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短文两篇:陋室铭 课件(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7 短文两篇:陋室铭 课件(2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6-06 19:00: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陋室铭
4
2
3
文学常识
1


文章翻译
内容梳理
拓展总结
铭古代一种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演变成一种文体。
特点:
①形式短小,文字简洁
②句式工整,要求押韵
③形式上多对偶、排比
④多用
“托物言志”的手法。
座右铭:放在书案右侧用于自警的铭文。
墓志铭:刻在石碑上,叙述死者生平、加以颂扬追思的铭文。
刘禹锡字梦得,世称“诗豪”,河南洛阳人,唐朝中晚期文学家、哲学家。
与柳宗元私交甚厚,世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合称“刘白”,著《刘梦得文集》。
刘禹锡任监察御史期间,参加王叔文的“永贞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但后来革新失败,被贬官至安徽和州县任通判。《陋室铭》即是在此期间所作。
刘禹锡—陋室铭
“陋室”意为“简陋的房屋”,存于安徽和州。正房中有一石碑,碑首有篆书“陋室铭”三个字。
面对大江观白帆,
身在和州思争辩。
垂柳青青江水边,
人在历阳心在京。
陋室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
室,惟吾/德

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
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
之劳形。
南阳/诸葛
,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在于
名作动,出名
神异。神奇、灵异


馨:散布很远的香气。此处指品德美好。
山不在于高,有了仙人就出名了。水不在于深,有蛟龙就很神异。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苔痕上

绿,草色入

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

素琴,阅
金经。
方位名词作动词,长到
形作动的使动用法,使…变绿
映入
形作动的使动用法,使…染青
苔痕长到台阶上,使台阶都变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都染上青色。
博学的人
平民
说说笑笑的都是博学之人,来来往往的没有平民。
调弄
不加修饰的琴
佛经
可以弹奏朴素的古琴,阅览佛经。





耳,无案牍


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弦乐器
管乐器
使…扰乱
主谓间取独
官府文书
使…劳神伤身
躯体
主谓间取独
没有世俗的乐曲使心境扰乱,没有官府公文使自己劳神伤神。
扬雄,西汉哲学家、文学家
(它好比)诸葛亮隐居南阳住的草庐,扬子云在西蜀的屋舍。
什么
宾语前置标志,无实意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字词整理
(一)古今异义
在:(古)
(今)
。馨:(古)
(今)

丝:(古)
(今)
。竹:(古)
(今)

形:(古)
(今)
。调:(古)
(今)

(二)一词多义
之: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何陋之有
(三)词类活用
有仙则名
名:
苔痕上阶绿
上:
苔痕上阶绿,彩色入帘青
绿、青: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乱:
劳:
在于
介词,表存在
德行美好
芳香
弦乐器
丝线
管乐器
竹子
形体、躯体
样子、形状
弹奏
调解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名作动,出名、有名
方位名词作动词,长到
形作动,使…变绿、使…染青
形作动的使动用法,使…扰乱、
动词使动用法,使…劳形伤身
一、题为《陋室铭》,写山写水意在何为?
采用类比的方式,以山水比室、仙龙比德,以突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来告诉读者“陋室不陋”。
不同类别事物突出其共同点来比较
所居之景:自然清幽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拟人,化静为动
所交之友:学识渊博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对比,突出交往的都是高雅、博学之人
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所为之事:风雅高洁
将“素琴”“金经”与“丝竹”“案牍”对比,虚实结合、正反结合,突出作者爱好高雅、内心淡泊,不为世俗嘈杂、身外之事所困扰。
悦耳的曲子,寓意独善其身
庸俗的寻欢作乐场面,暗示自己不与官场黑暗势力同流合污
二、从哪些方面来写“陋室不陋”,以突出主人“德馨”呢?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通过景、人、事三个角度描写“陋室”环境的宁静雅致和日常生活的高雅惬意
三、要写陋室,又写到另外两个地方,是否偏题?
作者自比诸葛亮、扬雄,虽身居陋室,却如他们一样拥有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诸葛亮
扬雄
草庐
子云亭
作者自己
陋室
引贤自况,抒情言志
比喻
孔子云:何陋之有?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论语?子罕》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引用
作者引孔子的话作为全文总结,照应文章主旨,暗示读者作者以“君子”自居,陋室不陋,“惟吾德馨”。
四。“陋室”意为“简陋的屋舍”,刘禹锡笔下的“陋室”真的陋吗?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
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斯是陋室:物质条件简陋
何陋之有:精神层面不简陋
五、文章至此,你能找出文章中心句吗?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托物
言志:
陋室(环境及日常生活)
德馨(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志趣)
文章主旨:这篇铭文通过描述“陋室”,充分证明“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及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
启示:
1、学会欣赏生活,生活不一定要极尽奢华,简朴也是一种美。
2、多读书、读好书,提高兴趣品味。
3、多交志存高远的好友,从好友身上学习优秀之处。
文人与他们的书斋
古代历代文人雅士都很在意书斋的命名,或以抒情,或
以言志,或以自勉,或以明愿。
诸葛亮--茅庐
闻一多--何妨一下楼
朱自清--犹贤博弈斋
梁实秋—雅斋
梁启超—饮冰室
陆游—老学庵
取“师旷老而学犹秉烛夜行”之语,立志要活到老,学到老。
蒲松龄—聊斋
设茶坊以求取奇闻异事,谈笑聊语间收集创作素材,故名“聊斋”。
吾室之内,或栖于椟①,或陈于前,或枕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
,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②,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陆游筑书巢》
注释:①椟:木柜、木匣,此指书橱。②觌: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