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河中石兽 课件(3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5 河中石兽 课件(3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6-07 14:42:24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36张PPT)
——作者:纪昀
河中石兽
学习目标
1.了解本文作者及文体特征,积累文言字词,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背诵全文。(重点)
2.把握文章的寓意,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难点)
1.文学常识
作者介绍
纪昀
,字晓岚,别字春帆,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孤石老人谥号文达,乡里世称文达公,直隶献县(今属河北)人,清代政治家、学者、文学家。
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
撰写《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阅微草堂笔记》
作者介绍
测鬼神之情状,发人间之幽微,托狐鬼以抒己见
清朝第一流的学问家
清朝出色的作家
清朝传奇段子手
《阅微草堂笔记》
《阅微草堂笔记》为清朝短篇笔记形式的志怪小说。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纪昀因卷入盐政亏空案,被发配至乌鲁木齐。他沿途与当地人积极交流,搜集各种狐鬼神仙、因果报应、劝善惩恶等乡野怪谈和奇闻逸事,写了不少作品,后整理成册。
在清代大量的笔记小说中独树一帜,鹤立鸡群,成为唯一能够与《聊斋志异》相媲美的作品,人们把这两部作品誉为清代笔记小说中的“双璧”。
本文选自《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题目是编者加的。
2.疏通文意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gān),山门/圮(pǐ)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zhào)/数小舟,曳(yè)/铁钯(pá),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fèi),岂能/为(wéi)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yān)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niè)沙/为坎穴(xué)。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dǎo)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sù)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yì)断欤(yú)?
沧州②南一寺临河干③,山门④圮⑤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⑥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⑦二石兽于水中,竟⑧不可得。
【临】靠近
【焉】于此,在那里。
【十余岁】十多年。岁:年。
译:沧州南部有一座寺庙靠近河岸,佛寺的外门倒塌在河中,门前两只石兽一起沉入河中。过了十多年,寺僧们募集金钱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两只石兽,到底没能找到。
注释:【沧州】地名,今属河北
【河干】河岸。干,岸。【山门】佛寺的外门。【圮】倒塌。【阅】经过,经历。【求】寻找。【竟】终了,最后。
【并】一起
倒装句,状语后置,
“于水中求二石兽”
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⑨,曳铁钯⑩,寻十余里无迹。
注释【棹数小舟】划着几只小船。棹:划(船)。
【曳铁钯】拖着铁耙。野,拖。铁耙:农具,用于除草、平土等。
译:寺僧们认为(石兽)顺流而下了,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钯,寻找了十多里也没找到石兽的踪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讲学家】讲学先生,以向生徒传授“儒学”为生的人。
注释【设帐】设馆教书。【尔辈不能究物理】你们这些人不能探求事物的道理。尔辈,你们这些人。究,探究。物理,事物的道理。
【是非木杮】这不是木片。是,这。木杮,削下来的木片。
【岂能】怎么能。
【为】被。
【暴涨】动作名,洪水。
【之】代词,代顺流而下求石兽这件事。
译:一位讲学家在寺庙里设馆教书,听说了这件事笑着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探求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洪水带走呢?
【之】代词,代指石兽
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注释【湮】埋没。
【颠】颠倒,错误。【众服为确论】大家很信服,认为是正确的言论。
【乃】表判断

【之】代词,代石兽
【不亦……乎?】不是……吗?
译:是石头的特点应该是又硬又重,河沙的特点是又松又轻,石兽埋没在沙里,越沉越深罢了。顺流而下寻找它们,不是很荒唐吗?”大家很信服,认为是正确的言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盖】因为。
注释【河兵】巡河、护河的士兵。【失石】丢失的石头,这里指落入水中的石头。【反激之力】河水撞击石头返回的冲击力。
【啮】咬,这里是侵蚀、冲刷的意思。
【坎穴】坑洞。
【倒掷】倾倒。
【之】代词,代石头。
【之】助词,的
译:一位老河兵听了这话,又笑着说:“凡是落入河中的石头,应当从上游寻找它们。因为石头的特点是又硬又重,河沙的特点是又松又轻,水不能冲走石头,河水撞击石头返回的冲击力,一定会将石头底下迎着水流的地方冲刷成为坑洞,(石下的沙坑)越冲越深,当坑洞延伸到石头底部的一半时,石头必定倾倒在坑洞里。
【之】代词,代讲学家的话。
状语后置
【其】代词,代指河水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如是】像这样。
注释【不已】不停止。已:停止。【遂】于是。【溯(sù)流】逆流。
【固】固然。
译:照这样多次冲刷,石头又会多次向前翻转,不停地转动,石兽反而逆流而上了。到下游寻找石兽,本来就荒唐了;在原地寻找它们,不是更荒唐吗?”依照老河兵的话去做,果然在几里外的上流找到了石兽。
【转】翻转。
省略句,状语后置
【之】代词,代指石兽。
【颠】颠倒。
【如】依照,按照
【其】代词,代指他的
【然则】既然这样。
【但】仅仅,只。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注释【据理臆断】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臆断,主观地判断。
【欤(yú)】表反问的句末语气词,译为“呢”。
译: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其一,不知道其二的情况太多了,怎么能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呢?
【之】的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3.字词总结
字词积累
(一)古今异义
1.阅十余岁
2.
求二石兽于水中
3.
尔辈不能究物理 
4.
是非木杮 
5.盖石性坚重
6.但知其一 
古义:代词,这;今义:判断动词,是
古义:事物的道理;今义:一门学科
古义:经过,经历;今义:阅读
古义:因为;
今义:器物上部有遮蔽作用的东西
古义:只;今义:表转折,但是
古义:寻找;今义:请求,要求,追求
字词积累
(二)一词多义
为: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众服为确论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如:如是再啮
如其言
之:暴涨携之去/沿河求之/求之下游/求之地中
一老河兵闻之
闻之笑曰
当求之于上流
至石之一半/然则天下之事
(被,介词)
(认为,动词)
(成为,动词)
(代词,代指讲学家说的话)
(代词,代指石兽)
(的,助词)
(像)
(依照)
(代词,代指顺流而下找石兽这件事)
(代词,代指丢失的石头)
字词学习
(三)词类活用
棹数小舟
暴涨携之去
(四)特殊句式
(名词用作动词,“划(船)”)
(动词用作名词,“洪水”)
一讲学家设帐(于)寺中(

