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界者”钟扬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人物通讯的写作方法。
2.体会钟扬的奉献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重要字词;把握人物通讯特点。阅读 文本了解人物通讯的基本写作特点,掌握阅读人物通讯的方法。
文化传承与理解:学习钟扬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高尚无私的爱国情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分析概括人物主要事迹;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写 人手法。
教学难点:掌握通讯的写法。
2018-2019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钟扬颁奖词
立心天地厚
超越海拔六千米,抵达植物生长的最高极限,跋涉十六年,把论文写满高原。
倒下的时候双肩包里藏着你的初心、誓言和未了的心愿。
你热爱的藏波罗花,不屑于雕梁画栋,只绽放在高山砾石之间。
走近钟杨
钟扬长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率领团队在青藏高原为国家种质库收集了数千万颗植物种子;钟扬援藏16年,足迹遍布西藏最偏远、最艰苦的地区,长期的高原工作让他积劳成疾,多次住进医院,但他都没有停下工作。多年来,钟扬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2017年9月25日,钟扬在内蒙古工作途中遭遇车祸,不幸逝世。2018年4月,中宣部授予钟扬“时代楷模”称号。
知识整合
1.读准字音
检查预习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词语
读音
拟南芥
jiè
第一届
jiè
黄冈
ɡānɡ
毛坯房
pī
愧疚
jiù
屋脊
jǐ
撰写
zhuàn
奇葩
pā
负荷
hè
知识整合
语言学习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词 语
释 义
避 嫌
避开嫌疑,为防止他人怀疑而对某个问题采取回避的态度。
鼎鼎大名
形容名气很大。
开门见山
比喻说话写文章直截了当。
雷厉风行
像雷一样猛烈,像风一样快,形容执行政策法令等严格而迅速。也泛指做事情声势大而行动快。
跌宕起伏
形容事物多变,不稳定,也比喻音乐音调忽高忽低和故事情节的曲折。
烫手山芋
比喻有好处而想得到、但又有麻烦不好处理的事物。
戛然而止(jiá)
形容声音突然中止。
2.理解词义
3.辨词义
(1)执着·执意
[辨词] “执着”指对某一事物坚持不放。泛指固执或拘泥,亦指对某种事物追求不舍。“执意”指坚持自己的见解、主张等。
[选词]
①坚持是坚强的精神支柱,是一种使你______向前走的品格,是追求与向往的先驱。
②他______要走,也只好各从其志,不再勉强了。
(2)沟通·勾通
[辨词] “沟通”指使彼此相通,是中性词语,如“沟通南北”。“勾通”指勾结串通,是贬义词,如“勾通土匪”。
[选词] ①他们内外______,侵吞了巨额公款。
②爱是______心灵的钥匙,愿我的爱心时时伴随孩子健康成长。
执着
执意
勾通
沟通
文本研读
默读课文,看看《“探界者”钟扬》这篇人物通讯共写了哪几件事?
这几件事分别体现了作为一名植物学家的钟扬哪些方面的品质?
