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13
少年中国说(节选)
一种文体,可叙事,可议论,可说明。本文指议论。
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梁启超
梁启超(1873—1929),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代表作有《饮冰室合集》。
作者简介
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每一句话,对读不准或不理解的词语作上批注。
初读感知
一泻汪洋
潜龙腾渊
鳞爪飞扬
乳虎啸谷
百兽震惶
鹰隼试翼
风尘吸张
奇花初胎
矞矞皇皇
干将发硎
地履其黄
横有八荒
前途似海
来日方长
与国无疆
美哉
xiè
lín
huánɡ
sǔn
tāi
yù
ɡān
jiānɡ
xínɡ
lǚ
·
·
·
·
·
·
·
·
·
·
读“zhǎo”
·
qián
·
shì
·
huánɡ
·
·
jiānɡ
zāi
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默读第1自然段,说说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第1自然段主要讲了中国少年肩负着建设少年中国的责任。
作者心中的中国是怎样的?
智,富,强,独立,自由,进步,胜于欧洲,雄于地球。
疏通文意
这一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这样的表达有什么好处?
这一段用一系列排比句,都用了“少年……则国……”的句式,层层递进。
试着仿照说一说。
朗读指导:读时应由轻到重,由短到长,一气呵成,读得声音响亮,语调铿锵。
自由朗读课文。
结合背景资料,你体会到了什么?
戊戌变法后,国内爆发了义和团运动,帝国主义列强组成八国联军,勾结清政府,镇压义和团运动,并借机攻陷了天津和北京等地。当时八国联军污蔑中国是“老大帝国”“东亚病夫”,不能自立,只能由帝国主义列强共管或瓜分。为了驳斥帝国主义的野蛮行径和卑劣阴谋,纠正国内一些人自暴自弃、甘为亡国奴的心理,唤起人民的爱国热情,梁启超先生适时地写下了《少年中国说》。
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
背诵第1自然段,注意做到连贯而有气势。
变法失败逃亡日本的梁启超,眼见着祖国的大好河山遭到践踏,目睹着广大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他痛心疾首,但他仍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了信心,他坚信中国少年一定能让祖国重焕光彩,迎来灿烂的前景。那么他眼中的中国会是怎样的呢?
默读第2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找出文中描写了哪些事物,画上记号。
红日、(黄)河、潜龙、乳虎、鹰隼、奇花、干将。
借助课文插图,思考:这些事物都有什么特点?它们与少年中国有什么共同点?
交流赞美少年中国的其他事物,说说它们都象征了什么。
如:“乳虎”指“小老虎”,象征少年中国;“百兽”象征帝国主义列强。
再读一读,这组句子有什么特点?
这组句子均为四言韵文,双句押韵,有很多比喻句。
你觉得应该怎样读出作者的情感?
应该用铿锵有力的语调,读出气势。
默读第3自然段,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
第3自然段主要讲了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之间的关系。
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之间有什么关系?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再次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
你从“美哉”“壮哉”和两个感叹号中体会到了什么?
书写指导:
左半部分的“土”不超出“弓”,最后一笔变成提,右半部分的三横中第一横最短,中间一横最长。
再次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作者的情感。
背诵全篇课文。
回顾课文内容:课文中用了哪些事物来赞美少年中国?
红日、(黄)河、潜龙、乳虎、鹰隼、奇花、干将。
第2课时
复习导入
说一说:你认为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之间有什么关系?
中国少年指中国的少年人。少年中国由无数中国少年共同努力,从而创立。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少年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的前途、命运是紧密相连的。
祖国摆脱了贫穷,人民过上了安定、富裕的生活;祖国的科技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联系资料,情感延伸
联系现实,说一说梁启超期望的强国梦如今实现了没有。
百年来中国各行各业都涌现出了杰出的优秀代表,你从课前搜集的资料中了解了哪些杰出的优秀代表?说一说他们的事例。
学了这一篇课文,你有什么想说的?
梁启超写《少年中国说》时,中国正遭受帝国主义列强的掠夺。
昨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处处雀鼠尽,夜夜鸡犬惊。
十八省之土地财产,已为人怀中之肉;四百兆之父兄子弟,已为人注籍之奴。
国为待死之国,一国之民为待死之民。万事付之奈何,一切凭人作弄,亦何足怪!
——节选自《少年中国说》
说说你从这几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帝国主义霸道野蛮,清政府腐败无能,梁启超为中华民族呐喊。
小结:“少年强则国强”,这是梁启超的呐喊,这呐喊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少年锐意进取,开拓创新。
泻
潜
试
胎
皇
履
疆
左右结构,要写得左窄右宽。
不要多写一撇。
捺笔变为点。
书写练习
小组合作,将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制作手抄报,在班级墙报栏展示。
课后搜集《少年中国说》全文,并尝试背诵。
课后作业
少年中国说(节选)
中国少年
建设
少年中国
寄托期望
展望未来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