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力和机械 作业课件(共10份打包)粤沪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力和机械 作业课件(共10份打包)粤沪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6-07 14:00:56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6.1 怎样认识力
快速对答案
1
2
3
4
5
C
选手(或人) 轮胎 
选手(或人) 轮胎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讲评
7
运动状态 相互 不能
8
方向
9
A B 作用点
6
上 相互的 燃气
B
B
A
1
10
大小
快速对答案
12
13
大小 作用点
A
14
15
11
绳子
B
C
16
(1)钢条的形变程度 (2)A B
(3)A C (4)A D
(5)作用点 大小 控制变量
返回
学知识
C
返回
学知识
B
返回
学知识
B
返回
学知识
A
返回
学知识
选手(或人)
轮胎
选手(或人)
轮胎
返回
学知识

相互的
燃气
返回
学知识
运动状态
相互
不能
返回
学知识
方向
返回
学知识
A
B
作用点
返回
学知识
大小
返回
练技法
绳子
返回
练技法
大小
作用点
返回
练技法
A
返回
练技法
B
返回
练技法
C
返回
练技法
返回
练技法
钢条的形变程度
A
B
返回
练技法
A
C
A
D
返回
练技法
作用点
大小
控制变量(共24张PPT)
6.2 怎样测量和表示力
快速对答案
1
2
3
4
5
弹簧测力计 弹性限度 伸长量就越大
A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讲评
7
8
9
6
0~5 0.2 1.2
D
D
A
1
10
B
快速对答案
12
13
B
16
14
15
11
B
(1)12 6 (2)B A (3)20
16
(1)3.00 1.6 (2)均匀 成正比 (3)3.50
返回
学知识
弹簧测力计
弹性限度
伸长量就越大
返回
学知识
D
返回
学知识
D
返回
学知识
A
返回
学知识
A
返回
学知识
0~5
0.2
1.2
返回
学知识
返回
学知识
返回
学知识
返回
练技法
B
返回
练技法
B
返回
练技法
B
返回
练技法
16
返回
练技法
返回
练技法
返回
练技法
12
6
返回
练技法
B
A
返回
练技法
20
返回
优素养
返回
优素养
3.00
1.6
均匀
成正比
返回
优素养
3.50
F
F/N
20
B
A
15
10
5101520△x/cm
甲(共24张PPT)
6.3 重力
快速对答案
1
2
3
4
5
D
A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讲评
7
0.8 0.08
8
B
9
D
6
A
重力 地球 运动状态
竖直向下
1
10
D
快速对答案
12
13
D
B
14
15
11
A
B
(1)天平 弹簧测力计 (2)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3)B
(4)①武汉和上海 ②地理位置(或地理纬度或地球的吸引力)不同 ③质量
16
1.4×105
N
返回
学知识
D
返回
学知识
重力
地球
运动状态
返回
学知识
竖直向下
返回
学知识
返回
学知识
A
返回
学知识
A
返回
学知识
0.8
0.08
返回
学知识
B
返回
练技法
D
返回
练技法
D
返回
练技法
A
返回
练技法
D
返回
练技法
B
返回
练技法
B
返回
练技法
返回
练技法
天平
弹簧测力计
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返回
练技法
B
返回
练技法
返回
练技法
武汉和上海
地理位置(或地理纬度或地
球的吸引力)不同
质量
返回
练技法
返回
练技法
G
星球
海王星
44.9
天王星
33.9
土星
36.9
木星
火星
15.3
地球
40.0
金星
34.7
水星
14.7
力/(共25张PPT)
第1课时 探究滑动摩擦力
快速对答案
1
2
3
4
5
B
D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讲评
7
水平面 变小
8
压力 =
9
A
6
A
C
滚动 滑动 静
1
10
D
快速对答案
12
13
B
D
14
15
11
C
(1)100 (2)100 (3)变小
(1)匀速直线 (2)F3
(3)接触面越粗糙
(4)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5)1.6
16
250 水平向右 0
返回
学知识
B
返回
学知识
C
返回
学知识
滚动
滑动