整体感知
人物通讯的阅读
思维导图
内容图示
思维导图
“探界者”钟扬
简述钟扬的身份及生命历程
总述
分述事迹
英雄少年
种子达人
科学队长
“接盘”导师
生命延续
献身于种子事业
普及科学知识
悉心培养学生
探寻生命边界
寻求生之所爱
课文节选了
种子达人
接盘导师
生命延续
壹
第一部分(“种子达人”):介绍了钟扬作为植物学家的主要事迹和成就。采种子对于钟扬来说,是一件乐事。为此,他辞职来到复旦大学,十几年如一日地深入西藏采集种子,生活条件之简陋、高原反应之强烈和他对“种子事业”热情之高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只因为他心中有一个梦——努力为人类建一个来自世界屋脊的“种子方舟”。
课文开头从植物拟南芥的珍贵、研究价值及发现,引出执着的研究者钟扬,进而以钟扬的多重身份总结其“探界”的人生追求和成就,并从三个方面对其事迹进行报道。
要点解读
我国古人常将身边的一些卑微、低贱之物“视若草芥”,拟南芥早先也就是一种无声无息、名不见经传的小草,既不好吃、也不好看,对人类毫无经济价值。但近一百年来,随着生物学和经典遗传学的蓬勃发展,科学家们逐渐注意到它的研究价值。长期以来,科学家一直希望在植物中找到一种繁殖快、易于在实验室培养、适于遗传操作的实验材料,进而从根本上改变植物遗传学研究的长期落后状况。拟南芥植株较小、生长周期短、结实多、易于转换。这些特点使得拟南芥适合进行多种实验研究。
拟南芥我国内蒙、新疆、陕西、甘肃、西藏、山东、江苏、安徽、湖北、四川、云南等省区均有发现。
拟南芥
贰
第二部分(“‘接盘’导师”):通过钟扬接收转导师的学生、为学生量身定制个性化的发展规划、答应接收一直考不上的学生、从少数民族招学生并帮助他们补课等事迹,介绍了钟扬作为教育专家的责任和担当。在钟扬眼里,学生就跟他深爱的种子一样,都很宝贵,而他的研究思想和精神也在学生的脑中生根发芽,逐渐变为现实。
“接盘”也是个网络用语,结合通讯的第三标题内容,说说你对这个词语的理解。
“接盘” 一般指某事物产生不良趋势被人放弃的时候有人接受的情况?。本文中指钟扬对没有找到导师的研究生或少数民族学生都能无条件接收、积极担当、耐心教导的无私奉献、广博大爱。
要点解读
援藏16年,钟扬培养了六名博士、八名硕士,并帮助藏大建立了植物学研究“地方队”,西藏大学也拿到了第一个生物学自然科学基金。
三
第三部分(“生命延续”):以钟扬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作出的努力和贡献,诠释了钟扬生命的意义——让更多的生命得以延续。
结合第四部分内容,说说作者引用钟扬在《生命的高度》一文中这段话的作用。
“在一个适宜生物生存与发展的良好环境中,不乏各种各样的成功者,它们造就了生命的辉煌。然而,生命的高度绝不只是一种形式。当一个物种要拓展其疆域而必须迎接恶劣环境挑战的时候,总是需要一些先锋者牺牲个体的优势,以换取整个群体乃至物种新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机遇。换言之,先锋者为成功者奠定了基础,它们在生命的高度上应该是一致的。”
钟扬在这段话里用生物界的不同物种表达了对人类社会中“先锋者”和“成功者”的看法,表明了“先锋者”存在的重大意义,先锋者和成功者在实现生命的高度上没有差别。这段话也是作者对钟扬生命意义的肯定和赞扬,蕴含着对钟扬的崇敬。
精读思考
清晰的行文线索
写法探究
本文是以时间为行文线索并结合人物身份变化来进行报道的。首先在第一部分第三段用总结性的句子“哪一个身份都可以以一种完整的人生角色在他身上呈现。在生命的高度和广度上,他一直在探索自己的边界,直到他生命戛然而止的那一天……”来引起全文。然后回忆其少年事迹,工作后的身份变化(种子达人、科学队长、“接盘”导师),最后跳回到时间线索(生命延续),突出人物的贡献和生命意义。报道采用小标题的形式,简明扼要,重点突出。
选材典型
写法探究
通讯选取其少年事迹,工作后的多种身份 (种子达人、科学队长、“接盘”导师),最后对时间的争夺、生命的延续等写作角度,不仅突出钟扬追寻生命的价值、彰显生命的价值、延续生命的价值这一主线,而且从他进行科研、带领团队、培养学生等多个维度立体凸显了钟扬的精神品格和人格魅力。
正侧结合刻画人物
写法探究
作者是运用什么手法来刻画钟扬这个人物的?