如其言,果得(之)于数里外(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求二石兽于水中/当求之于上流/求之下游/求之地中(

省略句。省略介词“于”,相当于“在”
省略句。省略宾语“之”
被动句,……为……,表被动,译为“被”
倒装句,应为“果于数里外得”
倒装句,状语后置。
4.内容分析
初读感知
1.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这篇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本文讲了一个寺庙门口的石兽倒塌到河里,十几年后,人们找石兽的故事。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和原因
描写寺僧、讲学家、老河兵对寻找石兽的不同见解
文末以议论的方式点明自己的观点
初读感知
2.文章是怎样安排结构的?
本文围绕寻找河中石兽这一线索,展开戏剧性的情节
前三段描写寺僧、讲学家、老河兵对寻找石兽的不同见解
文末以议论的方式点明自己的观点: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初读感知
3.哪些人分别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去找、依据是什么,结果怎么样?。
地点
依据
结果
人物
主观臆测
顺流下矣
石重,沙松,渐沉渐深
不可得
无迹
众服为确论
果得于数里外
讲学家
老河兵
原地水中
下游
原地沙中
求之上游
僧一
僧二
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寺僧
4.为什么老河兵找到了石兽而僧人和讲学家没有找到?
寺僧以为石兽被水冲到下游去了,划小船,拖着铁耙,寻找了十多里,没有找着。
讲学家
讲学家认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石头埋没在沙里一定会渐渐地沉下去,越沉越深,只能就地挖下去找。
精读细研
他只考虑了流水,没有考虑石兽和泥沙的关系。
他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却忽略了流水。
常规思维
理论知识
老河兵
老河兵认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水不能冲走石头,水的反击力一定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冲沙成为洞穴,渐渐地越冲越深,深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石头就会倒在洞穴中。像这样再冲,石头再转,一直转不停止,石头就反而逆流而上,所以应该到上游找。
精读细研
准确把握了石兽、泥沙、流水三者的性质及相互关系。所以用他的方法能够找到石兽。
理论+实践
寺僧:考虑不周,要么原地打捞,要么沿河而下,代表的是不深思熟虑而盲目行动的态度;
1.如何理解寺僧、讲学家、老河兵这三个人物形象?
合作探究
讲学家:空谈事理,不切合实际,代表的正是“据理臆断”的态度;
老河兵:能综合考虑各种现实因素,提出符合实际的结论,代表的是实事求是的作风。
合作探究
讲学家“闻之笑曰”:
2.讲学家和老河兵的面对前者“找石兽”是什么样的反应,刻画出了人物的什么心理?
“笑”
包含了他对寺僧的嘲讽和自以为是,
刻画出讲学家自恃博才、好为人师的心态;
老河兵的“又笑曰”:
流露出他对讲学家自恃博才的否定,也表现了老河兵的自信和沾沾自喜。
文末以议论的方式点明自己的观点: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联系原文,用自己的话说说“但知其一,不知其二”
中“其一”“其二”的具体内容。
其一:指石头和沙子的性质(石头坚硬沉重,沙子又松软又轻)。
其二:指水的冲击会掏空石头下面的沙子,从而让石头翻转,离开原来的位置,朝水流相反的方向移动到上游去。
文末以议论的方式点明自己的观点: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有什么作用?
第一:针砭时弊,升华主旨,是对讲学家一类一知半解而又自以为是的人的辛辣讽刺。
第二:指明认识事物的方法和途径:不能片面的理解,而要全面的调查,探究事物的特性,更不能主观臆断,应该遵循事物客观的规律。
第三:诠释了生活学习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不能做空头理论家。
主旨
本文以简洁的语言,记叙了人们寻找石兽的经过及令人惊讶的结局,告诉我们:不能片面地看待事物,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不能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要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
新课导入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苏轼
1、层层铺垫,平而不板
作者先写寺僧寻找石兽无果,再写讲学家的“确论”,接着,作者笔锋一转,引出了老河兵与众不同的观点,揭开谜底。层层铺垫,极具戏剧性。
2、寓意于事,立意高远
作者的用意不是渲染寻找石兽的神奇过程,而是引出最后的深层思考: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3、语言平易,风格简淡
文章叙述精炼明快,没有赘笔,如写打捞石兽,连用“棹”“曳”“寻”三个动词领起的三个短句,叙述事情经过,以”无迹“交代结果,语言简洁。
写作特色
实践出真知
讲学家:求之地中,众服为确论
理论知识
寺僧:求之下流,寻十余里无迹常
常规思维
课堂小结
老河兵:求之于上流,果得于数里外
实践经验
打捞未果
河中石兽
数里外得
关于“实践”的名言
百闻不如一见。——班固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毛泽东
有知识的人不实践,等于一只蜜蜂不酿蜜。——萨迪
经验是永久的老师。——歌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