返回
学知识
返回
学知识
返回
学知识
(  )
D
返回
学知识
学知识
(  )
A
返回
返回
学知识
水平面
变小
返回
学知识
压力

返回
练技法
A
返回
练技法
D
返回
练技法
返回
练技法
(  )
C
返回
练技法
B
返回
练技法
D
返回
练技法
100
100
返回
练技法
变小
返回
练技法
匀速直线
返回
练技法
F3
接触面越粗糙
返回
练技法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
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1.6
返回
优素养
250
水平向右
0(共24张PPT)
第2课时 增大与减小摩擦的方法
快速对答案
1
2
3
4
5
粗糙程度 压力 滑动
A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讲评
7
B
8
A
9
D
6
B
滚动摩擦小于滑动摩擦
B
减小
1
10
A
快速对答案
12
13
压力 摩擦力
AEH CF BG D
14
15
11
C
(1)增大 压力 (2)大 甲
(1)压力 (2)匀速
(3)叠放在木块上
(4)木块下表面比铁块下表面粗糙
返回
学知识
粗糙程度
压力
滑动
返回
学知识
滚动摩擦小于滑动摩擦
返回
学知识
B
返回
学知识
减小
返回
学知识
A
返回
学知识
B
返回
练技法
B
返回
练技法
A
返回
练技法
D
返回
学知识
相反




返回
练技法
A
返回
练技法
C
返回
练技法
返回
练技法
压力
摩擦力
返回
练技法
返回
练技法
AEH
CF
BG
D
返回
练技法
返回
练技法
增大
压力
返回
练技法


返回
优素养
压力
返回
优素养
匀速
叠放在木块上
木块下表面比铁块下表面粗糙
5


小孔
“听话的笑脸”绳子
弹簧测力
弹簧测力
弹簧测力
位=2
子>G
木板表
乙:木板表
内:毛巾表

鞋底有较深的花纹乙:鞋底有较浅的花纹内:旱冰鞋(共15张PPT)
6.5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第1课时
认识杠杆
知识要点(认识杠杆
概念「能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直棒或曲棒)
支点O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动力F1使杠杆转动的力
杠杆五
阻力F2阻止杠杆转动的力
要素
动力臂L1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阻力臂L2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1)找支点O
(2)确定力的作用线(延长线用虚线)
(3)画力臂(实线,过支点作力的作
力臂的
用线的垂线,标垂足)
O△
五步(4)标力臂
FX
画法(5标字母
记忆口诀:一定点(支点),二定线(力的作用线),三从点
向线引垂线,力臂长同此线段(支点到垂足),箭头画到点
足边,符号标在点足间
1)杠杆不一定是直棒,只要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无论是什么形状,都可称之为杠杆。如图甲所示抽
水机的手柄就是一个弯曲的杠杆。

2)力臂是点到直线的距离,不一定是点到点的距离。
当力正好垂直于直棒杠杆时,力臂就正好在杠杆
拓展
上,此时的力臂才正好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之间的
距离。如图乙所示L1。
(3)若力作用在杠杆上,作用点不变,但作用方向改变,
力臂也会随之改变。如图乙所示L20
(4)作用在平衡杠杆上的两个力不一定同向。如图丙所示
F
F
FI

