停止通入二氧化碳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实现上述实验目的,所选用的仪器的正确连接方式是A→____________→E,确定还原产物中有二氧化氮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要多次使用装置F,第二次使用F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发现在D中产生预期现象的同时,C中溶液颜色慢慢褪去,试写出C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同学在A中开始反应时,马上点燃B处的酒精灯,实验结束后通过测试发现B处的产品纯度不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设计一种实验方案,验证镁与硝酸反应时确实有氮气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A、B、C、D、E是核电荷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A元素的原子核内只有1个质子;B元素的原子半径是其所在主族中最小的,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BO3;C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4;C的阴离子与D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排布,两元素可形成化合物D2C;C、E元素同主族。
(1)B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E元素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A、B、C三种元素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D、E形成的简单离子的半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4)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A2C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合物D2C2中含有的化学键是__________________。
28.下图中所涉及的物质均为中学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其中C、D、E为单质,E为固体,F为有磁性的化合物。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关系(反应中生成的水及次要产物均已略去):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
(2)指出MnO2在相关反应中的作用:反应①中是_________剂,反应②中是____________剂。
(3)若反应①是在加热条件下进行的,则A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若反应①是在常温条件下进行的,则A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如在上述两种条件下得到等质量的C单质,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__________。

29.某温度下,A、B、C三种气体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反应从0~2 min进行过程中,在不同反应时间各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1)该反应的反应物是____________,生成物是________。
(2)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否计算反应开始至2 min时,用C表示的反应速率?________,若不能,则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下同)。
a.到达2 min时,反应停止
b.在2 min之前A的消耗速率大于A的生成速率
c.在2 min时达到平衡状态是因为此时反应物总物质的量与生成物总物质的量相等
d.2 min时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
(5)下列可判断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
a.A、B、C的反应速率相等
b.A、B的反应速率之比为2∶1
c.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变
d.生成1 mol C的同时消耗1 mol A和0.5 mol B
30.(1)将红热的固体单质甲放入显黄色的浓乙溶液中,剧烈反应,产生混合气体A,A在常温下不与空气作用,发生如下图所示的变化。
则:①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丙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
D____________。
②写出甲跟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单质丙与溶液乙反应生成气体B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是各物质的反应关系图:已知A和E都是黄色粉末,F有刺激性气味且有漂白性。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图中编号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A 2.C 3. C 4. A 5. A 6. C 7. A 8. B 9. B 10. D 11. B 12. A 13. B 14. B 15. C 16. A 17. C 18. D 19. B 20. A 21. C 22. C 23. C 24. B 25. B
26.【答案】(1)E中出现白色沉淀
(2)D→C→F→B→F A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或D中出现有色液体) 防止水蒸气进入B导致氮化镁水解
(3)5NO+4H++3===3Mn2++5+2H2O
(4)装置中充满二氧化碳,而加热时二氧化碳也能与镁反应
(5)取少量B中反应后的固体放入试管中,再向试管中滴加适量的水并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处,试纸变蓝
27.【答案】(1)第二周期第ⅤA族 (2)H2SO4 NH4NO3 (3)S2->O2->Na+
(4) 2H·+∶―→H∶∶H 离子键、非极性键(或共价键)
28.【答案】(1)HCl Fe (2)催化 氧化 (3)KClO3 H2O2 2∶1
29.【答案】(1)A和B C
(2)2A+B2C
(3)不能 没有说明体积,无法计算各物质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值 (4)bd (5)c
30.【答案】 (1)①Cu NO CaCO3 Cu(NO3)2
②C+4HNO3CO2↑+4NO2↑+2H2O
③3Cu+8H++2NO===2NO↑+3Cu2++4H2O
(2)①2Na2O2+2CO2===2Na2CO3+O2
②Cu+2H2SO4(浓)CuSO4+SO2↑+2H2O
③2SO2+O22SO3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