a.刻画人物语言。直接引用钟扬的话,或是钟扬与别人对话,或是钟扬的演讲内容,或是钟扬写的文字。
b.刻画人物行为、事迹。如不挑剔住房,赴西藏采集种子,热心科普事业等。
a.通过他人之口讲述钟扬的事迹。
b.运用对比衬托手法,如写钟扬不在意生活品质与致力于种子收集的对比,藏族同事对其“大胆”的评价等。
正侧结合的手法
正面刻画
侧面刻画
叙议结合
写法探究
人物通讯在记叙事件的同时,可以插入议论充分抒发感情,表明对所写人物或事件的认识、态度和评价,直接揭示所写对象的意义。使人物通讯超越个体人物故事,揭示生命的普遍意义和社会价值,从而更具深度和高度。
品味语言
①这个15岁考入中科大无线电专业的少年,开始了他不安分的人生。
赏析下面句子中标红的词。
【点拨】“不安分”本是贬义词,指人的思想或行为不稳定,在一个相对好的环境中,还想要去做一些其他不稳妥的事情。此处用来形容钟扬不安于现状,而是勇于攀登科学高峰,在科研事业上不断进取。贬词褒用,更显出钟扬精神的可贵。
品味语言
②尽管钟扬对生活品质不讲究,但对于“种子”却一点也不将就。
赏析下面句子中标红的词。
【提示点拨】“不讲究”意思是不在乎,“不将就”意思是很在乎,两个词语音相近意思却不同。钟扬不在乎的是个人生活品质,很在乎的是“种子”,这样以对比的手法突出强调了钟扬致力于科研的敬业奉献精神。
品味语言
③钟扬在西藏大学理学院的一位同事说:“每次和钟老师采种子都是惊险和惊喜并存。”
赏析下面句子中标红的词。
【提示点拨】“惊险”和“惊喜”,虽都有“惊”字,表达的意思却截然不同。“惊险”写的是钟扬野外考察的恶劣环境,“惊喜”则写的是他丰硕的考察成果。两词连用,生动形象,具有幽默色彩。
品味语言
④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卢老师分管研究生的培养工作,目睹了钟扬在收学生时的不少“奇葩”事儿。
赏析下面句子中标红的词。
【提示点拨】“奇葩”本用来比喻不同寻常的优秀文艺作品或非常出众的人物;现在这个词多用于贬义,多指让人难以想象的行为。此处指钟扬在收学生上与他人做法的截然不同,贬词褒用,语言轻松幽默鲜活。
人物通讯写法小结
袁隆平、张秉贵、钟扬,他们三个人的工作岗位各不相同,但在他们身上却体现着许多共同的精神品质。请简要概括一下他们具有哪些共同的精神品质。
【点拨】
①热爱本职工作,致力于做好本职工作;
②有责任,有担当,有着崇高、远大的理想;
③面对困难、挑战,不屈不挠,不懈奋斗;
④主动探索,勇于实践;
⑤不计个人得失,无私奉献。
三篇人物通讯写法比较
这三篇文章在结构和刻画人物方面各有哪些异同?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
文章结构
刻画人物
《喜看稻菽千重浪》
倒叙
手法
小标题
以正面描写人物为主
细节描写
描绘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心有一团火,
温暖众人心》
正侧面结合的手法
细节描写
既有人物语言描写、行动描写,也有人物的心理描写
《“探界者”钟扬》
小标题
正侧面结合的手法
概述事迹
用人物语言来表现人物
谈谈启示
作为2018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钟扬教授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①坚持梦想,不忘初心。不是杰出者善梦,而是善梦者杰出。钟扬教授正是怀着追梦的赤子心,正是有着为国家和人类留下丰富“基因”宝藏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才有十几年如一日,在雪域高原上艰苦跋涉,收集上千种植物的400颗种子。
②艰苦奋斗,坚持不懈。钟扬用了一生的时间来填补世界种质资源库没有西藏种子的空白。历经辛苦,始终坚守,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③心有大爱,以身许国。我们要学习他坚定不移的报国情怀。他是一个伟大的人民科学家,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爱国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应有的情怀。国家,国家,无国便无家,祖国的强大离不开每个人的辛勤奋斗,祖国的强大也必定是每个人的福泽。
④不畏困难,脚踏实地。我们要学习他不畏困难的决心。要实现梦想必然要经过无数艰难险阻,越是艰难越是要锤炼自己坚韧不拔的意志。正如钟扬所说:“在仰望星空的同时,千万不要忘了脚踏实地,因为世界上的很多伟大都是熬出来的。”
“探界者”钟扬
主旨归纳
新闻通过回顾钟扬教授生平的事迹,热切赞美了钟扬忠于祖国、奉献人民、不懈探索追求的“种子”精神。
感谢聆听