知识要点一:针对练习
1关于杠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有CG。
A.杠杆一定是一根直的硬棒
B杠杆的支点一定在杠杆上,
且在杠杆的中间位置
C.力臂可能在杠杆上也可能不
在杠杆上
D力臂就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
的连线
E动力和阻力一定在支点的
两侧
F动力和阻力的方向一定相反
G若力的作用线过支点,则该
力的力臂一定为0
2(1)作出下图中的力臂。
2)如图所示,请画出阻力F2
的力臂L2,并作出动力臂
为L1的动力F1的作用线。
O
O
F
(3)如图为阳阳同学做俯卧撑
时的示意图,他重500N,A
点为重心,请画出以O点为
支点时重力G的力臂L和
水平地面对手的支持力F
的示意图。
F
G
知识要点G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前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
(1)给杠杆两端挂上不同数量的钩
码,移动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平
实验
衡,并记录此时的动力、阻力
F2
过程
动力臂和阻力臂的数值
(2)改变钩码的质量和位置,重复
上一步骤
根据记录的数据总结出杠杆的平衡条件为
(1)文字表示:动力×动力臂
阻力×阻力臂
结论(2)公式表示:F1×L1
F2×L2
即杠杆的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杠杆的动力F1就是
阻力F2的几分之
1)平衡螺母的调节可简单记忆为“空调”(即杠杆空着
拓展
时起调节作用)
(2)杠杆斜着静止也是一种平衡,但实验过程中一般都
会将杠杆调节成水平平衡,目的是方便读取力臂值(共24张PPT)
第1课时 认识杠杆
快速对答案
1
2
3
4
5
D
(1)是 (2)F1L1=F2L2 B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讲评
7
A
8
D
9
B
6
1.7 300
B C
1
10
快速对答案
12
13
(1)左 水平 力臂 自重
(2)0.15
(3)一组实验数据具有偶然性,不便找出普遍规律
(4)能 等于
300
N
11
返回
学知识
D
返回
学知识
B
C
返回
学知识
返回
学知识
返回
学知识
返回
学知识

返回
学知识
F1L1=F2L2
B
返回
学知识
1.7
300
返回
练技法
A
返回
练技法
D
返回
练技法
B
返回
练技法
D
6
24
返回
练技法
返回
练技法
返回
练技法

水平
力臂
自重
返回
练技法
0.15
返回
练技法
一组实验数据具有偶然性,不便找出普遍规律
返回
练技法

返回
练技法
等于
返回
练技法
返回
练技法
B


■■|■I1

A
C
D
G
309
O
1■■■
图1
图2
图3(共19张PPT)
第2课时 杠杆的应用
快速对答案
1
2
3
4
5
A
费力 增大压力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讲评
7
C
8
B
9
B
6
重力 费力 省力
C
B 等臂
费力杠杆 省力杠杆
1
10
D
快速对答案
12
13
80
N
14
11
C 200 靠近
50
N
返回
学知识
A
返回
学知识
C
返回
学知识
B
等臂
返回
学知识
费力杠杆
省力杠杆
返回
学知识
费力
增大压力
返回
学知识
重力
费力
省力
返回
练技法
C
返回
练技法
B
练技法
B
返回
返回
练技法
D
返回
练技法
C
200
靠近
返回
练技法
返回
练技法
返回
练技法
返回
优素养
返回
优素养
B
A
)
A
C
E(共11张PPT)
第1课时 动滑轮和定滑轮
快速对答案
1
2
3
4
5
D
C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讲评
7
C
8
D
9
20 10
6
D
B
A
0.5 1 20
返回
学知识
D
返回
学知识
B
返回
学知识
A
返回
学知识
0.5
1
20
返回
练技法
C
返回
学知识
D
返回
练技法
C
练技法
D
返回
返回
练技法
20
10
2(共21张PPT)
第2课时 滑轮组 轮轴
快速对答案
1
2
3
4
5
D
30 右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讲评
7
D
8
B
9
C
6
10 4 动
C
B
大于
1
10
D
快速对答案
12
13
(1)
4
N
(2)
3
m
(3)
10
m
14
11
(1)175 2 (2)950
B
返回
学知识
D
返回
学知识
C
返回
学知识
B
返回
学知识
大于
返回
学知识
30

返回
学知识
返回
学知识
10
4

返回
学知识
D
返回
练技法
B
返回
练技法
C
练技法
D
返回
返回
练技法
返回
练技法
175
2
950
返回
练技法
返回
练技法
返回
练技法
返回
练技法
返回
优素养
B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